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主义_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论民族主义_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关于民族主义小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扼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点,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共同胜利”的历史背景下,在民族观上强调的是国际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而国际主义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产生了诸多问题,有过不少教训。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汹涌的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同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有什么不同,它为什么得以产生,又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怎样认识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正面临世纪之交,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无国界经济等大潮相伴的,是另一股汹涌的民族主义新浪潮。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主要内容不同的这次民族主义浪潮,则是以民族冲突、民族战争、国家分裂、解体为特征的。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

民族观,即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支持民族解放,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睦、合作、和平共处,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提倡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和狭隘自私的民族主义。恩格斯说:“民族独立是国际合作的基础。”〔(1)〕没有一切民族的以及每个民族的自由发展,“我们既不能在各国开始社会革命,更不能在彼此合作下完成社会革命。”〔(2)〕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反复指出过,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它用来压迫其它民族的力量,最终总要反过来反对他们自己。他们支持波兰从德国、俄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支持爱尔兰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认为加速英国社会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爱尔兰独立。马克思在1870年4月9日致齐格弗里特·迈耶尔和奥古斯特·福格特的信中说:“对爱尔兰问题作了多年研究之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是在英国,而只有在爱尔兰才能给英国统治阶级以决定性的打击(而这对全世界的工人运动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3)〕列宁进一步提出全世界无产阶级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把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民主革命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在民族关系上,提出被压迫民族有同压迫他们的大国分离的权利,即民族自决权。“我们要求民族有自决自由,即被压迫民族有独立自由、分离自由,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实行经济分裂,或者想建立小国,恰恰相反,我们是想建立大国,使各民族在真正民主和真正国际主义的基础上相互接近乃至相互融合,但是没有分离的自由,这种基础是不可想象的。”〔(4)〕以上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观点,它是服务于、服从于全人类解放这一终极目标和根本利益的。

民族主义是伴随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并不断壮大,以实现民族利益为终极目标,以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为凝聚力的一种政治思潮和实践运动。在西方国家,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反对封建领主制、反对封建的小邦林立的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所必须解决的任务。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国家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而,民族主义往往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属于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然而实际情况却远为复杂。在东方,早在古代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从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看,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可能比阶级、国家、政党更长。只要民族存在就会有各种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有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有大民族的民族主义,有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必须加以区别。民族主义并不只同资产阶级相联系,不专属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一般说来,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作用。在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为反对封建的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的时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具有很大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如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王朝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他高举的三民主义旗帜,民族主义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4年发表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说:“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当资产阶级取得并巩固政权后,由于资本扩张的强烈要求和欲望,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它民族之上,以“民族利益”为掩饰,对外,煽惑、驱使人民侵略、压迫其他民族,侵犯其他民族的利益;对内,实行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则更是以民族主义作为工具,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为其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和发动侵略战争服务。希特勒屠杀犹太民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典型例子。这时的民族主义,已成为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即沙文主义,成为反动的民族主义了。当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并逐步强大起来之后,民族主义则易于发展为盲目排外的、具有民族偏见的、闭关自守的、孤立主义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样会煽动民族仇恨导致民族冲突和民族战争;盲目排外,拒绝吸取先进国家的经验则使自己愈来愈陷于落后的境地。二战后独立的新国家中有的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有学者著文指出:第三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族主义长期停留在排外的初始形态上,民族主义并没有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有效资源。这些国家领导人都希望利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资源,民族主义同爱国主义混淆在一起,但都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5)〕

(二)

马克思、恩格斯支持一切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但他们在民族关系上提倡的是国际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他们自称是国际主义者而不是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这是因为,他们所肩负的任务,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比之资产阶级革命高了一个层次。他们认为,以实现民族利益为终极目标的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的国际主义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由于资本主义是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性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他们提出“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并为世界无产阶级推翻世界资产阶级的斗争进行组织工作,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作为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国工人组织、共产党加入国际作为支部,服从国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他们把国际主义置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之上,认为国际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最大利益,国际主义包括了爱国主义,这从进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和观点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恩格斯晚年曾与拉法格就爱国主义有过争论。1893年,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和盖得针对国内一些人对他们的诽谤和非议拟了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告劳动人民书》,阐明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统一的,国际主义决不意味取消祖国,牺牲祖国。恩格斯看后致信拉法格说:“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并指出,爱国主义一词的涵义片面,或者说词义含糊,“所以我从来不敢把这一称号加于自己。我对非德国人讲话时是一个德国人,正像我对德国人讲话时又纯粹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一样。”〔(6)〕

列宁在民族观上也是坚持国际主义的,并把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加以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的口号,它们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阶级营垒相适应,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同民族主义是不能调和的,即使它是最‘公允的’、‘纯洁的’、巧妙的和文明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用国际主义即用各民族高度统一的溶合来代替一切民族主义。”〔(7)〕“要作一个社会民主党人国际主义者,就不应当专为本民族着想,而应当把一切民族的利益、一切民族的普遍自由和平等置于本民族之上。”〔(8)〕

马、恩对资本主义成熟程度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估计都大大地超前了。迄今为止,世界无产阶级共同革命的形势从未出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在一国突破取得胜利的。尽管如此,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曾期待过世界革命的到来。为此,列宁组织和领导了共产国际的建立。共产国际章程规定,组织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参加国际的各国共产党是国际的一个支部,服从国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共产国际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它的执行委员会作为领导机关执行指挥和领导的职能,它有权向共产国际各国支部发布指示,并监督其执行。各支部必须贯彻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决议。共产国际执委会还有权开除任何一个支部、部分成员和个别成员,有权向各支部派出其特派代表或指导员,有权参加支部的中央机关或地方组织的一切会议,以及监督、反对支部的中央委员会。显然,共产国际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国际性组织,有很大的权威性,有严格的纪律。这样的组织形式适合于各国党共同进行世界革命的任务。然而,世界革命终于没有到来,在匈牙利、德国爆发的革命迅即被镇压下去了。在1921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支持苏维埃共和国,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沿着俄国的道路前进。列宁批评这项决议“几乎充满了俄国味道”,“俄国味道太重”,“决议中讲的一切成了死条文。”〔(9)〕很明显,列宁已经感觉到俄国经验的局限性。后来,社会主义在一批国家又先后取得胜利,无论是它们的革命还是建设都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国际这种组织形式显然是不适应的,继续把国际组织置于各国共产党之上进行领导和指挥,必然要犯错误。实践证明,当世界尚不存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共同胜利的直接形势的时候,强调国际的利益高于本民族的利益,把国际主义置于爱国主义之上是不切实际的。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和后来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实际上是把苏联一国的利益置于它国利益之上,保卫苏联成了各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义务。斯大林和后来有的苏共领导人,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干预别国、别党的内部事务,实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产党之间的平等原则,破坏了相互间的友谊和团结。这样的国际组织最终被解散属于情理之中。

(三)

看来,在当今世界上,民族问题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总问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仍然有不同的作用。20世纪有过两次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第一次是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以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摧毁了世界殖民主义,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大批新国家。这是一次推动世界进步的民族主义浪潮。第二次是80年代和90年代勃发的民族主义浪潮,以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联邦国家解体为标志及其随后爆发的大规模民族冲突、民族战争、民族屠杀;东、中欧国家几乎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民族矛盾和纠纷;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发生的部族冲突和大规模的极残酷的部族屠杀;中东、南亚等国从未停止过的民族冲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在酝酿或爆发民族纠葛。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问题、英国和北爱尔兰问题、比利时、意大利都酝酿着民族问题、美国的种族歧视,等等。全世界桩桩新的民族战争连绵不断,烽火不息,民族主义在世界上仍方兴未艾。

怎样看待这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

此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是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原来服从于两极对立斗争利益的一些次要的利益突显出来了,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而表面化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在冷战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事。冷战后美国成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极欲充当世界领导者的角色,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肆意对别国进行干涉、侵略的行径,不仅无助于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形成,而且对挑起、激发民族主义起了直接的作用。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对待古巴、伊朗、伊拉克,只能激起反美的民族主义熊熊烈火。第二,今天世界上仍然存在着民族剥削。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富国对穷国经济的控制和操纵,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榨取超额利润,新技术革命助长世界的两极分化,使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在过去的30年间大大地扩大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7月发表的报告说,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年收入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从1960年到1993年期间已经增大了两倍,从5700美元增加到15400美元,而这是在世界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的情况下出现的。过去30年里,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从4万亿美元增加到23万亿美元(1993年)。占全球人口20%的最穷的人的收入所占世界总收入的比例,在30年里从2—3%下降到1.4%;而最富有的20%的人所占比例从70%增加到85%。世界上358位最富有的人拥有的财产超过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年收入的总和。从1965至1980年间,全世界收入下降的人口为2亿人;在1980年到1993年间,收入下降的人口超过10亿人。在经济停滞或衰退的70个国家里,人们的平均收入低于1980年,其中有43个国家,收入比1970年还低。仅在1990到1993年期间,有21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至少下降了20%。这种经济两极分化的扩大,刺激着被剥削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即使在发达国家,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的现象,也是民族矛盾、民族冲突发展起来的经济动因。第三,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由于民族政策上的偏差失误,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变得日益突出。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只有约10%是单一民族国家,多数在西欧,亚洲只有日本、韩国,其余90%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在多民族国家里,无论是大民族的民族主义,还是小民族的民族主义都会导致民族冲突,甚至造成国家分裂、解体。第四,文明的碰撞是导致以强调民族传统的表现的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市场化改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推行,西方文化向全世界渗透,为抵制西方文化而强调坚持民族传统,恢复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伊斯兰文化的复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迅速扩展,亚洲意识、亚洲儒学资本主义、亚洲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对立等等口号的提出,亚洲著名政治家频频对西方文明的尖锐批判等等,都是民族主义高昂的表现。共同的民族文化长期积淀所铸成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感情、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美德、一种巨大的力量,任何时候都要提倡,都要发扬之,光大之。但民族精神同民族主义则是不相同的,不能混为一谈。民族主义走向极端成为民族利己主义的时候,则容易产生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仇恨、排外主义等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成为民族冲突、战争的根源。亨廷顿发表的文明冲突论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前,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由于它错综复杂,情况各异,难于作出简单化的结论,也不应当作出简单化的结论,需要作具体的、细致的分析。只要还存在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这些东西的民族主义就具有必然性、合理性、进步性,是推动世界走向公正、走向光明的力量。但是,民族主义只要超出异族压迫剥削的界限,超出保护本民族合法利益的界限,则无论是大民族侵略扩张的民族沙文主义还是小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有害的,它都会破坏民族平等,妨害民族团结,阻塞民族交流和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了解。这特别是因为,人类社会毕竟即将走完一个世纪而步入新世纪,新旧世纪之交,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迅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强劲趋势,马克思所说的,“挖掉工业的民族基础”的断言真正成了现实。世界经济越来越被几百个跨国公司所主宰、所控制。这些业务遍及世界各地的最大的300家公司的总资产几乎占了全球生产性资产的1/4,它们操纵了4个互相联系的全球性商业活动网络,即:环球文化总汇、环球超级市场网络、环球生产网络、环球金融网络。新世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系于这4个商业活动的交叉网,正在形成21世纪的集团帝国。这种可以轻易地突破时间、空间、国界、语言、习俗与意识形态的跨国工商企业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伴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集团,正在悄然地侵蚀着民族国家的某些主权,削弱民族国家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力,影响某些领导的决策。有人断言民族国家的内涵将发生某种变化。当然,民族国家仍将长期存在,凡属强制性的民族联合、国家联合是不能成功的,一旦解除强制,走向解体则难以避免。但是,当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达到十分紧密的时候,当联合的利益超过了单独的利益的时候,自然形成的区域联合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除了国家集团外,还有跨国界的城市、地域的自然联合已经在多国交界的地域出现。还应当看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还产生了许多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面临着环境问题、人口爆炸问题、健康问题、核威胁问题、毒品问题、恐怖活动问题、难民问题、资源问题,等等,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民族主义的高涨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同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的要求是相悖的,是不符合时代大潮流的。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就结束了百余年来被压迫、受欺凌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享有崇高的声誉。新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维护民族尊严、自信、自强等方面旗帜鲜明,从不含糊。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又以令世界瞠目的惊人速度发展经济,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大国在世界上勃兴,将重绘下个世纪的世界经济、政治地图。面对西方某些敌对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面对美国以中国的假想敌制定的战略方针,我们国家保持着高度警惕,沉着应付。当此之时,民族主义仍然是一种凝聚力。然而,应当看到,我国已经同整个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已经很高,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中国,在国际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愈益重大的责任,任何狭隘的、盲目排外的、孤立主义的民族主义都会导致闭关锁国,导致倒退,从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还应当看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能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混淆起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应当比民族主义高一个层次,应置于首要地位。民族主义的膨胀,无论是大民族的民族主义,还是小民族的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都会造成莫大的灾难。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并非是不关痛痒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2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654页。

(4)《列宁全集》第21卷,第392—393页。

(5)尹保云:《论民族主义的发展》,《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86页。

(7)《列宁全集》第20卷,第17页。

(8)《列宁全集》第2卷,第868页。

(9)《列宁全集》第4卷,第669—670页。

标签:;  ;  ;  ;  ;  ;  ;  ;  ;  

论民族主义_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