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浅析论文_郑欣

有关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浅析论文_郑欣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510000)

摘 要:文章主要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入手,进而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构成和实施的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此期望读者可以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

一、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由变电站自动化的系统和配电管理的系统、用户自动化的系统与馈线自动化系统所组成的。配电网自动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远程操控,采用分层式的结构,能够保持信号的交换与畅通,进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实现电网供电的长久的发展,从而保证用户的安全。在监测的过程当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就地与远方的控制,如果发现故障与安全隐患,可以进行隔离故障和转移负荷,通过检测与诊断,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有效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自动的装置和计算机的系统,采用相应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数据与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实现开关和闭锁自动的控制,进而达到变电站的测量、操作与控制的机械化;还可对电力用户进行管理的控制,对需求方发电、用电和负荷进行管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与经济的效益。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构成

(1)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的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与电子的计算机和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通信的技术等对传统的变电站实现二次设备,达到整个变电站能够在科学统一的协调管理下运行,保证变电站运行的高效与安全稳定, 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进而提高运营的效益。我国目前的配电网设置的情况也不同,应当逐步实现配电资源的综合的利用,在改造时分期分批进行。最近几年,该项技术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发完善,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配电网的自动化通过大量的通信的技术和智能终端和先进的后台软件,能够实现资源有效的利用。(2)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其主要是进行相关数据的监控和采集,为自动化实现提供基础的条件。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是对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且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调度的自动化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决策来实现电站的综合自动化。

三、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壮大与发展,全面的实施配电自动化,因地制宜的发展各个地区的配网系统,坚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可靠的配电网网架、可靠的设备、可靠的电源点、可靠的主站和子站系统以及可靠的通信系统。在实施配网自动化的时候, 一定要加强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贯彻落实配网的可靠性的原则。电力具有了商品属性,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进而提高用电的质量, 积极的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进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各个用户端的需求,我国积极的加强城乡电网的改造,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操作。所以,配电网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它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 控制端主站功能的不匹配

现如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缺乏设计的理念,技术也不先进,设备也不完善,在进行设备选择时盲目的求新,过于追求现代化,所以缺乏长远的眼光,导致出现设备新旧交叉的问题,缺少具体的系统结构,忽略了基础的建设,从而无法体现整体的效果。因为电力系统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控制端和主站的通信通道堵塞,把陈旧的配电网与现代化配电装置相互的结合,进而无法发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

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设备的数据平台及设备台账平台不统一,没有明确的设计方向,而且缺乏明确的规范性,进而阻碍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还处于初步阶段,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还有就是配电网自动化、故障抢修、可靠性等系统功能都仍然不完善,进而造成了投资比较的大,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发生。

3. 监测电能损失的功能

对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来说,可以做出相关的调整,以及自动的监测与计算线路上电能的损失,进而使得线路以最小的损耗工作,以最优模式来运行,进而保证更大的经济的效益。

五、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

1.馈线断路器与变电站主断路器配合的方案

提高线路的开关和遥控操作的能力和通信开关的自动操作的能力,由主站判断线路的故障,来确定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变电站主断路线是指变电站主站系统控制整个电网线路的自动化模式,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与馈线开关相互结合,电网成环形状的方案。

2.逐步完善的原则

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应实行分期与分阶段的进行。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系统,其具备比较完善的多路电源的配电网点,主要以设备的选择、城市的建设工程和配电网的规划为主,技术性比较强而且内容丰富。(1)初级阶段,为变电站的出线以自动重合闸作的保护,建立电压的控制系统。(2)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通讯的系统,对各点信息进行传送,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微机的控制,进而完善配电网自动化。(3)增添控制与通信的设备,协调配合负荷的工作,从而实现各分支线自动配电开关的控制。

3 .适用性的原则

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设备设施还不完善,农村经济也相对的比较的落后,我们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的国情,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条件,从而解决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实际的问题,一定要符合用户的要求,使资金有效的投入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进而做到资金的最优化。

4.建立全面的自动化

按照高效节能的原则选取最为安全可靠的运行模式,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全面自动化的建立,进而指导实践在经过科学的调控后,不断的发现与总结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中的每一个部件和环节的特点和运行的规律。

5. 进行实时的监控

通过电表的监控,可以发现用户窃电等的行为,通过监控的系统还可以监控终端用户的用电情况,从而避免电能的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实时监控的系统,实时监测电网中的每条线路,运行的情况,监测线路负荷的情况,监测不安全等等因素,这样才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六、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供电需求之下,人们对于供电系统的配电的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给与了极大关注。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正确的提高供电分配法人运行效率,只有效率提升了,才能体现出自定化系统效果的显著性,才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很短时间之内找出故障存在的位置,以便于检修工作人员可以正确及时的处理突发事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供电系统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无功分布的补偿以及动态性的控制,才能够提高线路传输功率并且降低功率因数的制约限制,而且还可以让供电网的传输损失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王毅,何毅思,王海燕,等.从国内外建设经验探讨广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J].广东电力,2012,25( 1) : 1-7.

[2] 张洪林; 科技与创新[J]. 刍议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 2014-07-05.

[3] 陈欢.试析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5,(2).

论文作者:郑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有关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浅析论文_郑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