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美的生成意象--生成性教学哲学观_生命本质论文

教学美的生成意象--生成性教学哲学观_生命本质论文

教学美的生成论意象——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象论文,哲学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779(2013)04-0026-05

多年以来,教学美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也存在着若干的偏颇与局限,例如研究定位比较模糊,对教学美的价值认识多局限在工具价值层面,多从美学理论、教学艺术的角度,或从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论述教学美,较少以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本立场和视角研究教学美,等等。这些偏颇使得教学美的相关研究,要么停留在美学理论对教学理论的借鉴移植,要么止于一般的艺术理解与教学形式的简单相加,不能很好地关照教学自身的内在规定与使命,难以有效满足学校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本文拟立足于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定和实践需求,借鉴生命美学理论的有益观点,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出发,对教学美的基本意蕴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实践启示。

一、关于“美”和“教学美”的界说

古今中外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相统一。在“美是客观的”这一说法中,“客观”主要指的是一种“现实存在”,用于区别“美是理念”。一种“现实存在”通过外在的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而被人类发现、肯定并且进一步规定为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的规定、标准发生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美都首先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真”为基础;其次,超越现实存在,向着人类社会的更高追求发展,也就是向“善”发展。李泽厚把“真”规定为“合规律性”,把“善”规定为“合目的性”,美就是其二者的统一。[1]康德甚至认为,美是没有功利性的,无欲无求,且其引起的快感具有公认的普遍一致性。但是虽然具有这样的特质,美依然有一般的合目的性,即李泽厚所说的美的社会性。[2]它不是某个具体的客观的目的,而是主观上的一般的合目的。因此我们认为,美是一种客观现实存在,它符合一定的规律性和目的性,是“真”与“善”的统一。

基于上述对美的本质的澄清,可以认为教学美主要指教学中“真”与“善”的统一,教学中的“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善”指的是人与事物的全面发展的现象。由此,并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3]我们认为,教学美是指在师生特殊交往活动中产生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体现人道主义并含有主体性、文化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的教学价值观,旨在促进人文化成的客观存在状态。

二、教学美的基本分析框架

教学美不同于教学审美,它不是主客体之间的活动,而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教学存在的现实反映和超越的状态。同时需要澄清的是“教学美”也不同于“美的教学”。“美的教学”是偏正短语,以“美”来修饰“教学”,“教学”是中心词,“美”是对“教学”的说明和补充。“教学美”是由“教学”和“美”两个名词组成的并列短语,表示选择关系,即教学的美称为“教学美”。教学美不是语言美、手段美、教材美等等直觉感官形式,而是教学制高点的状态,是教学的某种境界。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可以从如下三个层次展开分析。

首先,教学美是教学符合客观规律的存在。这里的客观规律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符合知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二是教学活动的展开遵循教学的本质规律,教学既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指导活动,也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活动,而是“教”与“学”的契合。这是教学走向美的第一层次,即教学求真——合规律性。

其次,教学美是教学对人道主义这一核心价值的向往。狭义的人道主义,根据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人道主义”条目的解释,是指14世纪后半期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内容的哲学。广义的人道主义,主要由三类命题组成,其分别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的最高价值”和“爱人”、“尊重人”、“关心人”。[4]教学对人道主义的向往实际上是把人当作教学的核心和本质,教学要围绕人、关心人、爱人并以人为其最高的价值归宿点。当然,教学中的人包含教师与学生。这是教学走向美的第二层次,即教学向善——合目的性,合乎教学中人的发展的目的,合乎教学的人文化成的目的。

再次,教学美是教学对系统之外的敞亮和对系统之内的不断更新、超越,更是对其内在以及外部世界的整体对待,从而使教学处于本真、自由状态。须指出的是教学对外指的是教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内指的是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人与人的活动。这种敞亮是教学中“人”的自由,生命的自由。教学的本质不是教与学的知识传递,而是师与生的精神交流过程,是教学中在特殊的人与人关系建构基础上的关系生成过程,进而是“人”的生成发展和自我超越过程。

生命美学认为,人具有直觉。柏格森说,“我所说的直觉是指那种已经成为无私的、自意识的、能够静思自己的对象并能将该对象无限制扩大的本能。”[5]直觉能够进入事物本身,如同本能之能力,所以直觉能够触摸到细节。直觉同时能够带领人穿越现实的功利性,体验生命和意义。教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本能和直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教学将“人”置于自由状态下,“人”在与“物”和“人”的全面开放、对待中实现自我建构与超越。这种超越并不仅仅指教学中认知活动或者知识储备,而是指人的精神领悟和发现,是人心灵的内在觉醒,是生命意义的超越、更新。

基于此,关于教学美的合乎逻辑的理解就是,教学美反映的是教学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教学外在求真——符合客观规律、本质规律,内在向善——以人为本、体现人道主义,通达自由——达致本真状态后的对外敞亮、对内超越,这样一种特殊存在状态。这种特殊状态还包含教学的主体性、文化性、人文性等特征。

三、教学美的内涵生成:求真、至善、走向自由

教学美并不是一直处于求真、向善或者通向自由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生成中。以求真为基础,通过向善走向自由,是教学美生成的途径。这一过程也不是单向的指向,而是不断螺旋上升。

(一)求真:教学的合规律性

教学求真即教学的合规律性,也就是对教学的本真和本原的追求。那么什么是教学的本真?首先,教学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生成的。教学受各种条件和因素制约,经过不断演化和发展而来,是一种人为的存在,确切地说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存在。但并不是师生的所有共同活动都可以称为教学,只有这一共同体的教与学的特定活动才能称之为教学。教学是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师生的共同的存在,不是师生共同体自身,而是这一共同体的属性即活动的存在,并且是教与学特定的活动共同体。其次,教与学是相偎相依、相对而成的。教学不能分割成“教”和“学”两个部分,一旦分开教学就会消失。教或学只有通过对方才能被理解,才会取得教学范畴内的某种意义。[6]从教学生成的角度看,特定的属性和必要的条件都是不可少的,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的相互作用,且教与学的内涵在特定的合目的、一体化的方向上适应与契合,才能成就教学存在,教学才能真正发生。

(二)至善:教学的合目的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围绕书本知识展开,书本知识的传递成为教学的首要功能,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普遍知识的人。学生和书本知识二者中,书本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书本知识展开和进行,教学评价也主要是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教学方法有绝对的掌控权。教学的实质是教师把书本的知识内容经过组织加工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一定发展,并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类教学观无论是侧重知识的教学还是侧重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有失偏颇的,教学的完整和根本的目的,应该取向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实现人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教学合目的性,是指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符合教学的促进人文化成的根本目的。生成论教学哲学重视教学经由教与学的对成而生成,关注教学中“人”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强调教学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历史使命。然而,现有的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将知识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理解结构与再建构的过程。迄今为止,考试取向、分数导向的教学评价事实上钳制并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因而不仅违背了教学存在的本然逻辑,也有违于教学目的的基本初衷,异化了教学的本真、扭曲了教学的“善意”。这里,评价异化为目的;这里,人,屈从于评价。在这样的现状下,人的发展受到压制,文化被狭隘地禁锢着。因此,教学合目的性,所符合的根本上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即人文化成,是对人、对文化的终极关怀。

教学合目的性要求教学从重“教”转为倚“学”而“教”。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对成的。这种对成性表现在,教学在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是教与学相依而在、相对而立的。此外,教与学所分别依附的主体——师和生,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因应对方的状态变化作出相应调整,进而影响到主体自身的发展变化。[7]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师生的互动、教与学的呼应而展开,“教”与“学”相依而在、相互助长。教学评价应该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乃至智能的提升。如此存在的教学,将“教”与“学”,“师”与“生”置于一个平等地位。虽然我们强调教学中个体的发展,但教学始终离不开社会特定文化经验的传递,离不开个体的社会化。教学最初本即一种“特化”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特定的人“特化”为掌握特定社会历史经验的人。[8]因此,教学在符合个体“人”的“文化”的同时,应该符合“文”的“人化”,即文化的个体化和再生产过程,实现人文化成的统一。

(三)走向自由:游戏精神下教学的自我超越

有研究者认为,游戏的精神融入教学中,游戏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消解主体的精神,一种对话的精神。[9]这种精神状态下教学是一种让参与者享受其中的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教学自在而成,处于一种本真的状态。

1.教学走向“无主体”

历来的研究往往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例如孙喜亭认为,“师”处在主导地位,“生”就是被导,是教师的教主导并决定着学生的学。[10]这里,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是主客体之间的活动,主要表现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和交往主客体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11]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主客体关系,也就是把双方当作一种对象性关系,是我与它的关系,是控制关系。然而教学的实质,是因“学”而“教”、因“教”而“学”,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自由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的真正主体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吸引游戏者的东西,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的东西,就是束缚游戏者于游戏中的东西”。[12]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那么游戏精神观照下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以游戏者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其本身。教学如同游戏,有内在既定的准则,摒弃了人为的预设,师生以各自扮演的角色遵循一定的内在准则进入教学,参与教学。以“你—我”的关系对话、交流、互动,不断推进活动的进行。超越主客二分的主体观,进入我你融合与共享的主体间性,乃至于追求师生相互间的他者性,教学步入自由“无主体”的境界。

2.教学走向“无目的”

教学是达成人类教育的主要活动,就教学本身而言,它具有确定的内在目的性。这种目的,从教学作为独特的社会现象与事实领域而存在的意义上来说,在根本上是事先预设的,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和学者相互达成的。但是,这种一般性的预设要成为现实,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教学进行的实际中,若师生能够处于平等地位,以对话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双方进行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和对话,则教学自身的内在目的,将得以现实地逐渐生成。迦达默尔认为,“属于游戏的活动不仅没有目的和意图,而且也没有紧张性。游戏好像是从自身出发而进行的”。[13]由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游戏参与者相同,都是具有主体生成性的人,因此教学活动所达成的目的,严格说来是无法预设的,教学目的实际上在于、依赖于教学活动本身。当教学以自身为目的——促进教学自身的持续生成进而促进人文化生成的时候,教学可以超越任何预设的外在的功利主义目的。

3.教学走向“无我”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活动,它存在于自身的秩序中,并在这一秩序中进行自我更新调整和自我超越。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使得教师与学生不断进步与学习,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一种绵延,生命时刻发生变化,伴有新质产生。教学是一种人为活动,那么伴随着人的生命新质的产生和变化,教学在其进行的每一时刻亦在生成新质。教学过程中发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使生命个体的情感、精神都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建构中,因此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超越了单纯话语的传递,不仅促使新质产生,还推动各自的内部建构。此刻的教学如同游戏,不再排斥“断裂”、“分叉”、“突变”,而是积极地利用它们;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转变知识的疆界”;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创生,而且还有意义的显现。[14]师生个体生命的生成和建构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使得教学的相对独特性和生成性突显,不断进行自我生成和建构。并且,在教学存在的终极意义上,教学的这种自我扬弃与超越,恰恰是为了成就人文一体的教学理想。

综上,我们认为教学美的意象实质上是教学的三个层面:即在求真的意义上,教学是对于世界的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在向善的意义上,教学是对世界合乎目的的改造;在自由的意义上,教学是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超越。它们既是教学活动实现自由的三个层面,也是教学走向美的三个阶段。

标签:;  ;  

教学美的生成意象--生成性教学哲学观_生命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