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研究程序化护理运用于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护理运用于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介入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22-02
本研究主要探讨程序化护理运用于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了一些体会,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9.5±2.5)岁;对照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49.6±2.6)岁。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将其用作对比(P>0.05)。患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肌疾病者;严重肝肾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遵照医生的嘱咐完成相关护理工作,为患者讲解相关溶栓知识,并对患者的情绪进行适当安抚。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护理评估 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对其心理状态、合并症、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等进行全面性的评估,以此来为护理计划的实施奠定基础。
1.2.2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评估结果作为依据,与患者一起完成护理计划的制定。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将对患者疾病的不利影响因素作为重点讨论对象,例如患者对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状态等均会对疾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讨论完成之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护理实施
1.2.3.1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与行走,所以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表示适当的鼓励,将其不良情绪消除,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其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治疗。
1.2.3.2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动画宣教的方式向其展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形成原因以及有效防治方法,促使患者能够进一步对疾病进行了解,将其治疗与护理依从度提高。
1.2.3.3社会支持 患者因为会在生理与心理上受到双重伤害,因此很容易出现悲观心理。护理人员可以将患者组织起来,在病房内举办病友会,向患者传递更多来自社会的温暖,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1.2.3.4运动指导 患者在完成介入溶栓治疗之后,患肢会有溶栓导管留置,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将患肢大约抬高三十度,在其小腿处垫一垫枕,确保其有通畅的静脉回流。等到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之后,可以指导其下床进行功能锻炼,以此来对其血液循环进行促进,锻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能够耐受为佳。
1.2.3.5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嘱咐其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并且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为主,注意饮水的充足性,以此来保持大便通畅。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SF-36测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这八个方面的内容。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 19.9,对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x-±s)代表。客观对照分析两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其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结果
观察组生理机能(75.67±3.89)分,躯体疼痛(82.31±3.56)分,一般健康状况(75.43±3.56)分,精力(82.22±4.84)分,社会功能(74.35±4.58)分,情感职能(75.34±4.56)分,精神健康(68.67±4.12)分;对照组生理机能(55.43±3.23)分,躯体疼痛(52.34±4.23)分,一般健康状况(68.67±4.12)分,精力(57.23±5.46)分,社会功能(56.23±2.32)分,情感职能(58.67±3.45)分,精神健康(64.45±2.12)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常见,主要是因为静脉血压凝结在下肢血管中,进而出现了下肢肿胀、继发性静脉曲张以及皮炎等症状[1]。引发该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卧床患者与住院患者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该疾病不仅会使患者在身体上出现巨大疼痛感,而且会对其正常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介入溶栓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治疗效果提高[2]。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将护理工作分为评估、计划与实施,该护理方式的实施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对患者需求进行更好了解,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能够确保护理内容更具中心与重点,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程序化护理运用于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尹方,刘琰.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0):956-957.
[2]乔翠云,王竹君,兰桂云等.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2):1007-1009.
论文作者:周玲荣,季敏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疾病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溶栓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