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代讲”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大胆探索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读书去领悟,进而不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断积淀语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以读代讲 小学语文 教学 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取很多知识,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应该在课堂上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小学生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很有必要的。“以读代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扩大阅读面。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拓展阅读环境,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为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以读代讲,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为主线,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以读代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所学知识向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以读代讲”是我国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堂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把“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把“读”书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它强调识字、释词、析句、了解内容都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完成,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逐步学会怎样阅读。这既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以读代讲”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触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改善了学行阅读的积极性,高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在阅读的时候更好感受情感和精神领域,有助于改善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制约,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现在很多小学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高效地沉浸到课本中。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严重制约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有偏差,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不能深入理解,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忽视了对教材主要内容的挖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读代讲”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老师在课前要大量积累课外读物,以读代讲,进行阅读式的教学
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自身的情况和心理状况科学的选择教材内容,小学生在预习时先进行基础的感知,在基础的感知的情况深化提高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将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找出来,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纳,在理解课文主旨后,对相同或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让小学生对课文有个全面认识,从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例如在预习李白的某篇诗歌时,学生可以搜集李白的其他诗歌,查找李白的生平,在全面了解李白的作品后,学生对李白印象就是丰富的,不再单一了。
2、老师要选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为目标
小学语文的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主动引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入多种阅读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和整合。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自身情况找出课文的重在,按照教学重点进行拓展阅读,这样学生就对重点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在今后遇到相似的文章就可以深入理解。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在语言上进行拓展,有些课文中有很多精美的语言或者有哲理的语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理解其中包含的哲理,并通过平时的写作练习,将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寓言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领会课文的字面意思,然后挖掘课文要表达的道理,寓言通过浅显的故事要表达的道理。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拿一个水杯,准备几个石子,模拟乌鸦喝水的方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在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时,可以找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对比。
3、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读代讲,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要着重强调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挖掘,注重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感悟和升华。老师要提高学生在课文的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生活中的场景,对课文中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所要抒发的情感主题进行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老师要让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春雨有哪些特点,提高对学生情感的挖掘。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老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对小蝌蚪的心理有准确地把握,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蝌蚪的情感走向,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现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前要大量积累课外读物,以读代讲,进行阅读式的教学,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纳,在理解课文主旨后,对相同或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让小学生对课文有个全面认识,从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老师要选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读代讲,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乐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论文作者:刘枫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