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建设业发展的很快,在数量增多的情况下,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软土路基施工是路桥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人们出行安全,此文就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一、前言
在现今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公路运输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项路桥建设工程相继开展,大大缓解了现有的交通压力。目前,在路桥建设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十分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软土路基施工部分,需要施工人员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并加强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路基失稳、沉陷等情况,保证路桥建设施工质量。
二、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比较弱,对高强度的压力难以承受
由于软土路基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加上软土路基本身的承载能力也是很弱的,对于高强度的压力往往是很难承受的。也正是因为其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压力,最终使得软土路基的整体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来说,也是百害无一利的。
2.2过大的软土路基的沉降量,容易造成路基的开裂问题
对于软土路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沉降量太大。由于软土路基本身的土层空隙是比较大的,使得其在实际的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路基沉降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土壤的土层空隙不够均匀,使得路基常常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正是因为路基不均匀的沉降问题,最终使得在修建路桥工程的施工,软土路基及时可以完工,但是在投入使用不久之后就会出现裂缝问题。最终,不但使得路桥工程的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同时还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问题。
2.3软土路基的压缩性过强,使得施工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由于软土路基有着很强的压缩性,使得沟槽基坑边坡很容易发生侧向变形问题,最终使得边坡出现了坍塌问题或者位移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和隐患的存在,最终使得路桥工程的正常施工以及路基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2.4软土路基含水量过高,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软土路基本身有着较高的含水量,使得地下承压水会对基础路桥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地下水的浮力进而会破坏基地。正是因为软土路基天然的一些特性,使得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路桥工程的施工。因此,这就要求在路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加以技术性的处理。
三、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难点
3.1 软土路基自身承载力较弱
软土路基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其自身承载力较弱,在难以承受过高强度的压力,一旦所承受压力超出软土路基自身承载能力,便极有可能会造成整体路基的破坏,并加大路桥建设工程难度。
3.2 软土路基含水量较高
软土路基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含水量在33%~71%左右,通常在路基下层便是流动的水。在施工过程中,这些地下水的浮力会对路桥建设工程的基础工程产生严重破坏,影响正常施工。由于含水量问题是软土路基本身存在的特性,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予以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3.3 软土路基沉降量较大
沉降问题是软土路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再加上土壤空隙不均匀,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路桥建设工程的质量,导致很多路桥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了开裂等情况,质量完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仅浪费了众多资源,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软土路基压缩性较强
软土路基具有较强的压缩性,在施工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构造基坑边坡侧向变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边坡质量,甚至会导致边坡坍塌、移位。这不仅对整体路桥建设工程的质量有所影响,同时也威胁着路基周边事物的安全性,十分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3.5 软土路基渗水能力弱
软土路基较高的含水量,使其渗水能力受到了影响,外部加水的渗水能力相对较弱,并延缓了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而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越快,其稳定性较强,固结速度的延缓,会造成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同时,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也有可能会加大水分排出难度,并扩大软土面积,甚至引发路桥塌陷,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四、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要点
4.1 置换技术要点
置换技术使软土路基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是运用开挖换填的方式对软土路基含水量、渗水能力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升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在软土路基置换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首先将软土路基中原有的软土进行清除,再运用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进行填充置换,以减少沉降量,对其性能进行优化。这一技术在使用中经常会受到施工环境、回填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保障合理选择回填材料,合理控制材料压实度和摊铺厚度,使置换技术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2 粉喷桩技术要点
粉喷桩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在这一技术的运用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粉状固化剂进行深度搅拌,使软土路基中能够形成加固木桩,从而提升路基性能,其中,所运用的固化剂主要包括石灰和水泥等。在实际运用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施工工艺要求,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软土路基施工中所需要的工艺参数,对于一些工程量较大的工程,使用人员还需要对工程中所用的固土桩进行承载力试验,以保证其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相应的技术监督工作,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粉喷桩技术的有效落实。
4.3 垂直排水技术
软土路基中含水量较高,因此,极易出现倒塌、移位等情况,施工人员可以运用垂直排水技术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在这一技术的运用中,施工人员应首先在路基中埋设垂直排水柱,运用压密排水的方式,减少引水时间和后期工程强度,并提升土的剪切强度。垂直排水技术并不适用于压密速度较快的沙土,为保证这一技术效果,施工人员可以结合超负荷施工法一起运用,以有效避免沉降等软土路基问题,提升工程质量。
4.4 深层密实技术
深层密实技术主要是通过振动、夯实、挤压等方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这一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对提高路桥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深层密实技术的实际运用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认真分析软土路基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取需要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一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监督,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参数,以免因技术管理缺陷而造成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4.5 砂垫层技术
在软土路基地基部分软土层较为稀薄,且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运用砂垫层技术,在软土路基上铺垫厚度不低于0.5m,不高于1.2m的砂垫层,促使软土层固结,并起到上层防渗水、下层排水的作用,降低土内含水量,提升路基的稳定性。
五、结束语
此文理论结合实际,从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难点,以及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要点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聂鑫.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分析[J]. 低碳世界,2015,32:134-135.
[2]侯明剑.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究[J]. 中国市场,2016,30:162+164.
[3]张明发. 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应用[J]. 江西建材,2015,08:183+187.
论文作者:张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技术论文; 含水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