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冯博

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冯博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在道路交通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相对应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铁路方面,占据着运输的大部分比重,是人们远途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可以说发挥着交通命脉的作用。在实际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决定着铁路桥梁的质量,从而决定着铁路桥梁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影响着后续交通状况,为此探讨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具备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标准实施操作,确保工程具备良好的质量。本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探讨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以此作为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参考依据,促进铁路桥梁施工的发展,提升铁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铁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实际铁路桥梁施工中,由于相应的投资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铁路桥梁是铁路工程特殊的承重部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铁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这就要求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具备更高的规范和标准。下文从铁路路桥过渡段设置的建议、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铁路桥梁工程的具体要求

1.1桥梁结构动力性能方面的要求

在铁路运行中,具备较大的动力,桥梁会受到较为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车桥共振灾害的情况,因此需要桥梁结构具有较好的耐冲击作用的受力体系。要桥梁结构具备较高的强度要求。在桥梁设计方面要把桥梁本身静载考虑其中,还要依据动态计算的方法将桥梁动载进行仿真分析,最终达到桥梁结构动力性能的实现。

1.2轨道平顺性的要求

轨道的结构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的徐变上拱度和桥梁基础的工后沉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铁路桥上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1.3无碴轨道的要求

在无碴轨道桥梁施工作业时,需对轨道进行精调作业,浇筑完成的无碴轨道对线路水平和高低方向上的调整量十分有限,梁缝两侧的钢轨支点由于受支座横向的构造间隙和支座弹性压缩变形以及坡道桥梁活动支座的水平移动因素的影响,会在横向和竖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对钢轨造成局部压力,导致梁缝处的轨道局部隆起,产生钢轨上拨和下压现象的发生。因此,铺设无碴轨道的桥梁比有碴轨道桥梁的要求更高。

2 铁路桥梁路桥过渡段设计的建议

2.1 台后地基的处理

控制地基的沉降是控制台后路基沉降变形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应采用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半刚性复合地基。半刚性桩在处理地基深度较深、基本打透软弱层段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沉降速率都降至最低。挤密砂桩、CFG桩在软土中的挤密约束作用小,桩体质量不易达到要求,其加固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并且需要实施堆载预压处理,相对应的地基沉降值也较大,不过处理费用较少,属于比较节省的处理方式。

2.2 台后基坑的回填

在实施基坑回填处理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填料进行处理,一般采用A组料或者素混凝土材料,如遇湿陷性黄土地质,需采用三七灰土进行回填,以满足封水层的要求。在土质填料回填时需分层回填且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这样采用满足设计要求。

2.3 过渡段填料的选择

在进行过渡段填料的选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坚持选择那些强度相对较高并且变形性较小的填料。根据不同等级的线路要求,台后回填料也不同,常见的填料为A组土、级配碎石或素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搅拌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

在拌合物中加入的钢纤维应充分分散均匀,才能在钢纤维混凝土中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如果加入的钢纤维分散不均匀,会使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中一些部位缺少钢纤维,有的部位钢纤维过多形成团,这样不仅没起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还会引起局部混凝土强度削弱,因此,只有保证钢纤维在拌合料中分散均匀,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2 振捣和浇注

钢纤维混凝土的浇注要求是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明显的浇注接头,每一次出料时都必须相压15cm-20cm,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连续性,中间不会出现断层或者浇筑不到的空间。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做到连续的进行,由于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插入钢纤维混凝土的振捣会使钢纤维向振动着的振动棒靠拢,并通过作用力由此产生集束效应,如要确保钢纤维的二维分布就要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成型。

3.3 运输过程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的稠度特点使得它在被振动的作用之下特别容易出现下沉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所以在钢纤维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应当格外的小心注意,保证尽量减少运输、或者短途运输,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防震减震措施。

4 铁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

4.1 施工前的准备控制

施工之前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充分了,这样才会减少后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通常在施工中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对设计文件审核:接收设计文件、图纸后必须及时组织全面审核,再分专业、分单位工程进审核后进行会审,审核后向有关单位提交审核报告并提出相关变更设计建议;施工组织设计:施组必须在施工调查后及时编制,要根据项目情况编制综合性施组及重点单位工程专项施组,施工前向项目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施组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必须严格施工技术交底制度,以文字形式将施工图、施组、专项方案、测量资料、技术标准等内容准确无误的进行交底,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将指导书分发至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结合作业环境明确作业强制标准,普通标准、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专项方案:对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的专项工程,在施工前编制安全专项方案;施工测量复核:建立测量复核签认制度,接收设计交桩后及时组织复测;落实技术标准:施工现场须专人负责技术标准执行的检查和监督,隐蔽工程检查,中间交工、试验检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等环节继续必须齐全、完整。做到技术先行、技术指导从而保证桥梁的建设质量。

4.2 提高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功能

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作为保障。在整个机构组织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必要的项目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员要科学合理的配备。在机构体制内还应建立质检、测量和计划统计的专职技术机构。除了这些,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奖惩制度,实现桥梁工程项目质量的与其相应的责任人切身的利益的挂钩。

4.3 加强建设监督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监督也必不可少。首先要检查砼的强度,检测混凝土是否达标,然后使用相关的测定仪器检测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还要检测砼中有没有出现蜂窝等现象。检测完后,如果发现相关问题,可以采用渗透性的聚合灰浆采用修补法进行修补,从而达到修补效果。所以我们应当在每一个工序中都做好监督工作,从而保证桥梁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质量。作为现场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对进场的所以设备以及所以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只有当材料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施工中。同时,还要对现场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于铁路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注,加强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孙彦明.关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35-00135.

[2]刘玉欣.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253-00253.

[3]龚毅峰.关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论文作者:冯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冯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