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主权财富基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权论文,神秘论文,财富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11月,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阿布扎比投资局斥资75亿美元收购花旗集团4.9%的股份,使这家公司终于在次级债危机的困局中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12月上旬,出于同样的原因,瑞士联合银行(UBS)将其10.8%的股份出售给新加坡政府和一家神秘的中东投资公司,总价值达到115亿美元。通过一种名为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工具,各国政府已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西方金融公司,从券商贝尔斯登、投行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到黑石集团,由于次级债风波,投资者们都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行投资,而两个中东政府基金甚至拥有了伦敦证交所三分之一的股份。其中,2006年阿联酋的一家政府所有制公司试图买下经营美国若干个港口的公司,这一计划遭到了最为激烈的抗议。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个中东国家竟然将能够控制恐怖分子可能的入境点。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为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公司(CIC)向美国三大券商之一摩根士丹利注资50亿美元。通过这些事件,主权财富资金为世人所关注。
但什么是主权财富基金,人们莫衷一是。对于主权基金,有很多形容词:呼风唤雨、神秘、缺乏监管。一时间,主权财富基金成了神秘、强大、无法监管的代名词,虽没有达到谈虎色变的程度,但这个实际上并不是新鲜事物的金融工具,引起了人们极高的关注。
主权财富基金的形成原因
“主权财富基金”(下面简称为“主权基金”)既不同于传统的政府养老基金,也不同于那些简单持有储备资产以维护本币稳定的政府机构,而是一种全新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积极投资机构。财富主权基金,就是政府拥有的基金,但独立于中央银行。目前,全球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其他一些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在酝酿之中。主权财富基金首度出现于1953年,在1990年代以来,主权财富基金逐步兴起,目前已遍布全球各地。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和资源丰富国家,也包括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贫乏国家。
对于很多发达国家而言,主权基金最近几年的膨胀令人瞠目结舌。一些国家依靠钻石、石油、金属甚至牛仔裤、玩具积累的巨大财富,正涌入国际金融市场寻找“猎物”,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些基金的规模有多大。目前6家最大的主权基金为:阿布扎比基金(6250亿美元)、新加坡(淡马锡、GIC共3250亿美元)、挪威(3220亿美元)、科威特(2130亿美元)、中国(2000亿美元)、俄罗斯(1280亿美元)。如果控制这些基金的国家更多地将其外汇储备金注入这些基金,它们的规模将更大。其他的一些大规模基金分别由卡塔尔、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文莱、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加拿大、伊朗和新西兰拥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主权基金控制了大约3万亿美元的资产,从1990年的5亿美元开始连年递增,并有望在2012年达到10万亿美元。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2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其中2.1万亿美元集中在20个国家主导的主权基金之内。目前主权基金还算不上一个大数目。它只相当于全球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储蓄)的1.3%,其他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产是它的24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主权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的总和。
而据渣打银行统计,截至目前主权基金的规模为2.2万亿美元,预计10年后将有可能达到13.4万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到2015年,主权基金的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
关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数量,说法不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一势头还将延续下去。
主权基金的崛起,与全球化关系密切。一批新兴国家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经常项目巨额顺差常态化,国家又不希望汇率上升过快,于是外汇储备急速膨胀。中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是其中的代表。另一批新兴国家则直接受惠于全球化带来的能源,商品需求增加,石油价格、矿产品价格的长期高企,以及国家对资源开发权力的拥有,制造出另一类国家财富,海湾国家(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和俄罗斯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国家具有政府主导的传统,市场运作下的理财工具又不完善,于是财富大量集中在主权基金手中。尽管这些基金大都是由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主权国家建立的,但美国却有一个特例:由州政府管理的阿拉斯加永久基金,成立于1976年,用于石油利润的再投资。这些基金由于国际油价的飙升而日渐庞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多数规模不断扩大的主权基金都要感谢不断上涨的油价。最大的基金都属于石油出产国并非巧合,这些国家正使用基金这一手段对石油收益进行再投资。当石油资源枯竭后,它们因此又会有新的收入来源。挪威的基金是运作的典范,当初成立该基金的目的就在于对北海石油收益进行再投资。
主权基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主权基金对金融市场乃至对世界经济有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主权基金,既感到好奇,又对它保持警惕。对市场人士而言,它可能是“危”,也可能是“机”。主权基金的最大特点在于“主权”,隐约间可以看到国家的影子。它们与生俱来的不透明性,必然引来猜测和疑虑;它们庞大的规模,势必对市场走势带来影响。主权基金正在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支新军,它的崛起对资金组成、市场运作、投资模式都会带来结构性的转变。
由于主权基金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它们资产配置上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金融市场价格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此基金仍在爆炸性扩张中,其影响力一定越来越大。
尽管跨国投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主权基金仍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投资决策是由政府而非个人和公司作出的。除此之外,与中央银行倾向于将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库券之类的资产项目不同,主权基金通常投资于企业公司。2007年,此类投资最大的目标国就是美国。全球最大的二十几个主权财富基金每个规模均超过100亿美元,它们控制的超过3万亿美元的资产,使得对冲基金拥有的1.5万亿美元资产相形见绌,而后者由于其市场影响力而更能受到法规约制。与对冲基金一样,大多数主权基金也是保密的。它们没有资产列表,也没有义务就其投资政策出具报告。
亚洲美元和石油美元,早已替代欧洲退休基金,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买家。它们源源不断地向美国提供廉价资本,是美国低利率环境的源头,是美国及全球增长的动力,是世界贸易全面失衡但经济却屹立不倒的支柱。
主权基金甚至改变了全球的经济秩序。
美国等富裕国家,曾经把这些目前拥有主权基金的地方看成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美国给钱和援助。而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曾经是发展中的国家通过主权基金甚至改变了全球的经济秩序,深入到了美国后方。
凡股市发达的地方,必也有许多弊端:通货膨胀频频光顾、贫富差别悬殊、券商老大穷奢极欲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社会动荡。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导致社会动荡,希特勒类型的法西斯人物差点在美国上台。德国和瑞士这两个国家对此似乎十分清楚。德国和瑞士也有股市,但都是小赌无恙,没有大起大落。两国对通货膨胀都是严防死守,露头就打。两国也有大券商。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和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不但在美国抢滩登陆,而且还跑到中国来发动投资者闹股市,但它们并不在本国闹股市。虽然没有如火如荼的股市,两国也是世界的顶尖富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从德国和瑞士的经验看,应当到敌人后方去,到美国后方去。如果实力不够,暂时无法以券商的形式直接发起冲击,不妨退而求其次,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到华尔街去。
在主权基金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同时,在现实经济中,也有些主权基金长期困在外汇储备中,受制于流动性、安全性的限制,回报并不理想。主权基金面临着其他基金所想象不到的困难。过于庞大的规模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主权基金规模往往超过千亿美元,每单投资可能以10亿美元计算。在债券之外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往往不足。无论是股票还是黄金,第一个买单出手便带动价格急升,成为自己后续买单的障碍。政治敏感度是主权基金的另一敌人。国家的背景很容易令人产生疑虑,政治与国家安全考虑不断带来非商业原因的干扰。主权基金的战略投资很可能激起保护主义情绪,这从很多案例中可以得到作证。例如,泰国政府不愿让新加坡淡马锡购买泰国国内的某一电信公司股份,泰国总理他信下台及流亡海外和主权基金不无关系;激起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抗辩后,迪拜港口世界公司不得不放弃对拥有6个美国港口经营权的航运巨头英国半岛东方航运公司(P&O)的收购意图。
主权基金庞大的规模让人们无法忽视,而它们天生的不透明的特性已经引起了投资者以及政治家的担忧。因为主权基金后面是一个个主权国家。主权基金在2007年的G7会议上第一次成为关注的项目,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主权基金出现以来的第一次。2007年的G7会议邀请了中国、韩国、科威特、挪威、俄罗斯、新加坡、沙特和阿联酋的代表,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主权基金或正准备实施这样的计划。最近关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所有权问题正在引起争论,该交易所已经充分“中东化”。2007年9月,阿联酋迪拜政府所有的迪拜交易所取得伦交所近30%的股权,而卡塔尔投资局目前持有伦交所约20%的股权。
目前主权基金缺乏行动准则,这对主权基金自己都不利。它们不知道政治家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投资,而什么样的投资会令人感到不安。
主权基金目前的投资策略
过去很多国家将自己的外汇储备投资于较为安全的资产,如美国国债。现在主权基金使那些外汇储备充裕的国家更多地投入风险较高的资产,而这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
根据美林的预计,目前主权基金已经开始向更具风险的资产转移。美林在报告中表示,2006年各国政府持有全球6%的风险资产,而到201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16%。近期,中东国家是转入风险资产投资的“排头兵”,紧随其后的将有俄罗斯及其他亚洲国家。这种趋势将对全球各种资产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对那些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来说,它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来自联合国贸发会的研究报告认为,主权基金已经改变了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格局。报告宣称,今后几年,主权基金规模的扩大及这些基金所带来的并购活动,将是发达国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报告认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主权基金)将对它们造成影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并购活动并不怎么重要,因为它们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希望投入到其他地方。”联合国贸发会认为,一些老的主权基金擅长于在证券市场投资,而一些新来者可能会转向FDI,这样的投资往往可以取得控股权或相当比例的股份。“它们有很多钱,”报告执笔人米洛(AnneMiroux)表示,“他们转向FDI是因为这更安全,这种举动具有重要意义。”
渣打银行在报告中预计,主权财富基金将加大对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的投资力度;将有更多资金进入另类投资,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促进与那些未能完全分享全球化成果,或为西方所排斥的国家之间的战略联系;在发达国家敏感行业持有更多战略性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