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环节,通过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能够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各项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当中,有关人员要结合该地区的水文资源环境条件,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之上,有效减小对该地区水文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双重提升。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对策
一、进行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协调、科学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科学建设水利项目,以对生态进行必要的保护,有效治理已经破坏掉的环境,净化河流、改善水质量,建设非常有价值的水利工程项目。我国政府也是重视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性,生态水利规划不单是一种工程项目,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优化水资源和水资源环境,会大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所以说,生态水利规划建设的必要性非常强,生态水利规划建设可以帮助优化人和生态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水资源的供水能力。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是破坏水资源,另外,对水中及周边生物群落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切实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可大大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一定要切实落实好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确保优化水利工程建设。
二、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
1、对规划区域动植物产生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完毕后,对该地区的河流影响比较大,河流不会按照自然环境需求进行有序循环,而是结合人们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调节,此种操作的出现,对该地区的农作物生长特别有利。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环节,如果河流地层泥沙处理不到位,经常会出现河床升高现象,河流水位不断上升,对该地区的生态小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区域的动植物不能够适应该生态环境,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使得该地区的物种结构出现显著改变。
2、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总体效益。生态水利工程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不仅要满足当地额供水与防洪要求,还要保护当地的水域植被和生物群落,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故在进行生态水利规划工作时,要全面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得到全面提升。(2)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在平常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生态系统受外界众多因素影响。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环节,受人为干预的影响,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破坏,所以,要高度重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三、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主要落脚点是可行性,整个规划和设计方案要切实可行,在考虑最终实现效果时,要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评价标准,只有环保性达标,才能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用。但是,一些单位缺乏环境意识,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对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关注度不够,使得规划与设计偏离了“生态”这一核心主题。这样的行为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必将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现如今,我国的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监督和引导,使其更具科学性。
2、规划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更是要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使得工程建设在维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助益于生态的保护与发展。有些设计者未能对水利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现场环境的勘察不到位,没有将生态环境与设计方案融合在一起,使得规划与设计结构与实际需求不符,难以开展施工作业,更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与能源的浪费。
3、检验资料不完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的参考资料众多,尤其需要足够的工程检验材料,用以对工程做出评价,判断其优势与不足。有些规划设计单位缺乏这些资料,未能在理论与技术方面全面评价工程方案。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需要更多的先进经验作指导,有些设计人员一味学习与模仿,未能使其转化为适用于当地水利项目的参考资料。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更多的检验资料,资料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质量。
四、强化生态水利的合理规划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为了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不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亦或是尽量降低影响程度,确保城市、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夯实环境保护基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建设密切相关,市民的健康状况即可判断所居住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当前,国内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并不不乐观,因此,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是非常迫切的事情,我们要科学研究、充分考虑,同时,采取对应措施,强制性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生态污染现象,借助法律措施,严惩恶意破坏环境的人,且合理约束此区域内干涉城市发展的各个因素,用最好的方法,将环境土地维持在最佳状态。
2、遵循生态工程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水利工程原理和生态学原理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必须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在水利工程设计及相关工程中,为了工程设施可以稳定安全地持续进行,必须尊重水利工程原理和水文规律。了解河流的特点,如河流沉积物的侵蚀、侵蚀和淤积等,以确对河流的变化有预测,可以探索河流的变化趋势,促进河流生态的恢复。通过对生态节水工程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坚持环境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部分风险的规避。在实施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原则。在整个环境管理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在项目的实施。为保证相关安全管理意识,可以规划和指导水利工程科学生态建设一体化,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综合管理水平。
3、切实增加监管力度
这对建设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相应部门要积极开展规划工作,然后开展严格的审批公示,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达到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此外,区域内的土地规划部门要切实增加工程监管的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将监管职责落实到每个人。并且,定期培训土地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确保队伍的优质,切实提升监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让监管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实施,为规划水利工程,提出好的建议。
4、积极保持水文环境的整体性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肯定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容易影响到河流的水质,可能会改变河流流向等。另外,政府监管机构也开始重视水文环境保护,要求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将水文环境的整体性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①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科学研究水利规划,切实做好施工前的预备工作;②协调好各方的经济利益,在确保水文环境不受影响或者是影响不大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各方利益,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社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中,要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特点,根据不同的现场条件,设计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建设方案,用高质量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切实保护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No.628(02):111-112.
[2]姜荟锦,赵琳,张秀梅,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1).
论文作者:葛林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河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