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6.67%及89.58%,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精细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精细化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缺氧坏死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1-2]。有研究资料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尚不存在确切的病理机制,其诱发机制与高血压、血脂异常、体重过重、糖尿病、吸烟饮酒、膳食结构、缺乏运动及病毒感染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以发作性心脏绞痛为临床典型症状,其疼痛区域由胸骨放射至左肩、左臂及手指。同时,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的临床综合征。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精细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收治于我院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为53岁、最大年龄为72岁,中位数年龄(52.5±1.8)岁,中位数病程(2.6±1.8)年;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2岁,中位数年龄(52.1±1.3)岁,中位数病程(2.9±1.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纳入对比研究价值。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心理护理,即:(1)受我国大多数患者缺乏基础疾病知识或不熟悉就医环境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给予身心关怀以达到拉近医患间距离的目标,详细向患者介绍治疗优势消除其治疗紧张感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2)由于患者遭受疾病困扰往往身心俱疲心理状态较为悲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药抵触情绪普遍治疗依从度差,护理人员必须以患者心理状态为出发点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做好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常识及注意事项普及工作,通过视频解说、个体宣传及发放健康手册等方法详细介绍疾病病理机制、治疗方法及治疗目标;(3)受不同患者身体素质及免疫能力差异性的影响,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及疾病进展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叮嘱患者遵循医嘱少食多餐,以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及高蛋白的流质食物为最佳选择,治疗期间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
1.3判定标准
以心电图监测情况为参照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监测ST段压低至正常状态T波倒置基本消失且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心电图监测T波倒置超过50%且心绞痛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心电图监测及心绞痛症状无任何变化为无效[3-4]。同时,面向两组患者发放我院自行研发的护理调查问卷对比其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2组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6.67%及89.58%,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硬化或斑块时,极易造成管腔狭窄,而受情绪波动或劳累等诱因的影响存在造成冠脉痉挛及冠脉深度狭窄促使短时间内心脏急剧供血量供氧量锐减的可能性导致心绞痛发作。同时,冠心病心绞痛以心前区或剑突后区骤发性疼痛、心悸及憋闷为典型临床症状,甚至疼痛感放射至牙齿或左臂[5-6]。有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心绞痛诱发机制与心理状态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旦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时,患者受心悸或疼痛的影响存在造成焦虑、恐惧及紧张等负性情绪的可能性,客观上加剧心绞痛病情进程导致恶性循环。精细化心理护理作为全新临床护理模式,现已得到更多医务人员关注及应用,主要通过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观察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过程找出负性情绪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切实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赢得患者家属支持以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标。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精细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裴迎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73.
[2]周晓红.精细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08(31):1-3.
[3]王海霞.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1):187-188.
[4]吴晓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240.
[5]康向荣.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127.
[6]梁凤梅.系统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61-262.
[7]翁秀红,陈溢玲,黄潇红,黄桂莲.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75-576.
[8]李进英,张岚,韩希文.心理护理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2):162.
论文作者:徐要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精细化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