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突出,包括气温、降雨、光照等等,所以,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科学准确的气象服务。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气象农业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农业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考,以期气象服务可以更好的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气象服务;问题;思考
引言:现阶段,我国的气象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象观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气象服务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气象灾害的频发,给现代农业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农业气象服务就显得格外重要。
1、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1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比较高
农业是受气象影响最大的行业,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都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其对于气象服务的依赖性相对较高。相比于其他行业,农业的成产更加需要气象科技服务,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开展农业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是现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的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直接关乎农作物是否能够实现高产。
1.2气象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我国在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服务的领域也得到了扩展,气象服务的质量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对于农业气象服务而言,服务的范围较广,并且人口分散,在农业面积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气象监测条件有限、专业服务人才短缺以及缺乏气象观测设备的问题,造成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展受到多种限制,很难使其最佳水平得到发挥。此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需要长期规划,然而农村的气象服务很少建立有效的应急体制,相关气象部门的组织力度不够,使其主导作用难以发挥,导致农民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气象信息,进而使气象服务不能较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1.3气象预测信息不够精准
气象信息是对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对群众展开农业的决策手段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各级气象站都逐步建立并采用了人机交互,将数据分析作为预报产品的基础,对各种气象信息以及服务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尽量提升气象信息的精准度。但是,计算机的模拟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气象变化的实时情况,另外一些数据是由台站人员进行人为订正的,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经常导致气象信息存在失误现象,不能达到较高的精准度。
1.4农村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较低
在全部的人口比例中,农村农业人口的占比较大,但大部分农业人群受到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其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对气象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也不能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所以,一旦遭受气象灾害,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在农村开展气象知识的宣传工作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思考
针对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2.1将服务内容细化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及其经营模式都到了一个较为特殊的转型期,这就需要农业气象服务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的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网,进一步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内容进行细化,适当增加新的气象服务网站与观测项目,尽量做到兼顾农业与农副业等项目的观测,其中要包含林果业、畜牧养殖业等等,使气象服务可以满足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相关的农业气象部门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前、中、后期每个阶段进一步对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尤其要注意新增的农业经营环节,积极建设一个科学、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2.2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水平
相关的农业气象部门要随时关注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与动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气象测报新技术、新成果,例如GIS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能够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气象部门要拓宽对气象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针对各级气象部门建设专业的气象服务网站,并要及时更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迅速地将气象信息传达出去,尤其是对于突发性灾害天气,要在第一时间用多种方式进行散播,以有效降低或者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生的严重影响。另外,还可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直接向农民提供气象信息,并开通免费的的气象信息服务,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安装电子显示屏,切实解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3健全农业气象测报技术
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全面健全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指标系统,推动农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加强对于干旱、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检测预警,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建立气象站、气象哨等,努力提升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在一些农村地区,建立适当数量的遥测气象雨量监测站点,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加强对突发性以及重大天气灾害的预报预警、评估与控制,切实做好灾前预警、灾中跟踪与灾后评估等工作,以最大程度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4提升农业气象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
农业气象部门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气象专业人才,现如今,对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队伍而言,不管是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素质能力都比较低。因此想要迅速的提高整个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就从外面引进专业的气象人才,各地气象部门要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适当引进一些技术性强、专业能力较高的人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制度。除了要引进人才以外,实施严格的培训也是有效提升整体气象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气象部门与政府可以联合聘请专家学者到单位部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农业气象服务人才有良好的学习先进知识的机会;同时要采取科学的考核制度,以激发气象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此外,要提高业内人员的待遇水平,农业气象服务的人才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行业待遇低造成的,所以,政府部门与气象单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人才的薪资待遇及福利,以确保人才队伍可以稳定发展,并保持其专业程度。
结语:综上所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想要有效提高其服务质量,就需要积极加强基础建设,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同时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气象工作更好的为民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汤光玉.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路[J].大科技,2016(9):223-224
[2]佟艳.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路[J].南方农业,2015(9):227-229
[3]蒋士龙,孟德福,倪伏跃等.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7(6):225
[4]刘东岩.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处理[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5(23):197
论文作者:杨春,叶茵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气象论文; 农业论文; 灾害论文; 气象部门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信息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