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创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价值论文

桐梓县创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价值论文

桐梓县创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价值

娄 鹏

桐梓县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以“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乡村社会法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淳风厉俗,助推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和价值具有一定示范性,值得研究和倡导。

苏珊娜这颗在非常态下活过来的灵魂,在战场上表现了卓然的气概和非凡的英勇,这样一路走来,直到她为克洛特·盖博殉情。爱是真实之发生,而非伦理之规则。

一、“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教育的基本概况

早在2007年,贵州省桐梓县大河镇党委、政府为解决210国道七十二道拐地段七二村、向阳村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而探索推行了“法律政策学习会”,使大河镇一跃成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镇”。到2013年底,该县尧龙山镇等地党委利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将活动延伸到党员群众之中,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启动了以“感党恩·淳民风”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在该县容光乡、官仓镇也掀起了“感党恩·献爱心”“大走访、大宣讲、大评议”等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引起了县级层面的重视,并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于2014年初制定了《桐梓县“感党恩·淳民风”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由宣传部、组织部、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三家联合发文,在全县乡镇组织实施,同时编纂了配套读本,当年下半年还进行了检查评比。2015年1月,“感党恩·淳民风”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重视,专门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审核活动实施意见和2015年度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努力形成品牌,并明确改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随后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同时将主题规范为“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2015年以来,当地持续深入推进该项教育,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以抓好特定的教育为重点内容。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组织全县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以户为单位进行遍访,以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截至2017年底,当地已累计走访近20万户72万余人,编印和发放《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民生、民政、精准扶贫、农村建房、土地确权等惠民政策知识手册》等10万余册,逐组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宣讲会3000场次以上,培训教育群众15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0余起,尽最大努力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通过该项教育,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水平,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党员干部履职的综合素质,又坚持农村基层群众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从而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民风淳朴,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二、“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教育的重点内容保持相对稳定

1.抓好党性教育。主要是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其领导下基层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政治生活为抓手,强化对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振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韵神,激发农村党员的作用发挥,从而夯实党的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农村知识青年和创业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彰显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③ 3×0.5与3×0.5+3×0.5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提示: 用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可以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不仅仅有一种表示方法)

5.抓好应知应会知识教育。主要是围绕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以村民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旅游、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特色农产品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技能、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以及党中央支农惠农优惠政策的学习培训,提高群众科学致富的能力与本领。

4.结合“民生监督”,强化纠纷调处。一是针对实施的扶贫、人畜饮水、农村公路、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的到位情况,以及发放的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公益林补助等民生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发现问题线索的,记入民生项目监督检查登记表,交乡、镇纪委核实查处。二是针对征集到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整理,由各乡、镇根据各类情况安排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调处化解,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矛盾复杂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结合“两学一做”,做好理论宣讲。一是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结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参加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党员综合素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目标,通过“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经常性地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以党员教育辐射群众教育,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组织、宣传、教育、凝聚和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党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组织力和凝聚力。

《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侦查机关选择权可能是由于办案条件所限,因为早年录像设备并未普及,费用较为昂贵。如今办案机关的录像设施已经非常完备,在条件和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目前公安机关一般都配备了警用执法记录仪,该设备主要特点是携带方便,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但是在清晰度等方面存在不足。监察机关的取证活动一般事先都要履行批准手续,讯问等言词证据的收集通常都在监察机关办案场所,因此不宜采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而是应当运用专业的录音录像设备,以保证声音和画面的清晰度。

2.抓好感恩教育。一是对组织起来的群众回答好“什么是感党恩”“为什么感恩”“怎样感恩”的问题。感党恩就是教育农村干部群众明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改善、农村群众享受的亲民惠民政策等等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狠抓落实的辛勤付出,从而在内心深处拥护共产党、感谢共产党、铁心跟党走,而不应对党和党员干部产生怀疑、对党的领导和干部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甚至进行刁难,而是应当理解信任、配合支持、积极参与。感党恩不应当理解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感恩戴德,应当与封建思想下的感恩有本质区别,因为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宗旨本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正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产党的职责就是领导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人民群众是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的群众基础,人民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党的领导得依靠人民,而且党的全部工作只能是为了人民。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不应当把群众对党感恩经常挂在嘴边,更不能要求农村群众对自己感恩,而是帮助群众认识到干部们在农村的辛勤工作是为了群众自己的利益,因而教育他们要予以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走向反面,这就是拥护党的领导,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二是要善于引导农村的党员和群众从当地和自身生产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中进行纵向比较和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艰难生活中进行横向对比,从而认识到自己要过上美好生活得依靠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在党中央的领导方面,重点宣传免除农业税,提供种粮补贴、农机局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等综合补贴和医疗养老保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水电路讯信等基础设施畅通,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产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和赞颂党拥护党的认识。

(二)教育的主要方式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3.结合“五在村”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围绕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做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排查和整顿,强化对老破陈旧村级办公阵地的改、扩建,加大下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力度,配套做好村级食堂建设,确保下派干部住得下、吃得上、干得实。二是配合做好同步小康驻村和县直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服务、提升治理的水平,科学带领村支两委开展工作,推动农村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将道德讲堂推进到农村,利用其特殊功能在干部群众中弘扬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勤奋上进的社会风尚。二是通过道德讲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道德模范、孝顺儿女、好公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事迹,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弘扬真善美,痛恨假丑恶,远离黄赌毒,抵制封建迷信,促进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养成,营造积极的农村文化道德环境。

1.结合“党建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一是从上级下派党员领导干部到最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情一手资料,围绕党建扶贫,积极探索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新模式。二是结合各地社情和民情实际,指导村党支部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帮助各村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建设美丽乡村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每户困难群众精准制订脱贫扶持计划,帮助早日脱贫,促进增收致富奔小康。三是严格落实结对帮扶任务,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帮扶贫困的帮带作用,通过思想引导、技术指导、生活照顾、信息反馈、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党员进一步“动”起来,把群众进一步“带”起来,形成党员群众主动起来的浓厚氛围。四是继续加大对扶贫、惠农、民生等政策法规和涉农专业知识的宣讲,将各级优惠政策宣传到群众当中。五是大力开展农村能人培训工作,扶持发展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不能使能人变成强人、恶人,不得让致富带头人演变成为对扶贫资金的侵吞抢夺人,避免在某些地方出现的部分“能人”实为村霸、部分“村干”实为“贪干”的现象出现。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对象均已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研究对象无精神方面疾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其中,研究组女7例,男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4.23±6.74)岁;对照组女9例,男6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5.23±6.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研究对象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参与调查。

3.抓好普法教育。一是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教育,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来开展工作,推动全民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规范农村群众的民事行为,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和维护正当权益,打造一批农村法治示范村,营造积极健康的农村法治环境。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围绕土地、森林、水利、教育、信访、民生、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维权法律援助,促进农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正义,推进全民守法进程。

三、“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农村群众中间符合时代要求

1.深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要求。一是有利于提高把握当下政策的水平。如果乡村干部对当前的各种支农惠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清楚、不熟悉、不理解,那么在群众会上就会“出洋相”,宣传执行不下去,这种压力会反过来促使他们自觉参加学习教育,主动提高政策理解水平。二是有利于提高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员干部亲自去组织召开群众会将获得非常重要的磨炼,这会迫使缺乏群众工作经验或者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提前认真做好准备,既能提高责任意识和做准备工作的能力,又能通过召集和主持大会、领学政策和法律,引导群众分析形势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思维反应能力和政策理解能力。三是有利于拉近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联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部分群众对干部存在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对他们的工作消极抵制、不予配合、污言相向、刁难阻挠等现象,有的还跑到党委、政府办公地闹访、缠访,反过来又引起极少数干部的不理不睬、厌恶反感,把自己降低到等同群众一般见识,成了落后的“尾巴主义”分子,结果干群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加剧。通过该项教育,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心相通,共商发展大计,共研化解矛盾对策,干群关系变得融洽,党群关系得到提升。

2.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要求。一是党员本来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但他们都需要经常性地接受来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否则认识觉悟就会逐渐落后,跟不上整个队伍前进的步伐。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早就明确提出过,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然后灌输到工人中去,并帮助工人领会它。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可能从工人阶级中自发的产生,而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尽管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若没有不断地从外面灌输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启发他们觉悟和认识水平,那么革命的种子便不可能撒播到工人运动中去。二是农民群众作为小农生产的代表更离不开接受科学理论、思想政治、政策法规、生产技能的教育,以使他们获得启发而跟上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步伐。这既是跟上党领导的需要,也是跟上时代步伐的需要,否则他们只会变得更加落后,不利于把握新时代所提供的重要机遇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生活水平,更不能承担乡村振兴的责任。该项教育正好切合了广大农村群众求发展、求上进、求幸福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将教育的主要方式与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相联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属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治理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理当与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突出问题相联系。有些地方或单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往往仅采取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形式,好处是可以从学习中获得思想普及的效果,但也很可能出现搞形式主义的问题。那么,对于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呢?其实更好的办法是,既要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也要结合农村现实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这就是该项教育的重要特征,达到了所谓“接地气”的效果,同时也是其中提供的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其一。二是教育既坚持循序渐进,又不忽热忽冷的方式。在最初阶段主要注重与社情民情、民生调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生项目监督相结合,这就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下一阶段需要回应的更加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打下基础。在当下,其主要与党建扶贫、“两学一做”、“五在村”机制和民主监督相结合,因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再接下来,可以与解决深度脱贫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从头至尾保持了逻辑上的连贯性,降低了各个阶段开展的教育毫不相干的可能性,使组织和参与主体不至于疲惫应付,搞形式主义应付了事。

(三)将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与做到百分之百可核实相结合符合科学规律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检验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往往难以核实,不是参与主体自做自说自评,就是发测评表让群众画钩,这种评价不是凭大致感觉印象,就是胡乱画钩走过场,明显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往往又评价很高,可是许多突出问题依然摆在那里没解决或者解决不了,群众依然不满意。桐梓县为了确保该项教育落实有效,特地专门整合组建特派监督力量,明确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加强对各乡镇每次教育培训普及率100%、民情入户调查率100%、民生诉求征集率100%、矛盾纠纷处置率100%(化解率不低于80%)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对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接落实项目申报、困难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督查,加强对发现的民生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初核和立案调查,并将以上督导考核情况纳入单位年终考核,这就较好地保障了该项教育目标的可核实性,制约了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空间。这种方式存在一个特征,即可复制,就是随着新的目标的确定,都可以对教育的效果设计一个考核标准,这个标准是可以量化的,都要达到100%,并由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纪检监察单位或部门进行监督、核实、督查、处理和奖惩,牵涉到每个对象的利益得失。

(作者单位:中共桐梓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谢义飞

标签:;  ;  ;  ;  ;  ;  ;  

桐梓县创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