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市巴州供电分公司 四川巴中 636000)

摘要: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讲,智能电网以其科学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传统电网建设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寻求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设备,加大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路径探讨,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1 导言

对于电力工程来说,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贯穿整个项目过程。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高度不仅体现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更决定了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及环保特性。当前我国部分区域仍存在电力供应不平衡、网架及设备易受外力影响甚至破坏等情况,区域内及区域间电网亟待优化、设备技术水平及抗破坏能力须进一步提高。所以,要进一步提升电网科技含量,提高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2 智能电网建设概述

关于智能电网,其全称是智能电力网络系统,主要是说一个包括很多种配电输送体系的大型综合电力系统,是在原来电力网络系统的前提条件下,适当的添加智能控制结构,这样就可以很快的将信息传送给用户,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对故障进行有效处理。相比传统的电力网络系统,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绿色环保。智能电网能够高效地利用电网资源,智能化进行故障切除、负荷动态调整、风险控制及规避、无功优化等操作,提高网络通道及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和利用率、配合优化发电企业及电力用户的曲线特性,尽可能地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二,智能电网能够促使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既对电力的应用和能源体系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还能够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方式发生变革,同时智能电网能确保智能化动力的实现。第三,交互性特征。需求和供给交互式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能源提供,并且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提供和供给,从而确保整个市场得到持续稳定的运行和发展。

3 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

3.1 能源转换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环保节能,未来发展将以低碳能源供给为主,利用科学能源转换技术,在不影响电力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电能远程运输能力。目前我国智能电网能源主要包括分布式与可再生式2种应用方法,其中分布式还可以细分为分布式存储与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即利用蓄电池、飞轮和超导储能等方式来对能源进行储藏。分布式发电则是利用风能、潮汐能、燃料电池等方式来发电。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其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降低传统能源的利用比例,在高效输电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压力。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分布式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优化。

3.2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关于智能电网在进行建设中,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是指在划分和评价估算电能质量等级时,充分考虑和分析接口的使用性能,计算出质量等级的结果,就能构建出合理的质量评价和估算体系,主要是以用户经济性和技术性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要和要求,还能促使用电市场得到不断规范和完善。此外在智能电网中运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能运输效率和质量,降低电网的维护成本,起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目的,因此在我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得到非常广泛应用。

3.3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该技术在电网运输中具备很高的清洁度,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还需要使用一些技术,现在智能电网采用了很多技术,(电力、微型电子以及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与此同时,在运输电力中必须将较高清洁度,一些新型电力注入到电网中,而柔性交流电技术可以对这些方面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应该通过利用一些电力和控制方面的技术对交流电视网线进行灵活和合理的控制,因此该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就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现状来看,依然以直流输送电技术为主,存在部分环节使用交流电,而对于供配电运行需求来讲,必须要以直流电形式进行传输。因此智能电网建设中为满足逆变或换流工序要求,必须将控制换流器作用发挥出来,且只能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换流器可以通过具有管段功能的元件来提高电力输送可靠性和经济性,更适用于重量较小的直流输电系统。同时,对于输电距离较远的直流传输系统以及近距离直流传输系统,均可以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可以确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逐渐可以满足更大容量、更远距离的输电工程建设和运行需求。

3.5 电能优化技术

在社会生产生活用电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就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争取通过可靠技术来对电网电能质量进行优化。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划分电能等级,利用先进的评估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来作为电能优化的支持。同时,电力单位还能够对电网进行经济性运行分析,科学对比确定接口方式,同时建立客户评估体系,对客户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和分析,对电力输电方案进行灵活调整,来切实满足不同客户的用电需求。电子工程技术在电网电能优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仅能够实现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效果。

4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4.1 发电方面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新技术,其在智能电网中应用主要是以电力、电子设备为基础,来达到电能转化与控制目的,将能量消耗量控制到最小。并且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机电设备的数量,使电网整体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行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电网线路内的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容量增大,并实现高压化发展,也可以为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4.2 输电领域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现在已经相对完善,系统内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确保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为切实达到高质量供电与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以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支持。并且,对于不断更新应用的电力装置,也可以体现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功能性。为满足实际供电需求,我国电网建设中存在部分线路距离比较长,或者是输电容量比较大的现象,需要采用直流电输电的方法维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对于高压直流电输电线路来讲,建设时多会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作为送电和受电两端的整流阀与逆变阀装置,能够有效改善电网输送容量。各项设备装置的应用可以减少电网输电异常的现象,避免电压降低或闪变,对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3 电源方面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时,可以将其作为电源来为各种设备供电,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电源类型,包括直流电源、变频以及恒频交流电源等。象蓄电池多采用直流电源充电,但是实际操作中,除了直流电源以外,还可以选择交流电源,而对于大型或小型计算机来说,还可以采用高频开关电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基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和发展趋势,在现有基础上来对电力工程技术做更深入的研究,争取可以为电网传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湘.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54+57.

[2]李典卿.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8(11):149-150.

[3]马鑫.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18(32):55.

[4]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35+56.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