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学情论文

学习情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学情论文

例谈“学情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视角论文,课堂论文,例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情视角的确立,意味着语文课堂形态的转型。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学情”?“学情视角”将如何深刻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呢?下面,我们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谈谈“学情视角”下课堂教学设计的转型问题。

      一、学什么:风情的文化意蕴

      1.文本概述

      这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5课,课文排在这一册的第八单元。原文作者是季羡林先生,选入课文时有改动。季老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他的散文有着丰厚的底蕴,而“真”与“朴”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

      课文属于散文,如果从时间轴的展开上解读,文章的结构极为简约,只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季老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第二部分讲述自己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口开满鲜花的情景,并以“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留给读者一个隽永的结尾。

      2.价值批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季老的这篇散文,很容易被误读成一种道德说教。

      文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语境中,往往被理解成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它的道德寓意在于,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人,自己也必在他人心中。便有老师据此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更可怕的是,还有老师据此得出德国人如何如何伟大、如何如何了不起。德国人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比较起来,咱中国人就不行了,这种境界在中国还没有实现呢。中国人如何如何自私、如何如何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所以,中国人要向德国人学习,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些小事、这些身边的事情做起,努力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境界。

      这实在是典型的主题先行,一叶障目。

      文本细读,绝非在肢解文本、嚼碎文本之后随心所欲的滥读、误读,细读之“细”,绝非细碎、细小、细枝末节之“细”。细读必须基于文本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加以分析和把握。季老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整体语境和语义看,其意图和主旨显然不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上。理由如下:

      第一,文章的起笔即已开宗明义。“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行文间歇,季老还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德国人爱花,一如泰国人信佛、中国人爱面子一样,是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二,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和刻画了德国人的爱花之真切、奇特。行文中,季老又不厌其详地强调那样一种养花方式(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是朝外开的)在哥廷根是“家家户户”的,花的奇丽景色在“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能看到。正是这种奇丽的异域风情让季老吃惊,觉得颇耐人寻味。

      第三,文章的时间跨度长达四五十年。在结尾处,季老特意点出“美丽并没有改变”、“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这是对德国人爱花作为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有力诠释。难道不是吗?只有在时间中慢慢沉淀的东西才是这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第四,文章还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写到一个细节:当季老以“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询问女房东时,她的表情是“莞尔一笑”。女房东的莞尔一笑,分明在告诉读者,这不稀奇,也没什么,在哥廷根,这样养花实在是太平常、太普通了,就像人们排队上车、去教堂做祷告那样自然。没错,只有深入到每个普通人的血液和骨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才是活的文化。

      因此,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必须超越道德说教。

      3.重新定位

      这是就文本整体的语境看,再就该单元的整组课文看,将季老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读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也是违背编者初衷和意图的。

      正如该单元的提示语所讲:“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就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也确如编者所言,本组的四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集中反映了亚洲、欧洲、非洲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而引人的风情、文化。

      无疑,异域风情、异国文化才是解读和把握本文价值的唯一钥匙。

      二、谁在学:学生不解“风情”

      1.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教过两届学生,根据前两届学生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学情假设:

      由感受奇丽的风景到感悟奇特的风情之间存在较大距离。

      具体展开说,学生对“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一奇丽风景的感受会比较深刻,理解上不会有什么障碍。但是,要将这一奇丽风景上升到德国的一种奇特风情却会相当困难。因为,学生对“文化风情”缺乏足够的“前理解”。

      为了弄清这个假设的具体内涵,我们对准备施教的五年级学生作了一次学情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有三个:①这篇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请用波浪线画下来。②你是怎么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③读完全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需要提出来吗?请列出1~3个你最想解决的问题。

      调查情况为:第一题,画了“走过任何一条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占了94%。这表明,学生的阅读焦点的确集聚在奇丽风景上。第二题,理解为“德国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先人后己、品德高尚”的占了87%。这表明,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前理解已经道德化了。第三题,提出“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为什么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为什么结尾作者说自己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等问题的占了72%。这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德国人爱花这一奇特风情的理解存在障碍。

      2.目标设定

      学情调查的最终结果基本可以验证我们一开始的学情假设。因此,我们在文本价值和学情分析的交集处,确定了这一课的核心目标:

      在真诚、素朴的语言表达中感悟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这一奇特风情。

      要达成这一核心目标,需要有序实现这样三个条件性目标:

      目标一:通过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品读,真切感受“家家户户的窗前开满鲜花”这一奇丽风景。

      目标二:通过对文中“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每一家都是这样、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连续出现的6个“都”字的咀嚼,深入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目标三:通过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等关键句的解读,体会“爱花”在德国是一种奇特的风情。我们觉得,只有实现上述三个条件性目标,本课的核心目标才能有效达成。而三个条件性目标又是一个条件序列,即只有实现目标一,才能实现目标二;只有实现目标二,才能实现目标三。

      这样的设定,是由文本特质、学情特点、编辑意图、教师意愿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而成的。

      三、怎么学:搭建从风景到风情的三级台阶

      目标一旦设定,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也就有了雏形。即,先达成目标一,再达成目标二,最后达成目标三。这样,课就设计成三个大的板块。而从学理的视角看,这三个板块也是学生从风景感受到风情感悟的三级台阶。

      板块一:感受风景奇丽,触摸爱花真切

      毫无疑问,在哥廷根,“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是一道独特而奇丽的风景。对此,学生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因此,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品读,真切感受“家家户户的窗前开满鲜花”这一奇丽风景。

      第一步,匹配。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从课文中找出与插图最相配的文字,最后锁定的文字是:“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第二步,细读。引导学生多层次朗读这段文字。通过想象画面、呈现图片,读出文字的形象感;通过比较不同的写花文字(以单独写某一种花为主)、解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词义,读出文字的情味感;通过引入“山阴道上”的典故、拓展典故的应用语境,读出文字的意蕴感。第三步,背诵。创设语境,反复引读,使学生对这段文字能够熟读成诵。语境设计如下:走过哥廷根的普朗克大街——来到哥廷根的威廉广场——漫步哥廷根的格林兄弟大道——站在哥廷根的维勒纪念碑下。

      板块二:解读风景密码,咀嚼爱花真切

      如果说,第一板块主要指向花,那么,这个板块就必须由花过渡到人,这也是从风景上升到风情的关键所在。因此,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文中“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每一家都是这样、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连续出现的6个“都”字的咀嚼,真切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第一步,举一。解读“女房东”的莞尔一笑。思考:什么是莞尔一笑?莞尔一笑说明了什么?

      第二步,反三。解读“德国人”的莞尔一笑。思考:如果问的不是女房东,而是一位当地的牧师,他会怎么说?(继续置换人物:一位当地的马车夫、一位当地的中学生、一位当地的大学教授、一位当地的清洁工……)他们都会以这样的态度说,你的依据在哪里?(锁定并出示文中6个带“都”字的句子)

      第三步,联接。解读风景背后的风情。把“每一家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每一条街都是花的海洋”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板块三:领略风情奇特,体认爱花真切

      这一板块是由人上升到文化,说到底风土人情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等关键句的解读,体会“爱花”在德国是一种奇特的风情。

      第一步,创设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创设情境:弹指一挥间,四五十年过去了。1980年,“我”再次踏上德国哥廷根的土地,映入“我”眼前的又是这样的画卷________。(写话,交流,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

      第二步,转换语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创设情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一百年前,你首次踏入德国哥廷根的土地,你一定也会看到这样的画卷________。(继续使用学生的写话材料进行交流,理解“这样的境界并没有改变”)

      第三步,强化语境,让学生深信不疑。创设情境:如果时光可以穿越,2050年,你提前踏入德国哥廷根的土地,你一定又会看到这样的画卷________。(继续使用学生的写话材料进行交流)

      总结:这叫“风情”,这叫“文化”。

      四、为什么这么学:学理高度与学情地气的无痕对接

      “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现状如何呢?套用一句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直面学情的无力和无能。

      所谓“无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学情分析”的力度不够,对“学”的状态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譬如: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养成预习习惯、不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想象力匮乏、课外阅读面不广等等。

      所谓“无能”,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学情分析”上没有能力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教师基本上是让自己了解到有这样一个所谓的“学情状况”,而相应的行动路线图却无从下手。

      事实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静态的、抽象的“学情”,也从来不存在一个凝固的、封闭的“目标”,改进的思路是:

      第一,为“学情”搭建一个参照系。所谓学情的参照系,就是准确而清晰的学习内容。我们只有首先搞清楚这堂课学生真正要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才有可能以这一具体内容为参照,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缺陷,从而把握动态的、具体的“学情”。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情分析,就是遵循这一逻辑的结果。我们没有泛泛地做学情分析,譬如:学生对德国人爱花缺乏生活体验、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会比较感兴趣等等。而是通过对文本解读的价值批判,结合编者意图、教师意愿,首先确定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以真诚、素朴的语言描绘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这一奇特风情。

      然后从这一重点内容出发,猜想并调查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障碍,从而找到这一特殊学习内容的特殊学习起点。

      第二,为“目标”编制一张条件网。起点找到了,目标明确了,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丈量起点到目标的距离,然后,在起点到目标之间架设一步一步跨越的“桥梁”,即“条件性目标”。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从起点到目标,关键条件是理解“从花到人”,这样的“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花”的奇丽是自然风景,而“人”的奇特则是人文风情。这样分析后,我们就设定了三个条件性目标,也因此产生了三大教学板块,而这样三大教学板块也是学生达成核心目标的三级台阶。

      总之,学情参照系的搭建,解决了“生本课堂”中学情无力的情况,而目标条件网的编制,则避免了“高效课堂”忽悠学情的尴尬。学理高度和学情地气的无痕对接,才是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光明大道!

标签:;  ;  

学习情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学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