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课堂的重要内容是“活”和“动”_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道德课堂的重要内容是“活”和“动”_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课堂贵在“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长时间以来,初一思想品德课成了许多教师怕上的一门课程,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这主要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课堂贵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脍炙人口的佳诗丽句、令人捧腹的笑话故事、饱含哲理的寓言漫画等引入课堂,或以唇枪舌剑的辩论、绘声绘色的演讲、生动活泼的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出现另一番景象。

下面就以新课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旨在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诗歌抒情,寓教于悟,诱发学生的灵动感

初一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和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面对新环境,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一般都比较复杂。随着中学学习任务的增加和难度的增大,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些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仍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一些在小学学习比较好或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到中学后会遇到很多竞争对手,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引导不及时,也可能会下滑或后退。因此,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鼓起生活的勇气,激起学习的热情是这个时期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们知道,好的诗篇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启示真理,诱发人的灵动感,达到改造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目的。《珍惜新起点》是教材的第一课,要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想上好这一课至关重要。于是,我选用了经过改编的散文诗《“0”的遐想》来导课:

“0”是一无所有,荒凉而神秘,但在有志者的眼里,它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

“0”没有质量,没有体积,但任何伟大的事业,无不是以它为起点。

“0”是分界线,以它为界,左负右正,两个方向,两种前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0”是新起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0”为友,人生旅途方可轻装前进。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品味了这首诗后,在美的感染下,有的还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接着认真地将其抄在笔记本上。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他们内心的感受。我相信,在这新的起跑线上,他们谁也不甘落后,定会从现在开始,珍惜新起点,把握新节奏,拥抱新生活,青春的生命必将充满灿烂的阳光。

二、幽默激趣,寓庄于谐,引发学生的亲切感

生活中,人们喜欢相声、小品等节目,这是因为演员们那滑稽幽默的演艺和妙语连珠的台词带给人们许多欢笑和快乐。实践证明,幽默的魅力无穷,其潜力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乃至权威的命令。课堂上,适时的幽默或笑话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而且还可以快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如讲授《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一节课时,由于是下午第一堂课,同学们大都难以打起精神,于是,我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假如你学当汽车驾驶员,现在要考驾驶执照。汽车开动了,突然,你的前面同时出现了一个人和一条狗,你将怎么办?撞人还是撞狗?”话音刚落,几个快嘴的不假思索地答道:“撞狗!”我没立即表态,只见那几个抢答者瞪着眼睛看着我,希望得到我的认同。我笑了笑问他们:“确定吗?”机灵鬼小捷眨巴了一下眼睛,大声说:“不对,应该要刹车!”大伙在一片笑声中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我想,这样的导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会在孩子们的大脑中形成一个“警戒点”,以后他们是不会轻易伤害其他生命了。

三、辩论明理,寓疑于析,促发学生的成就感

我们知道,青少年学生不仅具有好奇心,而且还喜欢表现自己,只要教师能够提供展示的机会,他们就会将自己的能耐发挥得淋漓尽致。难忘那次教学《坚强意志的力量》时的情景。根据教学内容,我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提出来,要求同学们谈谈坚强意志的表现。当我一提出愚公精神,不出我所料,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愚公没有创新精神”“愚公应搬家”“愚公为什么不绕道?”等观点。沉静片刻后,我又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相对来说,东部发达,西部比较落后。那么西部是不是也要来个大搬家?”这一句,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了:有的说从贫穷落后的地方移到发达富裕的地方去住当然好啊,我如果住在西部,那我肯定搬家;但马上就遭到许多同学的反驳:我国人口多,东部人口密度大,应该要开发西部,甚至还谈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必要性呢。有的说自己随父母去过城市,城市生活舒服,他十分向往城市的生活,长大了一定要到城市去住;但有人立即反对:“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嘛,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了一定把家乡建设得像城市一样美。有的说应该算算账,怎么合算怎么做;持反对意见者则说,绕道和搬家都是逃避困难和责任,我们应该学习愚公精神,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我不停地为同学们鼓掌助威,一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参与到辩论当中来。看到同学们获得成功后得意的样子,我心里也乐滋滋的,乐的是这堂课不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他们大显了一把身手,从而有效促发了其成就感。

四、情境表演,寓学于乐,焕发学生的体悟感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学生文明话会说一大筐,文明事却一件做不了。究其原因,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简单、粗糙、肤浅和过多的空洞说教所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以及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等都特别反对教师的政治道德说教,强调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知识巧设情境,用小品等形式让学生表演,使之从中获得体验,便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如在学习《善于尊重他人》一节时,我选两名学生表演了这样一个小品:一清洁工(女生扮演)在清扫道路,一青年(男生扮演)边走边在刚扫过的路面上丢下一片纸屑。清洁工不动声色地回来将其重新扫除,不料那青年又扔下了一片。这时,清洁工回头说了一句:“这里刚扫过,请将纸屑放进垃圾桶!”只见那青年露出蔑视的眼神:“我不扔纸屑,你可就要失业啦,怎么不感谢我,还这样和我说话?”清洁工没与青年理论,挥动扫帚再次将纸屑扫除。表演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谴责那青年的无理,为清洁工鸣不平。通过讨论,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和社会公德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道理,而且从此班上乱扔纸屑的不良风气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漫画示理,寓义于形,启发学生的创新感

漫画是一种以夸张的手法画出带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它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和幽默感,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有研究表明,看漫画长大的孩子,其想象力往往比一般孩子要丰富得多。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漫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概念,启发其创新感。如在教学《犯罪必受惩罚》一节时,我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郑辛遥的哲理幽默画:自身不修炼,难免被“修理”。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品味漫画后,深深懂得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并决心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修炼”自己,从小就要学法、懂法、用法,长大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六、故事导思,寓理于例,生发形式的使命感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喜欢故事。课堂上恰当地引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战胜自我,自强是关键》时,我带给学生这样一则故事:一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可以稳操胜券,结果却惨败于对手。他愤愤不平地找到师父,在师父面前指出对手的破绽,并决心根据这些破绽练出攻击对手的新招。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求他在不擦掉的情况下,设法使这条线变短。搏击手百思不得其解,请求师父指教(讨论:谁能帮帮他?)。只见师父在原来那条线旁边,又画了一道比它更长的线。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思维十分活跃。对照自己的过去一分析,大家才发现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实常常遇到这样的拦路虎——放任自我。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自强不息,才会进步。

七、游戏启智,寓知于践,激发学生的追求感

好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因受古人“勤有功,戏无益”思想的影响,生怕孩子贪玩而耽误学习,因此千方百计地限制孩子们玩耍和游戏。其实,“戏”的益处很大,它不但能及时调节人的神经中枢,而且还可以增进人的大脑发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某些道理,还可以摆脱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困境。如在教学《团结协作,互助前行》这节课时,我请四个小组每组派两名选手上台,让每位选手背上背一个小纸篓,发给一根比手臂长若干的带柄勺子,要求手必须持手柄的末端,从每组备好的筐内掏乒乓球往篓内放,三分钟后,看哪组篓内总数多。一开始,有的选手违规操作,当即被大家制止。在没有捷径的情况下,选手们都笨手笨脚地无法放进球。后来有的选手找到了窍门:两人合作互装。待其他选手发现时,时间已到,结果四组进球的数量悬殊。紧张而又热闹的游戏结束后,同学们仍回味无穷,他们无不感叹地说:“团结协作原来如此重要!”

此外,构建生活化课堂还可以走出课堂,如开展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或参加访问、帮贫助残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当然,课堂教学不可能自始至终都保持精彩,也不可能每一堂课都能出精品,更不能一种方法包打天下。我们只有根据教学情境和实际需要合理运用,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常教常新,充分满足学生对于新事物、新变化的渴求,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标签:;  

思想道德课堂的重要内容是“活”和“动”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