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的恢复、调整、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教育20年回顾_农业论文

农业教育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发展——中国农业教育20年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改革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和恢复调整

(一)拨乱反正,清理“左”的错误影响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邦”,教育战线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始揭发批判“四人邦”利用教育阵地进行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清查其帮派体系,这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清理“左”的错误的开端。1977年在肯定建国17年教育工作主导方向是红线的基础上,开始批判“四人邦”炮制的“两个估计”。同时,恢复文化考试、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等高、中等院校招生办法。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得到了极大的解放。1978年11月,在邓小平、聂荣臻等同志的关怀下,国务院发出48号文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名称,搬回北京原址办学。这一重要决策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搬、迁、撤、散农业院校得到恢复,纷纷搬回原址办学。

1980年1月,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四人邦”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和“两个凡是”对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如何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总结了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必须正确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980年12月,教育部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着重分析了“左”倾错误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尊重知识,不注意培养人才,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没有被摆在首要的地位,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不成比例;(2)以阶级斗争为纲,频繁的政治运动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的提高;(3)唯成分论,把知识分子列入资产阶级范畴,致使知识分子不断受到打击和迫害,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4)强调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助长了工作中的瞎指挥,耽误了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5)盲目地追求高指标,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挫折;(6)只讲批判,不讲继承,对人类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二)农业教育的恢复和调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十二大又明确提出教育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对农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使农业教育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导下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一阶段,绝大部分高、中等农业学校得到恢复。陆续迁回原址办学,还新建了一批院校。到1983年,全国已有56所农业院校,在校本专科生67951人,研究生1964人;中等农业学校在校生78217人。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中等学校还对专业作了调整,增设了新的专业,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数1985年已达117种711个专业点;农业中专有105种1057个专业点。

二、农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高等农业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是整个农业教育体系的龙头,改革开放近20年来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逐步形成了以本科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1.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1)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农业高校恢复了停招12年的研究生教育,农科研究生教育从小到大,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大多数充实到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缓解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1997年高等农业院校招收研究生2754人(部属院校1496人,占54.3%),是1978年的8.7倍多;在校研究生7597人(部属院校为4379人),是1978年的24.2倍。1978年以来共为社会培养输送研究生19011人(部属院校10782人,占56.7%)。

(2)本专科生教育在改革中稳步发展。1997年高等农业院校招收本专科生60639人(部属院校17438人),是1977年17291人的3.5倍;在校本专科生184053人(部属院校53055人),是1977年43793人的4.2倍。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978年的1068人提高到1997年的2935人(部属院校4418人/校);师生比由1978年的1:3.3提高到1997年的1:7.2(部属院校1:7.6)。规模效益明显提高。1978年以来共为社会培养输送本专科生57万多人。

(3)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农业院校专任教师由1977年的1.5万人发展到1997年的2.5万人。教师队伍中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9.8%,提高到1997年的30%(部属院校近40%),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了改善,日趋合理。教授人数由1977年的246人增加到1996年的2001人,增长了7.1倍多;副教授人数由1977年的460人增加到1996年的6845人,增长了13.9倍。

(4)学科和专业建设上了新台阶。高等农业院校现有博士点154个、硕士点646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国家重点学科23个,部级重点学科26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4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有8个农业院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基本立足国内培养农科高层次人才的条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

2.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1)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农业院校在“文化大革命”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学校数由1977年的41所发展到1993年的67所,其中包括16所专科学院、5所农业职业技术师范高等学校。但是,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平均只有2193人,学科单一,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1994年以后,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内容和形式,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国14所农业高校参与合并,合并后继续保留农业牌子的2所,到1997年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由1993的67所调整至目前的52所。部属18所院校中合并院校涉及到8所,已实施省部共建的院校有华南、南京、华中、沈阳等4所农业大学,学校在资金、政策方面得到共建省的大力支持。湛江水产学院已经划转广东省,组建湛江海洋大学。厦门水产学院并入集美大学,并由农业部划转福建省管理。大多数学校都分别采取了局部共建、协作办学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通过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原有的部属18所院校已减少为12所。

(2)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适应农业的普遍性与区域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农业院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多方式招生、多规格培养、多渠道就业”办学方向。早在1983年,为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因基础教育落后,生源不足,而农业科技人才又极其匮乏的状况,农业院校率先试行定向招生办法,取得成功经验,并作为国家一种正式的招生形式扩展到其他科类高等学校。1990年,为了解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乡镇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农业部和原国家教委在总结山西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农业学校招收农村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生的暂行办法,40多所农业院校相继招收了“实践生”。1996年,为了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农业部与原国家教委又联合制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对口招收农职业高中、农业中专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的办法,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为生产第一线输送应用技术型人才。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农业院校逐步形成了“一主三辅”的招生就业制度,一主就是以国家统招为主,三辅即招收定向生、实践生和对口生。目前,“三辅”的年招生数已突破万人。通过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解决了社会对多层次和多规格人才的需求,打通了农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联系渠道。

据1996年农业部教育司组织对“八五”期间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抽样调查,64.9%的农科毕业生在农业系统岗位就业(其中种植、养殖类专业近80%的农业系统就业),31.1%的农科毕业生在非农系统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就业。55.4%的毕业生在县及县以下的单位就业。1996年毕业研究生一次到位率达98%。从根本上扭转社会舆论与领导部门长期以来认为农业院校学生“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印象。从近几年的招生就业形势看,爱农、学农、务农现象正在升温。

(3)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专业结构方面逐步改变了本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单一、适应性不强的状况。1984年至1986年,由原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共同组织调查论证,制定农科本科专业目录55种,基本覆盖了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各个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专业目录再次修订,增加了一部分宽口径专业及一部分新兴边缘学科专业。1992年至1993年,原国家教委进一步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农科本科专业由55种调整到38种,部分农科理科专业,如农业微生物、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等合并到理科门类,农村金融、农业贸易等合并到经济学门类。高等农业院校顺应农村非农产业的兴起和小城镇、社区的开发建设,先后设置了一批近农和非农专业。到1993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除农科类专业为主体外,还跨设了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其他九大学科门类共100种专业667个布点。1996年以来,在原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下,农科专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调整后的农科专业15种,比1993年的38种压缩60%,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

1994年1月,原国家教委和农业部、林业部在浙江农业大学联合召开了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面向农业,面向农村(林区),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农林本、专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普通高等学校农林本、专科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高等农林院校深化本专科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动了农林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1996年11月,原国家教委和农业部、林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47所高等农林院校的院校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负责人,9个省、自治区农业和林业厅局的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的司、局负责人,共120人出席了会议,李岚清、姜春云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总结和交流了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高等农林教育深化改革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农林院校积极探索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原国家教委已批准农林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22个研究课题,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教基金立项课题7个,农业部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了课题系列研讨和教材评优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

3.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直接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

(1)农业院校在出人才的同时,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农业部分)中,农业院校承担的课题占10.5%,“八五”已增加到14.2%。1986-1995年,农业院校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科研成果就达2400多项。如中国农业大学主持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研究,大幅度提高了这一地区粮食产量,使之成为全国商品粮重要基地之一;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八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棉铃虫抗药性研究重要成果之一“灭铃皇”,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在当地转化投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仅1995年产值就达1亿多元。

(2)高等农林院校在科技推广、扶贫开发等方面也成效显著。据农业部对34所农业院校的不完全统计,“七五”以来,为农村累计开展科技培训4万余次,培训人员600余万人次,选派科技副县长500余人次,推广经济效益在10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650多项,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1999亿元,平均每校每年5.88亿元。农业院校自1983年开始定向招生以来,累计为贫困地区招收定向生近10万人,举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20多万人次。1994年农业部直属8所重点农业大学参加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每校承担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在此基础上,1997年农业部又组织条件比较好的100所高、中等农业院校开展科技教育扶贫,每个学校选择一个贫困县、乡作为学校的扶贫基地,在技术、人才、成果转让、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以支持。河北农业大学的师生走进山区,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在探求山区依靠科技致富之路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道路和育人道路,“太行山道路”成为农业院校科教兴农的缩影。

(3)校办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校办产业,加速了农业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了校办产业的技术推广力度和辐射强度,增强了学校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30所农业院校的不完全统计,校办科技产业累计共创产值14.3亿元,利润3.1亿元,上交学校1.19亿元。

4.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

截止1995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各种公派渠道向38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留学人员3781人,其中攻读学位1144人,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2197人。已先后回国2637人,其中攻读学位257人,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2015人,分别占两类出国人员的22.6%和70.6%;接受来华留学生1800多人;聘请来华讲学的外国专家3780人,举办524期专业讲习班,培训国内各类人员1.56万人次;接待来华考察、访问、学术交流的外国专家学者1.16万人次;引进双边、多边合作项目29项,民间项目630多项,获得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3400万美元;利用世行贷款两期农业教育项目1.16亿美元,受益的高等农业学校30所、中等农业学校12所以及远距离教育单位3所。通过对外交流,广泛吸取了国外先进经验,促进了一批新兴学科的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缩短了差距,扩大了国际影响。

(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1.中等农业专业教育

农业中专教育是我国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直接培养县、乡、村农业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任务,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起骨干作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直接为当地经济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20年来,我国农业中专经历了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发展之路。中等农业学校数从1978年302所增加到1997年365所;在校生由1978年的8.7万人,发展到1997年的45万人,增长了4.2倍;校平均规模由1978年的287人,发展到1997年的1232人,增长了3.3倍;年招生规模由1978年的4.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16.5万人,增长2.6倍;教师与学生比,由1978年的1:8.3发展到1997年的1:17,办学效益明显提高。1978年以来共输送毕业生85万人,约为“文化大革命”前30年毕业生总和的3.3倍。农业中专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1)坚持招生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打开人才通向农村之路。80年代初,农业中专面临的形势,一方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多种经济服务组织迫切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农业中专又存在“招生难,分配难”,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其突破口在于改革招生分配制度,打开人才流向农村之路,切实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1984年,农业部在大规模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在四川省温江市召开会议,提出农业中专招收“不包分配生”的改革意见,并采取抓典型、开现场会、制定文件等方式,指导和推进这项改革。十几年来,农业中专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取得了可喜进展。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300多所农业中专学校实行这项改革,“不包分配”毕业生累计10万多人,绝大多数做到学用结合,成为农村生产第一线一支朝气蓬勃的技术力量。农业中专的这项改革为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招生并轨的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

(2)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中等农业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已基本形成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一、二、三产业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专业设置由70年代末的40种发展到目前的122种、1795个布点。改革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法,试行学分制、分段制、工读交替制、模块式的培养模式,以及以能力单元为基础的能力体系教学模式也在部分学校进行实验。坚持加强实践教学,几次修改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各校普遍进行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创业相结合、学习与技术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和“边学、边实践、边服务”的三边教学方式。在办学层次上以中专为主,同时开办了高职班、初职班、职高班"2+1"、"3+1"、一年制专修班以及长短不一的各种培训班。进入90年代以后,一些省和学校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的“双证制”或“一生多证制”,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有益经验,提高了人才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2.发展农村职业中学

进入80年代后,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按可比价计算),如以1980年为100,1994年是384;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指数,如也以1980年为100,至1994年达到378。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之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战线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之一。但是,农业职业教育一直是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农业的波动而起伏。

“八五”是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在校生年递增率分别为10.26%和8.87%。到“八五”末,它提供了高中阶段56%的教育机会,接纳了约30%的初中毕业升学者。这一时期,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分别由1985年的64.09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89.09万人;在校生分别由1985年的118.52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198.25万人。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是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当时正是建国以后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改革的成功与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农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1984年农村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中,农科专业占82.7%。农科专业生源减少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85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家为维护城市和粮食部门的利益,对粮食收购继续维持其强制性低价政策;通货膨胀导致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使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同时,由于财政体制的变化和地方政府敛财行为的失控,又使农民负担加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受比较利益的影响,农民对生产粮、棉、油等农产品的积极性明显低落。农业职业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的困难当然更大。1994年,职业高中农科专业招生人数由1992年的25.13万人下降到15.4万人,只占当年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总数的18.6%。在这一段时期,出现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和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浪潮,职业高中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适应了这种需求,正好填补了农业类专业滑坡的空挡,保持了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势头。直到1995年,农业连续获得大丰收,政府又一再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后,职业高中的农科专业招生数才有所回升。

3.创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国农业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980年12月,由原国家农委、农业部等10个单位联合创办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由农业部直接管理。1988年正式列入国家及地方成人中等专业教育事业计划。目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拥有38所省级学校,309所地级分校,2273所县级分校,2万多个乡镇教学班的庞大教学体系,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五级办学的农村远距离教学网络,办学规模90多万人,有专、兼职办学人员5.26万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超越时空,多媒体、多功能、多形式地向农民开展中专学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初等农业技术教育,成为覆盖全国农村的中国最大的一所农业远距离教育学校。据统计,中央农广校成立以来共招收注册中专学员300万人,已毕业116万人,结业学员130余万人,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成为培养乡村干部和新型农民的摇篮,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中国在农村缺少一支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使农业科技人员与亿万农民之间出现“断层”,使科技推广缺乏“二传手”,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1989年农业部在总结北京大兴县等提出对从业农民实行技术许可证制度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了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简称“绿色证书”)的试点工作,1991-1994年农业部连续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完善试点经验,1994年3月农业部正式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很快转发了这个文件,并要求各地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科教兴农的一项重大措施,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实施。几年来,试点工作逐步深化开展,已成为一项由农业部牵头,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对农民进行岗位系统培训的教育工程,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绿色证书”是对劳动者的岗位培训,目的是培训一支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农业部自1992年起颁发了农业、畜牧、水产三大类12个岗位达标规范,每个岗位专业知识应学习300学时,3-5门课程。凡达到规范要求的可获得由农业部印制的“绿色证书”,取得绿证的农民可获得项目承包、贷款、录用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的优先权。这项工程目前与全国的农科教结合工作、“丰收计划”、“菜蓝子工程”、农业开发项目等结合起来,更显示了勃勃生机,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对此作了评估考察,认为比预想的更细致更具体,建议别国也可以采用。1997年为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制度,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农业部制定《“绿色证书”制度管理办法》,并以农业部令颁布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由试点阶段转向全国铺开阶段。截止1997年底,全国共有1200多个县开展了“绿色证书”教育,100多万人获得了“绿色证书”。实践证明,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农民技术教育的领导,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技术教育制度,有利于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四)农业干部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来,中央提出了靠政策、靠科学加快农业发展的正确方针,对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国家科委、教育部、农林部迅速作出规划,付诸实施。农林部在“必办、早办、办好”的思想指导下,于1978年冬召开了全国性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初步规划》,提出分级培训领导管理干部,分专业对口培训科技干部的实施方案,并依托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学校率先举办农业干部培训班,重点轮训省、地、县三级领导干部,1983年11月,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干部教育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的政策规定,将部属干训班统一组建为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并设立16个分院,形成了统一规划管理、遍布全国的农、牧、渔、机、垦、乡镇企业干部培训网,开创了全国农业干部教育的新局面。到1985年底,全国已培训省、地、县三级主管农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农业系统相应的领导干部近2万人,其中包括省委书记、副书记、副省长、副部长44人,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委主任、农牧渔业厅(局)长200多人,地市党政干部约1000人,县(旗)党政干部7000余人,覆盖面达98%。“六五”期间还有10万多名各类农业干部经过系统的教育,获得了大、中专文凭。这个时期农业干部教育针对干部队伍学历层次较低和专业程度不高的实际,重点开展了半年以上的专业培训和二年制的干部专修科教育。

1985年,省、地、县三级领导班子调整完成后,一大批中青年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担任了领导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针对这一新的情况,中组部与农业部决定进行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的第二轮培训,主要学习农村经济管理和商品经济知识。这种培训带有岗位职务培训性质,或者说是一种岗位职务的专业培训。农业干部教育由普及培训到学历教育,再发展到岗位培训,就其性质、任务和内容来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业部与中组部先后于1986年、1992年制定并印发了“七五”和“八五”农业干部培训规划要点,对农业干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提出指导意见。“八五”期间,全国共培训各级各类农业管理干部370.4万人次,其中省地级农业领导干部1355人次,县处级农业领导干部1.6万人次,乡镇村干部168.9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66.2万人次,其他各类农业干部133.6万人次。

1996年,中组部与农业部根据中央关于《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联合制定了《1996-2000年全国农业干部培训规划要点》,该规划要点提出“九五”期间农业干部培训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坚持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对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采取专题研讨为主,专业技术人员以继续教育为主,对其他农业管理干部以岗位培训为主开展培训。

1997年,农业部与中组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农业干部培训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农业干部培训工作的成就,交流了经验,部署了工作。会议认为,多年来农业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促进了农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业干部培训的成功经验是:依托高、中等农业学校,投入少、收效快;统一规划、分级培训、专业对口,适应农业区域自然和经济特点;培训与用人单位结合,政教结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积极性,直接为科教兴农服务;强化培训质量监控,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注重培训质量和社会效益,是干部教育生命力所在。

三、不断发展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农业科技发展相适应,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中、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为网络,结构、布局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起来,基本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根据目前我国农业教育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体系,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可用下面两个框架图表示。

标签:;  ;  ;  ;  ;  ;  ;  ;  

农业教育的恢复、调整、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教育20年回顾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