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_精英文化论文

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_精英文化论文

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当代中国论文,生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3)04-0143-07

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把“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提升到党的性质、基本纲领和思想旗帜的高度;在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论述中,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纳入该建设的 总体目标。可见,文化问题,无论是对于我们党还是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是至 关重要的。

中国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或主体文化,在 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当 代社会的文化构成中,除主流文化外,还有各类相伴生的、不同层次、不同能级的非主 流甚至反主流文化以及若干形态的亚文化。这些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庞杂系统,并发挥着一系列综合的系统功能,呈现为一种有 机的系统生态,进而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全社会的文化生活 走向。本文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对我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优 化途径作一探索性考察。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生态,其内 在构成尽管相当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纵向的(历时的)建构和横向的(共时的)结 构两个方面。

从历时的纵向来看,任何社会、任何民族所建构的文化生态系统,在它处于可以发挥 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平衡时段,尽管总会有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该社会、民族生存发展需 要的某种自恰性和稳定性,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平衡仍然只是一种动态平 衡。简言之,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在纵向上总是处在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之中, 形成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历时性链条。每一代人在这根链条中都是处于过 去文化的传承者、现实文化的实践者和未来文化的创造者的位置,起着承前启后、继往 开来的中转环节的作用。这根链条一旦中断,该文化所哺育的民族就将走向衰亡和湮灭 。

从共时的横向来看,在社会的文化生态系统中,为了适应其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需要 ,适应统治者有效管理的需要以及该社会发展、完善的需要,它必须拥有一个可在一定 程度和能级上涵盖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满足社会各个层次需求的横向网络。该文化网 络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文化”一词在宏观、中观、微观上的三重不同涵义而 有所差异。本文所论的“文化”,作为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 属于上述三重涵义的中观层次。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网络至少应包括:居于该社会统治 地位的官方文化;居于该社会精神高位和智力前沿的文人文化;居于该社会最大层面和 最低层次的民众文化。这些文化,一方面要受历史传承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更要受 现实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政治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各种文化样式之间以及该 社会与所输入的外域文化之间也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影响和制约。

文化的纵向链条建构和横向网络结构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由此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 立功能的文化生态系统,并在人类生态大系统中发挥着一个重要子系统的作用。

就具体的功能和作用而言,文化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既有诸多相同,又有根 本区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平衡、稳定取决于系统自身的两种能力:一是环境 自净能力;二是抗扰动能力。如果系统的平衡、稳定被破坏,则有两种演变趋势:一是 演变的负熵趋势,即提高生态系统的有序性,朝生态进化的方向发展;二是演变的增熵 趋势,即降低生态系统的有序性,朝生态退化的方向发展。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能力的演变规律,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两点根本的区别:1.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一切运行、 变化都是在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调控之下实现的,人的自觉意识起着导向性、目的性和决 定性(不是最终决定性,最终的决定性植根于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作用。2.文 化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演变,往往与社会中不同群体(阶级、阶层、民族、宗教、社 团等等)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密切相连。文化上的冲突和斗争,在表层上往往直接反 映人们在价值追求和利益追求上的冲突和斗争,在深层上则往往间接反映着不同文明之 间的冲突和斗争。这种情况下,对某种文化系统的破坏或建设,便往往意味着对某种文 明的破坏或建设,甚至意味着某一阶段上社会文明的进步或退步。

以上对文化生态系统一般构架和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上的任何个人或群体无论 自觉不自觉,他总是要生活在既定的现实文化生态环境之中,他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也必 然要受到该文化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就是该环境的产物。 由此决定了,在当代,任何国家、社会的统治者、管理者要开展具有一定社会规模的文 化变革或文化创建活动,就需要事先对该国家、社会现存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质、 功能及其运行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审视,作出正确判断,并以此为依据 ,来制定相应的战略策略。

中国社会现在的文化生态系统,在纵向上直接来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国几十年的 革命和建设实践,也积淀着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打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在横向上 ,则吸收和融汇着许多外域文化的积极成果,其中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起着理论基础 和思想指导的重大作用。

从内在结构上看,我国当今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主要由几个大的部分构成:1.反映中 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远大社会理想,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意志和愿望的主流文化(有的称为“主 体文化”、“主导文化”);2.体现社会人文价值理想和科学理性精神的精英文化(有的 称为“文人文化”、“知识分子文化”);3.满足普通老百姓文化生活需求的民众文化( 有的称为“大众文化”、“群众文化”)。此外,还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和不同能 级上时有抬头和活动的某些反主流甚至是反社会、反文明、反人类的文化病毒和文化垃 圾。这些东西,有的源自历史的沉渣,有的属于外来的蚊蝇,有的则是现实社会阴暗角 落中孳生的秽物。它们常常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污染和扰动,有 时还引起相当程度的文化失衡、文化失范和文化混乱。但是,由于主流文化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先进的文化,又在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 用,而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不断以主流文化为导向来激励、升华和发展自己。这样,就 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既有摩擦、碰撞和竞争,更有交流、吸纳、协作和融合 的态势。在外则呈现出一种既错综复杂,总体上却又井然有序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 使该系统始终能沿着社会主义文明的轨道运行,不断发挥着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促进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社会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流文化,除 了它的“官方”地位之外,更主要的在于它是当今中国最先进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社会 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前进的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根本上是它的文明性质和文明含量决定的。换言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当今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先进文化,是因 为它与系统中的其他各种文化因素相比,具有最多的文明含量和最远大的发展前途。文 化不同于文明,但文化的价值标准却始终指向文明。这是比较和判断各种文化的社会意 义的基本依据。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各种文化中,最能够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 关系和谐、精神生活健康丰富以及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就是该 社会中文明含量最高的文化,因而也就是该时代、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科学的实践品格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最为突 出的进步性、科学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 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实践,又以 巨大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重 大社会功能的全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文化,它充 分吸收和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 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气魄。这些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无论是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先进文化”,还是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 主流文化”,都是当之无愧的。正由于此,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也是特别显著的。

不过,还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决不是 自然而然就能体现和发挥出来的;它和其他非主流文化特别是与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之 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形成和持续的。从历时的纵向角度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尽管直接产生和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 设实践,但它都是我国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在文化方面的继续和 发展。几十年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以至挫折,在文化方面也都程度不同的有所 反映和表现。其中最为典型和突出的就是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众所周知, “文化大革命”在我国曾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其中在文化上的影响则最为直接和深 刻。现在,十年浩劫虽已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方面,“文革”中某些极“左”的东西在 现实文化生活中仍时有显现;另一方面,部分人仍抱有相当程度的成见和偏见,把当今 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革”中的极“左”东西混为一谈。再加 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长期实行的文化渗透战略、国内封建主义糟粕不时的沉渣泛起以 及文化理论中诸如“西化”、“古化”、“泛化”、“非主流化”之类思潮的此起彼伏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仍然面临着挑战。由此可以 看出,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中国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主流” 地位,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民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如 何真正使主流文化在整个系统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需要,仍然是摆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官方”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精英文化,通常是指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和分享的 文化。人文科技方面的精英们,一般都以创造(生产)、传播人文科技为业,承担着探索 社会真理和正义,专门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及其相关技艺,并享有解释历史、评 议现实、培养人才的职业特权,承担着开拓人文科技诸方面的文化进程,向社会民众尤 其是向后代“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由于“精英文化”主要是由社会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的,故人文文化便成为精英文 化最基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由此决定了,要了解我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精英文化的 现实状况,则不能不考察一下我国当今的人文文化。从内在意义来看,人文文化是一种 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文化,是一种倡导以人为本,理解、尊重人的独立地位和人格,维 护人的正当权益的文化。从外在形式来看,它是人类在探索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创造的, 用以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要,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文文化涉及的范围相当宽 ,其中各个部分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在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亦 不完全一样,但就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人文科学研究和以形 象思维为特征的文学艺术创作来看,它们与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协调、 稳定和有序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或在社会实践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在社会人文科学研究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 神的鼓舞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学 术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一批又一批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人们提高其主 体意识、公民意识、自立自强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等,对于人们树立和深化改革开放 观念、实践标准观念、科学理性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市场经济观念、 合理竞争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都起了无可否认的重要作用。他们以民族振兴为 己任,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向广大民众宣传远大的社会理想、确认科学的价值尺度 、倡导崇高的思想道德和传播崭新的人文精神,所有这些对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和广大民众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都起了非常耀眼的促进作用。

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硕果累累。许多优秀作品通过真实感人的 故事和艺术形象,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与好人好事,深刻揭露批判了违 背社会公正原则、科学理性精神和人的本质规定的种种极“左”观点与思潮,重新肯定 了人的独立价值和人格尊严,大大激发了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作者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长期深 入群众、深入生活、精益求精,坚持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 创造出了不少将知(知识)、情(情感)、意(意义、意志)有机结合,使艺术作品的欣赏、 感染、启示、激励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精品,深受民众喜爱、市场认可和专家好评,收到 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相得益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效果。总之,我国 精英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它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所 起的积极作用也是毫无疑义的。

当然,精英文化所存在的问题也非同寻常。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急 速发展的环境下,往往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和困难。其中最为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 题有三:一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二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与民众文化的关 系?三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从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来看,我国的精英文化经历了若干次曲折。在某个时期和一定程 度上曾出现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乃至社会政治之间很不和谐的对立状态。这种状态不仅 有碍于当时我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复苏,而且一度曾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现在 ,这个问题虽然已成为过去,但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协调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 互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从与民众文化的关系来看,就总体而言,仍 然问题不少。我国的“精英”和“精英文化”往往以“天下为己任”,在一般情况下, 它以主流文化为指导(被主流文化认同并被国家政权所采纳的精英文化,则会直接成为 主流文化的新内容或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文化开拓、价值规范导向和伦理道德教化 等特殊使命,充当着“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承者等重要任务。这种地位一方 面使精英文化和精英们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也使部分精英阶层人士 往往以社会生活恒常价值的“体现者”、高雅文化的“创造者”以及民众思想的“启蒙 者”自居,或多或少扮演着某种精神贵族角色,由此导致不少精英及其精英文化,对民 众文化或多或少的忽视、轻视甚至蔑视。然而,使不少精英深感奇怪和尴尬的是,随着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却越来 越深入广大民众的生活,几乎占据了城市市民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并呈继续扩展之势。 相反,精英文化却困难重重。各种类型的高雅艺术大都门庭冷落,许多高雅艺术团体难 以为继;人文科技学术著作和纯文学艺术作品因缺少市场,难以正常出版,作者自己“ 包销”自己的著作,屡见不鲜;体制改革的深入,更使一大批社会人文学科科研人员面 临重新定位和选择出路的巨大困难。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精英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也是相当突出的。

三、民众文化。许多著述将“民众文化”定名为“大众文化”,笔者以为欠妥。首先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作为一个专门用语和一种专指的文化形态,最先产生于 西方社会,较为系统的大众文化理论也是最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大众文化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逐步加快而涌入,现已在我国获得了多方位、多层次 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或主要消费群体大多是城镇市民,尤 其是城镇青少年。当然,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大众 文化的受众面和消费者数量也可能继续增大,但至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它还 不可能成为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全部内容。因为在“大众文化”之外,还有很大一块 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再次,民众文化中还应包括宗教文化,这是被我国许多 研究民众文化的著述所常常忽略的。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 ,它无疑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但作为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民众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之外的一个特殊生活领域,它显然也是构成民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 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或农耕社会文化环境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虽然正 式的教徒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并不大,但宗教神灵意识浓厚的人却比人们想象的多得多, 因此,要全面考察我国当今的民众文化生态,则不能不关注宗教文化。

根据上述三点可以认为,我国当前的民众文化至少应由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 化等三个方面构成,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在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发挥各自 的功能。

我国现今的民众文化生态,从总体上看也是良性、有序的,它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 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十分显著,但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我国的大众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非常活跃,它以鲜明的商业化、通俗化 、形象化和平民化等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许多城镇市民青睐,各种形式的“发烧友 ”、“追星族”比比皆是,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趋势的继 续,大众文化还有相当大的扩张空间,正在向着一种空前规模的新兴的“文化产业”方 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众文化存在的问题或毛病非同一般,它的特点和 优点往往与它的毛病纠缠在一起。比如,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凭借这一特点和优点,使它与平民社会“趣味相投”,从而赢得了大批的消费者,但 过分地追求“通俗”,甚至一味地去迎合市民中的某些不健康的情趣,则往往把通俗变 成“庸俗”、“媚俗”,导致有的文章所批评的“感性欲望的泛化”,其具体表现就是 所谓四种文化病:黄色文化(把刺激的性描写和性暴露与泛化的言情相结合的文化产品) 、黑色文化(充斥着凶杀、暴力、地痞流氓等内容的文化产品)、灰色文化(充满消极失 落感、虚无感、幻灭感、鼓吹自我麻醉、自我超脱的文化产品)、白色文化(宣扬神秘主 义和封建迷信思潮的文化产品)。又如,商业化是大众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和优点,正是 这一特点和优点,使它在市场经济中大放异彩,“名利双收”。但过分的商业化倾向, 则使大众文化常常表现出平庸、浮躁,陷入盲目性、低浅性乃至粗制滥造,缺乏真正的 文化个性和独创性,淡化了大众文化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诸如此类的 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和解决,则既可能与主流文化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发生冲 突,也可能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以及广大民众文化 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趣味的不断升华,而遭受消费者冷落或拒斥。

其次,我国的民间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不少品种还借助现代传媒和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升级换代。如相当多的民间戏剧、民间曲 艺、民间工艺、民间杂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歌谣乃至民间风俗都纷纷登上“ 大雅之堂”,有的还直接与旅游、广告、装潢、礼品、会展、庆典等行业或活动联姻, 把过去“为自我创作、供自我欣赏”的民间文化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重展生机和活力。近些年来,此起彼伏的民间文化热,如“中国结”、“红灯笼 ”、“西北风”、“大秧歌”、“唐装潮”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简 直使人眼花缭乱。当然,民间文化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甚至 超过大众文化。比如,相当多的民间文化遗产处于萎缩、半萎缩状态,有的已濒临失传 、湮灭的边缘,亟待抢救性保护;相当多的地方性民间文化表演团体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生存受到威胁;各类民间文化的整理、研究、集藏和开发组织,因严重缺乏资金和人 才而举步维艰,等等。显然,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将会大大妨碍民 间文化在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最后,我国的宗教文化生态总体上也是良性、有序的,党的宗教政策在这方面更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在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地区长期陷于民族冲突、宗教冲突难 以自拔的时候,我国却一直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关系融洽的大好局面,出现了爱国爱 教并行不悖,信教公民与非信教公民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良好文化氛围,并有效抵制 和克服了极端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特别是各种邪教势力的破坏性扰动,维护了社 会的安定团结,调动和发挥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信教群众投身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积 极性。不过,我国在宗教文化方面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对宗教文化的社 会功能认识不足。宗教现象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历史极为久远,影响又极为深刻广泛的社 会现象。在远古时代,宗教文化和宗教活动是维系社会的一种基本纽带,至今仍在不同 程度上发挥着强化人们的社会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和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宗教的 重大社会影响来源于它给予人们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的深刻文化功能。正当的宗教文化 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此 相反,各种邪教文化虽然五花八门,却都教唆信徒与社会为敌、与人类为敌,甚至以家 庭亲友为敌,有的还通过杀人或自杀等凶残手段来实现其教义。由于对宗教文化的社会 功能认识不足,曾导致一个时期我们对正当宗教的尊重、支持、保护和对邪教文化的抵 制、打击都显得不够有力。要么把二者都看成“迷信”,一概拒而远之;要么把二者都 看成“宗教信仰”,不能区别对待,不敢依法阻止和处理邪教的违法活动。第二,对宗 教文化的民众影响力估计不足。实际上,宗教文化作为社会民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社会广大民众的影响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正因为如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文化方 面的种种问题,对保持我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以上几个层次的考察和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现今的社会文化生态系 统是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民众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密 切合作,在总体上能长期保持平衡、稳定和良性循环态势的有机系统。它在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成长,又反过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一系列重要的积极社会功能。该系 统在运行过程中,曾不时受到种种文化病毒、文化垃圾的污染和扰动,出现过一些或大 或小的曲折,在系统内部的某些方面、某些局部和环节上,仍然存在若干有碍系统持续 优化的缺陷和问题。对此,必须认真、及时地加以解决。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继 续发展和完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和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这既是 实现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促使这一伟大实践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 件。优化我国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供选择的方法措施也不少。 这 里着重探讨以下几个对策性问题:

一、文化交汇与文化安全。要优化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社会全方位的文化建设。而这一建设是在当代经济全 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就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的交 汇过程中进行的,由此便产生了一个如何认识和对待“文化交汇”的问题。乐观论者认 为,全球文化交汇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光辉、弘扬自己的 民族精神提供了重大的机遇,甚至断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一定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角” 。悲观论者则认为,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强势和话语霸权”控制世界文化交汇,对我 国的文化和文明构成了严重挑战,甚至断言“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危机”。应当说, 这两种观点都各有其偏颇之处。

首先,全球意义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汇,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 良好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参与这些交往和交汇,及时抓住机遇,使我国经 济及综合国力长时期保持高速度发展态势,受到各国赞叹或效仿,影响力迅速提高。但 由此就断定我国的文化和文明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角”,似乎过分“超前”了。一 种文化能否在世界上充当“主角”,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该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经 济基础,在其所处时代的地位;二是该文化对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现实社会的适 应能力。以语言文化中的英语为例:英语在16世纪还只是居住在英格兰岛上的几百万人 的母语,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和全世界的大发展,英语便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扩张 到了世界各地。时至今日,英语已成为公认的世界语言。可以说,没有早期资本主义蓬 勃发展对英语变革的需要,没有英语对这种需要的适应,英语的世界“主角”地位是难 以想象的。我国的经济尽管连年以7%以上的高速度发展,但即使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也 还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我国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整个社会文化生 态环境建设,也还任重而道远。其间的每一步都不能排除遇到困难、挑战和危机的可能 性,故过分乐观是不妥的。

其次,悲观论者看到了世界文化交汇尤其是西方文化涌入我国所带来的挑战,并揭示 了在中西文化交汇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偏向、弊端和隐患。应该说,提醒人们尽早注意这 些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在总体上断言我国 的文化安全已出现“危机”则是言过其实的,据此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总体拒斥”的 态度,则是不可取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问题。所谓文化全球化,主 要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因交通运输、通讯联络和现代信息领 域的技术革命而加速发展,使各国文化冲破地域上观念上的藩篱,从而逐步构成一个难 以分割的全球文化共同体的趋势。在这个共同体中,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相互融通,但决不是相互取代、相互同化,更不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或后 殖民主义所期望的文化颠覆、文化统治和文化霸权。从总体形势来看,尽管想在我国搞 文化颠覆、文化统治的西方敌对势力确实存在,并时有活动,然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文化的多样化趋势,世界文化和文明交汇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趋势 ,始终还是占据主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综合国力等方面所取 得的巨大进步充分说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是“利”大于“弊”、机遇 大于挑战的。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历来就有胸怀博大、视野广阔的开放特性,玄奘西 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以及大西北的丝绸之路、大西南的茶马古道等等,都展示了 中华文化的强势亲和力与广泛包容性。今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 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华文化更加有魄力、有 能力在全球的文化交汇中不仅完全能维护自身的安全,而且定能在交汇过程中取长补短 、继续创新,使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 加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文化品位与文化价值。优化文化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整合和协调 好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当前最为突出的就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文化品位与文化价值 之间的关系。所谓“文化品位”,说法不一,但最本质的东西应指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 高度、科学理性程度和艺术深度。人类的文化创造和文明发展过程,也就是文化品位不 断提高和升华的过程。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的实践中,自身逐渐被文“化”的过程,因而追求文化的高品位,是人类进化和全面发 展的不竭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轻视、否定文化品位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以此 来贬责、嘲笑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更是错误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经济 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不同的个体乃至不同的群体之间,常常在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存 在着很大差异,进而导致人们在文化情趣、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分野,形 成文化品位上的差异,如“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 化虽然不像主流文化那样富于远大理想,不象精英文化那样高雅深邃,却与民间文化、 宗教文化一起能有效地满足广大民众复杂多变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这是包括大众文 化在内的所有民众文化最直接的社会效益,其中的大众文化更因其市场化和批量复制等 特点,还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它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显得非常耀眼。当然, 民众需要“普及”,也需要“提高”。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不 断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文化需求层次、文化鉴赏能力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市场的档次都 在逐步提高,高雅艺术已经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精英文化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观 众。

这种趋势有力地说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正在良性互动的过 程中不断转化和融通,特别是党中央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在坚持 文化发展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又明确强调了“ 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实现这种转化和融通,为构建一个更 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保证 。可以预计,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 将更加优异和完善。

三、当下关怀与终极关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裕与舒适、 政治生活的安宁和公正,而且还渴望和追求情感上的关怀和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 情感从个人生活上看,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从社会生活上看,包括爱国情、民族 情、阶级性、乡情等;从学科分类来看,包括政治情感、道德情感、宗教情感等。情感 是人对其人生经验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深刻的内心领悟和感受,它能在主体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宗教观、艺术观的支配下,升华成一种极为强烈的内在心理 情绪体验,使主体受到精神上的慰藉、关怀和激励,进而转化为喜、怒、哀、乐等外在 表情及其相应的举动。人们对真的探索、善的追求和美的创造,除理智、直觉等因素外 ,也离不开情感的功能和作用。

人在文化生活中所追求的情感慰藉和精神享受主要有两类,即当下关怀与终极关怀。 当下关怀主要就是对人当下的现实生活及其所产生的精神感受的关怀,它是人在现实社 会环境中“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其需求的重要性和经常性并不亚于一日三餐。特别 是在当代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的精神压力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情感当下 关怀的渴求,甚至超过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所谓“都市病”患者,大多并不是愁吃愁穿 ,而是愁的心情“烦燥”、“紧张”、“不愉快”,以至因此成病。正是在这种条件下 ,大众文化最先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大众文化植根于现代工业社会,它适应市场经济 环境中普通民众对当下关怀的渴求,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帮助人们舒缓情绪、消除郁闷 、释放能量、减轻压力,使人们在充满感性刺激的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体现快乐感觉 ,稀释工作疲劳,振奋精神意志,强化主体意识,等等。总之,满足民众对当下关怀的 需求,这既是大众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它备受我国民众青睐的原因之所在。

不过,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永恒幸福的企盼,导致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绝 大多数人,不仅要求得到眼前的、暂时性的当下关怀,而且还希望得到包括终生的、子 孙后代的直至“来世”和“永世”的终极关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正确 认识和处理当下关怀与终极关怀问题,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优 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  ;  ;  ;  ;  ;  ;  ;  ;  

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_精英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