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也是学好各个学科的基础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仍是,一如既往的运用以往教学模式,在传统观念下,只知道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的兴趣降低,是十分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通过创新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自身的阅读开始,自主的理解和获取知识,不仅能有效的促进数学文本类问题的解决,同时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在此也将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数学阅读的有效开展方式,进行具体而深切的探讨。
一、善抓关键字词,注重问题细节理解
对于数学阅读来说,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来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而且在小学数学的很多概念中,有着很多需要突出理解的关键字词,如果学生阅读的时候粗心大意,很容易出现曲解概念的问题。为了有效的防止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就强调斟字酌句,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字词,促进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正确的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而能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倍数和因数”的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联系,最终得出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如4X7=28中,4和7就是28的因数,而28则是4和7 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不存在单独出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数学问题解答时,如“6a=b,则a是b的(),b是a的()”,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干,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以乘法的运用推测出,其中要考察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概念,得出问题的正确结果。在数学概念理解以及问题解答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注重关键词记忆,把握细节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长此以往形成阅读的习惯,对于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阅读理解,以及知识信息获取,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设置一些专门的阅读内容,而如何立足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学习经验不足的特点,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产生积极性,进而有效的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营造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百分数”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为学生设置这样一道阅读题:一家服装店有来两件衣服,价值都是设置在150元,但一件赚了成本的20%,另一件赔了成本的20%,试问服装店卖出的这两件衣服,是赔了还是赚了?教师通过生活情境设置,将困难的问题趣味化,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阅读问题,以至后面问题的解决,都会印象更加深刻。又如“圆”一课的教学,可以在学生对教材文本有一定了解后,通过课件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一定生活情境,让学生观看在生活中出现的,与圆有关的事物。像是粉笔、地球仪的表面、篮球皮球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又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观看再进行讨论,谈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关于圆的内容,以此来有效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三、通过以读质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概念仔细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分子与分母同时相加或相减相同的数字呢?以此引起学生的质疑、思考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来举例进行解答。又如“三角形的认知”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进行教材阅读,得出几个问题,如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列在纸上,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概念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总而言之,数学阅读是一门学问,随着数学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实践,以此促进小学生病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洪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3+5.
[2]冯峰燕.小学数学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45-47.
论文作者:杨柱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因数论文; 倍数论文; 情境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