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_人文精神论文

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_人文精神论文

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重新提出既显迫切更显重要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新颁布的课时安排计划中,理科类学科的课时比例在相对减少,文科类、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得到保证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课程、活动课得以凸现。这表明: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

基础教育为何要进行这么大的改革呢?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改革。纵观20世纪以来的社会现象,透析中外教育的实效,我们将会发现:在新的世纪里,课程改革要突出人文教育、基础教育要强化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自17世纪以来,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使人们对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美好前景表现出极大的乐观期望。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与大自然苦苦相争了几万年的现代人类,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身的强大。科学技术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向自然宣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20世纪人类经历的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似乎证明人类是无所不能的。

但是,世界发展的现实同时又表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相反却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价值问题,也不能无条件地导致社会进步。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现代科技对人性的异化,全球环境气候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物种消失,人口膨胀,无法根除的种族隔膜和仇视,吸毒淫乱,贫富不公,邪教狂热,人际冷漠,这一切都对人的这种妄自尊大构成了绝顶的“反讽”。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都在日益恶化,人类开始受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报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们不得不思考科学的畸形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思考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思考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问题,思考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潜藏的弊端和问题。

科学信奉的是客观主义,过分强调科学,会使人专注于客观的世界,从而疏远和遗忘了人本身,使人丧失了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科学技术的功利性追求和利用又扭曲了人性,压抑了个性发展。科学研究如果只是简单的纯科学领域的活动,人和人类社会将会被科学的发展而异化为科学的奴隶;科学研究只有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的社会和人文意识的复杂的社会活动,人和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成为科学的主人。

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氛围下,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偏颇,以为“科教兴国”就是只要重视科技教育,重视科技教育又被理解为加强理科知识的教育,因而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他们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智力”的开发,忽视了道德价值的教育;只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生活与社会的体验性学习;只注重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忽视了知识发生的人文背景,忽视了知识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启示。对教育理解的偏颇和教育行为功利化的倾向,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理科知识的严重过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了一大堆今天没有用、明天不会用、将来也注定不可能用的知识,他们的生命就在记诵考试这些无用的知识中被耗尽了;另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的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缺乏社会公德和对人的理解与宽容,这已是当前青年一代的通病。

科学与人文并重,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育才与育人相结合,才能扭转教育的偏差。

二、人文素养解读重在人文互动“化成天下”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有两个尺度,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人文素养即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在综合国力中,有硬国力,也有软国力。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国民受教育程度、人口、领土等可测量的叫硬国力;国民的道德水准、情感、意志、心态、价值观、哲理思维水平、凝聚力等不能测量的叫软国力,人文素养属于软国力的范畴。

人文素养即人文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亦称人文素质。要理解人文素养,首先即要理解人文。

在中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中国古代的人文教化一方面是强调内心修炼,使人成为有德性、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是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

在西方,按照古希腊人的想法,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中、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其人文的含义则更丰富,指的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权力,人的尊严、价值、情趣,人格、人性、人道等内容。

现在,学术界一般把人文素养定位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这些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第二个层次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其价值才能得以复活。

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人文教育的中心内容。在课程标准里,它概括性地阐述为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和谐相处。在具体的教学目标里,它强调重视知识生成中的人文背景、知识的社会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与追求;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呼唤;对人的关注、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祈盼与高扬;对生死、幸福、信仰、生存意义和社会终极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反思。它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范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

正因为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博大精深的,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而必须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首先,内涵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从横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的相对完整的画面;从纵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附属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正如不同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存在区别一样,不同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和指向也有所区别。但就其共性而言,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三、人文教育方式与特点必须凸显个性化创造性

人文教育是对人的精神品质的修炼与生活态度、方式的引导和养成活动,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比,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一,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性。科学、技术、经济等诸多事业的发展可以由一部分人替代另一部分人去完成,而惟独人文精神是所有人、每代人、每个人“份内”的。思想家可以引导我们思想,但代替不了我们的思想。可见,人文教育不可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如果仅有人文精英而没有人文大众,就绝不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就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因此,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主体教育。

第二,人文教育的不可停歇性。科技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进步史,它表现出逻辑地、历史递进性地发展过程,因此,停止不见得就是倒退。在人文领域,经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人文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心灵的体认问题,它是不可停息的。人文进步也不存在必然的历史递进性,我们确信现代科学一定比古代科学更加进步,但我们却不能自信地说现代的人文精神必定比过去更进步。人文教育的过程也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过程,我们只能在“永劳”中求得“逸”的喜悦,绝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心态。

第三,人文教育的体验性。自然科学的理论能在实验室里重复验证,而人文科学的实验场就只能是我们的历史、社会生活、现实人生。人文精神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要真切把握住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理解,而要特殊的心灵体验,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四,人文教育的开放性。自然科学的研究有些在封闭状态下,也能出成果,而人文教育则不行。人在从动物演变为人的第一天起,就具有社会的属性。人的人文素养的丰富与提高绝不是仅靠闭门思过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中反复感知、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动。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必须从课内、课外、知识、环境、言传、身教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地展开,其主要的方式有: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树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补、文理相长”的办学思想,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新的课程观,不断优化社会人文课程、数理科技课程和体艺劳技课程,努力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以主体性体验式活动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改变实行课堂教学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偏多,忽视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和探索学习的倾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开展跨学科备课活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体现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采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性表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第三,加强责任教育。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为重点,提倡“把信心留给自己,对自己负责;把孝心献给父母,对家庭负责;把关心献给他人,对集体负责;把爱心献给社会,对社会负责;把忠心献给祖国,对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负责”。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要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把认真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

第四,注重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可以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人生的行为道德和价值坐标。社会实践教育应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检查与评价机制。

第五,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健全社团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管理社团,可以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策划、协调、外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获得民主生活、人际尊重、活动设计、组织协调、管理领导的经验和能力。

第六,开展读书活动。许多文学著作、社会科学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充满着人文的光辉和力量。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撞击,他们会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这种内化的人文教育力量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因此,一定要建立起“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七,注重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还要精通琴棋书画,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健康的生活才艺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们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当我们整天给学生规定诸多“不准如何如何”的时候,把这些高雅健康的东西充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不是更好吗?

第八,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学校的人文环境在人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规划、校舍建设可以体现人文底蕴;校训、校风条令可以展现人文光辉;学校管理可以充满人文关怀;广播、宣传栏目可以突出人文主题;专题讲座可以营造人文氛围、滋养人文精神。如此等等。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用科学与人文滋养新的一代,以科学和人文锻造民族的脊梁!

标签:;  ;  ;  ;  ;  

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