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250101
摘要: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是管理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着施工收益,以及工程体系当中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与发展,为此必须要更加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价的动态管控,是当前我国工程成本管理的大势所趋,为此应当进一步展开分析,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更多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管理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程最终收益及质量的影响都是不可否认的,一项工程的完成,必须要以合理的造价管理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工程相关方的利益得到保障。而在工程类型越来越复杂,施工工序越来越多的时代背景下,动态的造价管理更符合当前的管理需求。为此有必要展开更深入的分析,作为后续施工管理优化的根据,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在决策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建设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只有经过管理层详细的决策,之后根据计划去执行,才能够得到更理想的成果。所以在前期的决策阶段,造价的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决策阶段,建设施工企业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对于项目的可实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得出实际的可行性报告,进一步提升项目决策的精准性,并要进行更加严谨的投资与效益估算,以确保施工方案的预算评估结果更加合理,要认真对待招投标工作,选择出最合理的投资方案,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根据最优方案开展[1]。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设计阶段是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一半以上建筑工程造价都与这一环节的工作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尤为关键的。这一阶段要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首先需要建立起设计人员的大局观,确保设计人员能够更加周全的考虑到整个项目各个环节实际的施工需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去考虑施工造价限额,并且要考虑所有环节的造价管理需求,依据设计方案去对造价进行整体规划,进而确保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施工,并且最大程度削减工程造价支出。此外要认真对备选方案进行筛选,以确保实际的设计管理能够以最优方案去开展,这样才能将实际造价支出控制在不超出总投资限额的范畴之内。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到工程在美观、实用性、强度及竞技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去衡量合理性与施工技术的可行性、此外也要符合建筑性能与环保节能的要求,简而言之要以安全可行的方案为基础去进行造价控制与规划。设计人员要根据限定的额度,对工程各项系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并且进行更加具体的分析,以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并且尽可能确保设计方案的稳定性。一经采用的方案便要尽可能做到在执行过程中得到落实,不可随意变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管人员应当采取全程跟踪的方式去了解方案落实的状态,针对设计方案的缺陷及时优化原方案。同时要最大程度控制成本浪费。造价工程师在设计出完整方案的同时做好资金与工作的分配,确保资金运转不会面临瓶颈。造价工程师担负着严格审核把关工程项目的职责,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材料,对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进行考察,所以必须要对工程施工时所要用到的各类材料进行认真的对比,确保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此外企业还要针对项目投资尽早做好预算,要在考虑到技术支持的同时考虑到经济上的管控,避免浪费[2]。
三、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实际施工阶段对于工程成本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施工过程严格的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前期的施工设计规划去推进,才能确保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任何过大的变动都会导致前期的工程造价方案被打乱。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企业更有确保应在维持合理进度以及质量基准的前提下去对工程成本造价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合同管理的优化,要严格筛选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确保对方技术过硬、管理制度完善,并且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成本管理压力更小,达成节省成本的目标。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愈发迅速,工程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的背景促生了许多低价出售劣质工程产品的企业,包括劣质的材料,劣质的服务等等,这显然会导致企业后续因质量风险而付出更多成本,所以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及质量都要合理考量,提升成本利用率。此外亦不可忽视对于材料进场前的检验工作以及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强化,避免出现因材料管理不善而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在材料采购阶段必须要首先摸透当前我国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掌握第一手的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综合实际的施工设计要求、市场价格浮动情况等去制定出建筑工程材料采购计划,此外还要考虑到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材料用量也很可能出现浮动,会出现法规所无法涉及到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要进一步对变更的条件与协议进行明确,确保变更合理性与必要性,避免引发过大的成本变动,要事先获得许可,确保有签字才能实施。
四、竣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
竣工阶段决定着工程的最终收益,特别是在竣工阶段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结算时,其结果也必然会对工程的成本产生影响。所以对于竣工过程中的成本结算必须要进行进一步规划以及严格的审核。在施工过程实际推进到竣工阶段时,应当选择责任心强且信誉度良好的审计机构去对税费、工程量及单价款项等进行结算。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要认真细致的进行排查、对工程项目进行核对,确认实际施工情况与合同要求相符,方可验收。此外还要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积累、整理及审核,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未完工的,或是发生变更的、尚存在疑问项目必须要进行更谨慎的核对,避免难以发现的款项误差带来更多资金风险,避免出现更多的未知款项,避免资金的浪费[3]。
结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是贯穿施工全程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多方收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而且随着建筑领域的趋势变化,造价管理工作也要不断革新,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款项的利用率更高,去向更加明确,确保工程的收益更加可观,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朱爱青,刘广省.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4):129-130.
[2]简恒贵,王关志.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8(05):321-322.
[3]刘晶,张迪.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J].民营科技,2018(05):157.
论文作者:崔华,李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动态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