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_政治论文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_政治论文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正确论文,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情”与“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理”中发展;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一项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它是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意识去教育人、启发人,强化人的理性意识。也就是通过感情的熔铸与真理的启迪,使人们从种种谬误的偏见中解放出来,尽可能地掌握、接近和服从真理,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弄清“情”与“理”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原则,对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时期以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在“淡化”、“改造”论的错误导向下,思想政治工作走入了片面强调情感因素,忽视高层次理性教育的误区,有的主张思想政治工作要“少一些政治原则的宣传,多一些道德素质的提高”、“减少政治灌输,增强利益激励”;有的主张“少讲点主义,多讲点实惠”;有的做思想政治工作,只讲“人情味”,不讲原则性、斗争性;有的只讲“感情投资”,不讲理论灌输;有的只讲“适应需要”,不讲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有的只讲理解、尊重、关心人,不讲教育、改造人,等等。似乎“以情感人”、“感情投资”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和主要方法,似乎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和必要的思想斗争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无缘。笔者认为,以上种种重“情”轻“理”的倾向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予以克服。

“情”与“理”相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及情与理相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就是用事实和道理,用革命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说服人、教育人,理清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偏颇;“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就是用真挚的感情交流来感化人、教育人,以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二者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也是做人的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人的思想工作,我们要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就要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来打开人的心灵之窗,解开思想疙瘩。我们如果讲不出一番道理,人家就不会在思想上接受你所讲的某种看法或主张。无理不能服人,但有理说不清道不明也同样不能服人。当然,以理服人也需要感情做基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二者之间要平等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如果教育者板起面孔居高临下地讲道理,没有感情的交流,那么,即使道理再正确,道理讲得再透彻,恐怕效果也不会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情与理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蕴情、情真理切、情理交融,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感情是说理的基础,理是感情的升华,没有情的理往往会空洞无力,没有理的情会流于庸俗、浮浅。以情感人必须体之以以理服人,情感运用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着理性诱导,必须注意将情“绳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情感沿着理性轨道发展,防止感情投资出现方向性错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情与理二者不可分割,以情感人,若不伴之以以理服人就难免发生当时感动,过后不动的情况。情固然重要,如不绳之以理,就会感情用事,损害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情,就失去了感染性和感召力;没有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战斗性和穿透力。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情理观上,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要清除思想障碍,增强讲理的自觉性。毋容置疑,关心人、理解人,“以情感人”的方法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板着面孔训人那一套相比,是一大进步。但是在反对过去那一套,我们有些同志又不自觉地走到只讲感情不讲理性的误区,甚至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灌输马列主义也忘记了。讲大道理生怕别人说“僵化”,生怕别人反感。其实,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并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的意识”[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所谓灌输,也就是教育。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道德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要通过理论灌输,使广大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应当特别注重系统的理论灌输,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般的方法看待,而应当想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高度加以重视,理直气壮地抓,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灌输是指科学意义上的灌输。要将灌输与引导结合起来,与实际和现实结合起来,注意避免空洞说教、华而不实和形式主义和灌输。事实说明,我们不去灌输正确的东西,人家就会填补这个空白,去灌输错误的东西,放弃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灌输,就意味着给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让出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是依靠真理的力量,靠真理去打动人,讲清道理晓以利害,以理服人。

二是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灌输马列主义,批评错误的倾向和思潮,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这几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明显的失误,有的忌讳讲原则性、斗争性,甚至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也不以为然。有的在“坚持疏导方针”的名义下,对各种错误的东西无原则地姑息迁就和放任自流,连起码的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都不讲了。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相互补充的,二者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捍卫四项基本原则,理直气壮地提倡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批评,要敢动真的碰硬的,在原则性上不让步、不含糊。

三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忽视深层次思想教育,片面强调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必将导致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这是当前某些企业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病。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门研究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领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思想行为等方方面面,是与企业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政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其次,要把提高职工的理性素质当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任务。当前,企业由于新老交替,加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较低层次的感性教育阶段,导致职工队伍素质偏低。大多数职工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般的浅层次的表现认识上,往往习惯于感性认识代替理性认识上,而往往缺乏较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加上某些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因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方向等问题产生思想问题和模糊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缺乏了解。这些都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这是一项系统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和关系到企业兴衰的战略性任务,务必要精心研究,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认真研究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思路,保证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四是要注重理论思维,加强理论修养。恩格斯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为“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②]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工人阶级的素质,其中包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做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对现实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采取从理论上、实践上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出个所以然来,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注释:

① 《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82页。

标签:;  ;  ;  ;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