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论文_孟志辉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论文_孟志辉

孟志辉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校区 055350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营造群体环境,利于学生发展。

一、发扬教学民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为此,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如我在上《生命 生命》一课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学生把第二段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学生七嘴八舌积极发言,我适时引导、设疑,并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鼓励大家发言。受到老师真诚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我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从联系生活入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如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于是我就选用了“学烧菜”等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三、改变学习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多种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领悟“忧虑”之情。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然后设疑: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谁能来说具体些?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了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四、自由选择的作业形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最终使得课堂生态被破坏,教学环境被人为地恶化,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没有了。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变强制性的布置作业为商量式的推荐作业,根据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一些分量或难度有所不同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做。这样,可使学生在不感到负担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如在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后,就可要求成绩好的学生做这样的作业:收集古AI写作“送别”的诗词曲赋文,作专题研究。使得他们必须去查找有关“送别”类古诗词资料,这样他们既学到了与课文有关古代诗词曲赋知识,又培养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其他学生,则只需要能做出课文中的巩固性练习即可。

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要求教师要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气勃勃的语文课堂氛围中把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孟志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论文_孟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