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的社会现象。可是传统的教育学观重教而轻学,讲究师道尊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必然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相当多的学生完全陷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学习当中。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初步领会到“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三个方面特征既有各自独立的一面,也需要有机结合和相机渗透的一面。独立运用时可作为三种学习方式,能显露出各自的优势,融三为一时更能显现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
一、自主学习----自得至运用的升华
新课程强调必须彻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之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结合新课程的科学思想和理论,我不断地观察、探索、实践、总结,探讨出由“放手自学”到“拓展消化”的学习主线,让学生从理论学习逐步深入到实践运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听到主动学,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
放手自学,自定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班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寻找疑点难点,最终通过研读、深思、查阅、总结,从而自己解决疑难,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
渗透学法,形成技能
自主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结构条理、训练重点难点等有机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以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总结学习方法,然后在学习当中依此法去理解课文;还可以让学生从阅读实践中不断感悟、领会,逐步了解掌握,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拥有自主学习的技能。
以读促学,自我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读,要以读为主,以读促学。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使课文描述的人、物、事、景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对一些优美的片断、诗词或抒情文章,要求学生反复读,会背诵。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还培养了想象力,提高了文字鉴赏力。
课堂 40分钟的效率毕竟有限,教师可在课外开展“科学在我身边”系列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科学童话,办一期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促使学生进行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实践应用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质疑的交替。
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以科学精神为指导思想,民主精神为基本原则,团队合作为运作方式,在讨论与质疑中深入研学课文。
你读我听,初步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读书,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充分地读后必然有所感触,从而最终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只有让学生读出语气来,读出情感来,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而还能发现问题,并能带着问题参与下一步的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大胆地思考。读则有疑,有疑必思。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得到更深的印象,获得更大的益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讨论交流,尝试吃透
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讨论,甚至是争论,有助于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由地讨论。自由地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大胆地提出个人的见解,这样参与讨论的学生不但能激发兴趣,解决疑难,还便于教师集中问题,了解学生自学效果。
让学生大胆地汇报。通过讨论,哪些学懂了,是怎样学懂的,哪些还不知道,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将普遍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归纳起来作为下一环节研讨的重点。
3、互相质疑,深入钻研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面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让学生多层次地质疑。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鼓励学生敢于挑战现实,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
让学生多途径地释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或独自或结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门访问,社会调查,操作实验等,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得出结论。
例如:教师在指导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略读课文时,可先采取教师范读或让小组成员轮流读的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邱少云的先进事迹;然后围绕“阅读提示”和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反复读,抓重点段读,读后评议,议后思考等方式,使自己对作者的内心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为学生充分地讨论、大胆地汇报奠定了基础。
“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自己受到的煎熬”是本文的难点。我首先让学生大胆质疑,有一名学生提出:天还没亮时,我们连已经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为什么不就势发动袭击,非要经历一天的潜伏到黄昏时分才发动袭击呢?还有一名学生提出:敌我双方连讲话都听得见,难道邱少云被活活浇死时肉体被烧烤那种焦味敌人闻不到吗?荒草烧完了,邱少云烧死后的焦尸或薰骨敌人看不到吗?然后让学生查阅当时的历史背景,想象当时处境可能产生的后果,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触角、嗅觉和视觉实验等多方面入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三、探究学习----未知到已知的探求
探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深层次的、尖端的问题,而是学生研究自已身边感兴趣的现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
自主提问,培养能力
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若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还不了解时,可先由教师提出科学性问题,并且不是学生一目了然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自定框架,力求创新
在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程序和方法还不熟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明确进行某种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但不要用僵死的模式固定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对探究活动,有了透彻的了解后,可让学生自订活动框架,自制研究计划,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讨论释疑,析重攻难
教师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课后练习题以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等设计讨论题,也可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后提出疑问,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再认真读书,仔细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各抒已见,再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从而达到透彻剖析重点,着重攻克难点的教学目的。
学习方式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次的课程改革倡导新学习方式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而言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经济空前的增长,整个世界都面临新的挑战,生存竞争不断加剧。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将成为人类学会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
论文作者:陈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方式论文; 课文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学习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