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 牛云霞 王芳

牛云霞 王芳

(淇县人民医院;河南淇县456750)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并对所有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不采取护理措施,而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瘀斑,总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术后有3例伤口出血,3例伤口瘀斑,2例肢体再灌注损伤,总发生率为18.18%(8/44),即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95.45%(42/44)明显优于对照组70.45%(31/44),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可获得显著效果,可降低患者的出现临床症状的情况,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54-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在PAD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占据20%左右,临床治疗较为困难[2]。本次研究针对我院88例PAD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使用临床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PAD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中的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有男性51例,女性37例;年龄在5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8.33±4.31)岁;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认疾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其中存在13例患者为冰法足部溃疡坏死。治疗方法:45例患者选择使用旁路转流术,22例患者为支架植入术,21例患者为单纯球囊扩张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使用。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后自身存在运动和感觉方面的障碍,同时躯体上受到的疼痛感会使患者出现急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内心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与疏导。另外,介入治疗产生的费用对于一般患者来说较为昂贵,同时患者担心治疗后效果不良,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述相关疾病的知识,并讲解治疗方式,给患者讲述相关治疗的案例,对于患者的要求应尽量满足。②术前准备:对患者在手术前检查临床各项指标,并指导患者有效咳痰,防止出现肺部感染情况;控制患者血压情况,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患者血糖检测其血糖,并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③术后护理:取患者仰卧位,使用沙袋对患者进行6-8h的压迫,并保证对远端血无影响;注意患者体温,对其背部给与按摩,其中避免出现在同一位置持续受压情况;检测患者24h尿量,控制电解质稳定。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并发症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明显观察组出现较低,且具有明显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使用介入治疗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使用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出现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坚持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泡脚,并使用无菌棉签吸干趾间,从而避免出现压疮情况,且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压疮患者的出现率为0.00%;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位选择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患者受到的疼痛感不会对治疗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依照患者情况进行体位的选择[5];使用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内心产生的不良情绪,并考虑止痛剂的使用;同时对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给与使用抗生素进行过敏试验,并为患者保障睡眠质量,从而加强患者的手术耐受力,证实使用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进行干预,仅出现了1例伤口出血情况和2例伤口瘀斑,并经过简单的护理措施后均消失;表明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另外,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5.45%,效果显著,反映临床护理在患者中较受青睐。

综上所述,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改善患者预后,使其在治疗和相关护理中能够积极配合,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使用并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辰光, ZHOUChen-guang.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及其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5, 21(1):109-111.

[2]于吉祥, 樊琳琳, 李禹. 分析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52-53.

[3]王世伟, 韩金刚.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9):97-98.

[4]施敏, 李桂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7):217-218.

[5]王青.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163-163.

论文作者: 牛云霞 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 牛云霞 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