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论文_李天航

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论文_李天航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8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正在迅速扩张,城市建设重点和经济重心转移到对新的开发地区,原有的城区成为了老城区,必须要对老城区进行一次保护和更新策略才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生活形态上的延续,从而使老城区的空间显现出一种持续有序、动态发展的场面。本文通过对老城区的地基概况着手分析,进而提出了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过程中的特点和需要遵循的原则,意在更好的完成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使其既能符合时代的变化又能够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老城区;城市空间;更新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变化,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机动化、市场化和跨国贸易的蜂拥而至,城市作为承载各种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空间结构也有着剧烈的变化。历史城市的老城区集聚着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传统的市民生活,面临城市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快速的城市更新建设,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如何能够传承和发展城市固有的历史文脉,同时又能够较好地应对和承载新的社会生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摆在规划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老城区地基概况

老城区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千真万确的,也是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的突出代表,在进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之前要了解老城区的地基概况,看其是否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商业服务、书店街的等商业街。基地应当适当分布学校、政府和医院等设施,并散布小量旅游景点,以满足基地内住民的正常使用。了解老城区基地概况后在进行空间更新的时候就要对基地内部的特征点——特色建筑、线——特色街巷和面——特色空间可等三个方面进行阐明。

(一)点——特色建筑

老城区基地内具有多种特色建筑,比如老字号的商号、民国时期的建筑以及各式门楼等,在进行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过程中要对这些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的特色建筑予以保留,不能全部将其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代替。虽然老城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特色建筑仍旧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的享受。

(二)线——特色街巷

老城区基地周边的街道、书店街、河道街、马道街等均承载了不同性质的商业功能,但是基地内部的道路各自组织形成的巷子,断头路多、路面状况差、东西方向联系弱,因此在进行空间更新时需要适当地增加路网密度,规划出紧密结合现状形成的路网格局,适度拓宽道路横断面,疏浚东西方向的交通,拓展出公共活动的空间,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联系。空间的开敞,有利于承载市民的公共活动。

(三)面——主要空间

在进行老城区空间更新后必然会出现一些新建住宅,而这些新建住宅区的具体位置需要以多层历史城市老城区为基础进行更新改造,探索点状、线状、面状空间的适宜位置,进而确定出主要的建筑空间。在进行“面”空间改变时,需要尊重原有的住区和街巷肌理,通过拆、减的方式来降低居住密度,疏通道路、整饰建筑和协调面貌,并且根据实际功能的需要增加新的活力点,同时将新增活力点的功能和原有活力点的功能进行整合,不能使新增点太过突兀。新建住宅均为多层,尽量保持现状,外立面的色彩和风格可进行适当的整改,拆除临时建筑,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对于一些违章建设的商业建筑应给予拆除,新建商业建筑应使其色调与老城区整体色调相统一,同时设置必要的停车场地。

二、明确老城区城市空间更新的特点

老城区在进行城市的空间更新过程中主要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混合性、动态适应性、整体性和公平性上。

(一)混合性

通过多种功能的混合,新旧建筑的混合以及使用人群的混合,可以满足人需要的多样性,解决居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也可以增加老城区的朝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动态适应性

应当坚持以动态的目光来对待老城区的更新,不能够以静态和形而上学的更新观念来对待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进行空间更新过程中要考虑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动向,要有一定的变动范围。

(三)整体性

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不能仅仅看单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老城区基地内的街道、地块、院、建筑等各个层次,统筹考虑建筑形态、城市肌理、文脉延续等问题,坚持老城区面貌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空间的更新。

(四)公平性

避免因强势开发商进入,对基地进行整体性开发,迫使原著居民全部搬迁,异地安置,而老城区成了有钱人投资或居住的场所,导致更新改造中缺失“社会公平”。通过政策导引等措施,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的积极性,在老城更新中体现“社会公平”。

三、城市空间的更新必须文化优先

老城区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变,每座老城区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不仅仅是当地的珍宝更是国家的瑰宝,因此在进行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过程中,必须要本着文化优先的原则。例如在进行无锡古运河周边地区的空间更新为例,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无锡组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深入挖掘了无锡环城古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与保护沿岸文物遗迹,这些遗迹包括堤岸、桥梁、纤道、渡口、古城、老街区、古村落、工厂、商店、仓库、堆栈、旧民居等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无锡“环城古运河文化廊道工程”策划,策划结合古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地把该河流段建设为能与两岸景观相互协调、交融互动、虚实相生的独具无锡特色和个性魅力的历史文化长廊、休闲亲水步道和游览黄金水道。虽然无锡老城区的空间进行了更新,但是在整体上,无锡旧城尚存“龟背形”的传统格局,形成了老城区空间特色体,并且策划在龟背形环城古运河的内圈和外圈的塘岸石驳上,建成以文化为魂、实景为体的“无锡千家万韵诗廊”和“无锡千年古城画廊”,从而使人们可以“城中看河、河(船)中看城”,形成时空结合、底蕴浓厚的景观长廊。

四、注重城市空间更新的整体设计

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进行城市空间更新中一定要从整体设计着手,不能仅看一方面,而疏忽了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性。首先需要对老城区的历史资源进行详细的调研和价值分析,从而确定老城区内旧建筑的保护范围、目标和原则,明确老城区的区段划分以及对其的保护控制要求,然后还要对需要进行城市空间更新的老城区进行书卷查阅,了解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控制老城区的整体风貌和景观环境。在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功能定位、空间结构规划、景观风貌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要根据老城区各区段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选择其最核心的人文内涵或地标建筑作为题材,设置独特的景观功能区,在进行更新过程中要明确了解引水济流、水位控制的水系治理要求从而进一步构造旅游服务、文化博览、创意设计、娱乐休闲、酒店餐饮等功能设施,做到水陆并行、协调互动、文化体验的旅游规划方案。

结束语

老城区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要想继续维系它的活力,就必须要保证它的独特性,抢救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更新老城区的首要工作,同时通过老城区的整治,既能够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在发挥出老城区独有的特点之后便要填充入创新型的功能实体建筑,只有功能的更新才能使老城区具有永久的朝气。

参考文献

[1]叶焕.合肥老城区城市空间肌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2]张曼.陕南石泉老城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鲍如昕.老城区城市生活空间的更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7):1049-1052.

[4]侯献良.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

论文作者:李天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老城区城市空间的更新论文_李天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