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论文_武晓萍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论文_武晓萍

武晓萍 蒲城八里庄中学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 要:杜威创造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的教育思想,并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人,影响着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东方之国的教育。五四运动后,杜威来到中国,教育思想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大力提倡。学生陈鹤琴、陶行知等也将其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大陆上付诸实践,文章将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陈鹤琴的“活教育”为例,阐述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 杜威 影响

杜威是美国近代实用主义教育的创立者,也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精神领袖。他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为思想武器有力地批判了传统教育阻碍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教育思想理论,包含了“儿童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思想观念中,杜威突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尊重儿童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和教育无目的论。

五四运动后,中国教育家们深受杜威的影响,早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杜威的学生中国教育家蒋梦麟、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积极宣传其思想,纷纷对中国教育现状分析后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有些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因很推崇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故名行知。

陶行知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主张。他在自己的《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指出:“当初,生活教育戴着一项‘教育即生活’的帽子,自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试行以后,渐渐地觉得‘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行不通。一年前,我们便提出一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来代替。”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教育时曾这样鉴定过这个概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强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自然、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处事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知生活教育主张包含了五层含义:一是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二是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就有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四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五是“生活即教育”是终生教育,是与人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以社会为学校。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二是“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教学做合一”,依据杜威主义中的“做中学”。其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受教的地位转变到自觉主动学习的地位。”

二、“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探索中国儿童发展及教育规律,总结并形成了系统的、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其中就包括“活教育”的主张。

“活教育”即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其坚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教学方法论,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

教育不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教育,而是为了使民众获得更好的教育而教育,为了民众能更高地提升自身的素养而教育,为了和谐的社会而教育。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依据是中国传统教育以及杜威实用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其教育目的——生活即教育。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使中国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然而在发展中也了解到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弊端,例如太过于注重实际生活,其理论过分地强调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导致在教育实践中严重地忽视了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成效太慢等,也为以后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斌贤 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4]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学》.G1,月刊,2014年第一期。

论文作者:武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论文_武晓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