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的绝对贫困情况已经基本消除,但是仍然存在相对贫困现象,加之代管简阳市,成都扶贫工作还需大力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成都市相对贫困的原因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成都产业扶贫效率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促进成都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上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成都市;产业脱贫;问题;对策
产业脱贫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过程,产业脱贫可以使贫困地区得到发展,促进贫困户收入的增加。成都市在2007年成为全国改革试验区,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快速实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但是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却凸显了相对贫困的现象。如何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和经济优势,提供产业脱贫的科学化、精准化和规模化水平,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1当前成都市“相对贫困”的原因
成都市辖20个区(市)县,“相对贫困”区域集中在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腹地及代管的简阳市,其主要原因有四方面:第一,点多规模比较小呈现分散状,这种现象对贫困地区的规划实施有着更大难度;第二,量多面积广呈现插花状,这种现象对贫困地区的统一打造的成效不明显;第三,处于沿山丘陵区呈现坡度状,这种现象影响了贫困地区的产业选择;第四,贫困地区老弱病残较多呈现被动状态,不利于贫困地区主体积极性的调动。
2成都市产业扶贫需要厘清的有关问题
2.1扶持主体定位的关系
产业扶贫的理想模式是根据农民的需求,通过政府主导,进行多方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不论是地方政府、涉农企业,还是农村家庭均是产业扶贫的主体,只是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承担责任有所不同。在进行产业扶贫时,政府承担着主导者的职责应发挥积极作用:第一,引导其它主体的作用,可以使其它主体参与到产业扶贫活动中来。政府可以进行特色产业的选择,将龙头产业引进,对贫困户进行鼓励等;第二,完善支持性政策保障体系,主要有金融保障与技术保障体系,以及相应水、电、路等配套体系;第三,建立监督体系,并保证监督体系的合理性,使产业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同时,贫困户作为主要受益者的职责是:第一,搞好思想大解放,主动投入产业脱贫。农户的思想认识和生产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产业扶贫的成败,他们要有充足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决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接受社会帮扶;第二,接受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农业科技,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强市场竞争力。第三,主动作为,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另外,涉农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中间力量其职责是:第一,积极招收贫困农民进企业,对其劳动力加以合理利用,增加家庭收入;第二,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对贫困户的权益进行维护,在彼此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2.2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它突破行政区划以经济联系紧密地区为对象,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区域规划可以综合协调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确定最恰当的比例关系、发展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最佳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保证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区域规划可以降低产业发展的社会成本,使其它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率,区域规划的内涵也将得到扩展,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追求“经济健康发展,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整体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3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个体的关系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可以使贫困户的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做法有:一是通过对贫困户进行雇佣,充分利用贫困户的劳动力,再付给其工资,使得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得到增加;二是通过进行土地流转和允许贫困户多种入股方式,使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得到增加;三是提供产业社会化服务,使贫困户的生产成本减少,将贫困户的销售渠道进行扩展,使销售收入得到增加,促进了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提高。
3提高成都产业扶贫效率的主要对策
成都农村扶贫开发目标是“缩小发展差距与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成都市第三轮第二批农村扶贫开发方案》,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0元为相对贫困家庭”的标准,在全市确定了100个相对贫困村、8512户相对贫困户、2.66万人为扶持对象。当前,成都市加快推进“富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保障兜底、生态环境治理、脱贫主体培育”等六大行动,在全市选派年轻干部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每年拨付农村扶贫开发专项资金7000万元,以帮助相对贫困村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蓝图。
3.1加强产业扶贫指导
一是省市县三级扶贫部门、企业要形成调研反馈机制。由下派干部所在单位形成定期会商机制,划分扶贫类型,认识产业扶贫特点,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按照不同类别、实施分类专业培训,解决目前对扶贫干部的培训笼统、粗线条及非专业问题。三是扶贫责任单位牵头,汇集多方智慧,整合力量专业指导产业项目选择、产业链条连接、产业结构布局、扶贫项目库建立等。
3.2重视产业扶贫格局
一是人文规划生活区。扶贫中涉及到的住宅改造要与土地利用总规、村庄规划等相衔接,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形态和居住模式。二是科学规划生产区。根据不同生产半径和劳动强度的差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形成适度规模、比较专业的生产区域,促进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获得更大规模收益;另一方面,为土地流转奠定基础。
3.3培育产业扶贫组织
一是扶持重点合作经济组织。把“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式变为“集中倾斜”方式,将成都贫困地区各类农村专合组织进行第三方进行评估,筛选出有一定规模,信誉较好,较稳定的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二是发挥组织优势,衔接特色农产品产销链条。有效发挥农业专合社等组织优势,把产业链条搭建到田间地头,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抵抗风险能力,稳定推介农民增收。三是改善投资环境,营造业主大户经营良好氛围,吸引城市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尽快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施细则。四是搭建成长舞台,壮大职业农民队伍。稳定本土农村人才,建立“新农人”培训基地,保障职业经理人工作开展,鼓励有志之士到农村更宽广的舞台去创业。
3.4掌控产业扶贫资源
对于产业扶贫的相关资源要设置总开关:一是政策总开关。各重点扶贫的区(市)县可成立政策研究综合机构,专门收集、整理、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扶贫政策与资金,包括财政补贴、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一方面最大限度汇集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使基层可获得最权威、最全面的政策咨询,可避免少走弯路。二是资金总开关。由地方扶贫办牵头集聚各口子的专项财政转移资金流量,形成一个总开关流出,集中资金整合力量,捆绑打造贫困地区基础配套设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项目总开关。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与各扶贫主体建立互动联系机制,共同筛选包括经营主体、产业方向、市场可容度等在内的产业扶贫项目,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选定的项目进行包装,以此为载体获取财政补贴、税费优惠、银行融资等支持。
参考文献:
[1]杜伟.洛阳市产业脱贫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16,(34):117-118.
[2]产业脱贫是基础精准带动是根本[J].西部大开发,2017,(Z1):42-44.
[3]产业脱贫进行时[J].新产经,2017,(03):23.
论文作者:林天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产业论文; 贫困户论文; 成都市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论文; 主体论文; 成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