一、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龙应欢,王阳峰,顾芳,周义相,龙先鸣,刘仁泉,曹继东[1](2020)在《昭通地区不同宿主体内斯氏并殖吸虫的鉴定及亲源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云南省昭通市流行的并殖吸虫虫种进行鉴定,分析其亲源关系,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病例感染地线索在昭通市8个县区采集溪蟹1 851只,分离并殖吸虫囊蚴;用采自盐津普洱溪蟹的囊蚴感染犬,待发育后从犬肺中获取成虫。对囊蚴和成虫分别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并殖吸虫部分核糖体基因第二间隔区(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COI)并测序。将核苷酸序列输入Genbank中Blast比对,通过ITS2和COI的同源性判断并殖吸虫种类。结果并殖吸虫囊蚴在溪蟹中的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呈现为非常不均一的聚集性分布,平均感染度为3.78个/只。14个ITS2基因和14个COI基因DNA序列均分别聚类在UPGMA最优树的一个分支内,且与其他参比序列分开,13个来自昭通不同县区的囊蚴和1条来自昭通盐津的成虫与斯氏并殖吸虫同源性高,综合形态学特征判定昭通地区流行的并殖吸虫虫种为斯氏并殖吸虫。结论昭通地区为斯氏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该虫种在形态和基因上接近四川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可为当地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许姝歆[2](2019)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基于16S rRNA基因建立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物种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与确立中国淡水蟹类地理区划分区单元与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关系。2.基于作者采集和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淡水十足目甲壳动物与并殖吸虫研究室标本库所保藏的西南八省区的31属129物种合计640个淡水蟹类个体,由此构建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地理信息系统(GIS),旨在寻找喀斯特地貌与淡水蟹类物种的分布方式及物种多样性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3.测定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溪蟹科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尝试厘清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淡水蟹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推演该地域淡水蟹类属、种可能的分化年代。方法:1.基于对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形态分类及其分子亲缘的初步研究,样点的选择以淡水蟹类“种”为基准,依据喀斯特地貌特征来确定标本的具体采集地点,作者与研究团队按照课题计划前往拟定的地点进行标本采集,并统计研究室标本库历年已在西南喀斯特地域采集保存的淡水蟹类标本一同用于本项目研究。对所选取的标本在与模式标本比对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鉴定,记录标本采集样点的经纬度等,并对其是否处于喀斯特地貌加以区分。2.对样本进行DNA的提取与16S基因的扩增及测定,并检索NCBI数据库,下载分布于西南八省区且具有16S基因的物种序列,联合本实验测得的序列建立基于16S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树。3.基于喀斯特科学数据中心(www.karstdata.cn)提供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八省区淡水蟹类物种分布图。4.获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组组成、基因排列顺序、tRNA结构及密码子使用情况等,并联合其他短尾下目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分歧时间估算。结论:1.中国大陆现有淡水蟹类共计2科48属324种,其中85.42%的属和60.49%的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八省区。2.基于16S基因序列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淡水蟹基本以属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且分布于云南省的物种形成了一条独立的进化支,且其中的大部分物种仅为云南省特有。3.对于基于16S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间隔消失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龙溪蟹属下物种的种间分类情况较不理想。4.通过对西南各八省区内淡水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表明,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淡水蟹物种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无显着关联。5.气候、纬度及喀斯特地形在淡水蟹的形成、生存和分化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气候和纬度决定了淡水蟹是否具有适宜生存的环境,而喀斯特地形则在淡水蟹的物种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6.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溪蟹科淡水蟹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在19,236 bp(相似非拟溪蟹)至16,547 bp(镜头华石蟹)之间。所有物种均包含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37个基因和一个控制区,且核苷酸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7.在本次测序的7个物种中,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出现的了异常的tRNA基因(tRNA-Ile和tRNA-Met)。8.与泛甲壳动物原始排列顺序及其他淡水蟹类的基因排列顺序相比,在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排列方式,其中包含了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COX1基因的重排,这在短尾下目物种中是非常罕见的。9.基于短尾下目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编码蛋白基因建立的ML树和BI树表现出相似的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分析结果与当前主流的物种分类体系趋于一致。10.基于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淡水蟹的分化时间为113.3008 Ma,拟地蟹总科与溪蟹总科分化于74.8013 Ma。11.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的分化时间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形成的时间相吻合,提示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可能来自共同祖先,由于横断山脉的发育造成的地理隔离从而促成了物种的分化。12.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下的7个物种的分化时间基本均早于其余地区的淡水蟹物种,表明分布于喀斯特区域的淡水蟹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可能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类的祖先,而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以云贵高原区域为主的喀斯特区域可能是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的发源地。
陈少华,陆予云,朱福祺,李旭文,刘建军,黄志斌,蓝境文,饶鸿,林李丽,谭宁[3](2017)在《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DNA序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确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方法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鉴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采集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自然疫源地山溪中溪蟹并检获三种并殖吸虫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或家猫,饲养60120 d后,剖杀检获成虫分别制成玻片大体标本。结果三种不同并殖吸虫疫源地蟹体检获的囊蚴鉴定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三种吸虫成虫样本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别与Gen Bank中检索的AY618799.1号基因、AF159594.1号基因、AY140693.1号基因、AY618733.1号基因、AF159602.1号基因和AB713404.1号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结论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三种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检获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三种并殖吸虫与Gen Bank中检获虫种无明显差异性。
张伟琴[4](2014)在《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查明云南省境内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地理分布和种类,补充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内容,丰富云南省在并殖吸虫或并殖吸虫病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和制定并殖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东部、云南南部、云南西部和云南北部具有代表性的11个地州市作为抽样调查点,从其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经分类鉴定后的溪蟹除留下少量样本外,其余的采用组织捣碎过筛水洗沉淀法分离囊蚴,常规统计不同调查点溪蟹的自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然后根据囊蚴的大小、囊壁的有无和层数、以及囊内蚴体的形态和排泄囊的特征,初步鉴定并殖吸虫的种属,并对不同地州市溪蟹感染并殖吸虫囊蚴的种类进行形态比较,部分通过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虫作进一步的分类鉴定。[结果](1)从各调查点的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共计1584只,经分类检索鉴定,隶属于束腹蟹科和溪蟹科的束腰蟹属、溪蟹属、非拟溪蟹属、近溪蟹属和小石蟹属等2科5属12种,其中束腹蟹科、束腰蟹属、非拟溪蟹属和小石蟹属为云南省首次报道,并采集到5个可能的新种,其中采自宾川拉乌的溪蟹可能为新属新种。(2)在西双版纳州、大理州、红河州和普洱市等4个地州市采集的溪蟹标本中检获阳性溪蟹157只,总共获得并殖吸虫囊蚴1110个,分类隶属2属8种,其中包括1个未确定虫种,2个致病虫种。[结论](1)本调查范围覆盖了云南省的东南西北,结果证实云南省境内的溪蟹不仅种类多,而且地理分布广。抽样调查的1个地州市均能采集到溪蟹,捕获的溪蟹隶属于2科5属12种,而且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2)本研究在云南省境内新发现了一些溪蟹的种类和一些新的流行区或疫源地。
戴婷婷[5](2013)在《云南大理州并殖吸虫的病原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并殖吸虫的虫种分布,了解其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自然感染情况,并通过形态学观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陈氏狸殖吸虫的独立性,为并殖吸虫种株的分类学、云南省并殖吸虫病的流行区划分布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森林覆盖好的宾川县山涧溪流中采集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分离囊蚴,通过形态学鉴定分类后,经口饲感染实验动物家猫,收集粪便查找虫卵,解剖实验动物,收集虫体和虫卵,分别制成固定标本或染色封片标本,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和描述。用试剂盒分别提取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和成虫的DNA,用ITS2和COⅠ基因引物分别体外扩增其相应的基因片段并测得序列;从GenBank中检索到并殖吸虫的ITS2和COⅠ基因序列,用DNAStar软件的SeqMan程序对所获得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使用MEGA4.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1.自宾川县采集的溪蟹体型小,深褐色,初步鉴定可能为一新种,暂命名为拉乌溪蟹(Potamon lawuense sp.),其分类地位隶属于溪蟹总科,溪蟹科,溪蟹属。溪蟹的自然感染率为13.24%,平均每蟹的感染度为3.67个,单只溪蟹的最高感染度为24个。用宾川县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2只家猫,成虫回收率分别为27.27%和77.27%。2.本研究采集的溪蟹体内共检获66个并殖吸虫囊蚴,大多为类圆形,均为单层囊壁;活体囊蚴大小平均为(435.28±25.84)μm×(424.25±26.92)μm,囊壁厚度平均为(13.65±1.80)μm;后尾蚴充满囊腔,与囊壁间无明显空隙,黑色的排泄囊和两侧弯曲的肠管清晰可见。取自实验猫肺脏内的并殖吸虫活体成虫肉红色,虫体肥硕;轻压固定后呈砖灰色,窄长形。测量21个标本,成虫大小平均为(10.529±2.081)mm×(3.648±0.827)mm,宽长比例为1:2.92。口、腹吸盘横径之比为0.743:1,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卵巢中心体多数明显,呈指状分叶,分3-6叶;子宫内充满虫卵,形似管状蟠曲成团,与卵巢并列;睾丸中心体较小,呈长形分叶状,分叶长短粗细不一,分3-5叶,分叶末端常有膨大。家猫粪便中的虫卵多呈椭圆形,金黄色。测量50个虫卵,其大小平均为(73.01±6.93)μmx(46.80±3.33)μm;最宽处位于虫卵前1/3,卵壳厚薄不均匀,末端明显增厚,卵盖位于较宽一端,绝大部分虫卵末端可见疣状突起,占88%。宾川的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的形态特征符合陈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特征。3.采自云南宾川县的陈氏狸殖吸虫的DNA序列分析,ITS2和COⅠ基因的PCR扩增所获目的片段长度约500bp;云南宾川株与金平株和保山株的遗传距离极近,同源性极高,同为陈氏狸殖吸虫;其与Blair等报道的采自云南勐腊县的斯氏狸殖吸虫和Doanh等报道的采自越南的斯氏狸殖吸虫的ITS2以90%的置信度和COⅠ以97%的置信度共同聚类为一支。[结论]1.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是本研究新发现的陈氏狸殖吸虫自然疫源地。2.云南的拉乌溪蟹是陈氏狸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家猫对陈氏狸殖吸虫易感,是其适宜的实验终宿主和理想的动物模型。3.本研究在形态学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一步确定了陈氏狸殖吸虫的独立性和分类地位。4.DNA序列分析显示云南省不同地区的陈氏狸殖吸虫间的遗传距离极近,同源性极高,在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独立于其它虫种之外。而Blair等报道的采自云南勐腊县的斯氏狸殖吸虫、Doanh等报道的采自越南的斯氏狸殖吸虫,就其基因序列而言应与大理州宾川县的陈氏狸殖吸虫为同一虫种,均为陈氏狸殖吸虫。5.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不同虫期标本提取的DNA,对研究并殖吸虫的ITS2和COⅠ基因序列没有影响。
贺晶晶,郭洁雅,柳建发[6](2011)在《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种群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在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自然感染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区别两型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自然感染方式、同工酶谱、氨基酸、形态、染色体、DNA序列等进行区别。为此,我们对两型的区别方法综述如下。1吸虫二、三倍体型发育观察1.1三倍体型自然感染观察:卫氏并殖吸虫存在二倍体型和
梅浩砚[7](2009)在《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并殖吸虫俗称肺吸虫,某些寄生于人体的虫体可引起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在分类上隶属于生物的真核总界、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并殖吸虫种类命名甚多,存在同种异名和种名错定等诸多问题。并殖吸虫在东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州等国家广泛存在;中国各地也均有发现,主要在江南、西南与东北各地。从1879年Ringer首先在我国台湾发现人体病例130年以来,世界学者对并殖吸虫的特征、独立地位、地理分布和致病作用等存在分歧。主要以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和生活史为依据的传统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不同地区、不同宿主、不同发育期和标本制作时个体差异所导致成虫的形态差异。而对于生活史,目前只有少数虫种的生活史被完整阐明,有一些虫种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尚未被证实。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并殖吸虫分类研究极度活跃,出现了很多并殖吸虫新种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物种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基于物种DNA分析的分子生物技术较先进,具有仅需少量的材料即可进行研究、操作简单、快速、特异和敏感等特点。又基于本课题组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并殖吸虫可能存在种间差异,而ITS2序列具有种株特异性。因此,本实验采用ITS2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鄂浙赣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检测,以了解基因序列变化差异,为并殖吸虫分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的划分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采集鄂赣浙3省10地: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桂花镇茅田、江西武宁县三爪、浙江绍兴兰亭乡、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柘砰村、湖北省十堰市花果、湖北省五峰县、湖北鹤峰县五里镇南村、湖北鹤峰县走马镇大典、湖北随州和湖北神农架林区等10地共12株并殖吸虫。其中湖北咸宁株、湖北十堰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为成虫,湖北随州株为童虫,其余5地标本均为囊蚴。为避免混淆,本文中均以地理株命名。对12株并殖吸虫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提取4地成虫、1地童虫和5地囊蚴的基因组DNA。用3s’和BD2两对引物扩增ITS2序列,获得基因片段交由上海生工公司进行基因测序。所得12株并殖吸虫ITS2序列经Bioedit、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1.外形观察:成虫湖北十堰株呈长梭形,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等3株呈椭圆形;囊蚴5地囊蚴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囊壁2层,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经鉴定为并殖吸虫囊蚴。其中湖北赤壁株内壁较厚;五峰a、五峰b、走马a、走马b和五里等5株内壁较薄;湖北神农架株的囊蚴形态因故已有变形,但可以确定为并殖吸虫;童虫湖北随州株呈长梭形。2.DNA提取:DNA溶液A260/280值经测定在1.60~2.00之间,纯度符合要求。3.PCR扩增及基因测序,通过MEGA4.0分析基因序列。①各株间差异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的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株,湖北五里株和湖北随州株等7株斯氏并殖吸虫在遗传树上呈现两支,最后成一大支,其7株遗传距离是0.00004-0.08401;湖北神农架发现的并殖吸虫,该株在进化树上独立成一支,与卫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与斯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355-0.12195。②系统进化树通过MEGA4.0软件所构建的进化树中12株并殖吸虫分为三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4.湖北省存在两个并殖吸虫流行区: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结论1.根据基因测序分析的结果,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分为3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2.湖北省存在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3.采用童虫、成虫和囊蚴等3个不同虫期标本,尤其是本实验首次采用童虫样本,对研究并殖吸虫遗传变异不存在影响。
高忠萱[8](2009)在《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学及DNA序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形态学分类及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小睾并殖吸虫(Paragonimus microrchis Hsia Zhou & Chang,1978)的虫种独立性,在并殖科吸虫中的分类学地位,以及与其它并殖吸虫虫种的亲缘关系,逐步澄清并殖科吸虫的虫种争议,探讨更加客观和易于鉴定的分类学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各虫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对人体的致病性,以及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方法]从小睾并殖吸虫流行区采集第二中间宿主,分离囊蚴、脱囊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得成虫和虫卵。通过生物体视镜、显微镜观察囊蚴、后尾蚴、成虫及虫卵形态,并测量其大小;扫描电镜观察成虫的皮棘形态特征。结合DNA序列分析,Blast软件同源性比较,及MEGA4.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小睾并殖吸虫成虫活体呈肉红色,固定后呈砖灰色,封片标本测量:虫体大小为8.5-12.9×3.6-5.0mm,平均10.47±1.94×4.35±0.74mm。宽长之比1:2.1-2.8,平均1:2.41。口吸盘横径为0.511-0.778mm,平均0.657±0.103mm。腹吸盘位于体前1/3与中1/3横线处或稍后缘,大小为0.648-0.821×0.648-0.828mm,平均0.748±0.107×0.745±0.102mm。两吸盘横径之比为1:1.13。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左或右下方,大小为0.720-1.598×0.662-1.397mm,平均1.238±0.475×1.032±0.376mm,自中心体发出6-8叶,每叶又可发出3-4小叶。睾丸位于体中1/3与后1/3横线处或前缘,无分支或具1-5个芽状突起,左睾大小为0.662-1.390×0.504-0.979mm,平均0.974±0.334×0.732±0.250mm;右睾为0.526-1.570×0.504-1.210mm,平均0.989±0.437×0.701±0.344mm。睾丸明显地小于卵巢。扫描电镜观察成虫的皮棘,除口、腹吸盘之外均披有单生皮棘,虫体前中部的皮棘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的稀疏,排列不规则,形状似尖刀状或三角型。口吸盘内壁为纵向皱襞,腹吸盘内壁为环形皱襞。小睾并殖吸虫后尾蚴呈长椭圆形,排泄囊巨大,位于两肠支间。封片标本测量其大小0.878-1.210×0.432-0.634mm,平均1.034±0.167×0.509±0.108mm。口吸盘横径为0.115-0.180mm,平均为0.140±0.025;腹吸盘大小为0.130-0.202×0.130-0.209mm,平均为0.170±0.027×0.173±0.031mm,口腹吸盘之比平均为1:1.236。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呈球形,个体巨大,具有双层囊壁,外壁薄而透明,易破裂,内壁较厚。蚴体常蜷曲充满于内层囊腔内,可见蚴体盘曲而折光的肠支,排泄囊呈袋状位于两肠支间。未加盖玻片测量其大小(有外壁)为0.760-1.406×0.689-1.399mm,平均1.006×0.951mm,外壁厚度为0.003-0.014mm,平均为0.008mm。未加盖玻片测量只有内壁的囊蚴的大小为0.632-0.852×0.596-0.831mm,平均为0.728×0.703mm,内壁厚为0.007-0.031mm,平均为0.011mm。小睾并殖吸虫虫卵一般呈宽椭圆形,金黄色,大多数卵盖明显,卵壳薄厚不均,且末端增厚。加盖玻片测量其大小为73.1-95.9×42.3-55.3μm,平均为81.37±9.90×47.67±5.58μtm。通过Blast同源性比较,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哈氏并殖吸虫的ITS2和CO1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8%和96%,与中国浙江的哈氏并殖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6%和88%。ITS2和CO1基因进化树显示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此支再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聚为一支,此大支再与中国浙江的哈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结论]小睾并殖吸虫成虫、后尾蚴、囊蚴、虫卵的形态与夏代光教授等(1978年)、周本江教授(1988年)描述的各期形态一致,符合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首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皮棘,为单生型,形状似尖刀状或三角型,体前中部的皮棘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稀疏,排列不规则。口吸盘内壁为纵向皱襞,腹吸盘内壁为环形皱襞,其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并殖吸虫的摄食、附着及运动功能有关。就基因序列而言,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澄清。小睾并殖吸虫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按照Blair.D的观点小睾并殖吸虫与泰国的曼谷并殖吸虫应为同一虫种的复合型(Complex)。
陈诚[9](2008)在《广西两地异盘并殖吸虫分子系统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广西两地(灵川、那坡)异盘并殖吸虫分离株的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1)序列,比较分析两地虫体的基因差异,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学地位。方法:采集灵川和那坡两地的异盘并殖吸虫囊蚴接种适宜终宿主大鼠,获得成虫后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其ITS2和CO1基因序列并测序。从Genebank检索到与它们同源性相近的并殖吸虫基因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同源性分析,然后用Mega及Phylip软件以最小进化法(ME)、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其中ME和N-J法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自举检验副本数为1000,ML和MP法自举检验副本数为500。结果:那坡异盘并殖吸虫分离株与灵川异盘并殖吸虫分离株的ITS2基因序列相似度为100%,CO1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7.5%,同源性较高;而那坡与泰国一个分离株的ITS2和CO1基因序列相似度高达100%,具有高度同源性。从ITS2序列系统发生树来看,来自那坡、灵川、越南、泰国和印度的分离株均处于异盘并殖吸虫的种群下,但印度分离株是个相对独立的分枝,亲缘关系较远。从CO1序列系统发生树来看,不同的发生树中那坡分离株均与泰国、越南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以较高的自举检验置信值形成单系群,而灵川分离株的分枝均处在这个群之外,印度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则更远一些。结论:那坡分离株与灵川分离株的ITS2基因和CO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高,而那坡分离株与泰国分离株的2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更高。虽然那坡和灵川分离株在形态学上有一定差异,但在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都位于异盘并殖吸虫的种群分枝下。CO1系统发生树中那坡分离株均与泰国、越南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形成有共同起源的单系群,而灵川分离株的分枝均处在这个群之外。据此认为,灵川和那坡的分离株可能属于不同的地理株。
刘超群[10](2008)在《RAPD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自1879年,Ringer在台湾从一具葡萄牙水手尸体肺脏内首次检出并殖吸虫,至今人类研究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并殖吸虫种类很多,世界各地报道达50多种(含种、亚种、变种和同种异名等),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在我国并殖吸虫报道有30种之多(含种、亚种、变种和同种异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在江南、西南和东北各省山区等地。并殖吸虫种类命名存在如同种异名、种名错定等诸多问题,主要与60年代以前单一以传统形态学为依据和6080年代并殖吸虫分类研究中的一点浮躁表现有关。因此澄清并殖吸虫的分类学地位,不仅对充实与修订并殖吸虫分类学有理论意义,而且尚可为并殖吸虫的临床医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监控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种的遗传变异和分类,直接从DNA水平反映基因本身,具有优越性。因此,传统分类学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类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方式。本实验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APD技术对我国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11株并殖吸虫进行研究,以了解其遗传变异情况,为并殖吸虫分类提供依据,尤其对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划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此外,探讨采用不同虫期标本(成虫和囊蚴)及其不同保存方法(10%福尔马林或-20℃冷藏)对该研究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我国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江西省武宁县、浙江省绍兴兰亭乡、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湖北省十堰市区、湖北省五峰县、湖北省鹤峰县五里镇、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湖北省神农架林区3省9地的11株并殖吸虫。其中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江西省武宁县、浙江省绍兴兰亭乡和湖北十堰市区4地的标本为成虫,依地名分别称:湖北温泉、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十堰;其余5地标本为囊蚴,其中在五峰县和鹤峰县走马镇的同一淡水蟹发现有大小两种囊蚴,依据大小分别称五峰(a)、五峰(b)、走马(a)、走马(b),余3株依地名分别称:湖北赤壁、湖北五里、湖北神农架。1.外形观察:肉眼观察成虫外形,体视显微镜观察囊蚴的形态并作记录;2. DNA提取:采取不同方法提取不同标本基因组DNA;3.RAPD-PCR技术:分别扩增上述并殖吸虫的基因组DNA,根据扩增的结果,计算各株并殖吸虫间的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并采用SPSS11.0软件的Between-groups linkage法对所得二元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1.外形观察:成虫湖北十堰株呈长梭形,湖北温泉、江西武宁和浙江兰亭等3株呈椭圆形;囊蚴呈圆形或类圆形,囊壁两层,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鉴定为并殖吸虫囊蚴。其中湖北赤壁株内壁较厚;五峰(a)、五峰(b)、走马(a)、走马(b)和五里等5株内壁较薄;湖北神农架株,囊蚴形态因故已有些变形,但可以确定为并殖吸虫囊蚴。2.DNA提取:DNA溶液A260/A280值经测定在1.60~2.00之间,纯度符合要求。3.RAPD-PCR:①各株间差异湖北温泉、江西武宁、浙江兰亭和湖北赤壁4株遗传距离在0.1034~0.1930;湖北走马(a)、湖北走马(b)、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湖北十堰和湖北五里等鄂西6株遗传距离在0.1233~0.3000,其中湖北走马2株扩增带型具有较大相似性,相似系数为0.8182,遗传距离为0.1818,湖北五峰2株扩增带型也具有较大相似性,相似系数0.8767,遗传距离仅为0.1233。湖北神农架株与各株遗传距离在0.2329~0.4154,其与湖北温泉、江西武宁、浙江兰亭和湖北赤壁4株遗传距离在0.3333~0.4154,与余6株遗传距离在0.2329~0.3731。②系统进化树在SPSS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11株并殖吸虫分为3类: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等株为一类;湖北走马(a)、湖北走马(b)、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湖北十堰和湖北五里等株为一类;湖北神农架株为另一类。4.湖北省主要有两个并殖吸虫流行区: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区;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西区。结论1.根据RAPD-PCR的实验结果,3省11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分为3类:①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②湖北走马(a)、湖北走马(b)、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湖北十堰和湖北五里;③湖北神农架。2.湖北省存在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西两个流行区。3.采用不同虫期(成虫和囊蚴)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10%福尔马林或-20℃冷藏)不影响遗传变异研究的结果。
二、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昭通地区不同宿主体内斯氏并殖吸虫的鉴定及亲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标本 |
1.2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囊蚴、幼虫和成虫形态观察 |
2.2 目的基因检测 |
2.2.1 虫体基因组DNA提取 |
2.2.2 目的基因PCR扩增 |
2.2.3 基因多态性及进化分析 |
2.3 吸虫虫种判定 |
结果 |
1并殖吸虫检出情况及其形态观察 |
2目的基因检测 |
3 系统进化分析 |
讨论 |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特征概况 |
1.1.1 西南喀斯特的分布及特征 |
1.1.2 生物喀斯特 |
1.1.3 西南喀斯特的生物多样性 |
1.2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 |
1.3 中国大陆淡水蟹类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研究 |
1.3.2 分子水平的分类研究 |
1.3.3 短尾类系统发生分析概况 |
1.3.4 线粒体基因组在短尾类中的研究概况 |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的探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1.2 形态学分类与鉴定 |
2.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PCR扩增 |
2.2.3 数据选择与分析 |
2.2.4 系统发生分析 |
2.2.5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
2.3.2 系统发生分析 |
2.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测序、组装和注释线粒体基因组 |
3.2.2 系统发生分析 |
3.2.3 分歧时间估算 |
3.3 实验结果 |
3.3.1 凯里龙溪蟹Longpotamon kenliense |
3.3.2 茂兰中国溪蟹Chinapotamon maolanense |
3.3.3 相似非拟溪蟹Aparapotamon similium |
3.3.4 镜头华石蟹Sinolapotamon patellifer |
3.3.5 兴安内陆溪蟹Neilupotamon xinganense |
3.3.6 灵川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lingchuanense |
3.3.7 宽腹小石蟹安顺亚种Tenuilapotamon latilum anshunense |
3.3.8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分析 |
3.3.9 基因重排分析 |
3.3.10 系统发生的分析 |
3.3.11 分歧时间估算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DNA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并殖吸虫成虫样本获取 |
1.2 DNA序列分析 |
1.2.1 DNA样本获取 |
1.2.3 PCR反应及电泳 |
1.3 DNA序列比对 |
2 结果 |
2.1 成虫形态鉴定结果 |
2.2 COI、ITS2基因PCR扩增电泳结果 |
2.3 COI、ITS2基因PCR扩增测序结果 |
2.4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 |
2.4.1 3个不同种并殖吸虫成虫样本COI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检索基因比对 |
2.4.2 3个不同种并殖吸虫成虫样本ITS2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检索基因比对 |
3 讨论 |
(4)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云南大理州并殖吸虫的病原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引物名称及序列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大理州并殖吸虫的宿主感染情况 |
2 宾川陈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特征 |
3 宾川陈氏狸殖吸虫的DNA序列分析 |
讨论 |
1 云南省宾川县是新发现的陈氏狸殖吸虫的自然疫源地 |
2 陈氏狸殖吸虫的病原学研究 |
3 宾川陈氏狸殖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Ⅰ 宾川陈氏狸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Blast同源性比较 |
Ⅱ 宾川陈氏狸殖吸虫COⅠ基因序列Blast同源性比较 |
Ⅲ 不同并殖吸虫的ITS2基因序列两两对比P距离(Kimura-2-parameter) |
(6)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种群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吸虫二、三倍体型发育观察 |
1.1 三倍体型自然感染观察: |
1.2 二、三倍体型吸虫同工酶谱的分析: |
1.3 二、三倍体型吸虫氨基酸分析: |
1.4 二、三倍体型吸虫形态学观察: |
1.5 二、三倍体型吸虫染色体观察 |
1.5.1 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染色体C显带: |
1.5.2 卫氏并殖吸虫两种染色体类型的比较: |
1.5.3 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 |
1.6 二、三倍体型吸虫抗原分析: |
1.7 嵌合体型吸虫的观察[9]: |
2 两类型吸虫DNA分析 |
2.1 DNA序列分类 |
2.1.1 用DNA序列分析我国5种并殖吸虫: |
2.1.2 两类型卫氏并殖吸虫DNA重复顺序的比较: |
2.1.3 斯氏并殖吸虫群体DNA序列分析: |
2.1.4 并殖吸虫DNA序列分析、形态及核型研究: |
2.2 吸虫基因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
2.3 吸虫基因组文库构建 |
2.3.1 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组DNA文库构建: |
2.3.2 卫氏肺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多抗筛选: |
2.3.3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单抗筛选: |
(7)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标本收集 |
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5 PCR扩增 |
结果 |
3.1 12株并殖吸虫的外形 |
3.2 PCR扩增电泳图 |
3.3 12株并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 |
3.4 序列分析 |
3.5 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的划分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学及DNA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广西两地异盘并殖吸虫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1、中文摘要 |
2、英文摘要 |
3、英文缩略词 |
4、前言 |
5、材料与方法 |
6、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9、参考文献 |
10、附录 |
二、综述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RAPD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正文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
四、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昭通地区不同宿主体内斯氏并殖吸虫的鉴定及亲源性分析[J]. 龙应欢,王阳峰,顾芳,周义相,龙先鸣,刘仁泉,曹继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5)
-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姝歆. 南昌大学, 2019(01)
- [3]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DNA序列分析[J]. 陈少华,陆予云,朱福祺,李旭文,刘建军,黄志斌,蓝境文,饶鸿,林李丽,谭宁. 热带医学杂志, 2017(03)
- [4]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D]. 张伟琴.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2)
- [5]云南大理州并殖吸虫的病原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戴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 [6]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种群发育的研究[J]. 贺晶晶,郭洁雅,柳建发.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4)
- [7]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D]. 梅浩砚.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8]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学及DNA序列分析[D]. 高忠萱.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9]广西两地异盘并殖吸虫分子系统发生研究[D]. 陈诚.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10]RAPD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D]. 刘超群.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