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_贵州民族论文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_贵州民族论文

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试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贵州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贵州在世人的眼中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生动地表述了人们对贵州的印象。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即使与西部周边省份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贵州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大省,与省内较发达地区比较,民族地区更为贫困,其贫困面之大、贫困度之深、贫困率之高实属罕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一个区域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严重失调,系统的整体功能只能以其最低水平的因素为基准来决定,从而形成系统总体水平的落后。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使整个贵州掉入了“贫困陷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是贵州经济摆脱落后面貌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贵州实际,从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民族地区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经济的思路。

一、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贵州省民族地区包括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共46个县、市。 这些地区总体处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小、贫困面积大、经济实力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与全省全国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003年末人口15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2%。2003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40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0.05%,人均2628元,仅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73%和29%;财政总收入40.9亿元,占全省总收入的1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1亿元,占全省18.15%),人均258元,占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42.0%和15.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221元,仅及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51.7%和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23.9%,人均714元,仅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58.1%和19.9%。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看,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城市(兴义市、凯里市、都匀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373元、6552元和6142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75.2%、77.3%和72.5%,分别是贵阳市人均水平的79.8%、81.7%和76.9%;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州分别为1541元、1450元、1499元,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8%上下。在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36个,就是说,全省近3/4的扶贫县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2004年,全省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2934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9.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64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2.8%,农民人均纯收入160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8元。目前全省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75元)半数以上分布在民族地区。由上分析看出省内民族地区的发展总体上则处于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

二、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根源

胡鞍钢博士指出“贵州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最突出的欠发达现象”。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有其历史的、现实的根源。

首先,贵州民族地区世居艰苦环境,开发晚,底子薄是其重要的历史根源

历史上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受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战争之苦不断迁徙,躲进了深山老林,边远寒苦地区。他们大都世居岩石裸露,土层瘦薄,缺肥缺水严重地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差;远离中心城市,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培育成熟的交易市场,地理区位差;制度僵化,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文化落后,人的智力发展缓慢,科技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差;地方割据,各民族交往少,商品流通差。

解放前,贵州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直至解放后一段时期,各族人民还在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石、木、铁器并用);劳动缺乏组织、分工与协作;耕作方式简单粗放,浅耕浅耙,施肥很少,品种混杂,因迷信鬼神而对农作物病虫害缺乏防治措施,有些地方还存在“刀耕火种”方式。

解放前,贵州民族地区的工业也十分落后,没有现代工业,只有当时公路沿线得几个县城有为数甚少的手工业工场,且规模小、资本少、设备简陋,主要从事以蜡烛、肥皂,卷烟、酿酒、面粉等生活品生产,档次低。农村则只有砖瓦、棉纱、土布、土纸等简单的手工业。1949年,贵州民族地区的工业产值只有1822万元,人均3.03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解放以后,贵州民族地区的农业有所进步,现代工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各地区逐步建立起了农、工、贸、服务相结合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地区与内地一样逐步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农民纯收入和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基设施有所改善;贫困面缩小、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历史造成的“底子薄”仍未显著改变。

其次,在历史“底子薄”的影响下,贵州民族地区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再加上缺市场经济意识,缺创新发展思路,缺国家有力扶持,形成了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现实根源

贵州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底子薄”,工农商业均不发达,使得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差,因而资金奇缺,进而使得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差、生产经营观念滞后、科技不发达;工农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开发能力差、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这些因素形成连锁反应,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发展所需资金积累,使得民族地区不能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发展。

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不发达,少数民族多数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各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奇缺。缺技术人才导致技术推广困难,民族地区的产品中,科技贡献率普遍较低,各种产业和众多行业采用现代科技一般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老技术、老工艺、老方法、老产品,造成产量增加慢,产品更新换代更慢。缺管理人才导致企业规模扩大困难,效益低,民族地区的企业,大都是小型企业,许多处于亏损、濒临倒闭的状态。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1 )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通县公路油路少,大部分县乡公路为四级及等外级公路,且不能落实养护经费。(2)信息化程度低,特别是农村通讯落后,电话普及率不到0.5%。(3)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农村人均保灌面积不足0.4亩,水利设施普遍老化。(4)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城镇道路、供水、垃圾及污水处理等设施比较落后。

民族地区缺乏市场意识,市场发育不全,商品率低。农民的农副产品,大多自家食用,极少数产品在就近的农贸市场上交易,几乎全是农户之间的余缺调剂。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流通不多。市场也是沿公路摆地摊的马路市场,设施不齐,功能不全,运转不灵,信息失真。市场发育不全又反过来影响当地的土特产品交易额,使原来交易不多的农产品商品率更加低下。交易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极小。

民族地区缺创新发展思路,生产经营观念滞后。缺乏新思想、新观念,历史遗留的落后的观念和陈旧的生产方式、不健康的单一消费习俗,长期禁锢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贫困农民缺乏敢闯的精神,他们往往抱着那块土地,寸步不离,“不敢越雷池一步”。绝大多数人不敢改变祖传生产模式,不愿出门打工,也不愿调整产业结构,他们怕不种粮食后无人供饭吃。

国家对民族地区扶持不力。民族地区和全国各地同时进入了统一的大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产业保护和贸易优惠。开发中没有象对待深圳,上海浦东那样给予大量的资金和其它支持。另外,对民族地区的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力度也不够,国家虽有扶贫政策,但一个贫困县一年只有几百万,往往一个象样的项目也搞不好。

三、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分析了病症,找到了病根,现在就要对症下药。处方(总策略)就是,积极争取外援(国家扶持)的基础上,依靠自身资源,筹集资金,发展现代工业,努力实现资源资本化,推进非农产业化,产品商品化,逐步提高民族素质。下面就其中笔者认为需要强调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行具体论述。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积极利用资源丰富优势,创新企业成长方式,提高资本积累能力,进而解决缺技术、缺人才问题

贵州是资源富集省,全省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药材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等都重点分布在民族地区,这是优势。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怎么办?一是引进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开发资源,加工增值,积累资本,推进地区竞争力提高。二是走出去,到外地赚取资金,获取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关于引进来,各地均不同程度的采取了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等较好的措施,这里不再重复。关键是怎么走出去?可以考虑劳务输出。这里重点介绍“特许经营”这一经营方式。特许经营能为特许方带来许多好处:(一)能从受许方处获得各地的市场需求信息,有利于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二)特许方能从特许经营中获得相应酬金。(三)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投资,特许人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得到业务扩张的利益(规模经济效益)。(四)有利于产品开发。(五)受许方分担了推广和广告费用。同时,这种方式给受许方带来风险小,成本回收快等好处而容易被接受。特许经营是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

贵州民族地区很多独特的产品、经营模式是可以采用特许经营方式扩大规模,获得经济效益的。下面以民族饮食为例说明。

贵州具有神秘色彩的夜郎历史和夜郎文化,使贵州民族饮食文化有别于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文化。贵州的民族餐饮文化和夜郎文化可视为一种渊源和平台关系,夜郎菜作为一个品牌体系,能够把贵州的民族风味和民俗文化整合为一个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主流品牌,有了好的品牌,就有了特许经营的前提。贵州民族饮食以其精湛的烹调,繁多的菜式,美观的格局,独特的风味著称于世,具有辣、酸、香、鲜、野和药食同源、医食互补的风格特色,既有鲜明的民族地域个性又有广普性和适应性。这也是特许经营的重要条件。贵州民族饮食还有独特的经营模式,如颇具民俗特色的餐饮环境和歌舞相伴的餐饮方式等更为推出特许经营模式提供了更深内涵。同时,贵州民族饮食符合21世纪人类对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保健、便捷、天然、味美、无污染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合在外地经营。这使得其容易争取到受许方。

现在,贵州各地已拥有很多特色饮食品牌,如凯里吴家酸汤系列、花溪王记牛肉粉等,这些民族饮食可以品牌、技术、经营模式为内容推广特许经营,获取经济收益。其它方面如民族文化品牌也是可以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出贵州,发扬光大的。如时下的“多彩贵州风”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确立特色优势战略,依据市场导向,创新产业化经营思路

贵州民族地区有许多独特的经济资源,且市场前景好,可以建立产业带或产业区,实现产业集聚,实行产业化经营。

黔东南州的凯麻特色旅游产业带建设经验可资借鉴。黔东南是有名的苗乡、侗乡,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有“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世界遗产的美誉。这是黔东南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人有了旅游消费的欲望和能力,国外游客也日益增多,使得旅游市场持续扩大。因此,黔东南州在凯麻公路沿线民族聚居地建立特色旅游产业带,开展民俗游,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同时以此为中心,发展民族工艺,民族饮食和其它服务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民族地区的产业分布上,要遵循以经济资源为基础,“产业增长极”与“城市增长极”相结合的原则,以产业集聚促城镇化建设,努力深化和扩大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黔南州龙里县的药城建设,是产业增长极与城市增长极结合的比较好的例子。龙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同时有紧邻省城贵阳的区位优势,该地利用这两大优势,加快中成药、生化药、合成药等天然药品的开发,引进了17家生物制药企业,强化产业集群效应,建设药城。这些措施,扩大了龙里城镇规模,带动了药用植物种植业、包装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各民族群众的就业机会,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功能。

(三)基于品牌战略,努力实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地区(企业)核心竞争力

好的品牌是提高顾客满意度,赢得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贵州民族地区的许多产品可依据其特色而创立名、特、优品牌。

品牌的塑造有赖于产品的质量、信誉、服务、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因素的坚实支撑,它凝聚着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智力创造。

从江椪柑的品牌建设经验提供了范例。(一)制定从江椪柑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要按照国家对绿色食品的标准,根据从江椪柑内质外形特征和市场的要求,制定出从江椪柑标准,用统一标准指导果农生产,防止假冒伪劣。(二)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县乡村层层建立柑橘技术协会,形成技术服务网络,组织果农学习柑橘适用技术。要加快母本园建设,积极选育从江椪柑当家优质苗木,积极引进早熟、晚熟柑等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三)加强市场管理,保证出售果品质量。农业、工商等部门根据从江椪柑产品质量的需要,具体制定种苗、化肥、农药、包装物和果品等准入市场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从江椪柑果品及其物资市场的质量管理。(四)采取多种措施,宣传从江椪柑,使其获得了“部优产品”称号。

要使一个品牌保持长久的市场魅力,就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保持品牌的永久魅力。纵观世界著名企业,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市场营销、顾客服务等其中的一个或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优势,如IBM的服务,奔驰公司的机械设计,微软的产品开发,麦当劳的标准化管理,铃木的精细化生产等。而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败北的企业,大多是因为漠视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贵州的特色资源为其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基础。各地可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品,不断产品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贵州老干妈品牌就是一个依靠特色产品、特色工艺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从而保持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典范。1984年,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依据其独特的炒制技术,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风味豆豉,令广大顾客大饱口福,津津乐道,从此,该企业依托此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了风味油辣椒、风味腐乳鲜牛肉末豆豉等十几个系列品种,老干妈品牌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产品遍销全国各地并出口道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老干妈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他迅速发展,造就贵州一段传奇。

(四)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实行“小规模、大合作”,优化民族地区农村的资源配置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土地资源分散的特点和上世纪推行的土地承包到户政策使得各地商品生产呈现出规模小、产业弱的特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小规模”是可以通过“大合作”横向联合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规模效应。大合作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一种是建立专业经济合作社。在民族地区的现行条件下,专业经济合作社更值得推广。

专业经济合作社是由拥有共同所有权的人们在非盈利的基础上为提供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而自愿联合起来的组织。组织合作社主要有五大好处:(1 )提高了群众参加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促进区域健康和谐发展。(2)提高社员整体素质。(3)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4)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了社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特别是谈判能力。(5)可以实现资金互助。

黔东南州雷山县农技会就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合作社。他们由热心于农村农民发展的人士,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愿意接受科技培训和推广的农民自愿组织并依法登记成立。主要从事会员能力建设,组织会员从事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并以协会的身份进行市场营销和市场推广。该协会成立后,倡导循环型农业,为该地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五)创新市场建设思路,构建适应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流通网络和经济中心

经济学上讲的市场,是指买者与卖者的接触点,可以是实质性的如农贸市场,也可以是虚拟的如网上市场。民族地区由于居住分散,资金困难,建设过多过大的实质性市场并不现实,应着力发展网上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建设远程交易平台,现代民族地区已基本普及远程教育体系,利用好这一资源,可以实现“小山村,大市场”。

上面已经提到以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其辐射功能。民族地区的城镇更应成为促进地区产品商品化,适合山区物流集散的经济中心。这样“一聚一散”,可以产业发展和商品流通相互推动。

总之,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采取合适的经济形式;既要依靠群众,更要依靠各级政府,建议政府既努力发挥好宏观管理作用,又努力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努力发展教育,同时为群众做好信息服务,建设好经营环境、做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的后盾。

收稿日期:2006—03—23

标签:;  ;  ;  ;  ;  ;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_贵州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