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组合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智力论文,促进学生论文,多媒体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变革,现代地理学发展的趋势,迫切要求地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位进行改革。现代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技术,又了解社会;既热爱地理科学,又能参与改造环境的人才。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技能都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科有异于其它学科特有的思维特点,即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
二、实验假设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保证。现代教学媒体进入课堂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形成广义的多媒体系统,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及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积极地促进着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多媒体组合进行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依据理论和经验分析,提出假设:多媒体组合地理教学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其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组合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应变量是学生智力发展(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所达到的水平。
三、实验的实施
1.实验周期:1996~1997学年度
2.样本选择:初二年级一班为实验班,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三班为普通班,常规课堂教学。
3.实验教学内容:“中国地理”(第四册)
4.实验设计步骤如下:
四、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流程例举
以《中国地理》“黄河”一节为例。
步 媒体 教学传播内容教学目标
骤 选用 目标要求
1
录音男高音独唱《黄河认识理解黄河是母亲河
颂》——中华民族的摇篮
2
挂图"黄河流域图"、" 了解黄河长度、流域面积、
中国地形图" 流量、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
段等基本水文状况并与长江流
经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作对比
3
幻灯黄河源头景观、黄知识呈现.使学生通过感性
河入海口卫星影片、 认识加深理解与记忆
黄河中游卫星影片
4
投影文字概括黄河的基理解黄河水文特征
本水文特征
5
录像华北平原、宁夏平认识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
原、河套平原景观塑造者,是塞上江南米粮仓的
的塑造者.理解黄河水资源的
灌溉作用
6
录像 龙羊峡水电站、三门认识黄河水能资源的分布、
峡水利枢纽录像 水能的梯级开发和利用
7
录像流经黄土高原的黄知识呈现.对世界上泥沙含
河及其下游河道的"
量最大的河流产生感性认识,
地上河"景观 为进一步理解黄河水土流失的
危害作好铺垫
8
挂图"地上河"景观挂图认识黄河的隐患,分析其中游
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地上河的
成因;思考治理黄河的措施
9
录像"昔日黄泛区,今日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
花果园"录像
河所取得的成就
10 投影文字小结黄河的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黄河的功
与过与过
11 投影呈现本节知识要点总结、概括、强调重点
和结构
12 练习册
知识检查与反馈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步教学目标
骤 智力培养德育感化
1 联想力 触发爱国主义情感
,激励学习动机
2 观察力、记忆力、
判断力、想象力和地
理要素的相关分析及
类比分析能力
3 观察力、记忆力、
想象力
4 概括、综合等思维
能力
5 培养对地理事物和理解母亲河的奉献
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养育了中华儿女
.培养爱国情感
6 观察力、地理思维通过了解黄河水利
能力建设的成就,培养爱国情感
7 观察力、判断力、
推理能力、想象力
8 对地理现象的综合面对黄河的危害产生忧
分析能力,对地理要
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
素的相关分析能力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
9 观察力、记忆力、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
理解能力就产生自豪感
10对地理事物和现象
的辩证思维能力
11对知识的概括和综
合能力
12综合思维能力
五、多媒体组合地理教学的评价
为检验多媒体组合地理教学的效果,收集实验班学生对媒体的接触行为、对教学媒体的态度等资料,并与普通班作对比;考察两个班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
资料收集和评价如下:
1.观察学生对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接触行为:
内 观察观察 发言注意力检测
容 对象人数 人数 集中 %较集中 % 不集中 %
黄 实验班
521136 69.212 23.1
47.7
河 普通班
52 521 40.418 34.6
13 25.0
从表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人数占92.3%,远远超过普通班的75%;实验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人数是普通班的2倍多。
2.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媒体的态度:调查表明,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表现出积极而迫切的态度。71%以上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所教内容,而且69%以上的学生对教学感兴趣。
3.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的水平。本次测验,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7.8,普通班平均成绩为77.5。差异十分显著。多媒体组合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
六、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组合及利用多种地理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用图形、色彩及声音等多种媒体展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和演变,创设地理情境,扩大教学空间,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步骤1、3、5、7、9)。
2.形成良好的思维氛围,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步骤2、6、7)。
3.经过教学设计合理选用的多种教学媒体,从多方位提供相关教学信息,使学生扩大思路,开拓思维范围,活跃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力、判断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如步骤2、3、5、6、7、8、9)。
4.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运用,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密度,学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全面分析、比较,使思维得到能动、适时的启迪,形成系统思维的条件,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步骤1、2、3、 5、6、7、8、9)。
5.实践证明,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否则,将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