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深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统计资料,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情况对深圳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提出了深圳要选择第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将整个国民经济进行三次产业划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现代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的产物。它是在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史中,以劳动对象进化的特点和由此而引起的产业所发生的时序为标志,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分类。把国民经济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于深入研究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问题,以及在世界各国间进行横向经济对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总的发展状况,主要依据的是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人数反映其总产出和总投入,而且多用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文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深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一、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一)增加值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作为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创造有形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而第三产业又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各种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从增加值来看,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所呈现的共同趋势是: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逐步提高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步提高。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以下3个阶段的规律性运动:

农业化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以下,第一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则处于萌芽阶段,其比重不大而且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刚刚起步,所占的比重很小。在这个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工业化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1000美元,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开始发展,其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是以工业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的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所占比重很小;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因工业高度发达仍继续上升,但其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这是金融、保险、旅游、娱乐、文化艺术、医疗保健、教育、科学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的阶段。

可以看到,增加值产业结构这种变化规律,是与社会发展的顺序以及生产力的水平相一致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增大。

(二)深圳增加值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

198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创办了深圳经济特区,至今,深圳特区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这期间,深圳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发挥与香港毗邻的地理优势,经过艰苦奋斗,把一个沉寂、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从深圳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国内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19638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4135429万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从1979年的8348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715636万元(详见表1)。

表1 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分析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1994年深圳统计年鉴》)

由表1可以看出,深圳市增加值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第一产业比重由1979年的37.04%,下降到1993年的2.66%;第二产业比重则由1979年的20.46%上升到1993年的55.85%;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比较平稳的。深圳三次产业构成的这种发展趋势与前述增加值产业构成的规律性不完全一样,因为在深圳特区建设初期,外资引进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刚刚开始,资金不足,人才奇缺,还没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因此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还不及第一产业的规模。然而,由于深圳是我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前为投资、洽谈贸易,依靠国内工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加之深圳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刺激了商贸、旅游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其第三产业一开始就占据了重要位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5.07%。随着深圳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外资引进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第二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一产业,其增加值的绝对值也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由于受农业本身的特点制约和深圳农业用地的大量转移,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从深圳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看,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变动上,而第三产业变化很小。

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看,如果根据深圳各年平均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依据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美元,就可以看出,深圳从一建立经济特区,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大规模迅速发展工业生产的阶段,几年后,深圳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末期和第三阶段初期,即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当然,这里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似替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由于深圳资本输入较多,其国内生产总值总是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从深圳历史资料来研究第三产业的生产水平,不仅要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大小,而且要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产业构成资料可以大致得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至2000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0%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0至8000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0%-60%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0至17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为55%-70%左右。如果把深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考虑,目前只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至2000美元的水平内,第三产业比重也就在40%以上,落后于发达与中等发达国家(地区)。例如:1986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7448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为67%;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284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为67%;巴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1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为50%;1989年,南朝鲜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994美元,第三产业比重为49%。因此,深圳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尽管深圳第三产业一开始起点就高,并且近几年在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是也应看到,深圳三大产业结构之间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是在商贸等急剧膨胀下激发起来的,而作为基础的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无论在规模或效益方面都是不够的。尽管深圳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尽相同,但也应在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若再根据199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的情况(详见表2)计算,可得深圳从1980~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36.5%,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6%,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3.4%,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5%。很显然,从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绝对值以及发展速度来看,深圳的第二产业发展快于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则较慢。这也说明,深圳的发展所遵循的是由过去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到现在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模式。因此,深圳市的产业结构已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并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为辅,第一产业为补的格局。

表2 国内生产总值环比指数表

资料来源:《1994年深圳统计年鉴》

在这里,我们计算了发展速度指标,但是不能只凭发展速度这个相对指标的大小来判断事物,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同经济规模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从理论上讲,高发展速度的背后的经济规模可能很小,而低发展速度的背后的经济规模可能很大,或者同样的发展速度背后的经济规模又可能不同,只有将发展速度的相对数和经济规模的绝对数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10多年来,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有这样高的速度发展,主要原因是深圳原来的基础差,起点低,便试图通过高速度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补偿。特别是第二产业其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3.4%,这是由于在建特区前农业结构占较大比重,而工业、建筑业规模很小而造成的。深圳的第三产业其规模结构是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那么其发展速度则应高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这样才能补偿过去的低速度发展,以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要意识到,深圳市第三产业即使是高速度发展,也只是发展及调整过程中的高速度。应该指出,目前,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这是不合适的。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近10年来,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一般低于5%,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已大致趋于协调,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深圳也应遵循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配合发展第一、二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与优化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增长速度来发展国民经济。

二、三次产业劳动力从业人数及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一)劳动力从业人数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

三次产业劳动力从业人数结构的变化规律,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克拉克的定律来定义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中的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业人数的构成变化,是由第一产业比重占优势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其结构比重转移的顺序、规律与增加值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致的。

劳动力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之间这种有规律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如果没有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不会大量流向第二产业;没有农业和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也不会大量流向第三产业。同理,只有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之间进行流动,才有三个产业的发展。一般说来,劳动力在三个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则为传统的人口产业结构,说明工业化程度低、国民经济实力较弱;若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大于第一产业,则为现代人口产业结构,说明工业化程度高、国民经济实力较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第三产业劳动力从业人员比重逐步提高,最终占主导地位。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不断转移,并由传统劳动力产业结构向现代化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而现代劳动力产业结构又会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资料表明,目前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在2/3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其比重在1/2左右,低收入国家其比重在1/3以下。

(二)深圳劳动力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前面已从深圳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深圳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详见表3、表4)

表3 1990年深圳与“四小龙”就业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比较表

资料来源:《1994年深圳统计年鉴》。

表4 深圳第三产业结构分析表

资料来源:《1994年深圳统计年鉴》,《深圳市第三产业普查资料》。

表3资料表明,若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看,深圳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远远大于第三产业,但仍属于现代人口产业结构。这也说明深圳工业化程度较高,国民经济情况较好。但与亚洲“四小龙”相比,在劳动力就业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力水平方面深圳是落后于亚洲“四小龙”的。如果和高收入国家相比的话,根据1988年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看,美国为78%,日本为68.4%,深圳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则显得太低。如将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结合起来考虑,深圳第二产业社会劳动者人数占66.8%,而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9.59%,即劳动力就业人数超过半数,而增加值却不到半数,这说明深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效益水平较低。当然,从工业来讲,深圳这几年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互并存的,因此,深圳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应该在高科技、精加工,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方面上一个台阶,提高工业增加值,产品结构要进一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深圳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占27.4%,但其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却占了45.56%,这充分说明深圳第三产业经济效益高、利润大,具有投入少、产出多、周转快、消耗低的优势。深圳的交通运输、通讯、金融、保险、证券、商贸、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第三产业的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并存,它可以大量吸纳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第三产业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按等量投资计算,有着更大的就业容纳能力,一般在发达国家,每增加一个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社会就要相应增加第三产业人员2~3人。根据劳动力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中转移的规律,可以预计,深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比重将会逐渐上升,最后其发展趋势和结果应是: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比重要超过50%,即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数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之和。

三、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对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劳动力就业人员的结构分析,深圳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应是: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只有这样,才是优化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建立这样的产业结构才是促进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当然,对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不同的。从深圳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的10年。这一阶段发展重点是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1985年以前是打基础,铺摊子,从1986年始则进入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时期,这一时期为深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这10年深圳是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人员结构都反映出这一阶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征。这一阶段也就是深圳的工业化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90年代的初期与中期。这一阶段深圳的发展重点由过去以发展工业为主转变为以先进工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支柱。最近几年,从统计资料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看,仍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三、一的产业格局。这个阶段是深圳进入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也就是由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的时期。

笔者认为,深圳在90年代后期或本世纪末应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应由以第三产业为支柱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即该时期深圳的交通运输、商贸、通讯、证券、保险、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要注意发展和完善第三产业中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行业。要使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增加 值的增长速度,使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增加的速度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数增加的速度,并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员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同步上升而居主导地位。第二产业还应继续发展,要以高新工业技术产业取代层次较低的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工业,而这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人员数的比重要逐渐相对下降而居第二位,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二、一产业格局。在第三个阶段,深圳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深圳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进入平衡、协调发展的稳定时期。

深圳将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选择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对于把深圳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所制订的战略目标,深圳市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划达到6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争取实现3000美元以上,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水平。再根据上面对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预测结果:本世纪末、21世纪初,深圳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结构比重应大约在55%-60%左右,而第二产业应大约在40%左右,第一产业应大约在3%左右。而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中,第三产业所占的结构比重应大约在50%以上,第二产业应大约在45%左右,第一产业应大约在5%以下。根据目前深圳经济发展状况,深圳达到上述产业结构是完全可行的。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henzhen's Three Industries

Sun Jingjuan

Abstract Based upon statistic data and proceeding from the added values and labor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ver the trend of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henzhen's economy.As a conclusion,the author puts forth the proposal that the tertiary industry should be chosen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for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ic structure,tertiary industry,GDP

标签:;  ;  ;  ;  ;  ;  ;  ;  ;  ;  ;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