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创新”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创新:意义与机制
理论创新作为一项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和组合性的理论创新 。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就是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根据实践所提供的新的经验材料 ,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关系、揭示新本质、创造新概念和新学说、建立新体系。组合性的理 论 创新是在既有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将其 整合、建构成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无论是原创性理论创新,还是组合性理论创新,都为 实践 的发展所必需,都对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都需要耗费理论创新主体的心血和精力。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一对矛盾,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动力和深刻根源,理论创 新作为实践创新经验的观念升华和理论再现,又是进一步的实践创新的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 。 人类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现成的生存条件生活,而是通过运用自己的身心能力 ,能动地改变自然物质的自在状态,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人类实践的这种能动性表现为自 为性、自觉性、自由自主性以及开放创造性。正是由于人类实践的这种能动自觉、自主自由 、创造开放的性格,使人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进步与上升过程。人的 实践是观念活动和感性物质的现实活动的统一。人类实践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最本质的根据 ,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的不同。动物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的活动是无意识的, 它并未将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本身。人作为有意识、有精 神的存在物,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动物只是按照自然进 化所形成的自己的种的尺度,受无意识的生存维持冲动的驱使,依靠本能的活动进行生产, 而人类则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将自身的内在尺度外化到客体对象中去, 即能够在创造性的现实实践活动开始前,根据对于客观尺度和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和体察 ,观念地建构起理想的客体和应然的主客体关系,形成作为实践的目标指向和行动计划、行 动方式的实践观念。任何一种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方式、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方式以及 由此决定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这是事物成为它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客观尺度。人类能够认 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把它作为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客观根据;同时,人又能够将自身 作为意识的对象,认识自己的本性、需要和本质性力量,将其作为内在的价值尺度,对于外 部世界以及主客体关系作出价值评价和应然性构想。人们按照事物的客观尺度和自身的内在 尺度建构作为目的、计划的实践观念,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但无论是客观尺度还是内 在尺度,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实践观念应当在全面认知和把握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整 体结构与规律系统的基础上,在全面认识客观尺度和内在尺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由于实践 观念是现实的感性物质实践的精神导引,由于实践具有革命性、开放性和无限上升性的特点 ,因此,作为实践之精神导引的实践观念也应当是革命的、开放的和无限上升的。要使社会 实践体现其创新性、开放性和上升性,就必须在既有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变化的客体事物 的结构、本质和规律,不断认识主体的不断变动的需求和利益,不断认识客体事物之间的关 系、多种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建构 新的实践观念,以指导新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新的实践,需要新的实践观 念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就 没有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就没有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革,就没有经济、 政治、文化的巨大发展。
理论创新也是真正科学的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 要求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力图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无论是自 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规律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人们展示出来的。因此,马克思主 义要保持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它总是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理解事物,它否 认任何所谓的终极真理和独断论的观点,它总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的变 迁和实践的发展而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它不是一个封 闭保守的体系,而是一个置根于生动活泼的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体系。马克思主义具 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作为一般的原理,一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与具体的革命和建设 的实践相结合,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并指导新的实践,才能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 大作用,并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其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一种理论推向前进,要发挥 理论改造世界的现实作用,要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性和生机活力,就必须使之 与世推移、与时俱进,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理论创新对于实践创新以及理论本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理论创新又需要创新主体良 好 的素质和社会环境条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机制。第一,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作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 究、解决现实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 一具体情况所作出的个别论断和行动纲领;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 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 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在新的实践中发现事物的新特点 、新关系、新规律,形成新认识,创造新理论,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 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第二,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认真研究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趋势, 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第三,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要在当代 实践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并把继承、创新和吸收、借鉴、整合有机结合起来。第四 ,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论创新要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解放 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努力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 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和创新才有意义;只有不断发 展和创新,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得以实现。第五,要注意创新主体的培养和塑造。创新主体 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文化素养,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必须具有自觉而 强烈的创新意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第六,理论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要 有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要有从尊重权威、质疑权威到超越权威的理 论创新的内在机制。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 义 固有的理论品格,是它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之所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学说时多次申明: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 行动的指南。他们还提示人们,学说的应用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是各不相同的。列宁在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俄国时,基于对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揭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成功的新论断 ,开辟了俄国革命的新路,并在实践中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 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从而指导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历史表明,这个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 ,也是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时 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进一 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 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这个论断十分重要。它凝聚着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丰富经验 ,体现着把理论转化为现实过程中必须有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一重要思想。如果没有在实践中 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没有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中 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另一方面,那种脱离中国实际而只知照搬别人的观念和做法, 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众所周知,主要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内盛行过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 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这种倾向的基本特征是理论脱离 实际,不顾中国国情,不懂得开拓创新的道理,而只知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和照搬外 国的经验,结果把一切都弄得一无是处,只能把中国革命引向歧途。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在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不同国家的时候,必 须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按照各国不同的特点去应用它。否则,离开各国的特点来 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空洞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因为,历史条 件在不断变化,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不顾这种变化和差别,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当作包治百病的灵 丹妙药,照搬照抄,那就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招致革命的失败,同时也败坏了 马克思主义的声誉。
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不只是表现在不同国家具体国情的差别上,而且也表现在此一过程向彼 一过程的推移和新过程的发展中,而开拓创新精神则是发展进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社会 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和探索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系统总结了我国多年来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在 概括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并且开始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集中党和人民 的集体智慧,在对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中,从我国人民所从事的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丰富多彩的现实经验中吸取营养,从总结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和过程中深思熟虑,继承前人而又突破陈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同时又大胆地 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而开拓了 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 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它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发展的新的需要,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的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体现了植根于实践的鲜活的生命力和永不衰竭的创造精神。邓小 平理论,不仅在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历经曲折和震荡的复杂形势下,维护了我国 社会主义的已有成果,而且在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为我国社会主 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了社会主义继续发展的光辉前程。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由于 人类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这是因为,在事 物发展的进程中,即使是正确的认识,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客观真理的接近,而没有穷尽 真理,因而只有相对的意义。对于此一过程或对象而言,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是对事物 本质的正确把握,因而是真理。但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对于发展着的实践中所出现的新事 物、新过程、新课题而言,已有的认识只能是再认识的起点,是进一步获得新认识的思想出 发点,而不能取代对新过程新事物的认识。否则,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凝固化,思想僵化,固 步自封,停滞不前,那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从根本上脱离发展着的实践,而使认识从源头 上陷于枯竭,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
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法作为自己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的。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世界上 的 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辩 证法进程,就必须使思想、观念、理论等等随过程的发展而发展,而不能止步不前。人们在 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接近真理,但永远也不能终极地结束真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 客观的矛盾及其发展乃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辩证法过程,所以任何关于最终的绝对 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设想,都是与辩证法的本性不相容的。因此也就根本不可 能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神圣的终极真理,似乎它一旦被发现,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人世间 的一切问题了,人们在这种“终极真理”面前除了发楞、发呆之外就什么也不要去做了。18 42年,马克思曾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家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 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 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与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 敏锐地反映时代精神,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得以维系 和弘扬的生动源泉。
当今世界,丰富多彩。不可逆的时光使万物更新。放眼望去,实际生活的节奏空前加速,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由蒸汽时代经过电子时代,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 时代,使整个社会生活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年来实际生活的变动剧烈而深刻 ,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曲折中 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紧跟时代发展的潮 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经济知识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科技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明显增强,人们在实践中创新活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既是实践发展所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 出特征。20世纪末叶以来,由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的合流,国际竞争的态势已 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冷战时期的国际竞争是明显的意识形态斗争而且往往表现为军事对 抗,那么现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是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以及军事等多方面 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则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在知识和技术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急剧增强的条件下,谁抢占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谁在科技、体制、观念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和具有较强的自我创新能力,便能在激烈复 杂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今天,创新早已不是往昔那种属于个体的技术发明的含义, 也不只是后来的个别企业或企业间竞争的内涵,而成为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产业与劳动分工体 系中谋取合理地位,争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就是说,创新早已超越了个体和企业竞争的 界限,而具有关乎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重要性。这就是当代创新的时代特征,也是诸 多国家日益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使思想与时俱进;摆脱“本本”的束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对马克思主 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大胆地进行探索,开拓创新,就会增强行 动 的自觉性,更加主动地驾驭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发展与创新: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实践的发展,要求历 史唯物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从“狭义历史唯物 论”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的转换,即由“革命-突变的社会理论”发展为“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社会理论”。简言之,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
1.重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国初期的国际背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 根本的变化。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 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从国内的形势来看,经济市场化,人的存在方式多样化;社会阶层不断 的分化与整合;国家的管理职能日益增强;党的领导方式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 “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国际的和平发展与国内的可持续发展,为 历史唯物论的当代发展观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第一,如何在经典历史唯物论关于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理论——“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基 础上,进一步揭示一个社会形态如何通过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规律。这就涉及到,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时期”,还是一个独立社会形态的问题。是“过 渡时期”还是“独立形态”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即便是“过渡时期”也应该有“过渡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何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100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根据“需 要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来计算,“过渡时期”至少一千年以上)。这不仅是一个时代 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
第二,如何把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模型与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模式辩证 地统一起来。根据当前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模式应该是效 率模型和价值模型的统一。那么,这个效率模式的理论原则是什么,怎样从经典历史唯物论 的理论中引出这样的社会发展效率模型?恩格斯曾经陈述过社会发展“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模 型”,其目的是要解释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亚当·斯密曾论述过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 理”,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市场机制的客观目的性——追求经济效率。钱德勒描述了“看得见 的手的原理”,其目的是揭示行政配置资源的效率;当代管理理念不断地强调“第三只手” ——生产伦理、市场伦理、行政伦理、社会伦理对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只手”的哲学理 念可以进一步被总括为当代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功能理论。这些当代理论的解释模式对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当代历史唯物论如何把这“三只手”与 社会发展的“合力规律的理论”统一起来,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第三,如何阐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转型所导致的国家职能和政府职 能乃至政党职能变化的规律。中国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阶级的生存方式还是阶层的 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凸现了国家、政府、政党管理职能的强化。这种强化说 明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把追求全社会合法公民的最大福利,追求国家乃至民族的竞 争 优势和领导地位作为现实的价值目标。因此,如何构建当代历史唯物论关于经济、政治和文 化一体化的、社会功能同构的发展总规律,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2、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的核心理念与理论构架。
当代历史唯物论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重构是 在“重读”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列出的人类历史“初始要素”的基础上加以阐释的 。这些初始要素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和五个方面。
从人类社会发展初始的层次结构来看,它包括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生存方式的结构要素来看,它是社会历史活动的逻辑先在结构。这一结构的“重构”特 点是把历史唯物论的两个“前提性”要素——“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理解为人与 自然相互关系的主客体要素。以此为根据,进一步把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内容分析为人口增长 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满足的关系。需要与满足是生存方式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体现 为人类社会的进化。
从生产方式的结构要素来看,它是解决生存方式矛盾的实践结构。这一实践结构的“重构 ”特征是通过重构当代生产方式,以解决需要与满足的矛盾。具体地说,就是把“地理环境 ”与“劳动对象”整合起来,形成“资源”变量;把“人口因素”与“劳动者”整合起来, 形成“人力”变量;把“劳动工具”与“科学技术”整合起来,形成“科技”变量。“人力 -资源-科技”构成了当代生产方式的生产结构;把生产关系进一步具体化为“产权关系”和 “管理关系(涵盖人的地位与分配关系)”,并补充“生产伦理”要素“产权-管理-伦理”构 成了当代生产方式的交往结构。当代生产方式的生产结构与交往结构的功能整合,体现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
从生活方式的结构要素来看,可以分析为“公民社会(社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三 个要素的整合结构。“公民社会”体现为个体公民社会一体化的“时-空”生成活动;政治 制度体现为国家一体化整合的职能机构;意识形态体现为团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公民社会、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的互动变迁,体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人类社会发展初始要素的体系结构来看,它可以分析为五个方面的基本原理。
第一,人与自然变换的主体性原理:社会性需要与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体根据,起 源于需要与满足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人类借助于劳动手段(技术知识)与伦理手段 (道德知识)与自然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变换才能实现。
第二,解决需求与满足矛盾的效率原理:工具发明与技术创新。解决需要与满足的基本矛 盾,取决于人发明何种劳动工具和创新技术手段,提高人与自然交换方式的性质和水平。随 着工具发明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人类解决需要与满足矛盾的能力日益增强。
第三,人口增长与资源约束的互动原理:科学技术手段与生产伦理手段的调控。人类在进 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在进行着人口生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无论是解决人口数量与资源 的矛盾,还是解决人口的质量与教育投入的矛盾,都需要科技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来解决 。同时,人口需要的增长与资源有限性的约束,还需要通过生产伦理的手段,调节人力行为 与 合理使用物力资源。
第四,交往关系与产权配置资源的原理。人类社会只有通过生产和再生产才能解决人口与 资源的矛盾,但生产力诸要素作为商品,其使用都不是免费的,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关系才能 获得使用价值。在此意义上,交往关系就成了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交往关系的实质是商 品产权的交换,是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的交换。从而,产权的制度安排,对整个社会资源的 配置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制约着整个社会再生产是否可能。
第五,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 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二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以能够有效地发挥其职能,还有赖 于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有效发挥。根据笔者的理解,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人与 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意识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统一。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与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相协调;必须与人类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由此,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管理力、控制力”的三维尺度。对于一个社会有机 体而言,生产力创造物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管理力调节两类资料的配置;控制力避免全 社会的“道德风险”和“搭便车”行为。
发展与创新的价值评价尺度
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能动创造的主体能力不断生成、提高、展现并由片面的人向完整 的人跃迁的过程,是人类的实践观念、实践中介、实践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发展与创新的 价值评价尺度则是人们在认知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多重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群 体乃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的引导、规约发展和创新主体的行为,昭示社会发展未 来走向的价值坐标与规范系统。人们的发展与创新活动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诸领域 进行的总体性活动,因而对于发展与创新作价值评价,就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 维度。而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评价发展与创新的最高价值尺度。
经济评价尺度 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物质生产、生产力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诸多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 换,没有持续不断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就不能维系自身的生存,更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 发展。物质利益与经济价值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是 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如果肯定了物质利益、经济价值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优先性,也就肯 定了物质生产以及作为物质生产方式之内容的生产力的优先性,肯定了生产力标准作为经济 发 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的优先性。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首 要前提和必要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人的主体能力、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其状况和 水平,以客观而现实的形式反映了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所达到的高度。马克 思曾经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 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衡 量社会发展之程度和水平的客观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人类主体能力高低和全面发展与创新程 度的客观标志。
制度评价尺度 公平与效率、民主与秩序是衡量制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尺度。
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在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共同发展方面所 达到的水平。公平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和规则的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人格尊严的平 等以及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平等;是起点平等和结果平等即机会均等意义上的公平与收入分配 意义上的公平的统一。效率是一个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政府应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取向,进行制度与体制的创新与安排 ,通过有效、公正的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保证各社会主体基本利益的实现,建设既具 有高效率又体现公正公平精神的社会,调动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 系,从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提供可靠保障。
民主作为占人口之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根本、长远和整体利益得以实现和维护的重要保障 ,是制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取向。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公民对于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 活动决策的广泛影响,是民主制度的显著特征。民主的决策来自社会公众中的大多数,融入 了多数人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和政治智慧,反映并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而由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以及智慧所构成的民主决策,则比较能够反映社会之整体 、根本和长远的利益。民主和法制、理性、秩序是内在统一的。民主的实现、维系与发展, 必须有一个法制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必须在决策制订、实行和调适过程中贯穿理性 精神;必须制订民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实现人民主权和社会参与的机构、渠道和手段 ,并使这些规则、程序、机构、渠道和手段合法化;必须创设健全而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和 监督机制。
文化评价尺度 文化是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本质的一种表征。文化系统的创设与发展使 人类能够观念地把握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存在,并按照对于自身的需要与外部世界规律之关系 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主客两个世界及其关系,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自然与社会中获 得自由。这是文化对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文化还有对于人类知识的 累积、人的意义世界的形成以及人类价值体系建构的价值。文化系统所内蕴的科学理论、道 德规范、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承继与传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行为 方式,并规定、昭示着人与社会发展的路向。此外,文化不仅具有实现其他价值的工具价值 ,而且具有自身的价值即目的价值。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要坚持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 ,因为文化不仅是实现其他价值的手段,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价值,追求新知是人的一 种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重要表现;要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并合理解释迅 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要坚持理性与价值的统一,既充分发挥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源泉和动力的作用,又避免文化的异化和技术理性对于人的统治。
环境-生态评价尺度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进化的前提。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层级的最高层 面,尽管是整合着许多层次的进化成果的有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生物,但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 有机构成部分及其总体进化系统中的一个层次,仍然需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变换,以维系其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和自然界达到自我意 识的存在物,应承担起维系自然界的有机进化、动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使自己的生 产与生活在同自然界的和谐、平衡中进行,把环境优化与生态系统的有机进化作为以实践为 特征的存在方式的重要尺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实践活动之完善性的重要尺度,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维系生物的多样性;尊重自然的限度,合理而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 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相适应。为 此,就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建立新的制度形态,使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和 政治运作过程之中;创立新的技术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生态工艺和绿色消费。
最高评价尺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交往、社会建构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 ,是社会发展的活动主体、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动力。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整体素 质的提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与创新的最高价值取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首先 是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发展与满足。在人的身上,整合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具 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现实需求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层级性,既反 映了人的个性的丰富性、生活方式的特征和人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需要的 培育与满足的程度。其次,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使个人劳动社会化,形成经济、政 治、法律、伦理、文化等方面的普遍的交往关系,而交往关系的普遍化则必然造就全面发展 的个性。再次,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致力于开发、培育、引导 人的生产、消费、认知、交往、道德、审美等各种潜能,追求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个性、更高 的生存状态和更高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也应当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与创新的最高 价值取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 益,不断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逐步推进人 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重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