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大语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大语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王晓波 河北金融学院

摘要: “大语文教育”将教语文与教做人相结合,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实质。本文从“大语文教育”角度出发,结合文化传承和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从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大语文教育;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文化传承

“大语文教育”概念初见于张孝纯1993年发表的《“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语文教育观》一文。他首次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语文课堂辐射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教语文和教做人相结合,把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拓展人文素质相结合。这一概念可追溯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观点。“大语文教育”思想在近十年全国中小学“新课标”课改计划推动下,得到了积极响应,内涵拓展到了“全民语文”、“语文与美育”等。随着国家政策引导传统文化日渐复兴,“大语文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也迫在眉睫。

秀容月明脸一红,不敢接话,低头去踩藕,哪知踩两下,又踩着乔瞧的脚了。乔瞧哼了一声:“你踩我,我也踩你。”抬起脚,就踩在秀容月明脚上。她踩了一下,又踩了一下,嘴里还发出轻笑。

两个半小时候后,长途汽车把我扔在循礼门,我才知道,茫茫人海,我却举目无亲。我后悔出逃,事实上,我从离开家的那一刻,就开始后悔了。我逃跑,其实是演戏,哪知演成真的了,父亲不来追我,他顾自像一个女人一样,坐在门阶上哭泣。

“大语文教育”注重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以此反观当前高校语文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目标定位多元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相矛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职业语言应用能力薄弱,缺乏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课程处于边缘位置,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待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多元化、科学化。

基于社会环境、学生学习现状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语文教育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文化精神培养、实践应用教学特点,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和谐统一的“大语文教育”教学模式。

一、构建系统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

基于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开展“大语文教育”,不断开发和建设适切的课程、实践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样式、模块化的人文通识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特色和学情实际的“大语文”教学之路。最终发挥“大语文教育”在培养“高职业素养、大人文情怀”的“职业人”的积极影响。

但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应结合校本特色,从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学分设置等综合因素考虑,因地制宜。笔者所在的河北金融学院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旨在培养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我校建立了以大学语文为中心,辅以趣味语言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音乐鉴赏等十余门选修课程的多样化课程体系,逐步建立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形成集文学、语言、艺术为一体的语言模块、文学模块、文化模块、写作模块,实现“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模块化教学,建立由基础知识获取到实践技能训练到人文素质养成的学习链条,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对我国的地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得知我国地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规范非常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各级土建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全面的规范体系。

3) 已知驱动铁钻工回转需要TH=11 894 Nm的转矩,根据传动比可以计算出T1=2 787 Nm,T2=4 703Nm。

2.2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2008年起陆续出现网上售卖大樱桃的新销售方式。大樱桃果实易分解的性质给传统销售带来了挑战,在自然条件下,它只能储存1~2 d。所以采摘时间的集中,大樱桃在长途运输时保存困难,市场规模受到距离的限制,产品的声誉也受到了新鲜度降低的影响[3]。产品供应和存储难题增加了水果种植者的成本。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大樱桃的销售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大樱桃的电子商务。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给予了大樱桃的果农更大的销售市场。

以率先在国内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复旦大学为例,其目前实施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包括六大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由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知名教授等担任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传播力和育人功能

(一)借助汉字文化等加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

语文的“文”,不单单指文学,还有“文字”、“文化”之意,在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汉字、民俗等文化因素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思维。

语文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存在课时量小与课程内容广博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客观问题,不局限于中小学单个篇目的分析讲解,大学语文课程文学史的系统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学史的串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文学脉络,有助于学生在兴趣阅读时形成基于整体了解的个体分析,也可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形成更通透的文学分析思维。

雅乐即当时西周社会正统的音乐、宫廷音乐,各诸侯国“新声”的兴起,逐渐取代了“雅乐”,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雅乐亡佚,《乐经》失传,“六经”变成了“五经”。

(二)注重文学史的梳理以及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例如在讲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时,可从“儒”字入手,剖析儒家思想的根源。儒家为何名为“儒家”,“儒”字有何含义呢?有的学生会说“儒”的含义是“满足人的需求”,从儒家思想看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从我们所了解的儒家行为规范看,恰恰相反,儒家提倡大家要约束自己、克制欲望。许慎《说文解字》:“儒,术士之称”,胡适说“儒为殷民族的教士”。儒,古汉语写作“需”。“需”,会意字,从雨从而。“而”本意为“胡须”,引申为“长满胡须的面颊”,两边是鬓髯,中间是嘴唇上下的髭须,“需”总体来看就是人在水下面洗头,目的是去参加祭祀活动。可见,我们从“需”字的含义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术士,为参加祭祀活动,整理妆容,沐浴更衣,而“儒”字就是“术士”这个职业的指称,而“术士”就是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文化人。

例如在讲到《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时,对“诗”这一中国文学典型代表体裁的起源及发展特点就需做特别分析。《诗经》以前是不是就没有诗歌呢?在上古,诗和歌是分开的,诗是诗,歌是歌,诗是事实的记载,歌是情感的发泄,诗本质是记事的,歌本质是抒情的。诗歌是先于文字而出现的。由于诗记事的特质及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因此,诗是有韵律的,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尚书 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这里的“诗言志”跟我们后来所说的“诗言志”是不同的。“志”为何意,说文解字中说“志,从止从心”,就是藏在心里,记在心中的意思。后来有了文字,“志”的意思就逐渐演变成了记载,因此很多典籍里说“志曰”就是据记载的意思。有了文字后,诗还保留了押韵的特性,但已不需要口口相传了。

从儒家的“仁者爱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彰显了我国历代文人志士忧国忧民、浓郁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经三百篇均为乐歌,都可以配乐舞蹈和演唱,诗乐歌舞一体。此后,中国的诗歌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后来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歌唱的。因此,诗经也是中国的第一部乐歌总集。

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出发,不仅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儒”的含义,更能追根溯源,了解儒家思想的起源。通过分析汉字的原义和演变,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汉字的造字法和文化内涵,通过汉字载体深入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通过哈辉“新雅乐”——青青子衿的音视频欣赏,让学生对诗乐舞一体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加深其对诗经是乐歌总集的印象。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解文学,不仅让学生对文学的理解更综合全面,同时也可通过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

(三)借助文学作品传达的精神品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到第三个阶段,诗就有了分流,不押韵的记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文学作品发展成了“史”,而押韵的诗呢,与歌合流,有了抒情的属性,那代表作品就是《诗经》。所以说《诗经》虽然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但它三百篇主要是抒情诗,代表着诗歌发展走向成熟阶段。当然诗经中还有一些篇目具有记事的特征,例如《氓》。

语文课程教学中选取的经典文学作品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丰富的道德精髓,古代贤者的智慧,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来说,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徐中玉先生编写的《大学语文》第九版,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更加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全书精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既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也注重现代人文观念的思想启迪;不仅是大学生提高母语水平的绝佳读本,也是增长文化素养的有效载体。

教材中选编的十二个单元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浩然正气”、“亲和自然”、“诗意人生”等,所选的每一篇作品都经过精心的科学策划与安排,从教与学两个层面上考察,体现了它的实用价值,既利于教师主体的授课主题凝练,更利于学生主体的思想启迪。

Research on Physical Model of Introducing Desulphurization Wastewater into Self-balanced Slag Water System JIA Bin,ZHOU Qian(106)

三、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

(一)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语文教学偏重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开发,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吴志华、傅维利在《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中提到:“实践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力;它不是由书本传授而得到的,而是由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炼习得的。”

教师需改变教学理念,将人文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转向“创新思维教育”、“应用能力教育”,使语文课程融人文性、工具性、行业性于一体。如语言的理解、表达、交流能力是当代人才的基础能力,也是关键能力。普通话与口才、中华礼仪文明等课程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等核心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其自身的深远发展和职业道路规划具有极大的帮助。

第二课堂活动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征文比赛、辩论赛、书画大赛、朗诵比赛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探索、尝试,在锻炼中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竞赛中培养和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网络智能化环境中,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创设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混合算法框架如图1所示,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全局搜索,然后采用邻域搜索算法,融合FJSP的邻域结构特征信息,进行局部搜索,减少搜索的盲目性。局部搜索时,基于不同的机器空闲时间利用方式,实现两级邻域搜索机制,采用近似移动评价方法,对搜索到的大量新个体进行快速评价,从而设计FJSP求解算法。

打造开放式“教、学、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推动协同教学模式,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结合学生专业实践项目内容,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网络课堂)融会贯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高天霞.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列开“大学语文”的必要性[J].汉字文化,2019(11).

[2]林莹秋.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

[3]沈超亚.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陆季春.基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

注: 本文系2017-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大语文教育”改革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GJJG185)。

标签:;  ;  ;  ;  ;  

“大语文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