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Teubert语料库语言学的学术思想兼评介《意义、话语和社会》论文

浅议Teubert语料库语言学的学术思想兼评介《意义、话语和社会》

张瑞华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摘要】 本文以 Teubert 的《意义、话语和社会》一书内容为主线,评价和论述了他在语料库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思想,认为他的主要思想包括:语料库语言学是从社会而不是认知的角度来看待语言,社会是依赖语言而建构起来的,释义话语和解释话语在意义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意义;话语;社会;语料库语言学

一、引言

Meaning,Discourse and Society(CUP:viii +291pp,2010)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语料库语言学教授Wolfgang Teubert 在语料库学术思想方面集大成的一部著作。此书总结了他一贯以来的观点[1][2],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把意义、话语 (discourse)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作者提出现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于话语之外的现实(discourse-external reality),另一种是话语中所体现的现实(discourse-internal reality)。前者对于探讨意义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人们在口笔语交际中所谈论的话语对象都是其在话语中合力建构的,和话语之外的现实存在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观点是借鉴了社会学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constructivism)理论,把语言在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度。作者认为,是话语,即语言产出的集合,使人可以不断认知世界、认知社会以及周围的一切。正是这一特征和人类所特有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所有认识都是建立在话语的基础上的,话语是意义唯一的来源地和承载地,意义是社团成员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合力协商并构建的。但反过来讲也正是由于有了意义才有了社会,所以意义和社会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意义只存在于话语中,不是在人们的脑子里,也不是像外在现实那样实实在在地存在着。”(p.vii)这种从社会和话语的角度来探索意义的观点和认知语言学研究者的主张相左。认知语言学派认为意义存在于人们的脑子里,和心理概念(mental concepts)有关,而心理概念是普遍的。

二、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非常丰富,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到第七章主要是探讨意义、心智和大脑的关系,花了很多篇幅对认知科学做了全面的介绍,对认知语言学各门派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释,并对它们的问题提出了自己批评性的分析。第八章到第十四章阐释话语和社会的关系。最后,第十五、十六章介绍了探索意义和诠释文本的方法,用具体的实例详细地阐述了现实是怎样在话语中被建构的。下面将逐一介绍本书的内容。

(一)意义、心智和大脑

第一章详细阐释了上个世纪中期理论语言学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是由于电脑的出现才导致行为主义的倒台和认知主义的取而代之,因为认知科学是要把电脑用作模拟人脑的蓝图。认知语言学有cognitive linguistics和Cognitive Linguistics 两大流派。前者致力于模拟作为心智官能的赋有语言机制的语言系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这一派的主流;后者不仅“致力于描写和解释语言机制,而且试图描写和解释大脑的运作”(p42)。作者认为,我们无法直接接触个体的心智,所以无法真正考察,所有对其的假设反映的都只不过是民间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理论;人确实拥有一种电脑和动物都不具备的特赋的能力,那就是意向性或意识性(consciousness),但这种能力是“任何科学手段都无法考察的”(p45)。所以作者对考察个体的心智并试图描写和解释大脑的运作持极为悲观的态度。

第二章介绍了心智语言学(mind linguistics)的漫长历史,重点追溯了心智是意义的所在地同时也是知识的权威这一认知语言学观点的由来及其发展脉络。亚里士多德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心理概念,这一命题在中世纪被不断重申和加强。后来柏拉图学派也就是实在论学派(Platonist)和唯名主义学派(nominalist)就是否存在同义的心理概念产生了分歧。前者认为概念和自然的想法(‘natural’idea)是一致的,而后者坚持我们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任意的。虽然这些问题不断被讨论,但并不影响认知科学在上世纪中叶取代行为主义之后顺理成章地认为需要在心智中寻找语言系统。

第三章详细讨论了心智哲学中的心理概念。以Fodo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者认为人类生来就有思维语言(mentalese),自然语言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人类具有的心理概念是普遍的。他试图在自然语言和心理概念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认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词(复合词除外)都等同于一个心理概念。Chomsky 认为这些心理概念具有天生性,所以也具有普遍性。现在我们知道人们即便对同一个词意义的理解都会产生变异;跨语言的比较和对比也表明不同自然语言中词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所谓的“词即心理概念”这样的论断不再深入人心。认知语言学内部以Wierzbicka 为代表的语义元语言理论流派(NSM:Semantic Primitive Metalanguage)则认为存在有限数量的义元(semantic primes),它们可以在自然语言中结合成为复杂的概念,所有这些义元都可以被翻译成各种自然语言,但问题是如果这些义元足够中性,是以独立于任何自然语言的形式存在,那么我们怎么能发现它们呢?如果它们要依赖自然语言才能表达,那显然就会受到那个语言的影响,根本不是纯粹的义元。这个矛盾是无解的。

第十五章探讨历时性(diachronic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解释学 (hermeneutics),重点阐释解释学对现实建构的作用。解释学是解释文本的艺术。现代解释学感兴趣的是词项、短语、文本片段或文本的意义,而不是文本和话语外现实的关系。解释离不开话语。先前的文本会在以后被提到、讨论并解释,一个文本或文本片断的意义是和话语中其他类似的文本有关联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文本片断可以通过比较、参考或建立与之前文本的联系来进行解释,正是这种互文联系使文本的意义逐渐清晰。当文本片断被用于“解释、肯定、修改、抛弃或者仅仅是补充说明”(p.204)某个言语表达,那它们就被看作是它的释义。释义最常见的标志是“is”,但大多数情况下,释义不是直接明了的,所以要扩大其语境范围去寻找释义性的内容(paraphrastic content)。通过释义和释义性的内容我们可以探讨在话语中词项的意义。由于新文本会不断进入话语,所以词项的意义只是暂时的,是综合之前它的所有用例得出来的一个总结,在新用例进入话语之后,它的意义会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显著不同于它之前的意义。所以在解释学中历时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第五章讨论的是心理表达和概念本体。作者认为所谓的概念和话语的意义不能完全划等号。概念迄今为止仍然被看作是一个存在于概念本体网络中的保有其独立意义的实体,但这些实体的意义之和与实际话语的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话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的语境,所以基于这些独立实体概念的语义表达是不完备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概念被认为是独立于但可以被翻译成所有的自然语言,而且在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作者认为应该区分控制语言(controlled)和自然语言。前者所使用的概念不是认知语言学所提出来的心理概念,而是类似于那些术语或化学分子式中所使用的概念,是独立于语言和语境的。用机器翻译维修手册等控制语言还行,但如果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恐怕就很成问题。

“He was much, much bigger than that!” the young ones answered again.

第六章详细论述了认知语言学内部不同阵营对心理概念的看法,重点探讨了双层语义学中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听话人需要运用人脑中的一种机制去推测说话人的意图。Sperber 甚至认为理解话语的意思还涉及要读懂说话人的心智。Levinson 感兴趣的是思想和表达的不同,他认为人的思想是普遍的,不同的只是用不同的自然语言来表达它们。那么他就想发现由普遍到不同的这个分界点在哪儿。作者认为“语言学研究者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语言划分世界的方式看作是基本的和普遍的,而其他语言的划分方式就多少有点失真”(p16)。本章最后还讨论了Langacker 的思想。Langacker 认为语言学就是要对概念和思想进行结构剖析,但这些都是观察不到的,只能被理解为无意识的神经的调节活动。

第十章详细讨论了原始的以口语为主的交际状况。第十一章探讨口语社会(oral society)和口笔语并重的社会(literate society)的区别。第十二章作者提出记录下来的语言是唯一的经验性语言研究的数据来源。第十三章阐述了话语和社会、知识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哲学上的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从中世纪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本章中作者详述了Hilary Putnam 从支持前者到后来接近支持后者的演变过程,从而证明这世间有两种现实,一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另一种是话语中构建的话语现实。没有话语,外部现实只是杂乱无章的毫无意义的东西。正是话语把人与外部现实联系起来,人们把自己对外部现实的认识通过语言输入进话语,众多关于外部现实的描述在话语中得到共享,并不断被协商、谈论,现实就是这样被话语社团的成员合力建构的。这个现实中的很多范畴都是人们为了表述、区分方便而人为赋予的,并不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言语社团或者同一社团在不同阶段可能赋予同样的现实不同的范畴划分,这些都是和外部现实不发生直接关系的。关于知识,传统的观点总是把知识和真理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知识并不一定必须是真理,它是一种类似于信息之类的东西。社会建构主义就避免讨论所谓的“真理”,他们是把话语对象(discourse object)和代表它的词项(lexical item)融合在一起,他们不区分词汇知识(lexical knowledge)和百科(encyclopaedic knowledge)。知识有私人知识和公共知识之分,直接经验就是私人知识,一旦它在话语中通过语言被谈论、协商,它就变成了公共知识。知识和意义的区别只是谈论的角度不同,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就是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就是知识。

第八章主要阐释词、短语、文本片段以及文本的意义怎样来自话语。首先讨论了话语这个概念,话语是人们自交际之初所有说过的或写出来的言语总和。我们并不能得到话语的总体,我们得到的只是话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选择话语语料的时候确定一定的选择标准,这样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就有足够的代表性了。词项、短语、文本片段或文本的意义就是人们对于它们所产生的所有言语表达的总和。话语是话语成员所构建的唯一现实。话语外的现实或独立于语言的现实对于研究意义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话语才是意义的真正来源。意义只能在话语中而不是在心智或大脑中找寻。作者在这一章最后还提出并不是像批评性话语分析所主张的那样由社会来决定话语,而事实上,社会只是一个话语建构,是话语决定着社会。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并不是因为人们本身,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符号性的言语交际。

(二)话语、社会和意义

第七章讨论了四种探寻意义的方式。第一种是在个体的心智中寻找意义,Cognitive Linguistics,即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用模拟计算机来研究心智并找寻意义,普遍语法和语义普遍特征(semantic universals)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第三种是通过研究大脑来研究意义,也就是神经语言学对意义的解释。在这一部分作者以Gallese&Lakoff 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对grasp 这个概念进行的分析为例,对其深度剖析从而表明的符号性意义不能缩减成神经丛,因为后者是非符号性的。作者认为我们无法接触到个体的心智,能够观察到的只是集体的心智(collective mind),也就是话语,所以我们只能从话语中寻找意义,这才是研究意义的最佳选择。

第九章探讨语言是怎样把一群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们的言语交际是社会形成的先决条件。在交际中,人们赋予符号以意义,所以人们的行为才有了意义,正是这一点把人类社会和动物的群居区别开来。人们可以解释别人的行为或文本,这种对意义的协商是一种集体的、合力的行为,正是这种合力行为定义和建构了社会。人们有自己的心智和经验,但只有把自己的直接经验通过语言输入到话语中才能变成话语的一部分,才能对话语做出贡献,才能对别人产生作用,才能被接受或被否定,也才能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意向性只对个体有意义,只有变成符号性的行为才能对社会起作用。尽管个体的意向性或心智是接触不到的,但社会有其自己的(来自个体的)意向性,也就是话语的符号性内容。这个意向性是实实在在可触知的,所以能够被讨论。我们应该在这个集体的心智中研究意义,它究竟是什么是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进行经典诵读对于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以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为写作切入点,随后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诵读的主要途径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诵读的现实意义进行重点探究。

第十六章通过一个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日本俳句(haiku),例示性地解释了怎样通过寻找释义性的内容和它与其他文本互文性的联系来解释文本意义,由此阐释了意义是怎样在话语中被协商和建构的。作者故意采用一个计算机产生的俳句作为例子,就是想告诉人们,言语表达一旦产生进入话语之后,它的意义就和说话人的意图无关了,人们怎么解释它完全取决于解释的人从话语中所得到的关于该言语表达的所有知识,也就是他所能够找到的解释性的内容和与之前文本的互文联系。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对同样的言语表达产生完全不同的解释。

第十四章讨论的是科学报告。作者指出人们通常认为科学是旨在发现关于客观世界的也就是话语外的现实,但事实上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数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步骤都是有共识的,都是之前在话语中得出来的。所以科学所观察的对象、所使用的仪器等等都只是话语对象而已,科学报告的结果也只是“对话语外的现实的解释而不是真实的反映”(p27),所以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的也仅仅是他们依靠从话语中获得的各种范畴对现实所进行的解释。作者承认他的这种观点不仅与哲学中较保守的众多派别而且与较激进的社会认识论的观点相左。

(三)探索意义和解释文本的方法

第四章探讨了结构主义的语义理论,即意义可以通过义素(seme)的结合来解释和描写。但义素只是一个理论建构,并不能归于本体现实。作者指出认知语言学只不过是把结构主义的这种抽象义素换个名称,说成是具有心理现实性的心理概念。

瓦肯罗德(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1773-1798)是德国浪漫派先驱,为德国浪漫主义制定了一份完整的艺术纲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仅两部——《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1](Herzensergießungen eines kunstliebenden Klosterbruders)》[2](以下简称《倾诉》)和《献给艺术之友的艺术畅想曲(Phantasienüber die Kunst für Freundeder Kunst)》[3](作为与朋友蒂克合作的作品出版)。

莠去津缓解剂对马铃薯药害的缓释效果……………………………………………………… 胡海波,郝永丽,高 博,王雪洁(93)

三、评述

Teubert 既不认同心智和大脑是可以分开的二元论,也对唯物主义的意义观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利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揭示意义是根本行不通的。他指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概念等同于词的意义,但这一点在跨语言、跨文化研究中已经屡屡得到证伪。他认为研究无法直接观察的、单一的、个体的心智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研究有一个潜在性的假设,那就是每个人的心智都是一样的。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对意义的习得和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可以直接观察的、集体的心智才是语言研究的真正目标,对集体心智的观察需要借助于概率来进行,但概率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语言始终是处于动态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过分强调的是心智的普遍性,认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心智都是一样的,但语料库语言学会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不同以及同一种语言不同变体之间的种种变异。

Teubert 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整合语言学(integrationist linguistics)、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解释学、建构主义、语篇研究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他提出语言是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先决条件,没有语言就没有所谓的社会。人们通过话语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甚至通过建构话语现实来改变世界。意义来自话语,是通过话语成员不断解释、肯定、修改、补充等释义手段才逐步构建的。这一观点也是从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中得到启示。语料库语言学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其对传统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冲击是从根本上的,启发我们重新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语言和意义。语料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众多的语言材料可以集中在一起,含同一个词或词项的所有用例都可以索引行的形式展现在研究者面前,这样就会发现每一个用例都是语言使用者对话语所做的贡献,频率才是语言考察的重点。词的意义不是要去词典中去寻找,因为所谓的词典释义只不过是词典编撰者们个人对词义的解释而已。在话语中会发现很多的词汇释义,其显性的语言特征是“是”,另外还有很多隐性的包含释义性内容的用例。话语成员在话语中是享有同等的话语权的,哪种解释占上风占主流取决于这种解释是否会被其他成员所接受,这在某种程度上说符合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不断走入寻常人家,网上越来越能够体现民众的声音,人们也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对一个词或词项的意义人们是有权发言的,就像对一件事情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态度一样。对历时语料库的研究还告诉我们语言的细微变化都是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段的语言进行比较而发现的,由此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间互文性的联系,从而展示其历时变化。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使得以上种种逐渐显现,理论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

其他图案也可以用此种延伸式方法计算。由于八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八个角均为对称,八边形式密码计算可以以其中一个点为初始点研究,统计完毕后乘以八(角的个数)即可。

不过Teubert 对认知语言学的态度比较极端。Teubert 不认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学派在个体心智中寻找意义,而个体心智无法直接触知所以无法研究。诚然,个体心智是很难科学地对其进行考察的,因为它不是像语言数据那样切切实实地摆在研究者面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其本身是难以捉摸的,主要靠内省、直觉、推断为主,所以很难让人信服。但事实上认知语言学的论断很多也是以话语为基础做出来的。正如Hoey[4] 在他的新作Lexical Priming 中所提出的,每个人脑子里都有索引行,那么认知语言学者提出的论断正是基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索引行,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索引行来自他们自己的经验,所以他们的论断归根到底还是来自话语,只是他们所占有的话语和大的言语社团的话语在具体的语言问题上是否相吻合,这样的论断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而广之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虽然这种基于小样本的论断比较冒险,但不得不承认认知语言学在揭示语言现实方面所做的贡献,这种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至少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预设,这就涉及到“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还是“语料库驱动的”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5]。当然这些预设都要经过话语的验证才行。

另外Teubert 所说的意义,无论是文本的意义还是词项的意义,都是指一种社团共享的意义,区别于个人心智对文本或词项的理解,也区别于个人心智中的心理表达。这一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还有本书的句子大多很长,很多内容又涉及哲学,所以不熟悉本书内容的人读起来可能会觉得吃力。读本书之前阅读一下介绍性的文章应该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Teubert,W.,&Cermakova,A.Directions in corpus Linguistics[A].In M.A.K.Halliday,W.Teubert,C.Yallop&A.Cermakova(Eds.),Lexicography and Corpus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C]London:Continuum,2004: 113-165.

[2]Teubert,W.My version of corpus lingu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05(1): 1-13.

[3]Sinclair,J.,& Teubert,W.Interview with John Sinclair,conducted by Wolfgang Teubert[A].In R.Krishnamurthy,J.Sinclair,S.Jones & R.Daley(Eds.),English Collocation Studies: The OSTI Report[C]London: Continuum,2004: xvii-xxix.

[4]Hoey,M.Lexical Priming: A New Theory of Words and Language[M].London: Routledge,2005.

[5]Tognini-Bonelli,E.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M].Amsterdam: Benjamins,2001.

On Teubert’s Academic Thoughts on Corpus Linguistics: A Review of Meaning,Discourse and Society

ZHANG Rui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book Meaning,Discourse and Society,this article discusses Teubert’s academic thoughts on corpus linguistics: Corpus linguistics views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 rather than cognition.Society is constructed via language in discourse.Interpretative discourse and explanatory discours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Keywords: Meaning; Discourse; Society; Corpus linguistics

【中图分类号】 H0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24(2019)01-0028-05

【收稿日期】 2018-08-28

【基金项目】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话语分析视角下西方媒体话语中的中国概念研究,项目号(17YJA740068)。

【作者简介】 张瑞华,女,山西人,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文体学、语料库翻译学。

标签:;  ;  ;  ;  ;  

浅议Teubert语料库语言学的学术思想兼评介《意义、话语和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