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口 ”字的汉泰成语探析
林那然
(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 :转喻和隐喻是被公认的人类基本思维方式,且人类以人体部位及其器官为认知的参照点。本文从转喻和隐喻理论对含“口”汉成语进行探讨以期发现语言的认知规律及成因。本研究表明,汉语中能够体现出“以身喻心”和“以物喻心”的认知思维,这证明了认知思维的普遍性。此外,汉泰成语的隐喻和转喻系统的认知模式构建,有部分是基于转喻、隐喻以及转隐喻连续系统三种类型认知运作,且转隐喻连续认知系统往往建于转喻认知的基础上。
关键词 :口;汉语成语;隐喻;转喻
自从Lakoff &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年出版,将“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 这种传统的意识提高为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个层面,这观念使隐喻正式步入了新时代的认知科学的新领域。许多研究者拟从认知角度对人体词语,如:头、目、手、足等进行考察研究且研究结果颇多,研究成果初步表明,人体是隐喻中的重要始源喻之一。不过其中对“口”词语的研究结果篇章较少,比如,许颖欣(2007)以“口”为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现象,进而探讨其隐喻认知机制;徐银(2009)发现汉英的“口”词汇中体现出“以身喻心”和“以身喻身”的观点;宗守云,章梅(2014)从认知角度对汉韩“口”的词义进行探讨,文中指出汉韩“口”的词义扩展是由转喻、隐喻和心理意象导致的,同时发现即使两种语言的语义扩展过程中有诸多差异但共性总是大于个性。
同时,成语是各语言词汇中举足轻重的特殊语言单位,在汉语言学界,成语研究也是受到研究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而近十年来,中国语言学者深受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研究者们开始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和解读分析汉语成语,不过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只有阮氏金香和杨金华(2015)以“口”类的汉越成语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发现汉语成语中“口、嘴”是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的构建成语同时汉语成语的投射的领域比越南语更为宽广,文中还进一步探讨汉越语隐喻的成因发现联想方式、文化心理因素又影响到汉越成语的认知规律;阳亚妮(2017)综合了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壮泰的谚语探析两个民族认知的共性和个性。
综上所述,目前从认知角度对含“口”字的汉语词语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成语研究成果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义学着手对含“口”字的汉语成语进行全面和系统地梳理、分析,以期发现成语语义的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模式。
一 、理论依据
由于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20世纪之前,“隐喻”被视为种语言现象。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 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隐喻是人类的主要人类思维方式”,从此刻起,隐喻就成为研究热点。Lakoff & Johnson、Turner、Kovecses等人认为隐喻本质就是以不同的概念事物来理解另外一个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3-5)。他们指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域映射” ,也就是由始源域向目的域映射,两域之间发生互动而衍生出隐喻表达,从中以两域的相似性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所谓相似性,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在形貌、功能或位置的相似,在事物之间建立相似的联想。换句话说,隐喻是由已熟悉而具体的始源域向未知、难以理解的抽象域投射,以便对后者的理解。而转喻一向被视为一种修辞,未引起人的足够重视。直到隐喻理论被语言学者认同为认知工具,转喻才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Lakoff & Johnson(1980)曾提出“转喻如同隐喻,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各语言的普遍现象,转喻构建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各种行为的主要成因之一”。随后,Lakoff&Johnson(1987:77)对转喻理论进一步地补充,他们认为,“人类常用容易理解或容易感知的事物去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部分。K·vecses(2002:145)对转喻的定义和本质指出,“转喻是由邻近性为生产转喻过程的主要因素。转喻的认知过程是发生在同一个区域内,以整体和部分或部分和部分的关系引起了转喻”。由此可见,隐喻和转喻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是人类用来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需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运作加工来表达人类的抽象思维。转喻和隐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往往相互作用的,转喻是以突显性的程度作为参照点,它们的工作运作是在同个区域内。与转喻不同,隐喻是由始源域和目的地两个区域发生进行投射,而投射的过程是基于两个不同领域事物的相似性。
二 、语料说明
本文的汉语语料来自商务印书馆 2013年版的《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的《汉语成语大辞典》和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共三本词典,以四字成语为研究对象。泰语成语语料主要选自2000年 的《泰语成语词典》2011年版《现代泰语词典》。据统计,含“口”字的汉语成语中的同义成语数量非常多。因此,本文对语料进行筛选,排除了同义成语、使用频率低以及没有隐喻义的成语,数据显示为含有隐喻义的“口”字成语为78条。此外,汉语的例句如果没有特嘱,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简称为CCL语料库。泰语的例句如果没有特嘱均来自《现代泰语词典》和《泰语成语词典》。
三 、含 “口 ”字的汉泰成语对比分析
目前,隐喻被公认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Sweetser(1990:70)曾指出“语言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人类语言都有一个共性,词汇往往通过隐喻、转喻来拓展它们的语义。这表明各语言都具有了相应的隐喻或转喻系统”。下面,我们根据语料对含“口”的汉语成语逐一探讨,考察含“口”字的汉泰成语中的认知模式有何异同以及其背后的成因。
1.功能范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通过“说话”可以交流思想或感情。基于感知器官代感知的转喻运作,形成为“器官”代“动作”,于是在汉泰语成语中 “口” 就延伸出说话的意义,它的认知途径如图1所示。
图 1 “口 ”喻说话的转喻关系
水的流动有缓慢也有急速,这种客观的画面引起了人的注意。汉语中把水的流动作为喻体,来形容人说话的速度和接连不断的状态,如:口若悬河。
(1)当其他人都在餐桌旁口若悬河 时,他们俩只是坐在桌边窃窃私语。
(2)今天的主持人能力超强,他说话像水一样流利 ,把整个大厅观众们都吸引住了。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倾泻而下的河流,中国人将不停地奔流倾泻的河流速度与人说话的速度联想了起来,构筑了“口若悬河”这条成语。“口若悬河”常用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并含有能言善辩之意。而泰语中有“说话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的”,虽然泰语以水流的速度来类比这个现象与汉语是相同的,但是该条泰语成语是没有用“口” 当喻体,反而直接用“口”做出的动词“说话”来构建成语,这是因为在泰语的人体词语不能动词化的缘故。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感觉是彼此互相相通的,某个感觉器官在不同的感觉领域受到了刺激后,会给另外器官带来的类似的感受。这是人的生理感受提供给心理感受的通感隐喻,如:苦口婆心等。
像这位名师这样忽视文体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无视文体的存在,举全校之力,牺牲教师休息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入住学校,参与指导教学模式的研究,渴望研究出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4)我的孩子可不争气啊,从小我就对他劝说到我嘴都湿透了 ,但都长这么大了他还是没有责任心。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实践精准医疗概念,是对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的具体体现,也是临床转化研究的目的和必然结果[30]。已有多项研究对CRS进行临床表型和免疫病理学内在型分型[8,20,22,23,26,31,32],从而将患者整体进一步分为具备某种临床表型或内在型的亚群体。而在未来的临床转化研究中,将针对每个亚群体的免疫病理特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制订相应的临床诊疗策略[6]。
在汉语中“苦”本义是一种带苦味的植物,即茶(王银平,2010:53),它的味道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味道,令人感到不愉快。从通感隐喻来推理,这个味道可以与精神上或体力上产生相似的感觉。“苦”这词语从它的基本义可以延伸为诸多隐喻义,如:令人不愉快、使人悲痛、表达人勤劳等语义。就“苦口”而言,首先“口”指说话,话说多了口嘴会感觉得到累甚至酸痛,这种由肉体的痛感还可引申到精神的痛感,也可以推及到动作,引申为辛勤、刻苦之义;以“苦”来修饰“口”构建为“苦口”,它的喻义为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因此“苦口婆心”喻指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苦口婆心”的通感隐喻路径,如图2所示。
在抛物线方向和柱面方向增加基本单元数量即可得到所需要的口径的抛物柱面天线;由于空间展开机构多为杆件,切口径大,型面精度高等特点,展开后静稳定性要求高,需要对机构布局相应的钢丝绳来增加稳定性和提高刚度。图10为整体展开收拢状态。
图 2 “苦口婆心 ”的通感隐喻图式
例如,泰语“口完全湿透了”,泰语成语选用“湿漉漉”现状与“口”搭配构筑了成语。在常态之下,人话说多了口水自然也会在嘴角冒出来。于是泰国人以体验的自然反应构建为成语,使人感觉到此人为了让对方听从他的劝告,而要多么费尽口舌,使得成语的字面义更为生动形象。
有时一条成语中转喻的类别在同一个域内会有交叉和重叠的转喻现象,成语中“口”发生两次转喻的,第一次转喻,“口”因感知转喻的运作它可代“说话”;第二次转喻由因部分代整体的转喻,“口”可以指代“人”,如:人多口杂、七嘴八舌、异口同声、众口一词等,它们的认知途径如图3所示。
图 3异口同声 、众口一词的二次转喻认知图式
因物体进入某种容器是要通过“口”,因此“口”这器官的义项可以成为一个物体的出入通道,如:山口、瓶子口等。“口”语义为出入口是以位置特征为理据,然后通过隐喻思维方式,“口”语义进一步延伸风险之地的意义,如:风口浪尖等。
(6)以提高工作业绩,不到半年,纽约总公司的科长们都异口同声 地抱怨起来。
(7)有关论著在谈及此问题时,莫不引证李先生的观点,可谓众口一词 ,毫无二致。
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分为优劣,表达得好是表达中凸显的性状,因此成语中的“口”被赋予了说话才能的语义,如:出口成章、口角出风等。反之,语言表达能力差,说话不利索,吞吞吐吐或选用的词语不妥当,此人便被视为无口才之人,如:笨嘴拙舌等。
(12)我劝劝你,说你几句是为你好,这就叫“苦口良药 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我这个人笨嘴拙舌 ,天生不会甜言蜜语。
“出口成章”该条成语除了表达口才之义以外,它的语义侧重于他人的思维既有系统又敏捷才使此拥有好口才。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上文已述“口”因感知转喻的运作,它们被赋予了“说话”之意。此外,在同一个转喻范畴内,可以存有交叉和重叠,所以它们可以再次发生转喻现象。“口”指“说话”,说出来的“话语”是说话的产品,这是由生产转喻引发的。这是由生产转喻。“口”被赋予了代替其所产出的产品的词义,因此它们就有了“言语之义”,它们的转喻运作如图4所示。
图 4 “口 ”“话语 ”的转喻关系
“言语”本身可以分成正面言语和负面言语两种类型。所谓正面言语指的是,被说出来的言语使听话者感觉到愉悦、舒服、不尖酸刻薄。所谓的负面言语,有时亦特指闲言、谗言、胡话等,这些负面言语会导致听话者心里产生,如生气、伤心、郁闷等不良心态。
(10)结果应了近墨者黑的古训,他们的儿子上中学时就因出口伤人 ,引起恶斗,被劳动教养。
(11)女人相貌丑心也恶毒,若还嘴辣 ,就更是丑上加丑。
“出口伤人”指这人一说话,言语难听,攻击性强。该条成语侧重于说出的言语都是恶毒、伤害人的言语。泰语“嘴辣”中的“辣”本义是指像姜、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泰国人以身体体验发现了“辣椒”所带来的刺激感,且在通感隐喻的运作下,人们从味觉感官受到了刺激,投射到听觉感官,于是“辣”可喻言辞犀利、令人难以接受的话语。从而形成了“嘴辣”指他人言语尖酸刻薄或刺耳话语,使对方不满意的。
有时直言敢谏会刺耳,但说话者内心无恶意,如:苦口逆耳、苦口良药等。
(8)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知识丰富出口成章 侃侃而谈的女孩子,竟只上过7年学。
“苦口良药” 是以“苦”的味觉词语通过隐喻手段,彰显了成语的语义。这痛感隐喻是由“苦”味觉域向听觉域投射的,把苦药和真言来类比,以相似性当认知途径,即使药有苦味的,但可治病。就像真言听起来会不中听,但说出来的话是真诚的劝告。因此,“良药苦口”用于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2.抽象范畴
以含“口”字的汉语成语语义为基础在隐喻认知的操作下向抽象域投射,此时成语的语义继续引申与发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含“口”字的汉语成语在抽象范畴领域内可以隐喻为性格、年龄及险地三种语义参项,如图5所示。
图 5 “口 ”指抽象的隐喻图式
然而,从个人的言谈行为举止可以探查出个人的态度或性格,有的人说话谨慎,有的人说话直爽等,而恰好含“口”的汉语成语中都证明这个观点。
2.2.1 病虫灾害防治要求 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在有机产品的生产及加工规定中,不能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并要求严格控制基因工程产品的使用,限制使用石灰及波尔多液等含有真菌的化学农药。另外,推荐在有机农业植物保护中使用醋、乙醇或软皂等环保物质;倡导利用小黑隐翅甲等害虫天敌防治办法,或采用展板等捕杀害虫的工具。
由于中国人发现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安危,比如,中国沿海地区的市民们会对风浪有所理解,因他们靠海谋生,风浪的变化对他们的安危十分重要,所以他们要准确把握好每个季节的海浪和风向的强度,于是根据体验原则就形成出“风口浪尖”此条成语。这条汉语成语以“风”和“浪”的“口”为关联点与人的身体体验结合投射到抽象概念,引申出危险之地。在常态下,“无风不起浪”,一旦起了风,波浪自然就会变大,这对渔民生活来讲,“风平浪静”是他们最大的希望,而“巨浪滔天”会使渔船沉下,给他们带来的生命危险。而活在陆地上的人们,不同季节人们对风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夏天的季节风给他们带来舒适之感,而一到冬天原本风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就变成了寒风刺骨的感觉。于是中国人就把已经体验到的自然现象反映在语言上,从而形成了“风口浪尖”用来比喻生活最艰苦、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再如例(23)泰国利用体验原则,将自身经历过的东西比如饮食这方面,反映在语言中。
(14)我们家发生的事情,现在可传遍了村子,你只好放宽心,因人的嘴巴比乌鸦嘴还要长 。
在容器图式的激活下,“口”被视为“容器”,于是“口”可以装外界的各种实物,如信息、情感等。然而,这个容器若封得够严实,容器中的信息必然不会漏出来。这些信息从容器中是否遗漏出来的这个意义,成语的语义继续扩展为人的态度,如:守口如瓶、三缄其口等。以守口如瓶为例,“瓶子口”的形状既小又圆,且从体验原则的角度来分析,若要把东西塞进瓶子口或从瓶子口取出来的东西会有些困难。例(14)“人的嘴比乌鸦的嘴还要长”,泰语借用动物隐喻来呈现人说话必须谨慎的态度。在泰国人的思维中常以“乌鸦”与“人说话”作类比有几个原因。其一,“乌鸦”是不吉祥的动物,乌鸦的习性是以腐肉为食,所以哪里有乌鸦人们就可以初步判断会有死物;其二,死物,被扩展语义为坏消息、谣言等,通常在日常生活上如果知道不好的消息,泰国人经常说“有乌鸦给我们带坏消息”的说法;其三,乌鸦的嘴比人还要长,用在说话的语境里,人的嘴比乌鸦更长,这个长度不是生理的而是比喻。因此在泰国人的观念中“长嘴”是用来指人说不该说的话。最后,乌鸦是鸟类动物,它们虽然可以飞去传达信息,但还是不如人的嘴传达信息得更快。因此“人的嘴比乌鸦的嘴还要长”用来劝告人们“人言可畏”,言行举止要必须谨慎。汉泰成语的认知途径是由容器隐喻和感知转喻的互动构建出成语语义,用来表达人的态度,该条的认知途径如图6所示。
图 6 “说话 ”喻指人的态度的转隐图式
相反,说话不谨慎或随口乱说,会给说话者带来无穷的麻烦,如:祸从口出、信口雌黄、信口开河等。
(15)丁聪是个很随和的人,熟悉以后他的话渐渐地多了起来,但仍保持着戒心,遵循着“祸从口出 ”的古训。
掠过常爱兰笑容满面的脸,掠过常爱兰热情欢快的手,我们岭北人发现,周小羽死气沉沉地坐在一边。脸上冰凉,目光呆滞。
“祸从口出” 该条成语我们不难发现,该条成语中会存在两次转喻现象。首先在感知转喻的作用下,“口”指代说话,同时“口”因被人们视为容器,所以它可以装载信息,在感知转喻和容器隐喻的互动下,才可以实现出“祸从口出”该成语的实际义。
(22)站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 ,李金斗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把人民给予他的权力看得无比神圣。
(16)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 ,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17)当我们回顾自己短短的几十载人生时,发现原来心口不一 的现象自己也有。
(3)是的,我没有听她苦口婆心 的劝阻,辞了电视台的工作来到了北京。
主题出版重在“主题”,讲求的是社会效果,能否引发读者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发生变化,而议程设置正是关注于人的“认知”层面。各出版社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出版,其实就是引导人们“想什么”,使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问题上。多形式的同主题内容产生叠加效果,使该主题不断刺激人们的认知。大众受议程设置的影响,对这类主题就会自然关注,即使没有深入学习也能在认知层面意识到该议题的重要性并引发思考。
说出来的话跟心里想法是一致的,就是心口如一;相反,如果所说的话与心理想的不一致,“口”会表达出的不真实信息,如例“心口不一”等。
通过对省辖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交通网络、江河湖泊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变化、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调查,查清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查清了交通网络、城乡建设、重大设施等人文地理要素,划分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基本地理单元,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空间化、综合性统计、分析、评价,形成了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普查数据、地图和研究报告等。
泰语成语中可以以乐器发出的响亮声音来喻人的性格。“小罗”是泰国传统的击打乐器,它的形貌和功能与中国的“锣”相近。泰国人将它发出的响亮声音特点与人说话做类比,而引出人说话的性格。
对于政府而言,水权初始分配除了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保分配结构合理外,还需要确保分配规则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从历史发展来看,水权合理分配规则呈现动态发展之势,它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会随时空的变化而变迁。影响水权合理分配规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二是社会环境变化。
(18)千万别跟她说她任何事情,因为她的嘴就有裂纹的铜锣一样 ,整天只会闲言乱语。
下班后两个人去酒馆喝酒,刚进包厢西双就将肥掌搭上罗衫的肩,然后将一杯酒一饮而尽。罗衫说你悠着点喝,身体是泡妞的本钱,如果像楼兰姐那样……西双皱皱眉,说,怎么又提她?罗衫说为什么不能提她?想想几年以前,咱们常常凑一起疯,多开心啊……楼兰姐那时候身体多好,性格也好……西双说我没说她不好。罗衫抬头问他,真不去看她?西双说,这还有假?罗衫说你还是不是个男人?西双说你想试试?罗衫啪地把酒杯拍上桌子,说,拿开你的臭手!
例(18)“锣口上有裂纹”,这条成语是以“锣”的发出响亮的声音性质特征和容器隐喻特征结合起来,引申出了成语的实际义。上文已述,“口”被视为容器可以装进信息,如果容器有了开裂了,这里就是“锣”的信息很有可能会漏出来的。因此,泰国人以“锣”响亮的声音特征和容器有裂纹,来形容人不会保密的人,且轻易把别人的秘密乱传出去。
(19)我只能希望不会有人嘴巴发痒 把这件事告诉我们的老师吧!
例(19)中的泰语成语是通过植物隐喻来表达人的性格。“彩叶芋”是泰国常见的水生草本植物,它们的胶液存有一种毒性使接触过的人会产生皮肤瘙痒的症状。因此,泰国人认为,人的嘴巴若有这种植物的特征,嘴巴就会经常发痒。人的嘴巴发痒的状态,再进一步引申为忍不住要把话说出去,且说话者不会考虑传出去的话是否适当,从而形成了这些成语。
汉语成语中的“口”可喻指年龄,如:口尚乳臭、黄口小儿等,并且它们除了喻指小孩的年龄外,它的语义中都含着“年幼无知”的意义,如:
(20)吾尚在湖南,见其少年子弟,口尚乳臭 ,目不识蟹文。
(21)其中自然有古典,为“黄口小儿 ”所不知。
“口尚乳臭”指嘴上还有奶腥味,成语中以奶腥味用来类比童年。就是说因还喝奶水说明其人还是小孩子,同时用年纪小来进一步说明因年龄小,缺乏经验,所以有些举止行为会欠缺。再如“黄口小儿”,“黄口”原本指雏鸟的嘴,后来借指儿童,在不同的时代都把小孩称为黄,如: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总而言之,每个历代泛指的小孩都用“黄口”。后来“黄口”经过语义演变,从指小孩的语义就演变为指年轻人,含贬义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5)厂里不方便,可以打电话到我家里的,最好晚上打来,白天人多嘴杂 。
此外,在汉语成语中以“口”喻人的性格或态度呈现在不同的形式。汉语成语常以“口”和“心”搭配组合形式。原因有二:其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自古以来为五脏之首,它的主要功能是人的主宰,管辖控制着人的感知器官,古人认为言语行为都由“心”主导的。其二,由于心的位置在躯体内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心”的心理活动需要一个通道来表达信息,于是人就用“口” 来传出“内心深处”的信息。以“口”和“心”搭配的成语中构建成“口的信息域”和“心的信息域”两个信息区域。有时信息是一致,有时是表里不一,它们的喻义构筑成成语出相应的性格,如:心直口快、心口如一、心口不一等。如以下例子:
(13)但由于其董事会守口如瓶 ,从不谈及债务问题,所以具体负债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23)她看起来是个好人,一旦跟她工作久了才发现,她是嘴甜心酸 ,喜欢说人坏话。
例(23)“嘴甜心酸”,如:酸痛等,在泰语中“酸”往往是用来呈现消极义。“嘴甜心酸”这条成语泰国人是以水果不同部分的味道与人性格来作类比,这是来源于饮食水果的体验的。就是说,这品种水果原本是很甜的,刚吃到上层的果肉味道确实非常甜,但吃到果核部分时发现它的果肉不像上层那么甜,有酸溜溜的味道。因此,泰国人以吃水果的体验出不同的味道来表达人的性格。就像人的性格一样,不太熟悉时,往往会表现出好的一面给对方看,言行端庄,和和气气,使对方感觉良好,就像刚吃到表层的水果,味道甜美爽口,不过一旦相处久了其人的真面目会表现出来,就像吃到果核部分,酸溜溜的味道就出来了。从而泰国人就以吃水果的经验和人的性格联想起来,用来表示心口不一的人。
人们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会了解动物的习性特征,之后利用自己的认知推理能力给动物某种隐喻义来说明难以理解的周围事物,从而形成了动物隐喻。在动物隐喻中,动物的习性特征为始源喻向人的器官投射,经过人的认知思维加工后,彰显出词语的隐喻义。含“口”字的汉泰成语也有一部分成语借助动物隐喻来表达成语的隐喻义。比如借助猛兽如“虎”与“口”搭配后组合成语后,以“虎”的凶悍习性引申出成语的整体义为风险之地,如:虎口拔牙、虎口逃生、羊落虎口等以下是“口”的动物隐喻认知投射模式,如图7所示。
图 7 “口 ”喻险地认知模式
(24)1945年的这一天,苏联红军解放了这个集中营,将数千虎口余生 者救出苦海。
(25)完成如此艰难的工程,无异于虎口拔牙!
(26)你应该向他道谢,要不是他从老鹰乌鸦嘴救你 ,不知你现在会怎么样!
“口”喻危险之地的意义时,汉语成语倾向于以“老虎”为喻体,而泰语是以不同动物的种类如:乌鸦、老虎、大象等为喻体,但这些动物都有共享特征就是具有勇猛、残暴的习性。“虎”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兽中之王,人们既畏惧又崇敬,都含有褒贬之意。不过“虎”与“口”搭配时,汉语以老虎的贬义象征来体现出成语的意义。“虎”的贬义象征主要是因为它的习性残暴、凶恶,所以“虎” 象征着危险、险恶的符号意象。因此,汉语借用它的危险意象来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如,“虎口拔牙”——从老虎的嘴里将老虎的牙拔出来,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或“虎口余生”比喻经历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在泰国文化中,“鹰、乌鸦”是肉食性动物,“鹰” 属于猛禽类,以捕捉老鼠、蛇、小鸟等小型动物为食。鹰的目光敏锐,虽然它飞在天空中但地上的猎物它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被它盯上的猎物,很难逃脱它的爪牙。而泰国文化中对“乌鸦”的观念与中国是相同的,它象征着不吉祥之物,这与乌鸦的习性密切相关。因此,乌鸦的叫声总让人联想不祥会发生的。若从乌鸦的形貌来看,它的羽毛是黑色,黑色具有不吉祥、幽灵死亡的象征。于是泰国人意识到“乌鸦”和“鹰”的负面习性特征,从而形成了这条成语。
由此造成的网点生存环境恶化,很可能导致出现网点倒闭现象,影响的不仅仅是总体业务量,更易造成全网络链条不稳。因此,无论何种影响,跨区取件最终造成的后果都是在损害快递企业的利益,造成的结果都需要总部买单。
“口”转喻为“说话”,形成了人会说活是人活着的概念。以人说话等于人活着大的概念来推理,从而说话便是生命的符号。于是,若其人被“灭了口”,在引申出其人已丧失性命,从此意可以类推为“说话”隐喻为“生命” ,如图8所示。
图 8 “杀人灭口 ”的转隐图式
(27)胡钢抢劫后,杀人灭口 ,构成故意杀人罪。
“维持生命”也是人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人观念中,人有口饭吃就有机会活下去。因此,汉语成语中都以“口”为主要的语素喻为生活生计,如:养家糊口等。
(28)为了养家糊口,他省吃俭用,拼命干活。
A new scheme of blending initial perturbation of the GRAPES region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
(29)现在他都有能力可以抬起头来同时张开嘴巴 了!
例(28)填饱全家人的肚子才可以能称为“养家糊口”。例(29)“抬起头来同时张开嘴巴”。该条成语是由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脸”代表“人”,同时受到“上下”的空间隐喻概念的影响,即好是上而下是不好的隐喻概念。因此该条泰语成语除了可以表达维持生命意义外,它的意义继续延伸表达出社会地位之义,“抬头”就表达其人的处境不亚于别人了。
以上的语料分析可以看出含“口”类的汉泰成语共享了许多隐喻表达,这是因为人们除了有相同的身体构造以外,身体经验是偶然相同,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都有可能产生相同的隐喻表达。
四 、综合分析与讨论
从整体上审视含“口”字相关的汉泰成语的隐喻表达,二者表现出大同小异的语言现象。即使这样在“大同”中各语言也不是完全相同,会存在细微的差别,这反映出不同民族对相同事物的观察角度存有独特性。据考察和分析资料,我们可以将二者的隐喻投射归纳为语言域、性格态度域、社会生活域三个目标域。另外,含“口”字相关的汉泰成语在表达性格或态度域上两种语言非常明显,这证明了以口喻心这观点。在表达性格态度而言,二者与不同的物象搭配共形成六种表达喻义的方式即:(1)与“心”搭配;(2)与味觉词搭配;(3)与乐器搭配;(4)使用实体属性的特征;(5)植物;(6)厨具。但由于汉泰文化背景的不同,二者存在细微的差异。含“口”类的汉语成语通过前两种来喻指性格,而“植物隐喻”“厨具”和“乐器”是泰语成语独有的。由此可见,“以口喻心”这隐喻表达并非偶然,在各种语言是以存有词概念了。
五 、结语
本文通过对语料逐一进行分析发现,含“口”类的汉泰成语两者对比后它们的共享认知思维大于独特认知思维,这印证了认知是存有人类的基本思维。二者的认知运作都基于转喻和隐喻,甚至有部分成语是由转喻和隐喻发生互动后形成了转隐连续系统模式。与此同时二者采取各种的隐喻方法,如通感隐喻、动物隐喻等表达隐喻思维。另外,即便是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身体经验,不过文化环境的差别会使得对相同的事物观察的侧重点产生差别,这一点在表达性格和态度上泰语成语更为明显,这反映了各民族思维层面上的独特性。
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对于铁路隧道的地形及周围环境进行勘察,才能够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但是,由于铁路隧道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很多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缺乏迎难而上的品质,导致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勘察,使得设计方案出现很多不合理因素,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1] 吴恩锋.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49~55.
[2] 许颖欣.汉语“口”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33~37.
[3] 徐银.英语“mouth”与汉语“口、嘴”词汇的隐、转喻认知对比[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3~68.
[4] 宗守云,章梅.汉语“口”和韩语“”的认知对比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5):4~9.
[5] 阮氏金香,杨金华.汉越“口”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5,(2):90~99.
[6] 阳亚妮.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13.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11] Kövecses Zoltán.Metaphor :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 Lakoff G &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文章编号 :2095-4654(2019)01-0085-07
* 收稿日期: 2018-08-0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40058)
责任编辑:熊 瑛
标签:口论文; 汉语成语论文; 隐喻论文; 转喻论文;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