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1.要准备充分。
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
2.要操作规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必然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何使现象明显,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确实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
3.要注意安全。
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制取有毒气体,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易燃、易爆要更加小心。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他们千方百计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来,甚至有的同学还能找到连老师都没想到的简单易行的好方案来。
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现场指导,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验采取及时提问、出思考题等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答疑难,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观察现象更仔细,实验的兴趣更浓厚。
三、开发家庭小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在教材中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一些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当看到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或者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时思考该如何用实验除去等等。
例如:到药房里买一瓶外用消毒的双氧水,找个小药瓶,例如用完的眼药水瓶,装入半瓶双氧水,然后将少许香烟灰粉末加入小药瓶里;擦燃一根火柴,将火焰熄灭,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小药瓶里,可以看到火柴梗又复燃了!这是因为香烟灰可以起到催化剂作用,加速双氧水的分解,而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带火星的火柴梗(或者点燃的卫生香、蚊帐)燃起明亮的火焰,反应式如下:
2H2O2==香烟灰催化==2H2O+O2↑
(至于香烟灰,你可以向抽烟的家人或邻居弄一点,实在找不到香烟灰,加点随处可见的尘土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哦,可别为了做这个小实验而去学抽烟啊!)
学生可以自己做以下两个实验:
(1)纸杯烧水——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沸腾时只吸热不升温,而这个温度没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当然不会着了。补充一点知识,燃烧的必要条件: ①有可燃物;②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着火点;③有氧气。其实有时候燃烧也不需要氧气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只有这样才可以燃烧,纸没有满足条件2,所以不燃烧。
(2)变胖的鸡蛋——本实验演示了碳酸钙与酸的反应,以及由渗透压引起水的扩散,所用物品均为生活用品,现象明显,生动有趣。实验原理:白色的蛋壳之所以不见,是因为被醋酸溶解。蛋壳是由碳酸钙所构成,而从蛋壳中冒出来的泡泡,则是溶解反应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气泡。
通过这些家庭小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鼓励学生质疑
例如,在做铁钉生锈实验时,有的学生对书中的设计产生了疑问:
(1)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从空气成分看不是含有少量水蒸气吗?
(2)用植物油隔绝空气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这两点疑问实际就是创新的亮点,不能泯灭。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找出改进的办法,经过讨论研究,最后将这两个实验变为:第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种干燥剂,第二只试管用蜡油代替植物油,结果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五、及时帮助学生改错
学生动手实验时,小组长和教师必须及时纠正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做制取氧气的实验加热前,小组长检查试管口是否塞棉花,高锰酸钾是否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的朝向,酒精灯是否使用外焰加热等。再如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时,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找出操作上的失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效果良好。
论文作者:刘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学生论文; 试管论文; 演示论文; 教师论文; 双氧水论文; 氧气论文; 香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