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的声学分析论文_和丽萍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对纳西语的西部方言进行实验分析。通过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的分析,得出纳西语西部方言高平调、中平调、低降调及低降调等四个声调的调值情况。并得出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的声学特点。

关键字:纳西语;单字调;声调

一、纳西语概述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彝语支。有两个方言,分别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各地使用语言的语音、词汇以及一些语法上的异是这两个方言划分的依据。在两个方言中,使用西部方言的人数较多,范围也较广。西部方言大体适用范围是丽江、香格里拉(中甸)、维西、永胜等地。此外,鹤庆、剑川、兰坪、德钦、贡山、宁蒗县永宁坝皮匠村和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俄亚、盐源县的大咀、冷九主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白盐井等地也用西部方言。而西部方言中虽然有三个土语,即丽江坝土语、大研镇土语、宝山土语。[1]但三个土语皆为四个相同的调,即高平调(55调)、中平调(33调)、低降调(31调)以及低升调(13调)。(和即仁、姜竹仪,1985;盖兴之,1990;)关于纳西语的声调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四个调中低降调与低升调略有区别。以大研镇土语来说为高调(55调)、中调(33调)、低调(21调)、低升调(24调)。(方国瑜,和志武,2005)。对此,将这两种传统的纳西语西部方言的记音用以下表格描绘出来。具体调值见下表(表1)所示:

表1 纳西语西部方言声调的传统记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声调进行分析,以此得出纳西语西部方言的声调的调值情况。运用实验可以验证和补充过去传统语音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证实传统语音学中许多符合科学的事实。

二、声学实验的方法

(一)发音人

本文的发音人共3人,母语均为纳西语,并且都属西部方言。其中7个是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纳西语方向专业的学生,既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他们掌握的纳西语很流利。由于他们的专业性,所以在平时的基础上还有过一定水平的专业训练,故他们的纳西语水平是很纯正。还有一位是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纳西语基础教程的老师。主要教授纳西语的基础知识、纳西语语法以及纳西语写作。

发音人1:和淑芳,女,丽江束河古镇人,24岁,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纳西文学的硕士生。

发音人2:和丽峰,女,丽江太安人,26岁。

发音人3:和丽萍,女,丽江太安人,25岁,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硕士生。

(二)发音字表

本文的发音字表(表3)是根据《纳西语简志》(和即仁、姜竹仪,1985)中的词汇附录以及《纳西语基础教程》(和学光,2006)、《纳西语文讲义》(和学光,2009)中的各个声调的例词列举选出了每个声调三个例字。

表2 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发音字表

四个调都有3个例子,在录音时每个字发三遍。共得到3*3*3*4=108个有效声音样本。

(三)实验方法

1、录音

用praat声音处理软件进行录音,采样率为8000HZ,单声道。发音时,请发音人每个自发三遍音,每隔三秒左右发一遍。发完后若发现有分析不清楚的音就重新发音。3个发音人共得到3*3*3*4=108个有效声音样本。

2、实验数据处理

本文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在纳西语西部方言的传统声调记音情况与声调实验方法两者之间的声调对比。声调是汉藏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在语音系统里声调与元音和辅音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此,声调的实验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并要的。

实验数据的处理时,先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标注录好的每个声音样本,并将它们制成pitch文件,再将这个pitch文件生成Textgrid文件。然后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的脚本程序对声音样本进行基频数据的提取,每个样本取10个点。将提取出来的这10个点粘贴到Excel表格中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求出8个人每个调的平均值。然后还需将T值求出来,才能做出每个声调的调值图。基频数据归一采用石锋先生提出的T值法[1],具体公式如下:

T=(lgx―lgb)/(lga―lgb)*5

其中x为采样点的基频值,a为调域的上限即基频的最大值,b为调域的下限即基频的最小值。

求出每个基频点的T值,保留两位小数,并把它换算成五度值。五度值和T值的对应关系是,T值的0到1之间看做五度值的1度;1到2的范围看成是2度;2到3的范围看做3度;3到4度的范围看做4度;4到5的范围看做5度。

三、实验分析

(一)平均数据表通过对3个发音人的108个声音样本进行声学验后,统记出每个声调全部语音样品10个测量点的平均基频值和T值数据。如下表(表3)所示:

表3 平均 T值数据表

(二)声调格局图

对3位发音人的108个声音样本进行声学实验后,求出平均值以及T值后就可将纳西语的声调格局图画出。图中横坐标是依照时长归一的原则依次等距离标出的测量点,纵坐标是与五度值相对应的0到5的T值标度。经过测算的T值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点,一个声调的10个T值点就可以确定该声调的调形曲线。以此类推,就可以将纳西语四个声调的调形曲线确定下来,纳西语的声调格局图也就可以画出来了。如下图(表4)所示:

表4 纳西语声调格局图

1调(高平调)的声调曲线位于3到5之间靠4,是比较平缓的曲线。从T值来看,最大值为4.19。接着就是稍有降低的趋势,最低点为3.84,最大值与最小值间仅仅相差0.35。从它的最值大小所在范围可以把它记为54调。

2调(低降调)的声调曲线呈依次下降的趋势,可以确定它是一个降调。从它的T值看,起点的T值是最大的,是2.02,而终点的T值是最小的,为1.13。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差异为0.89,相差不小。虽然由图可看出它的明显降调趋势,但整个声调的范围在1到2之间,记为22调。

3调(低升调)的声调曲线是明显的上升,是一个升调。从它的T值看,起点的T值是最低点,为1.55,终点最大,是2.64。整个声调的范围在1到3之间。其调值可以记为23调。

4调(中平调)的声调曲线基本趋势是平的,从图中也可看出该调为平调。从T值来看,起点 的T值为2.88,是最大的,一直到最低点2.69,起点与终点,也即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相差了0.18,相差的比较小。因两个最值均在2到3之间,变化平缓,故可将该调记为33调。

四、结语

将本文做学实验得出的纳西语声调的调值与传统记录相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传统调值既存在相同的地方又存在不同之处。以下将通过列表的方式,将实验结果与传统记音进行比较。如下表(表5)所示:

表5 调值比较法

1调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是一个降调,传统记录的是一个平调。

2调实验结果得出一个平调,两种传统记录为降调。

3调实验结果得出的是一个升调,而两种传统记录中也为升调。但传统记录1为低升调,开始由最低的区域升到3的这个区域,所以称低升调。而传统计录2中则是在第二个区域到第四个区域。由此看出,这两个传统记录的一个共同点是:中间都有一个过渡区域。而声学结果的调值分布是在第二个区域到第四个区域的区域间。

4调实验结果得出的是一个平调,而两种传统的记录中也都记为33调。因此,纳西语的平调的两种传统记录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实验结果与传统记录还是有着一定的相同点,但同时也存在差异性。运用实验可以验证和补充过去传统语音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证实传统语音学中许多符合科学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和即仁,姜竹仪.纳西语简志.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和学光.纳西语基础教程.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和学光.纳西语文讲义. [M].丽江.纳西文化传习中心.2009.

[5]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 [J].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6]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 [J].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第1期.

[7] 瞿靄堂.论汉藏语言的音系学. [J].民族语文.1996年第5期.

[8] 王理嘉.实验语音学与传统语音学. [J].语文建设.1989年第6期.

[9]蔡荣男.德宏傣语单字调的声学分析. [J].河池学院学报.第26卷第6期

[10]蔡荣男,云南元江傣话单字音声调的语音实验分析.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6期.

[11]蔡荣男.泰语单字调的声学分析.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蔡荣男.金平傣语单字调的声学分析. 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言问题国际论坛.2006年10月20日.

[13]盖兴之.纳西语在藏缅语言中的地位.盖兴之.民族语言文化论集.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论文作者:和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纳西语西部方言单字调的声学分析论文_和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