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永兴 423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危重症患儿的血清钠、血清钾及血糖失衡的原因和处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PICU内的危重症患儿共70例,分别在入院时以及住院期间多次测定血清钠、血清钾以及血糖水平,并进行对症处理,使以上指标维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结果:70例患儿在入院时均检测血清钠、血清钾以及血糖。其中低血钠患儿共51例,高血钠共8例;低血钾患儿共48例,高血钾共4例;高血糖患儿共37例,低血糖共8例。住院期间检测血清钠、钾各项310次,检测血糖共230次,其中发生低血钠共78例次,高血钠共14例次;发生低血钾共45例次,高血钾共11例次;发生高血糖共64例次,住院期间患儿未发生低血糖。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血清钠、钾以及血糖异常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清钠、钾及血糖的变化,血清钠、内环境的失调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恢复,应早期进行对症处理及时干预。
关键词:危重患儿;血清钠;血清钾;血糖
危重症患儿在入院时临床医师应着重关注患儿基本生命体征以及原发病的表现,同时立即进行抢救治疗[1]。但仍存在部分患儿疗效不理想的情况,这同患儿机体内环境紊乱相关,多有血钠、钾以及血糖水平异常[2]。本次研究分析我院PICU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血清钠、钾及血糖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变化情况,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儿在入院时通过小儿危重评分法(PCIS)进行评分,患儿病情分度:分值>80分,非危重;80-71分,危重;≤70分,极危重。临床上将评分值低于或等于90的患儿收入PICU。入组病例评分均≤90分,年龄在0.25-13岁,平均(3.75±0.28)岁;男性43例,女性27例。疾病分布:重症肺炎共23例,上消化道出血共6例,溺水共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共17例,中毒共7例,感染性休克6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重症肌无力、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各1例。病程均在1-8日不等,平均(2.6±1.5)d。
1.2方法
所有入组病例在入院的72h内至少测定血清钠、钾以及血糖各1次/日,同时应依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及液体的出入量情况随时监测血清钠、钾及血糖的水平[3]。根据每次测得结果进行对症治疗,静脉输注或口服药物补充血清钠、钾,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使体内的血清钠、钾以及血糖水平尽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3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入组病例血清钠、钾、血糖的检测结果及次数,死亡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的70例危重患儿经积极抢救稳定病情后治疗原发病,无1例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检测血清钠、钾各项310次,检测血糖共230次,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血清钠、钾以及血糖异常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各项指标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危重患儿除原发病外,同时有心、脑、肾及肝等重要脏器受累,所以临床表现多样[4]。而血清钠、钾以及血糖紊乱的临床表现:恶心呕吐、意识淡漠、嗜睡、抽搐、心音低钝、四肢乏力等同时也是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极易忽视。若不及时处理,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及预后[5]。本组实验中,住院期间发生高钠血症多是医源性,患儿补液以及纠正酸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过多引起的血钠增高。本组中高钾血症都是严重酸中毒引起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失到细胞外,进而导致高钾血症。危重患儿在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同时伴随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释放增加,引起血糖水平不断增高,胰岛素抵抗增强[6]。在纠正血清钠、钾以及血糖紊乱时应注意:1.血清钠≤I25mmol/L时,给予3%氯化钠每公斤6ml,静脉快速推注治疗,并在推注后4h复查[7]。2.发生高钠血症的患儿在进行补液时选择1/3-1/4张的溶液,24-48h内缓慢降低血清钠浓度,过快或超时易诱发脑水肿。本组有8例患儿在入院时高血钠,在治疗期间均无脑水肿发生。3.患儿血钾<2.8mmol/L或出现严重室性心律紊乱时可在心电监护下快速补钾(静脉推注10%氯化钾2m1配入10%葡萄糖20rnl)[8],需1h内推完。4.高血糖患儿使用胰岛素0.1U/(Kg•h)静推,维持血糖在4.4-6.1mmol/L。综上,危重患儿易发生血清钠、钾及血糖紊乱,对原发病治疗不利。在危重患儿的抢救过程中应同期监测血清钠、钾及血糖变化,及时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贤楠.危重患儿的体液电解质紊乱及其诊治[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5):342-343.
[2]潘泽群,柯斌.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测定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5,26(7):950-951.
[3]任晓旭,胡风华,曲东等.儿科急诊危重患儿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5):462-466.
[4]蔡美英,李炳照,扬莹等.婴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程序探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2):42-45.
[5]李梅娟.危重患儿内环境监测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z1):31-32.
[6]朱翠平,洪婕,黄怡玲等.危重患儿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3):243-245,252.
[7]宋义琴,高宗勋.危重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6):96.
[8]王小兰.危重患儿高血糖、高糖性高渗血症及其临床意义[J].青海医药杂志,2002,32(7):22-24.
论文作者:黄庚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血清论文; 患儿论文; 血糖论文; 危重论文; 紊乱论文; 发生论文; 胰岛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