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派范式与中国的组合选择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派范式与中国的组合选择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范式论文,流派论文,中国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4-0018-07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兴衰,固然与所处时代的制度、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社会等条件有诸多联系,但是一个适宜的发展战略对该国或该地区的发展也起着或加快或延缓的作用,而且战略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和全局性的,因此,历史上不乏一个国家或地区因主观上选择了一种发展战略而导致该国兴衰的案例。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发展战略制定属于顶层设计。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始终将确定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最高决策的头等大事,并为此持续制定和推出了一系列战略,大到小康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走出去战略等等,小到具体区域、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周期性的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更加突出了我国战略顶层设计的连贯性、缜密性和协调性。随着战略实践的丰富,有关战略的理论提法也随之产生。国家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命题,以往的国民经济学研究忽视国家发展战略理论问题研究,以至这个研究领域的成果乏善可陈。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种基本理论流派进一步挖掘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一、发展战略分类

在古今中外各种大大小小的发展战略之中,随口而出的发展战略和深思熟虑的发展战略都有。然而最值得关注的仍是那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效果固然有很大不同,但就其战略基本理念和构成要素而言,依然可做适当的科学归类与抽象。

我们借助两个基本范畴,将这些战略流派做一归类和抽象:其一,借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均衡与非均衡;其二,借用科学哲学的“范式”一词。凡在战略构想中强调各个战略要素方面的彼此兼顾和相互协调,强调各个经济相关要素之间应当保持适当比例关系的战略,归入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凡在战略构想中单强调某个战略要素方面的重要性,并不强调经济相关要素保持适当比例的战略,归入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由于各流派战略思想内涵丰富,上述分类并非泾渭分明,甚至个别发展战略还同时体现均衡和非均衡的双重特点。因此对各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进行简要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有必要指出,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发展战略有过一些研究,其代表性的观点是六种分类:货币主义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绿色革命战略、再分配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并将这些战略看成是沿着一个多维光谱分布的各个点,货币主义战略和社会主义战略是这一光谱的两级,其他四个战略分布在两级之间的某个点上。[1]显然这种分类是典型经验性的,缺乏逻辑性。事实上,发展经济学也主要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逻辑验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实,除了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有过经典性的阐述之外,一般在发展经济学中找不到有关发展战略的系统阐述。此外,发展经济学将发展本身看作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认为导致偏离平衡的结果恰恰是发展的理想格局。“在一个竞争经济中,收益和损失是不平衡的征兆,我们的目的是使不平衡存在而不是使其消失。要使经济向前发展,发展政策的任务是保持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平衡。”[2]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排斥了均衡战略范式的存在,在实践上也无视了主动寻求协调发展的战略行动。

(一)发展战略的均衡范式

均衡发展战略强调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即通过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齐头并进的发展实现国家全面发展目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战略流派包括综合平衡派、可持续发展派以及比较优势派。

1.综合平衡发展战略

综合平衡发展战略来自陈云等的构想,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的历史条件下,并在此后的经济建设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合平衡战略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方面提出了社会总产值与总购买力的平衡、物耗价值与补偿基金的平衡以及消费与积累基金的平衡;在结构平衡方面提出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换和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3]陈云、薄一波等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作为基础,在详细分析国民经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比例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更具实践意义的综合平衡发展战略,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应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尤其应注重财政(基础)、信贷、物资和外汇四个方面的平衡,并指出,应保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的协调,秉承建设规模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原则,按照短线做好平衡工作,力主留有余地的财政政策。

尽管从现在来看,综合平衡战略中的一些主张与在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为背景下提出并主张财政赤字无害的凯恩斯主义调控理念格格不入,但其寻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精髓在今天依然是有价值的,并被科学发展观所吸收。

2.发展战略

如果认为综合平衡发展战略是横向均衡战略的代表,那么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是纵向均衡战略的典型代表。该战略思想于1987年由时任世界环发委员会主席的布伦特兰夫人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达成相互协调和平衡。说到底,就是要在地球系统和人类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将经济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转变为全面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和谐以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多重目标。从这个意义而言,科学发展观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3.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源于古典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均衡发展类战略中的又一流派——尽管其政策主张中包含了非均衡发展的成分。在我国的代表人物为林毅夫。该流派是在批判赶超战略流派的背景下提出的,认为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并非由于赶超战略的成功运用,因为赶超型发展战略在促使一国某些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该国国内的市场价格和汇率水平,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失误并使经济陷入困境。同时,受保护的行业必然产生垄断,从而使获得保护的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维护其垄断地位而不是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上。该理论认为,真正促使后发国家经济腾飞的因素在于能够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不失时机并恰当地利用本国的要素禀赋。该战略同时认为,由于赶超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不可能维持长期发展,尤其是对人口规模较小、资源蕴藏量不高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在逐步调整资源禀赋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快速、持续的增长,从而在总体发展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流派是在假定各个经济体系之间具有相互不同的经济优势,然后各自利用这种相对优势分别进行生产分工和贸易交往从而寻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主张。这种范式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经济解说,而古典主义构想的经济世界是均衡的世界,各个经济体的相对优势只有在一个均衡的世界体系中才能判定,离开这个均衡的世界经济体系,各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将是模糊不清的。值得提及的是,这个流派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经济体利用静态相对优势寻求动态均衡发展,从而以初始的非均衡优势发展再到结果均衡,这与后面提到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相似之处,但在总的战略理念上依然属于均衡发展战略派。

(二)发展战略的非均衡范式

非均衡发展战略指根据本国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地域,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进行重点发展,或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国核心竞争要素,通过重点产业和核心地区以及核心竞争要素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非均衡发展战略可细分赶超战略、竞争战略和核心-边缘战略。

1.核心-边缘发展战略

该战略的代表人物是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他强调通过核心区的非均衡发展带动整个经济体的发展。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并进一步带动其他区域和产业的发展,要比“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更加具有现实性。核心区的迅速发展能够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在提出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同时,赫希曼认为产业发展亦应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即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成波及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理论同时认为,将投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平衡发展战略不能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一个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必须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才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4]当国民经济中那些产业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得到足够的发展,就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一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个战略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采用的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中得到充分体现。

2.赶超(倾斜)式发展战略

赶超式发展战略又称倾斜式发展战略,代表人物为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该战略是在受各种“计划”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以开发型国家市场经济为基础,经济高速增长为目的,各时期赶超型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手段,通过国家干预弥补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市场失灵”,以此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领导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政府果断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优先重点发展钢铁、煤炭等进口替代产业,保证重要生产资料的供给,实现了恢复生产的目的;以需求弹性较大的重化工业为“龙头”,拉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发展,提高增长率;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本国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充实经济实力,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个发展战略流派还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所谓“雁行”产业经济范式解说。

3.竞争优势发展战略

竞争优势战略以迈克尔·波特等人为代表,该理论通过钻石模型诠释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钻石模型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以及同业竞争等核心要素构成,同时,以机会和政府作为两个变量,与这四个核心要素共同构成菱形关系。这个发展战略流派的核心理念在于:将实现经济均衡的功能留给市场自身,政府和企业应做的事情是全力打造和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优势,围绕核心优势而形成的整体均衡就会自动实现。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产业链集群——即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地理上的相对集中不仅可以加强同业之间的竞争,还可以缩短相互之间的沟通渠道,加速相互学习,有利于观念创新与交流,并不断扩大其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从而形成产业群内部的一种自加强机制,这种由本地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所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很难被其他国家的企业超越的。[5]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经济无疑是这一战略成功应用的最好诠释。克林顿上任伊始,便在科技创新的心脏——硅谷地区发表了代表美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一个建设经济实力的新方针》,确立了以硅谷为核心建立科技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基于该战略思想,克林顿政府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技委员会作为技术政策的决策机构,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业发展合作计划正式确定为国家计划,制定了促进军转民和两用技术开发的技术再投资计划,在克林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一个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美国国家技术政策体系和产业链条逐步形成。①随着该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美国的GDP由1992年的6.1万亿美元持续增长到1999年的9.1万亿美元,国家的经济总量提升了近一半,占全球GDP的百分比也从1992年的23%上升到1999年的28%,扣除膨胀因素,实际年增长率达到4%,出现了美国经济近30年来最长的、也是增长最快的一段“黄金”时期。在此期间,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也从1992年创纪录的负债2900亿美元转变为1997年首次持平,而1999年的财政盈余则达到空前的2110亿美元。在就业方面,克林顿执政期间共创造了22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失业率保持30年新低。[6]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范式选择

不同的战略流派各有特点,也各有自身的现实意义。然而到底采取哪一种发展战略范式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的一定阶段而采用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

1.起步阶段:非均衡战略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受自身资源、技术水平以及工业基础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做到同时使所有产业部门的发展齐头并进;集中资源发展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和产业,通过核心区的发展带动边缘区,以“终端产业”的发展带动中间产品产业和初级产品产业的发展,对于工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资本投资能力差的国家无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然而实行非均衡战略存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非均衡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优先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重点产业的正确选择。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由于经济建设经验匮乏,也鲜有现成的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循,因此在确定战略方针时存在较大的盲目照搬套用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经验的倾向,而一旦核心区域或重点发展产业的确定出现失误,如将资源禀赋较差的区域确定为核心区,将产业关联性不强或不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确定为重点产业,势必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财力。这对于急于利用有限资源优先发展地区和产业的国家而言无疑将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其二,尽管优先发展核心区域和重点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带动边缘区域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但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所谓“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作用下,区域之间或是产业之间并不必然形成循序渐进、相互促动的发展格局,相反还有可能形成巨大的地区间和产业间发展断层,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矛盾激增。如何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核心区域带动边缘区域,利用优先建立的重点产业的关联诱发作用催生有竞争力的中间产业和初级产业是非平衡发展战略成功实施之后带来的问题。

成功地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经济腾飞的国家,往往在成功之余,其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低端产业产品换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模式,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和产业集群,而且还丧失了本国一部分既有的核心竞争力,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前苏联的发展教训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前苏联的发展战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苏联“一五”计划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该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加速工业化和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在连续实施了几个工业化和技术进步的五年计划之后,前苏联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强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数量超过美国。第二阶段(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基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现状,前苏联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并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目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前苏联的经济战略转变并不成功,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成效有限,最终因国家解体而失败。

2.腾飞阶段:从非均衡战略到均衡战略的过渡

处于经济腾飞初期的国家或地区,采用均衡战略固然可以在巩固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的同时,弥补和修复在工业化初期因采取非均衡战略造成的种种弊端,然而,工业基础薄,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差的问题很容易便在均衡战略的实施中凸现出来,甚至还有可能将起步阶段积累的优势丧失殆尽。而且,腾飞初期的国家或地区,尽管已经形成了潜在的产业优势但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利用非均衡战略累积的比较优势,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打造优势产业和经济发达区域,不仅可以鼓励先发产业带动后发产业,先发地区带动边缘区域,最终达到一个均衡、合理的发展局面,也可以避免均衡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大规模资金和技术投入问题。

当然,腾飞阶段非均衡发展战略并非一成不变,该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整,这在日本赶超式战略的实践中尤为显著。1970年代以前,日本政府通过“产业合理化”政策,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促进基础工业成长,采用租税特别措施、财政投资贷款、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措施取得了赶超式发展战略的巨大成功,在钢铁、造船、机械乃至整个工业制造业领域日本都完成了对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超越,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日本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并没有僵硬的一路走下去,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降低和资本边际效应递减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日本转而采取竞争优势战略,提出“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逐步摆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培养本国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此摆脱对美、欧国家的技术依赖,从而一举占据了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韩国明显地依循了从非均衡战略向均衡战略转变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到90年代腾飞阶段,高速增长的消极后果是首都经济圈过于集中,导致国土资源布局严重失衡。为此韩国政府主动采取区域均衡战略,积极实现战略转型。其区域均衡战略包含国家中枢管理功能的分散化、中央向地方下放行政和财政权力的分权化,战略产业向地方合理分布的分工化三个核心内容。难得的是,这个国家均衡发展战略在历届政府更迭过程中始终被坚持。[7]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面临立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既缺乏资金设备,又缺少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客观现实,政府当局将吸引外国投资,利用外国资金、设备、生产和管理技术促进本国工业发展作为经济战略的重点,外国投资额曾一度占据投资总额的3/4,并主要集中于石油提炼、电子电气、金属机械和修造船等几个主要工业部门。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根据各个战略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在工业化战略取得成功后,推行各项社会发展计划,如公共建屋计划与城市重建计划、教育事业以及家庭计划等,从而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适度平衡发展。

在经济腾飞阶段,顺利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放弃一种在现实中已经成功的战略,转而采取一种还只是口头上宣称必需的战略,没有确切的事实和依据难以做到。战略显效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经历,在没有新的战略成功证明的情况下要改变原来的战略自然十分困难。

3.发达阶段:以均衡发展实现可持续

从目前世界不均衡发展的现实角度看,已经步入经济发达水平的国家必然要在一些重要产品生产领域占据绝对垄断的优势地位。此时,采取波特的竞争优势战略似乎是这类处于先发优势国家的必然选择,借此打造国家竞争优势,从而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取得优势,在利益的全球化分配环节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在国内发展上,经济发达国家却开始推行均衡发展战略,以日本为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国内推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当然成效并不显著。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的经济停滞之后,日本开始重新将经济的增长点放在全新的产业上。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最新编制的《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日本提出的是新经济增长战略、新能源战略和全球经济战略并行的一种发展战略。其中,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能源应急策略、尖端技术研发、品牌打造等等是其战略要点。另一个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国家——韩国,则在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更加明确地宣布国家由非均衡发展进入均衡发展阶段。在这个均衡发展阶段,国家的发展战略侧重于平衡区域之间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发展。

目前处于发达阶段的经济体已经就均衡发展取得了共识。作为这个均衡战略的集中表达形式——可持续发展战略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选。但是这种寻求本国均衡发展战略却想在外部非均衡状态的全球化过程中取得成效的发展理念,需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配合。而此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尚处于发达阶段之前的发展阶段,适合于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范式仍是非均衡战略。由于各国在不同阶段推行各自不同范式的发展战略,在总体上将会产生复杂的局面。发达国家力图用均衡发展战略理念引诱发展中国家改变自己目前适宜的发展战略,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才能有双赢的局面。

三、中国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选择

从建国到本世纪初,中国一直采用非均衡战略范式中的赶超式战略。这个战略总的说来是成功的。然而,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的弱点也开始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显示出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与资源短缺开始加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拉大等日益突出。在非均衡战略指引下的出口导向型发展和复制型技术引进,帮助中国确立了“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而国家亟待培育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则显得极不相称。因而自2003年起,一种以科学发展观引发的关于发展战略范式转型的讨论成为发展战略理论的热点。均衡发展战略流派的主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从目前中国进入经济腾飞阶段但尚未进入发达阶段的具体国情而言,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依然是一种适宜的选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各个方面,无论是与地理大国的发达经济体还是与地理小国的发达经济体相比,都算不上经济发达体。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对中国其实并不明智。但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而且这些弊端一方面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因此,单一的均衡发展战略范式选择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可行的发展战略选择应当是一种混合型:一方面需要均衡发展战略范式指导以平衡各方面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仍然需要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引领培育核心竞争力,在关键领域和核心区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中国不是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的发展战略成效。

第一,国内区域发展采用均衡战略。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即东部沿海、西部内陆、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区域各自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但是区域差距拉大加重了国家经济总体的不平衡性,消极后果明显。因此继续采用核心-边缘战略已不合时宜。现在最需要的是应用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引领这四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各自区域的经济优势和资源特色协同发展。

第二,国内产业发展采用非均衡战略。中国的产业结构尽管不合理,但是,这是现实条件造成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继续推进若干战略型产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能力较强的产业以及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高科技领域和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制高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技术领先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仍然有必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生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让大型国企走出去发展的战略,都是符合战略意图的。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发展服务业的平衡设想,实际上需要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才能得以实现。产业发展采用竞争优势战略,不会对国内产业结构失衡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相反会增强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第三,外向型经济发展依然是明智的战略选择。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了以往的外需驱动型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但是由此放弃外向型战略是不可取的。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依然具有要素资源成本低的优势,依然需要吸收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发达经济体也依然要利用中国的这些优势。所以,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为弥补单纯依靠外需拉动增长的弊端,适当地启动内需有必要的,但是不可寄予过高希望。

第四,均衡发展理念采用要适度。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出现了许多新理念,对转变以往的非均衡发展理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有的理念过于超前也会给现实情况造成消极后果,比如,经济增长第一理念固然不对,但是对于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继续寻求经济总量增加何时能够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重视社会发展理念固然不对,但是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固,社会发展能够可持续吗?不以人为本的理念固然不对,但是大搞民生工程从而陷入福利性陷阱也是发达经济体在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教训。陈云就曾提醒过,好事要做,但不可做过头。他主张综合平衡发展,但是按照“短线”做平衡。目前均衡的起点应当集中在那些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短线”或“短板”方面。

第五,让宏观调控承担短期均衡的功能。对市场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转型中取得的重要经验,宏观调控并不足以承担长期结构均衡发展的功能,但是对于克服短期的总量失衡还是有明显功效的。宏观调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经济失衡带来的冲击,平衡实施局部非均衡战略带来的弊端,也是总体上采用均衡发展战略的需要。

注释:

①这一产业技术政策体系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即创造一个有利于私营企业创新和竞争的商业环境;政府大力推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扩散;支持与促进工商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及基础架构建设;推动实现军事和民用产业基础的一体化进程;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支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

标签:;  ;  ;  ;  ;  ;  ;  ;  ;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派范式与中国的组合选择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