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风雨中走过了十年。十年来,新课改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经历了艰难摸索、困惑苦恼、踌躇反思的复杂心路历程。经过教育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基础教育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更加优化、科学与合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职业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输出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变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新课改的积极推行与实施让学校找到了境界提升的突破口,让教师找到了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学生找到了知识学习的新乐趣。
近年来,很多学校在追求课改的道路上一味求“新”,逐渐演变成对“新奇”、“新潮”教育的追逐,对“新新”、“奇异”教育的热捧,对课改之“名”的“狂热”大于对课改之“实”的践行。夸夸奇谈、纸上谈兵的做法实际上严重违背了课改的实质,任何脱离一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空谈。“别走得太快,等等我们的灵魂。”这句印第安谚语也给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很多警示,我们是否仅仅为了改革而改革,丢远了我们的学生,放弃了教育的宗旨,忘记了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在全国各地参与过多次大型会议,都是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经验介绍的,有些会议口号很豪迈,邀请到的专家来头都很大,但是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大批教师台下却昏昏欲睡或者溜之大吉。个别教师上演精心准备的“表演课”,之后被授予优秀课改教师,凡参会的学校都能得到“课改先进学校”的奖牌和证书,这种行为实际上都是在自欺欺人。这些学校进行新课改的尝试的初衷和目的到底是什么,着实令人生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改,不是简单地让课堂变得热闹与花哨,而是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与热情,并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是教师将课堂权利交给学生就可以袖手旁观、“退居二线”,而是要更为高效有效地指导课堂运作。对一个学校来讲,进行新课改,绝对不是作秀,召开全省乃至全国性的现场会绝不是仅仅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校声誉,至少要为其他学校和地区的老师提供一些可行性经验或激发大家新的教育思考。所以我认为学校以各种形式鼓励教育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固然必要,但在推行新课改的道路上不能忽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角色,不能让师德落在改革的后面。
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荣辱不惊。季老是位优秀的老师,因为他教给人的不仅是碎片化的知识,更是有血有肉的良知和人之为人的精神。反思当代的一些教育改革,无非用形似真理的教育方式功利化地规训与形塑着学生,让他们失缺个性,在共性中追求分数的增量,却戕害了丰富的人性。作为教师,我们认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高低深浅,但是在师德与精神层面,我们呼吁同样的高尚与高贵。校长、教师应当是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弱智化”、无思考的知识分子、有道德的教师要有求新求真之德,还要有求善求美之德,重要的是能够遵循教育规律,有育人而不是育分之德。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你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我们怎么能拿这么多活生生的生命开玩笑呢!那你太缺德了!”的确,我们的新课改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青春只有一次,没有谁的青春可以拿来做草率的实验。认识到新课改最直接也是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真正理解了新课改,在推进与践行新课改的道路上才不会偏离。
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身正”实际上就是“身教”、“德教”。新时期学校与教师都应当摆正在新课改中的位置,不作单一的“非分之想”,教书育人,做崇高道德的躬行者和高尚人格的真诚宣播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健康发展而课改,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变得更加科学、有效而课改。宣布并实施课改不是宣传自己学校的标签,而是一种带有创新、责任、担当与使命意义上的行走。课改所背负的是所有学生青春的期待,考验的是所有教师冰心不改的师德。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期待教育改革的勇者、智者高声喊出:“来,吾导夫先路!”
论文作者:宗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教师论文; 课改论文; 新课改论文; 学校论文; 的是论文; 学生论文; 师德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