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兴盛,就必须有振祥--从“群书治理要义”看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_群书治要论文

国家要兴盛,就必须有振祥--从“群书治理要义”看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_群书治要论文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从《群书治要》看社会治乱的特征和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有论文,规律论文,特征论文,社会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讲,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将要兴盛,一定会有吉庆、祥善的事情出现。

      《群书治要》是古圣先王关于治国平天下的治政思想的精华集萃。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流传到日本以后又创造了日本历史上的两朝盛世。可惜的是,这部书在我们中国失传了将近一千三百年。我们今天有缘再重新学习这一部书,相信一定是祖德庇佑。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落实书中的教诲,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治乱的标准

      在探讨社会治乱的规律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什么叫作治世,什么叫作乱世。

      对此,在《群书治要·荀子》中有着明确的解释,荀子讲到:“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就是讲,道义胜过私欲(自私自利)叫治世,私欲胜过道义叫乱世。

      《孟子》开篇讲到“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第一句话就跟他讲:“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开口就是谈利。孟子就说,“王何必曰利”,你何必谈利呢?“亦曰仁义而已矣。”只要谈仁义就可以了。

      人如果没有学习过圣贤教育,产生争利之心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往往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道义和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大学》里面讲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就是国家不要以财货利益为利,而要以兴办道义之事为利。

      你做有道义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利。这个道理我们真明白了,就会知道,你只要讲仁义,一定会获得利益,而且你能得到大利,要知道仁义就是最大的利。如果你不义,钱财好像能得到一点,但是结果未必很好。道家《太上感应篇》上讲:“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梁惠王张口就谈利益,但是结果却是:他在魏国最盛的时候即位,到他去世的时候,魏国已经非常地衰弱。原因就是他不是以道义治国,而是特别好战,最后被齐国打败。

      二、社会治乱的特征以及规律

      下面我们再来看社会治乱的特征以及规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是社会风俗,第二是社会经济,第三是道德教化。

      1.从社会风俗看社会治乱的特征和规律

      唐朝有位诗人叫李商隐,他写过一首诗叫《咏史》,讲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书》里面说:“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合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从西周成康盛世到汉朝,有一千年的时间,想要把天下治理好的君主很多,但是太平盛世却不复出现,原因就在于治国的君主舍弃了古圣先王治国的常道,而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行事。“奢侈行而仁义废”,奢侈之风一旦盛行,仁义道德就没有了,就是乱世。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原因就在于此地,这是历朝历代,社会治乱的一个重要规律。

      《群书治要·淮南子》里讲到:“衰世之俗,以其智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淳,以清为浊,人失其情。”

      社会衰落的时候,民风就是人人都智巧诈伪,人都不朴实了。在治世的时候。人心都是很朴实的。“饰众无用”就是人都买那些没有用的东西、装饰的东西。“贵远方之货”就是喜欢很远地方来的东西,套用一个现代词就叫“崇洋媚外”。“珍难得之财”就是把那些难得到的东西当成珍宝,“不积于养生之具”,即不积蓄生活必需品,“浇天下之淳,以清为浊,人失其情”。天下淳朴的民风变得浇薄,本来人心清净都变得浑浊,人人都迷失了本性本善。

      所以在《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讲到:“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家也好,国也好,能够兴盛,一定是由于俭约,败家亡国都是由于奢侈。

      2.从社会经济看社会治乱的特征和规律

      如果我们读中国历史,就能够体会到,从上古时期、夏商周一直到清朝,中国社会几乎都是重农抑商。为什么资本主义不发生在中国?大家可能会想,我们的祖宗真没智慧,不懂得发展工商业。其实,这是我们不了解我们老祖宗重农抑商的良苦用心。

      前面我们讲到,奢侈之风会导致社会衰落。而但凡奢侈之风盛行,往往有一个前提——定是工商业很发达,这两者相辅相成。商业发达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人才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反过来讲,人有奢侈的欲望,才会诞生种种奢侈品。

      我们读《群书治要》就能看到,凡是盛世,往往是盛行勤俭之风、重视农业,到了朝代末期,则是农业不能得到重视,工商业发展很快,从事商业的人口非常多,生产各种奇技淫巧的产品。

      从《群书治要》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历史规律:一个社会,如果农业没有得到重视,而工商业非常发达,往往这个社会就蕴藏着很大的危机。因此,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农业。《尚书》“洪范八政”里面第一条就是讲农事。

      孔子在《孔子家语》里面说:“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治理政事,农业是根本。《崔寔政论》里讲得更加深刻,崔寔说:“国以民为根,民以国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也就是说,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如果粮食储备出现问题,国将不国。

      如果只是追求工商业的发达,而忽视农业,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发生粮食危机,就会导致社会动乱。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百姓没饭吃,被逼造反。所以《汉书》里面讲到:“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人背离本业去从事工商业,不劳而食的人太多了,这是天下的大害;“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奢侈浪费的风气天天增长,这是天下的大祸害。“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哉。”祸害盛行,天下的资财怎么会不枯竭呢?

      《汉书》里面讲到:“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这是讲汉朝,当时国家的法令制度对商人是轻贱的,过去讲士农工商,商人并不被重视,但是,商人还是富贵了。对农业是重视的,但是农民还是很贫穷,上下相反,国家重视农业,但农民很穷,轻视商业,但商人很富裕,这样的话,想要国家富强,国富法立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现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百姓务农。

      中国古代民众分四等——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读书人讲道义,念念是为天下,所以最受尊重。第二个是农民,农民生产粮食,第三是工人,工人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不是奇技淫巧,第四是商人,商人是流通有无的,地位最低。因为古人重义轻利。

      《管子》有言:“商人在朝,则货财上流”。商人如果执掌朝政,国家财富就会流人上层人的口袋,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贫富悬殊增大。孔夫子讲,“国不患贫,患不均也”,国家最大的忧患不是贫穷,而是分配不公平,不公平这个社会就不和谐,不可能安定。所以在《群书治要·三国志》里面就讲到:“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国家要兴盛,一定要重视农业。

      3.从社会的道德教化看社会治乱的特征和规律

      在《易经》里面有两卦,一个是泰卦,一个是否卦。泰卦里面讲:“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否卦里面讲:“小人之道长、君子之道消。”君子之道长就是治世,小人之道长就是乱世。

      在《淮南子》里面讲到“故世治则小人守正,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不能禁也”。盛世的时候,太平盛世,老百姓都守正道,你拿利益不能诱惑他;世乱的时候,连读书人都做奸邪之事,法律也不能禁止。

      《左传》里面讲到“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社会大治的时候,君子崇尚贤能,而且懂得谦卑,愿意处于人下。百姓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耕种来侍奉在上位的。所以在上位的官和在下位的民,上下有礼,大家都不争,这时候社会的道德风尚就好。“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到了社会衰乱的时候,君子凭借自己的功劳,处处凌驾于小人之上,凌驾于百姓之上。而下面的百姓,他对官员也就不尊敬,不会有敬畏感,上下之间就会没有礼了,礼没有了,国家就乱了。“乱虐并生”,乱是下面的百姓会作乱,虐是上位的官员会虐待百姓,大家都争夺,这叫“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国家的衰败往往是由此而来,所以真正的盛世,它一定是讲道德的,道德水平高,社会就安定。

      三、如何运用《群书治要》的智慧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如何运用《群书治要》的智慧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一位领导者来说,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正身,第二是任贤,第三是重教。

      第一,正身。《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尚书》上讲:“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个国家,国家领导人有德行,百姓都有了依靠。而如果领导者没有好的德行,则国危而民乱。

      《孔子家语》里面讲:“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文王、武王都是圣人,他们的治国之道,就在《群书治要》里面。有这样的人存在,就能够办这样的政事,就能让天下太平。如果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政事就不会出现。要知道,重要的不是治国的方法,不是治国之策,最重要是要有文王、武王这样的圣人。

      《中庸》里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亲亲为大。”“亲亲”,是亲近爱护自己的亲人,也就是说,为政首先要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一个人能够孝养父母,有孝心,才会有爱人之心,才能把工作做好。办理好政事要有人,而人要以修身为本。修身要依道来修,修道要有仁德。在《论语》里面讲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要从孝道、悌道开始。身修,家才能齐,家齐然后国治。

      第二,任贤。唐太宗读完《群书治要》,他得出一个结论。他讲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群书治要·典语》里讲:“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俊义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天下是治是乱,国家安危,不是由别的决定的。如果是贤德之人做官,政事清明;奸邪的人主持政事,就会有祸乱。

      正如《群书治要·后汉书》中所言:“务进仁贤,以任时政,不过数人,则风俗自化矣。”意思是:一定要选用仁爱贤能之人来处理时政,用不了几个人,风俗就会自然改变过来。

      第三,重教。端正自己,选拔好官员之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礼记》里面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教育民众,第一件事就是教育。

      《礼记·学记》里面讲:“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圣先王,他们建立国家、治理民众、兴办政事,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教育的内容,我们总结六个字:伦理、道德、因果。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古圣先贤教育的根本。伦理、道德我们进一步总结,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最重要的教化。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四维”是《管子》里面讲的“礼义廉耻”。八德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后来总结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些内容,是中国人几千年都从未变更过的教育原则。

      除了伦理道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就是因果教育。民国时期,印光大师讲过:“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圣人治天下,圣贤教化人,最方便之门,就是因果教育。

      我们看到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善于教化的帝王,就是明朝的明成祖。他推行儒释道三家的教育,都做得很好。第一,重视孝道的教育,他亲自编了一部书,叫《孝顺事实》,以孝道教化天下。第二个是因果的教育,他编了一部《为善阴骘书》,专门讲善恶果报的,让人懂得因果报应之理。在他的治理下,明朝当时非常鼎盛。我们中国人常常引以为自豪的郑和下西洋,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就是在永乐年间完成的。

      中华传统圣贤教育的根本,就在一个“孝”字。我们看教育的“教”字,一个“孝”、一个“文”,意思就是以孝教化天下。人人能够落实孝道,遵守伦理道德,天下就能够安定了。

标签:;  

国家要兴盛,就必须有振祥--从“群书治理要义”看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_群书治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