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的调研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职工论文,关于深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14)06-0043-05 为认真贯彻江苏省女职工委员会[2014]6号《关于开展女职工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江苏省女职工委员会“五件实事”(建立女职工心理咨询和疏导网络、深化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专项调研、深化和拓展女职工关爱行动),南通市总工会专门下发了调研通知,要求各级女职工组织结合实际先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南通市总女职委组织部分市总女职委委员、学者、专家于6月-7月历时一个月就全市女职工“关爱行动”特别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本情况分组进行了重点调研。 调研采取听工作情况介绍、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实际考察女职工活动场所、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覆盖了县(市)区、街道(社区)、企业单位三个层面,共调研50家单位,召开了9场座谈会,参加座谈会包括各级女工干部、企业负责人、一线女工近百名。被调研单位中有18个乡镇街道(社区),企业中民营18家,占比57%;外资9家,占比28%;中外合资3家,占比9%;国有及国有控股2家,占比6%。调研共涉及企业职工32105人,其中女职工17617人。 通过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在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关爱行动尤其是对女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的情况,在涌现典型特色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也呈现了女职工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沙漠地带”。参与调研人员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拓展、创新女职工“关爱行动”活动内涵与载体、加强对女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行了充分交流和广泛的探讨。此次调研达到了工会女职工组织“听实话、摸实情、互借鉴、树信心、鼓干劲、明目标、提声望”的效果。 一、开展女职工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成效 (一)工会领导普遍重视,提供充分保障 各级工会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好女职工“关爱行动”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适应形势发展和推进女职工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2011年,南通市总工会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了女职工“关爱行动”,成立活动领导组织,建立健全了女职工关爱网络,下发了《关于南通市女职工“关爱行动”的实施方案》,并对专项资金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市)区、市直企业也相应成立了活动小组,负责“关爱行动”的组织实施和工作协调,负责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的活动实施。中央财政“关爱资金”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原则运行,本地均有相应的关爱女职工的配套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坚持依档帮扶和实名制发放,主要用于特困女职工“两癌”普查、单亲特困子女和困难女农民工子女的助学等,并做好实名制的归档工作。 (二)推进维权关爱工程,促进体面劳动 一是充分发挥工会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及时反映女职工的意愿和呼声,切实保障和落实女职工权益。南通市总工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联合调研督查机制,更加有效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建议列入2014年南通市妇女儿童10件实事任务之一。海门市、通州区总工会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为一线环卫职工提供免费早餐的建议》、《关于从市生育保险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用于开展妇科普查工作的建议》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是始终把企业签订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从源头依法关爱、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抓手。调研显示:女职工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及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等相关政策非常关注,调研期间调研组就相关规定专门作了解读。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新规,调整、完善了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如:海门市总女职委抓住行业工会新建或换届的机会,全面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通州区总女职委充分抓住开展“双推月”活动的有利时机,对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自查、互查、抽查与镇工会干部年度考核的奖惩挂钩,有效促进了女职工专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三是企业女职委主动作为,“四期”保护基本得到有效落实。组织女职工参加健康体检,做得较好的企业对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及时调换到比较轻松的岗位,企业内部还参加女职工互助计划,积极配合企业工会将劳动生产安全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女职工安全生产监督竞赛活动,发放“女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温馨提示卡”等手段,督促和教育广大女职工进行劳动保护,切实维护了女职工的生命安全权益。如:女职工占比80%以上的如东楠桥纺织有限公司、南通佳可服装公司工会女职委主动争取行政方对女工重视和支持,与企业主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为女职工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三)推进提素关爱工程,共建美丽南通 建立和完善女职工职业技能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激发女职工的创造潜能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女职工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采用“三鼓励”工作法:鼓励广大女职工广泛参与万人大练兵、技能大提升、劳动竞赛等活动提升职业技能;鼓励广大女职工学习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鼓励女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如:通州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定期学习制、海安西蒙电气有限公司高端入岗、岗中集训制、南通之星奔驰4S店职业发展私人定制、东丽合成纤维的师徒导师制等,为企业女职工创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据统计,启动“关爱行动”3年来,全市有70多万女职工参与“建功立业”活动及不同层次的技术比武活动,参与率达85%以上,6.2万女职工技术等级得以提升;80%以上的女职工参加了读书自学活动,85%以上的女职工认为通过一系列活动其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共涌现出175名全国、省、市女先进劳模。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委表彰各类女职工先进集体1万多个,先进个人1.85万名。 (四)推进亲情关爱工程,共创幸福生活 调研显示:一是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化。各县(市)区每年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对女职工困难情况实打实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困难女职工家庭档案,企业工会通过“一访三查”方式(入户走访和查家庭收入、查原始档案、查生活状况),对特困女职工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妇科普查机制常态化。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配合监督企业对女职工进行专项健康体检,大部分企业对女职工健康十分重视,有75%的企业做到一年一次;25%的企业二年一次为女职工开展妇科体检,女职工“两癌”普查基本做到全覆盖。如:启东市总工会与上海长征医院结对帮扶,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为女职工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解决了本地女职工去上海就医难的难题;崇川长城医院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在落实好自身女职工的健康之余,还配合送健康进街道、社区、工厂,免费给广大的女职工带去更为方便的健康生活。 三是帮扶模式多样化。以女职工所需探索多样化的结对帮扶模式,如:通州区着力打造“双百圆梦”工程、单亲送温暖,日常工作中采取“随时探访,信息共享,小事基层帮,大事向上报”的帮扶方式;崇川区《特别关爱结对行动》打造“授渔式”关爱平台,将单一的“资金”扶持模式拓展为“资金加知识加技能”等多重扶持,将传统的物质帮扶延伸至多项目、广范围的帮扶;开发区实施《八大行动关爱女工年》、《职工幸福我铺垫》的工作主题,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启东女职委构建“助学、助医、助困、助心”四位一体爱心互助模式,为一线女职工打造“职工关爱角”,部分企业为“五一巾帼标兵”赠送了“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计划”,让女职工充分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推进人文关爱工程,共谋和谐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关爱女职工网络健全。围绕一个主题(全面提高女职工身心健康素质),建立两支队伍(女职工心理咨询专家团和女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员队伍),建立两大机制(女职工心理健康研讨工作机制、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机制),通过四种形式(现场咨询、巡回授课、网上沟通、交流分享),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心理疏导网络。南通市总工会将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列入工会干部上岗培训的内容,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会干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调查显示:海安、如皋等女职工组织建立职工心理之家、“悄悄话室”、聘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定时定点为女职工提供服务;港闸区在全区企业中开展了“职工谈心屋”建设,陈桥、幸福两街道工会女职委主任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为企业营造和谐氛围创造了新的对接空间,受到企业主和职工的普遍好评。 二是无缝对接,关怀女职工人文诉求。在新形势下,把握各类人群需求的多元性规律、特殊性规律、差异性规律,切实满足女职工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确保无缝对接女职工的实际诉求,开展人文关爱工作是南通市总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探索方向。市总女职委顺应女职工需求期盼,精心实施“南通市女职工美丽课堂”工作项目,组织专家指导团成员及女工工作志愿者开设法律维权、时事政治、形象礼仪、家庭理财、女性保健、心理健康、防艾等方面专题讲座。除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外,实行“你点我上”和“你需我送”的菜单式服务,送知识下基层、到企业、进车间,共开设“美丽课堂”200多场次,受益女职工4万多人次,受到基层工会和广大女职工的广泛好评。 南通开发区携程公司精心打造的女职工“暖心”工程,为女职工提供心灵鸡汤,为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成立母婴室,为双职工开辟夫妻房,提供温馨服务;港闸区幸福街道女职委、如东凯德服饰有限公司针对小学放学早、女职工下班晚的矛盾,主动出击,在女职工中进行问卷调查,聘请老师,招募志愿者,落实地点,创新开办了职工子女“四点半学校”;如皋先锋科技女职委针对80、90后职工责任心、进取心不强的情况,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感动一场、演讲一场、竞赛一场和辩论一场”,培养提高员工的四种方式和四种意识,即“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道德意识、文明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意识”;海安滨海新区总工会专门为紫菜养殖场的女职工们创建了“海上女职工之家”。 三是因地制宜,创新女职工帮扶载体。在两新组织企业中,外来女工较多,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创新载体,针对性开展工作。如:启东市总女职委《用四项真情铸就新市民女职工的心灵家园》使外来女职工在当地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和价值;海门市总女职委“微心愿”助困难女职工实现“家庭梦想”,变“工会有什么送什么”为“女职工要什么送什么”,通过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帮助困难女职工接力圆梦,让他们不仅有“节日关怀”更有“天天关怀”;崇川区城东街道工会实施“快、活、和、实”四字调解法,开通了“晓君解忧热线”,成立了“外来女工布艺坊”。 四是文化引领,拓宽女职工服务渠道。调查证明: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催生企业发展之力正成为越来越多成功企业的共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女职工工作的发展,彰显女工组织的作用。如: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林洋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多维度打造女职工关爱文化建设,添置了电子阅览室、职工图书馆、健身房等现代硬件设施,组织读书演讲、征文比赛、全健排舞等文化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女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海门凯盛家纺、华润大生纺织公司以正强化和激励机制,侧重提升女职工学习能力,当好女职工的心理情绪观察员,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做到“润物细无声”;如皋双钱集团女职委创建的梧桐企业文化采用“防微杜渐”、“正负激励”、“统筹兼顾”、“五谈五访”工作法对女职工进行心理关怀,极大发挥了企业女职工组织作用。 二、问题、思考与对策 女职工“关爱行动”的开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各级工会组织对女职工,特别是困难女职工的尊重、支持、关怀和爱护,各级工会组织,女工干部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一行动。关爱行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提高了女职工国家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关爱行动”把党和政府、社会的温暖传递给困难女职工,给了她们经济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支撑,使得她们也能与大家一起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快乐生活和美好人生,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然而,因为行动涉及女职工的各个层面、各个行业,需求的多样性与工作力量的有限性形成一对矛盾。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成员、女工干部、企业负责人、女工一起交流、讨论,进行头脑风暴,群思群想、群策群力,力图使关爱行动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交流与讨论涉及“关爱行动”的各个方面,其中探讨最多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关于女职工工作的针对性问题 女职工分散在各个行业和企业,年龄、文化程度、个人需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一些80后、90后年轻人,对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有强烈要求;一些传统、劳动力密集行业如轻纺业中,女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职业选择面狭窄,缺乏对本职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些在管理、营销等岗位的女职工,本身职业竞争激烈,再加上教育孩子、学习晋升任务重,心理压力比较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亲母亲有极强的心理疏导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满足女职工这些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各级女职工组织经常进行调研,研究女职工需求的真实情况与变化,不断开拓新的工作形式和内容。 加强女职工工作的针对性,需要不断拓展新渠道。在不断夯实原有的亲情品牌工程(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为女职工解决具体的困难基础上,延伸关爱行动,突出关爱文化的内涵。要根据不同行业、年龄、知识结构、需求等特点有所侧重开展关爱工作。 一是结合行业特点。如: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中,关爱行动要把物质服务与精神性、文化性、发展性服务结合起来。 二是结合年龄特点。如:针对年轻女职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的特点,通过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对职业的自信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充分发挥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岗”这一工会女职工品牌工程优势,组织动员、倡导女职工把自己的岗位作为报效社会、奉献企业的窗口和提升自我的着力点,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改善女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女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是结合需求特点。如:针对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患病女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给予更多的物质帮助,身体健康关爱,帮助她们渡过难关;针对“三高”女职工群体,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她们对“快乐工作”内涵有了新理解,对“幸福生活”标准有了新期待,对“关爱行动”形式有了新认识,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提高物质生活外,更追求精神文化的富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女职工心理健康研讨工作机制、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机制的同时探索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更多提前做好降压减负的心理疏导工作,推进法律、心理援助、网络学习、周末学校、流动课堂等多样化服务,不断扩大女职工的受惠面。 (二)关于缓解基层女工干部工作压力问题 调研发现,基层女工干部普遍身兼数职,女工工作活动多,任务重,又有上级组织多头布置,多重指挥、多头检查的问题。同一项工作,有时会出现工会女工组织与妇联组织两重布置的问题,两方面都要求执行,都要汇报材料,都要进行检查,无形中加大了女工干部的工作压力。同时,女工干部身兼母亲、妻子、女儿的多重角色,承受家庭、生活方面的许多压力。许多女工干部整天工作、家庭两头奔忙,无暇学习和进修,知识能力的储备不足、心理压力也得不到疏导。 女工干部是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的中坚力量,是联系党和政府、工会组织与广大女职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关爱行动”的进一步开展需要把女工干部从繁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她们在积极工作的同时有机会学习,有时间思考;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阳光、从容的面貌为女职工示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工作协调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以提高女职工干部自身能力素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女职工干部培训的力度,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我减压的能力,建立基层优秀女职工干部带薪疗休养制度,激发女工干部的潜能发挥和价值实现。 (三)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关爱工作中的问题 目前基层工会女职委基本建立辅导站(室),但是工作的开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许多单位和企业把对女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结合起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些女工干部对心理疏导工作感到迷惑,无从着手。调研中也发现,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对心理工作缺乏了解,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是针对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人,看不到心理工作在调整职工心态、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职工合力和潜能,激发女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在心理辅导方面表现出不热情、不投入;有些单位和企业的女工干部和女职工把心理疏导工作仅仅理解为心理咨询,理解为建一间心理咨询室;基层单位的心理辅导工作普遍缺乏专业人员,调研发现一些企业的辅导人员基本由女工主任、班组长兼任,这些人缺乏心理学知识,缺乏心理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使得心理疏导工作流于一般谈话或思想工作;另外一些基层女职工对心理辅导认识有偏差,思想上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缺少心理调整的动机。所有这些使一些基层单位的心理辅导工作流于形式,既不能有效的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也不能体现心理辅导的专业性特点。新形势下,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已被广泛承认并有了新的诠释。如今,女性是“半边天”,她们所特有的勤劳与智慧、爱心与耐心,以及细腻、柔韧的工作作风所发挥的作用是男性职工无法替代的,所以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释放工会女职委的活力。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利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当增加工资收入,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合理的工作时间,把女职工的人文关怀、心理培训纳入到企业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中;结合“工会在身边”、“情系职工十件实事”服务职工系列活动,以“南通女职工美丽课堂”为平台,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 二是动员鼓励女职工在参与企业文化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充分发挥基层心理辅导站、辅导员作用,及时把握女职工的脉搏,了解基层女职工思想动态和要求,致力于培养女职工阳光心态和沟通协作,实施“快乐工程”行动计划,培养和提高女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的自豪度、敬业度。 三是女职工关爱行动需要加大心理疏导工作的分量。对企事业相关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女工干部进行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方法的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在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要鼓励、支持女工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学习与考试,为企事业单位储备心理工作力量;精心设计代表重点开展促进女职工提素建功、体面劳动、困难扶助、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五位一体”,有着鲜明特征的女职工关爱行动LOGO标识。要经常性地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开设心理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定期不定期地聘请专家为女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顾问,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有心理困惑的女职工从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化解思想疙瘩,从而开展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心理帮助和支持工作,并对行为偏差的女职工进行积极跟踪和关注,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此次调研使我们获得了女职工“关爱行动”的大量一手资料,了解了南通市众多的企业,熟识了许多的基层女工干部,是一次难得的工作了解、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各级女工干部情感融通,为以后工作中更加默契的合作准备了条件。服务女职工,温暖女职工是我们女工干部的天职。让我们的工会女职工组织高擎关爱大旗,着力品牌导引,注重在传统中突破,凝聚起共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确保对女职工各类群体的人文关怀工作全覆盖,增强做好女职工关爱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提炼女职工“关爱工作”经验,注入时代特征,凸显关爱行动地域特色,积极打造“魅力娘家、温馨娘家、快乐娘家”。 *[收稿日期]2014-10-25深化女工“关爱行动”的调查与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深化女工“关爱行动”的调查与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