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近年来EPC项目管理模式在石油化工建设、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EPC管理已经成为国际管道工程主流项目管理模式。EPC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的实质是将风险管理和总承包项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承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展开,探讨整个项目运营全过程中的风险,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提供安全的技术保障,促使项目安全、高效、顺利完成的方法。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EPC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前言
对于国际工程而言,EPC模式其投资风险、规模较大,采购成本逐渐增加,使国际工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隐患,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因素。一般情况下,对于EPC总承包的管理,业主通常把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交给一个工程项目承包公司,承包公司与业主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设计,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使其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增强业主对项目的满意度。此外,承包公司还要协调各分包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正常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合理施工,从而完成合同上的承包任务,向业主上交项目成品,这种方式突出了服务的完整性,所以,这种承包方式又被称为“交钥匙工程”。
1全生命周期的EPC工程项目概况
1.1 EPC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
EPC工程全生命周期是指施工建设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立项、策划、执行、收尾四个阶段。立项阶段指的是项目自市场开发部下达任务,并经过项目管理部选择和任命项目经理的这一阶段;策划阶段指的是项目经理被任命后开展的所有关于项目的前期评估、制定设计计划的阶段;执行阶段指的是从项目开工直到项目的成果交付完成,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为止;收尾阶段指的是完成项目所有交件提交,收集项目全部图纸资料完成存档,闭合或终止合约。
1.2 EPC工程项目主要特点
第一,有助于实现工程利润最大化。着眼项目的整体利益,以整体项目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成熟的采购网络、深厚的设计能力和集成化的管理优势,以及能够最大限度的争取和利用各分包商的支持和资源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提供项目效益。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深化设计、发挥采购优势、合理利用相关资源、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程周期争取项目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能够有效把控工程进度。总承包商介入工程项目较早,将设计、采购、施工集成为一体,使得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开展,有效保证了项目目标的实现,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有较大程度的掌控,这对于工程项目质量、工期、造价和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协调。
第三,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加。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涉及面广、总价固定、管理自主、风险高等特点。工程项目范围扩大,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对于总承包商的能力资质要求也就越高。总承包商需要承揽工程的方方面面,可能会有某个专业不是总承包商所擅长的,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风险也相应增加。
2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工作难度的增大
EPC项目总承包商本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范围增加无疑会使工作难度增大,效率变低,这就要求承包商具有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此外,信息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也会使项目的工作难度明显增大。
2.2工作范围的扩大
相比于传统施工管理,EPC工程总承包商的工作范围不仅涵盖施工、设计等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倘若业主需要,还会涉及到设备试运行和可行性研究等阶段。这样一来会产生一些总承包商不熟悉的领域,随之而来的风险大大提升。
2.3风险主体分担的不同
EPC总承包合同中风险的分担主体发生了变化。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将工程的风险划分为供货商的风险、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在相关规定中,除了某些仍由业主承担的风险如社会政治风险外,承包商的风险补偿机会变小,反之,工作范围变大。
2.3.1承包商主要承担的风险
1)经济风险:EPC合同条件的一般规定中删去了因物价上涨或汇率波动而调整合同价格的规定,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承包商需要承担在相关法律中的“经济风险”。
2)投标决策阶段的风险:包括承包商对于业主情况和项目背景了解不够;投标报价过低或过高;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够;投标报价时的决策失误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3)投标报价阶段的风险:如承包商未仔细踏勘现场;对环境条件了解不够;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招标项目的范围不够明确;对于联合体成员的选择错误等风险。
4)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主要有业主资金支付能力差;供货商未及时供货;相关政策法规变化导致物价上涨;设计变更等技术风险;承包商管理协调水平低;天气原因导致的工期拖延等因素引发的风险。
2.3.2业主方的风险
1)选择承包商不当。EPC总承包项目工作量大,管理协调难度高、涵盖内容广,加上工期固定和业主要求的合同总价,潜在投标人可能会因此慎重考虑,导致竞标人数量减少,同时,如果没有综合考虑承包商管理水平等因素,会导致业主无法选择最合适的承包商,给项目带来重大的损失。
2)项目定义不准确。在招标阶段,业主只能给出项目的预期目标、设计标准等,并对其负责。若这些地方存在错误、遗漏和不合理,承包商没有做好事前准备,未仔细踏勘现场,充分了解项目背景,业主又没有对此加以重视,在建设过程中一旦业主指令变更,很可能引起工期延长,不利于业主的投资控制,会导致业主风险加大。
3全生命周期的EPC工程风险管理理念
3.1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国内石油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今后油气管道的EPC工程建设模式将成为主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推进EPC工程模式在国内油气管道建设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项目是否能够盈利和顺利实施的关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的实质是将风险管理和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承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展开,探讨整个项目运营全过程中的风险,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提供安全的技术保障,促使项目安全、高效、顺利完成的方法。
3.2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能够保障各方利益
EPC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通过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应对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承包商更好的预见风险,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减少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使实施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经营环境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消除了各参与单位及员工对项目风险的忧虑,进而为提供有安全保障的经营环境。对EPC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能够使总承包商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带来的损失,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事件及时进行合理的补救,争取损失最小化,保障了整个各方利益。因此,风险管理对项目顺利实施、保障各方利益具有现实意义。
3.3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对于项目进行事先的风险分析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调整,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有助于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掌控工程整体风险。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总承包企业能够宏观把握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虽责任较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整体风险,从而降低工程实施成本。
结束语
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的实质是将风险管理和总承包项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应对项目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有利于项目承包商更好的预见风险,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减少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使项目实施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曾琦.N公司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
[3]李鸿雁.某公司氯碱工程EPC合同模式下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5.
论文作者:郑张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风险论文; 项目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承包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生命周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