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依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第六小学 547300
【摘要】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发射性的思考方式,人类大脑可以将感觉、记忆等信息建立一个思考中心,并基于这个角度产生若干个关节点,同时每一个关节点出现中心主题。小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生活经验方面表现出一定不足,掌握词汇量有限,无形之中增加语文的写作难度。通过思维导图发散特点,帮助学生科学选题,合理安排写作内容,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写作;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197-01
引言:
我国不是唯一一个应用思维导图的国家,其属于西方文化,我国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已有20多年的时间,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新课标对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创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将其引入作文教学中,帮助写作开辟全新的视角,提高写作效率。
一、思维导图与小学生
(一)小学生特点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不具备丰富的学前儿童知识,难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才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经过研究可知,游戏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大多数幼儿园都主张利用这一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但进入小学以后,学习更加严格,对学习结果产生量化需要,即考试和分数,体现较强的目的性,还会布置各种书面作业。
儿童开展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开展直接性学习,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凭借经验开展间接学习;学习强调策略特点,并将其作为终极目标。小学儿童除了体现出普遍性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性:兴趣对学习的作用十分关键,失去兴趣会影响学习效率[1]。
(二)思维导图适合小学生
通常学生更喜欢经常可以做游戏、做手工的音体美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引入画图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布置作业中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了吸收知识的水平。在建立知识系统中,将学生作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创造快乐的学习体验。小学生不断提升智力水平,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若指导小学生科学用脑,必将增加有关的知识连接点,扩大神经网络,也会强化脑力。思维导图可以协调左右脑共同开展学习,结合绘制的脑细胞形态,全部知识都是密切相连的。这种关系促使学生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促进智力的开发[2]。
二、构建小学写作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写作题目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取与学生实施头脑风暴的方法,结合其中一个主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与学生共同选择最合理且精彩的题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练习写作时,要求描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写这篇作文重点应把握去过的地方怎样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力,帮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进一步喜欢介绍的地方。在指导学生设计题目时,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逐一列举出自己去过的地方,还可以科学分类,之后结合自己喜欢的地方,初步设计题目。
(二)利用思维导图,选择合理材料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解决为拼凑字数而胡乱堆砌材料的问题。比如,描写课堂上发生的一件事,某一学生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直接选择课堂的事情描写,而是先描写清晨起床、洗漱等事件逐步深入介绍,直到最后出现课堂发生的事。在文章中无法找出关键点,整体描述拖沓冗长。长期如此,必将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插入主题,围绕题目完整陈述事情。比如“我的课余生活”,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展示课余生活,并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再现情景,采取精准的语言有序展现人物动作表情及神态[3]。
(三)利用思维导图,合并各部分写作内容
在学生构图过程中地位导图的作用十分关键。比如《父母的爱》,分析主题内容结束以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讨论,鼓励学生分享父母对我们的爱。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路反映在黑板上,形成思维导图。通过一些指导以后,学生可以选择很多描写实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挑选最有趣的时间,设计思维导图。比如,一部分学生挑选“生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描述事情的发生过程,也就是每个环节父母做了哪些。教师持续引导学生回忆,把握时间发生的细节,不断扩充思维导图。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或班级单位形式要求学生修改,这也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帮助学生优化思维导图。
(四)利用思维导图,改进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好的思维导图实施修改,进一步获得更清晰、明确的写作思路。第一,指导学生想象有关文章的实例内容,以及应当划分几个段落,在哪个段落描写主要内容,并引入思维导图。之后,指引学生重新总结混乱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写作内容。比如,写《珍珠鸟》时,教师可以明确主题内容“保护环境和珍珠鸟”。并为学生提供指导:珍珠鸟是什么样的鸟?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怎样?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影响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如何更好的保护这种鸟?之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写作内容编制思维导图。学生初步了解了绘制思维导图的关键,能够迅速找出写作核心思想与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准确列出“我爱小鸟”的主题,还有的学生这样描写“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保护它”。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改进思维导图结构,并指导学生开始写作[4]。
三、结束语
综合分析,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中写作教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提升了写作水平,令学生持续强化表达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真实情况,把握思维导图的定义,科学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安排写作,有利于学生合理选择题材,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4):102-103.
[2]朱柯珂.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243.
[3]王亚楠.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77-79.
[4]朱小英,马德俊.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1):88-89.
论文作者:罗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内容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