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实验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天津大学从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并优化学生整体素质出发,先后采取两种模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别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目的在于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层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实验方式与效果

实验之一,本科生“311”产学合作教育。自1989年至现在,天津大学先后与华北制药厂、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合资)、核工业部第四研究设计院进行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实验。经过学校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先后在10个系、12个专业中选定51名学生参加预分配性质的“311”产学合作教育。到目前已有41名学生完成合作教育全过程并正式成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尚有10名学生正在企业实践。

五年来的实验结果表明,产学双方的合作是默契的,进展是顺利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考察,多数学生一致认为,通过产学合作教育,首先,使我们在学习期间就了解了企业,了解了实际的生产过程和企业管理的运行过程,也加深了对社会、对国情的了解,这对于增强我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有好处;其次,通过与工人师傅的结合,深深感受到工人阶级的坦荡胸怀,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于我们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正确地估量和认识自己十分重要;第三,生产实践过程,不但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的掌握从深广两方面得到扩展,更重要的还在于扩大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使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这是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从完成实验全过程的毕业生分到企业的表现来看,企业反映,比起四年毕业见习一年的学生,通过“311”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显得比较成熟,好用,深受欢迎。所以,当他们正式来到企业以后被科、室、车间争相选用。

实验之二,研究生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自1989年以来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与学校填料开发中心、填料厂合作进行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实验。五年多来,有104名研究生参加了实验,其中博士生37名,已有18名获得博士学位,硕士生67名,已有46名获得硕士学位。

实验结果表明,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它既是实行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此,参加实验的研究生都有切身的感受。首先,他们认为,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不仅理解和掌握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而且理解和掌握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整体性,从微观机理到宏观表象的统一性,这对今后宏观驾驭知识,探索未知领域极为重要;其次,联系生产实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同时直接参加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这对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把握概念框架和思维轨迹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更有重要意义;第三,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既动脑,又动手,不仅使人的身心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心、使命感。

五年来,参加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实验的研究生直接参加的研究项目有20项获得国家、部委、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有10项获得国家专利。创造性的实践,不仅使研究生们获得了价值实现的切身体验,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及其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他们备受激励和鼓舞。

二、实验结果的理论思考

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不仅在事实上证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从理论上为我们自觉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依据。

从本质上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结合,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是因为:

1、认识是人的一种需要,也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它表现于人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和实现本质力量的活动过程之中。认识不是在人自身内部单纯发生的,而是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实现的。马克思关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关系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过程即学习过程,在它的一切环节上全部是由外部环境(教师、教学大纲、教材等)决定的,以培养和造就人才为己任的高等教育对人的发展予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固然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但也取决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即间接知识和经验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因为人类的认识是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学校教育是人类认识得以连续和继承的环节和纽带。学生经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来自实践并非直接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所建构和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是极大影响教育对象在何等广度和深度上结合和同化外部信息、获得新知识的先在条件,是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在何等广度和深度上观念地或理论地掌握客体的先在条件。

认识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是建立在主客体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基础上的。一般说来,人对客体的认识和掌握表现为两种方式,即理论方式和实践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的实现,主要通过理论方式,即通过意识、思维活动观念地或理论地接收和加工来自客体的信息,经过一个结合和同化亦即反复领会、消化、吸收过程,客体信息就以组织化、系统化形式,转化为学生意识、思维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获得了关于客体的知识。知识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就成为构成学生本质力量和思维方法的基本因素,成为不断加深和扩展学生认识领域的基础条件。这既是我们强调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根本原因,又是考察和测定实际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

认识又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它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就人们的认识而言,它总是通过现实的活动和自身表现才能不断地积累和形成。对于高等教育对象,其知识、心理、能力及其整体素质结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能否扩展和深化学生认识活动所及的客体范围和程度。因此,高等教育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强化和完善学生自身的本质力量,提高和扩大学生顺应、结合和同化外部世界的能力和容量,使其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不断地发展、强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实践基础。

2、实践也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人所特有的活动性需要。就人的本质而论,人不仅有占有物质的对象性需要,而且有改造世界,显示自身本质的需要。这说明人不仅有受动的一面,而且有能动的一面。在学校教育中,从教育对象必须依赖于教育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求来说,具有受动性;然而,教育对象在整个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总是通过积极、能动的活动以满足自己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使自己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况且教育对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包含着多种构成要素,既有物质的方面,又有精神的方面,既有先天具有的方面,又有后天获得的方面,它们一起共同作用,协同地构成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协同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一种整体上优化的综合功能。这就是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能够通过意识、思维、实践等活动,主动地顺应环境以确保自己发展的主体力量。从为实践而学习到为学习而实践,正是人的发展过程在需要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转变。人对实践的这种主动性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自觉的目的性,是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识主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构成。

人对实践的主动需要,还决定了智力发展的定向性、选择性的特殊功能。就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而言,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认识领域,把认识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那些知识组织起来并作为本质的东西保留下来,从而构成一个人最基本的知识结构。这正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人不可能穷举和遍历所有先前的知识。显然,实践的视觉记忆使人在映象的转换和重新组合中进一步丰富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践也是人的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从广阔的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一种活动。人是在对客观的作用和改造过程中去认识客体的,人的思维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形成的。毫无疑问,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践活动则是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断克服自身观念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不断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接近客观世界。

3、认识与实践既然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主动性、活动性需要,这就说明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认识活动是学生用理论方式掌握知识的过程,其活动结果是用知识形态表现出来;实践活动是学生用实践方式掌握知识的过程,其活动结果是用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虽然两者作为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不是某种单一活动的结果,而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共同产生的结果,这两种活动既紧密结合,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及不同的功能表现。

根据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关系,高等教育在实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看到两种活动结合和统一的一面,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按照人的认识规律,有目的地运用两种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更要看到,两种活动的不同功能表现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使我们有意识地依据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规格和标准,选定不同的形式,确定不同的中介和结合点,科学而有效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的结合。

三、实验结果透视出教育的不足

1、教学中传授的知识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可以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向大学生传递哪些知识,怎样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让学生掌握信息内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掌握信息的组合方式和思维方法。但我们往往只重视把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无疑是必要的却忽视了把理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传授给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理论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的内部结构和本质规定及其建构过程和形成过程,使学生超越和透过感性而达到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定的理性掌握,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心理结构和思维定势的改变、突破和超越,以生成新的意向、动机和认识,达到脱离原有的思维轨迹,按照新的方式和过程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连续跃进到另一个连续,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并纵的发展态势。这无论对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都至关重要。

2、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忽视或轻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大量的事实都深刻地说明,任何现实的意识活动都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不断实现着受教育者内在世界诸因素协调平衡的发展,达到人格的完整性。但是,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当家庭和学校普遍重视他们智力发展的同时,却明显缺乏对他们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品质的重视和培养。这种教育上的片面性不仅对人才培养不利,而且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特别应当指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作为动力和能量直接构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发展影响极大。充分认识和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的意志表现和情绪反应是外部环境影响表现在人头脑中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并转化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内控因素。它对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乃至今后工作都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苦和努力,没有坚强的意志,饱满的情绪,也难于实现自己的目的。

3、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形成。知识结构是各类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按照一定比例形成的能够产生整体效能的有机组合,直接关系到人的智能发展。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当前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更新慢,不能充分体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这是当前课程建设上急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们认为,实验结果透视出教育的上述不足,同样是实验的效果之一。它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揭示了当前高等教育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高等实验组部分内容。

标签:;  ;  ;  ;  ;  ;  ;  ;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