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醒梦中人——扶植那颗脆弱的自信心论文_杨佩瑜

惊醒梦中人——扶植那颗脆弱的自信心论文_杨佩瑜

杨佩瑜 (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0-076-02

怀着好奇而欣喜的心情,满怀饱满的激情融入了新阶段的初一生活。课前总是围着老师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老师,下节上数学?""咱们今天学什么呀?"……似乎都是些"废话",确流露出了对数学老师和数学学科的最大期盼。

一个学期过去后,我发现她变了,沉默寡言,声色总是游离慌张,说话也是弱弱的,当我和她的眼光相遇,我感到那是一种冷漠和死寂般的心理所反映出来的的神色。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才意识到:一是小学优生进入初中后不再有优越感的失望,本以为考个90分是最低线了,可两回考试都没有实现;二是父母对于孩子表现出一种没有信心的态度,没有激励却是抱怨孩子没有做好,三是做题总会有很多出错,自己感到数学学习在理解上的困难。

初一的第二学期,由于生生,师生之间都已经相互熟识,班级出现了一种亢奋的氛围,总是抢着讲话、叫嚷、不能倾听别人观点,明显开始出现了上课不专心(小声说话、走神等)现象。有一天,课上布置孩子们做习题,突然发现靠墙后排的辰眼睛盯着课桌下方,走近才意外发现她竟然看一本厚厚的课外书,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当时觉得很惊讶也很生气,决心要严肃地处理一下这件事情。将书收缴时,她一脸的茫然,意料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傻傻的等着我拿书,思绪还在梦中......

下课铃声一响,她很着急地为追着我不停地解释,声音弱弱地:"老师,把书给我吧,我就刚打开,这书是我借别人的,要还的",我又一次惊讶她怎么以为这是一件求情就可以解决的小事情?没有说自己上课看书的不对,竟然先提出要求让老师理解!"做错事还要讲条件,这种态度的话,那就什么也别说了,下午叫你家长来谈!",我压低声音狠狠地讲完就要走,这时她赶紧上前堵住我的去路,瞬间,眼泪真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吧嗒吧嗒掉在脸颊上,用哭泣的声音哀求:"老师,我错了,以后不看了,你相信我一次,就一次;老师,别告诉班主任好吗?姥爷住院了,我妈最近心情不好,不要告诉我妈妈行吗?......",我还什么也没有说,她自己却喋喋不休地解释、求情并保证,

刚听着她的解释,我感到一种狡辩,但看着她眼泪止不住地流,我有些心软了,毕竟是13岁的孩子,想想自己在那个年龄时也是纤弱的,害怕的,无助的,我怎么可以不顾及她的感受呢?看着她怯弱的眼神、猥琐的身体、泪珠连绵的脸庞,我不想铁面无私、简单粗暴,教育的目的是转变学生,而不是惩罚她。既然认错了那就换种方式教育她,给她个改错的机会吧!干吗非要让孩子失望呢?如果她能自己改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

我答应她先不告知班任和家长,但要求是:一,让她首先写个"说明书",要求不带任何隐瞒地将自己最近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写出来,若发现没有好好反思自己的话,还是照旧处理。二,自己给自己定个目标,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数学成绩最低应达到多少?她斩钉截铁地说90分;如果期中考试达到要求,就不再计较这事了,但若达不到要求,就叫家长,把此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告知家长。今后上课的表现和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她改错的实际行动,是否能真正改错的指标。

写说明书的目的是想让她意识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状态很松散,有种自我丧失希望和"就这样"的不思进取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协定是警示她用心努力学习,鞭策她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鼓起勇气去实现她应达到的目标。事后,我又与她一起反思她的种种表现,以相信她、信任她的话激励她,为她打气,让她感到老师很关心她,对她也是充满了期望的。她满载希望之光、满怀信心地走了,之后的课堂表现也确实与从前不同。

期中考试结束,她的数学成绩83分,距离她给我的承诺差7分,她表现的很寂静,不敢看我。没有达到怎么办?按照协定处理?那不是给她一个定论"没有达到要求,接受惩罚就是一种了结"?

思来想去,我不想纠缠这件事,而要让她继续为没有达到的目标进行长久不懈的努力,我要让她学习的动力持久下去。于是再次单独与她交流并提出建议:"你欠老师7分,怎么还?。。。这样,用以后的每一次小测验成绩来偿还,超过90分的分值累加弥补这个分数,考不到90分,差的分值累加偿还,怎么样?"听到这话,她表现的很惊喜又欣喜,"是?这样可以?能行!"她又一次闪烁着希望之光。初一的孩子就是这样,只要你给点希望,她就马上满怀信心,整个人马上就振作起来的样子!

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惩罚,这样的分值弥补法,她的表情和语言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激动,一种信心,一种努力争取分值,赚分数的积极性。其实,但她如此表示的时候,我没有期望什么结果,只要她能有动力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就不错了。可是,我发现她变了,不再是看着我却面无表情的无奈,而是充满灵气和闪着光芒的炯炯眼眸,作业也是条理有据,整整齐齐,在一次测验中的试卷让我眼前一亮,阶段测试各门课成绩都有很大进步,得到了各科老师的称赞。

在全班公布最近学习状态好,学习认真用功的有"辰"等几个同学,我看到了她缄默而内心却坚定信心好好努力的决心,也许她本以为我要批评她没有达到90分,但这次较难的题目她真的做到了不失误,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她都掌握了,相比之下,一部分脑子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却写的一塌糊涂,所以这次考试她是很成功的。

她不再躲避我的眼睛,而且主动找我要刚考的试卷,"老师,我我做的怎么样?"总是在一沓试卷中翻找自己的试卷,似乎她很喜欢看到成绩,很喜欢通过测试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老师宣布测验时,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嚷"啊?又考试?"是一种坚定地自信面对考验,甚至期盼得到检测自我的心情,因为有测验她才有机会赢得分值,有考试她才有机会证明自己。

如果孩子们都能像她一样喜欢考试,期盼考试,为每一个下次考试而不断努力,那将是每一个教师的欣慰!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一次次鼓励,一次次成功就是一次次地把"我是成功者""我要成功"的信息输入学生的脑中,学生内心也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属于成功者,成功的自我意象就会形成。在这期间,老师对他的期望、看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都对他的自信心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件事也鼓舞了我的信心,看到了教育策略所带来的神奇效果!

不要为学生的错误做总结,把它负"债"给学生,让他慢慢来偿还,成为长期的"债主"和"负债人"关系,这不是一根拽着风筝的线吗?

论文作者:杨佩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惊醒梦中人——扶植那颗脆弱的自信心论文_杨佩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