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
摘要:移动架模技术是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演变出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的多个阶段均可以发挥一定的应用作用。该种施工技术与以往的支架技术相比存在较好的应用优势,不仅减少了支架搭建的成本,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桥梁施工的效率。为了发挥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优势,我们以某个工程为例,对移动模架施工的技术内容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其在桥梁施工各个阶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桥梁施工
对于移动模架的应用要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各个工程阶段应用需求对移动模架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其应用性能的发挥。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设计人员需要对其在工程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使其形成适应性较强的模架结构。
一、工程概况
某地区桥梁位于两座城市之间,全长35.4千米,主要跨度为1100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为成功的桥梁施工案例。工程项目始建于2003年,北接线长度为15.1千米,跨江大桥长度约为8.2千米,南接线长9.2千米,全线采用的是双向六道设计标准。引桥为十一跨一联连续性梁桥,单跨跨径达到了50米左右,采用的是单箱单室截面结构和基础框架,纵坡约为2.9%左右,箱顶面集中设计了2%的横坡结构,箱顶宽度控制在15.4米左右,底部宽度控制在6.2m,梁高2.8m。且底板厚度在0.25米到0.7米左右,桥部整个结构的箱梁混凝土较大。主梁移动系统分为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
二、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各个阶段中的运用
1、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的施工前期,需对个各个施工部位的参数进行准确测量,而对于移动模架的使用可以保障各类测量参数的快速获取,同时也为参数复核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另外,还需要借助较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作为支持,对于各类工程参数进行合理确定,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测量放样工作的开展,可以保障各类工程参数的合理确认,对于现浇筑的构件来说,借助精确的参数可以保障对这类构架的有效生产,为后期的施工作业效率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保证构件装配的准确性。
2、模板工程中的应用
在模板工程中,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实现对外部模板的快速拼接,在将移动模架移除之后,仅需要对模板进行适当调整即可保障模板施工的效果与质量,这种施工方式相对于以往的施工方式来说,表现出了更好的施工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模板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模板施工质量。这也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模板进行打磨,减少其表面的毛刺现象,以免对后期的脱模质量造成影响。在针对内模进行施工时,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散拼的方式,为了提升内膜施工的质量,可以借助相应的放样信息进行内模施工。在完成跨箱梁的安装之后,要想其使用的橡胶套进行替换,从根本上提升模板结构的密封性,为后续浇筑作业的质量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预应力工程中的应用
在桥梁施工项目中,连续预应力箱梁主要采取的是双向预应力体系,能保证在梁体结构中,横向是预应力钢束,纵向是预应力,利用的都是塑料波纹管,借助真空辅助吸浆工艺。在使用移动模架施工技术进行箱梁腹板和顶板钢束的张拉操作,以保证整体结构预应力参数符合标准。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对预应力材料进行控制评估的过程中,要保证材料符合力学性能测试,确保工程项目使用的预应力材料合格。而对于混凝土箱梁施工中采用的管道压浆技术,要保证波纹管材料检验项目符合标准,且整体咬口部位没有过大的开裂和脱扣现象。
4、在混凝土施工浇筑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会受到原料配比的直接影响,为了保障混凝土材料的合理配比,在具体施工前期会采取试验的方式,对各个配比形式的混凝土结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最佳的配比比例,在具体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配比方案执行。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共同实现对浇筑质量的有效控制。最后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作业,避免在后期使用时,出现结构开裂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5、在预应力束过程中的应用
管理人员要对预应力束实施过程进行集中的管控和监督,其中,第一,要提升下料项目的完整度,特别是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要和实际施工中使用的千斤顶和穿束方式匹配,才能保证整体钢材结构不被影响,从而提升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第二,要对穿束进行集中的管控。底板穿束和顶板穿束要由人工进行,利用不同的组别进行穿束操作,确保挤压作业的顺利完成,并利用圆包头对钢束进行包裹处理,以减小其穿过孔道的摩阻力。第三,强化预应力张拉准备工作和操作程序的质量,在提升安全系数的同时,确保整体操作流程的完整度。
6、在桥梁施工其他作业阶段的应用
(1)真空辅助压浆操作。在运用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压浆设备进行优化选取,确保其内部结构和拌和机之间的匹配度,压浆水泥的实际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集中控制水灰比,维持在0.4左右,水泥浆的泌水率要保持在4%以下,且初凝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到4个小时之间,水泥的粘稠度控制在18秒到20秒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压浆操作开始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铺平操作,利用设备对灌浆孔进行清理,确保通道的通畅行,从而实现真空试抽。
(2)钢筋工程项目。在对钢筋进行管控的过程中,要保证对其进行抽样试验,特别要关注外观参数、力学性能参数以及化学成分等,确保其符合国家验收标准即可。另外,管理人员要对钢筋和定位网的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确保其能和凹槽对号入座,不仅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测量失误,也能提升钢筋加工的实际质量,最大化的缩短钢筋的捆扎周期,实现正运行结构的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钢筋工程项目中,钢筋的捆扎顺序非常重要,技术人员在捆扎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研读,确保能借助移动模架施工技术进行动态化的调整,从而提高桥梁建设项目的实际质量。
结语: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数据和信息分析后,建立了有效的施工项目流程,着重分析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路径,正是基于这种运行框架,减少了软弱基础处理的环节,提高支架方案运行的流畅性。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是完善的架桥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潜力大,而且具有经济优越性,值得施工企业大力推广,能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桥梁施工项目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义明.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4(7):198-199.
[2]李兴亮.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8).
论文作者:孙维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预应力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桥梁论文; 模架论文; 的是论文; 结构论文; 要对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