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一个现代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衡表论文,马克思论文,部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之一。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蕴含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思想被重新发现。由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市场出清的总量——结构条件,因而这一理论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先驱。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同时也是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费尔德曼遵循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包含的经济增长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上构建了第一个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做出了理论预测。由于费尔德曼的工作,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被确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思想来源。
本文将要考察的马克思首创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是马克思最初表达他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析工具。对马克思五部门联系平衡表的现代解释使我们有理由认为,马克思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先行者。借助于马克思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可以实现马克思抽象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应用化并使之取得现代形式。
一、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剖析了穆勒等人坚持的供给等于需求从而否定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错误教条,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穆勒等人的教条实际上用直接交换代替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把直接以使用价值而不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当作前提,从而否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①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一方面具有无限制发展生产力、不断扩大生产领域的内在冲动;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由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所造成的限制。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产生相对生产过剩危机。②
针对蒲鲁东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归结为工人不能买回自己的产品的论点,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实际上不理解价值和价格,不理解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③顺便指出,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即工人怎么会在他购买的商品价格中既支付了利润,又得到了自己的必要工资,以及实现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进行积累的货币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学的伪问题。④
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马克思详细分析了各资本之间的交换关系。作为这一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析工具,马克思创造了一个以生产部门为基础、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交换关系来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部门间联系平衡表。⑤
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平衡表的出发点是待实现的社会总产品。为说明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用途,将社会总产品在使用价值上分为A、B、C、D、E五大类。其中A和B为原料,C为机器,D为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产品,E为工人消费的必要生活资料。与此相适应,社会总生产被划分为五个部门(五个资本家):两个原料生产部门A和B,机器生产部门C,剩余产品生产部门D,必要产品生产部门E。同时,马克思根据他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C+V+M三个部分。为便于分析,马克思假定每个生产部门的总再生产规模均为100价值单位(塔勒),社会总再生产规模为500价值单位(塔勒);在每个生产部门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各占产品价值的1/5即各为20价值单位(塔勒),或V=20;不变资本价值占产品价值的3/5即60价值单位(塔勒)。由这五个生产部门构成的部门间联系平衡表见表1。表的各列之和是各部门生产者的产出价值,各行之和是生产中消耗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最后一列与最后一行必然相等,因此是一个平衡表。
表1 五部门联系平衡表
注:马克思原表中合计是以10为计量单位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35页。
马克思用部门E来说明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从而说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由于E生产的是由工人消费的商品,因此“E只能通过把自己的商品同工资相交换而实现自己的利润。”⑥就是说,首先,部门E将其产品价值的1/5(20塔勒)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该部门的工人作为工资,工人再用它去购买E的产品。这样,部门E就实现了总产品价值的1/5,并收回了预付的可变资本,可以再用来雇用工人。其次,部门E再将其产品价值的3/5即相当于生产中消耗的原料和机器(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共计60塔勒分别与部门A、B、C雇用的工人相交换,这些部门的工人用工资购买部门E的产品计60塔勒,部门E得到收入60塔勒并用来按比例购买部门A、B、C的产品,以补偿替换生产中消耗掉的原料和机器设备,A、B、C各有1/5的产品得到实现,并由此收回预付的可变资本以便在下一个生产周期雇用工人。最后,部门E将占其产品价值1/5、相当于本部门剩余价值的产品卖给部门D的工人,以满足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部门E则用所得货币收入去购买部门D的产品供自己消费,部门D实现其产品的1/5并收回预付的可变资本。
通过上述过程,部门E的产品得到了实现,完成了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可以进行再生产。与之相交换的各部门实现了各自产品的1/5,并收回预付可变资本。
DV=EM
DM=DM
即W[,d]=AM+BM+CM+EM+DM。
如果生产者消费掉了自己的全部剩余产品,生产过程结束时的情况就会像在这个过程开始时一样,“资本的剩余价值就好像没有生长出来。”⑦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是简单再生产。
这样,马克思就说明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是在各资本家彼此之间进行的交换中实现的,从而说明了社会总产品实现所必须遵循的比例关系即实现条件。
为便于理解上述交换过程和实现条件,我们把表1做技术性调整得到表2,再将表2形式化得到表3。将前述各部门再生产实现条件代入表3就得到一个五部门再生产图式(图1)。
表2五部门联系平衡表
表3 五部门联系平衡表
分析马克思给出的五部门再生产实现条件可以发现,其中已经蕴含了《资本论》第2卷以两大部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蕴含了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和实现条件。实事上,将部门A、B、C归并加总,就得到第Ⅰ部类及其产出,将部门E、D归并加总就得到第Ⅱ部类及其产出。
图1 五部门再生产
上述考察表明,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创造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中有不容忽视的重大价值。不仅如此,进一步的考察可以发现,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实际上蕴含着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五部门联系平衡表中的投入—产出分析
为便于分析,我们根据表2展开讨论。
由表2可知,主栏各行是生产部门,宾栏各列是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表的最后一列是各部门的总产值。根据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原理,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都必须通过与相应部门的交换才能实现。因此,表的宾栏可以用相应的各部门来表示。实际上,从马克思的分析中可知,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正是各部门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交换比例。于是表2可改写成表4。
表4 5×5部门联系平衡表
显然,马克思给出的部门间联系平衡表实际上是一个正规的5×5部门联系平衡表。表的各行所表示的就是各生产部门在生产本部门产品和实现本部门剩余价值而对各部门产品的购买即需求,其中第1-4列是各部门为生产一定量总产品而必须进行的要素投入。表的各列表示的是各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即供给,也就是产出。表中各部门既是需求者,又是供给者。最后一列是总产值,最后一行是总产品。各列之和的总产值(W)衡等于各行之和的总产品(Q)。因此,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平衡表。将表4形式化,令为第i部门使用的第j部门以价值计算的产品数量,部门A、B、C、E、D用i=j=1,…,5来表示,则有表5。
表5 5×5投入—产出平衡表
其数学模型是:
即
即
并且有:
或
模型的核心是5×5交易矩阵:
矩阵反映了各部门彼此互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社会为进行生产而发生的产业关联,即投入—产出关系。
如果令为部门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购买的j部门的产品,就可以由交易矩阵得到模型的技术系数矩阵:
根据马克思的假定,在这里,模型中的各部门有完全相同的技术系数,即:
[A]=0.2
如果在马克思5×5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最终需求象限(消费+积累)和一个新创造价值象限,就得到一个典型的、由马克思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发展来的投入——产出模型。模型结构见表6。
表6 5×5投入—产出模型
模型的数学方程是:
由于模型是简单再生产,因此:
又由于部门4和部门5生产的分别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和资本家的消费资料(剩余价值),不能用作中间消耗,因此:
将上述条件代入表6,就可以得到与马克思的原表在理论上和内容上都是等价的投入—产出模型。
显然,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可以很容易地推广至m×n个部门。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有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所创造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众所周知,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实现条件、社会总产品的双重补偿问题即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按照它们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划分为两大类,与此相适应,将社会总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C+V+M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如前所述,这些基本原理在五部门联系平衡表的分析中已经存在了。这使得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围绕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而展开的社会总再生产的实现分析,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理论的形成中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二,马克思创造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应该是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平衡表不仅成功地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条件,而且清楚地表达了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各生产部门之间,是一种由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思想,一旦这种关系被破坏,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对平衡表的技术解析证明了平衡表是一个投入——产出模型。这使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视为现代投入——产出分析的真正先驱和先行者。这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而又被人们所忽视的贡献。
应当承认,只是由于有了列昂惕夫的工作,马克思的这一重大贡献才被我们重新发现。
第三,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具体化、应用化,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就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应用化而言,马克思创造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将起到重大作用。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体化、应用化,必须满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要求。自从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引起社会主义经济学界的兴趣以来,一些学者就把投入——产出模型看作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一种具体化,并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大多集中在如何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改造投入——产出的经济学基础,并创造出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模型。尽管兰格是最早发现可以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解读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图式,并构建了一个两大部类投入——产出模型(2×2模型)。此后,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姆钦诺夫构建了一个由三部类构成的投入——产出模型(3×3模型),从而为将抽象的再生产两大部类图式转化(上升)为具体的投入——产出模型作出了贡献。但是,此后在探索连接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图式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介模型方面长期没有进展。没有这样的中介模型,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就是不完美的。而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则正是这样的中介模型。
如前所述,五部门平衡表一方面可以通过归并而抽象化为两大部类图式及其实现条件,另一方面,五部门平衡表本身所蕴含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经推广而逻辑地转化为可直接操作的投入—产出模型。容易理解,从具体的、可直接操作的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抽象为马克思的部门联系平衡表并进而抽象化为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图式。
可见,马克思五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内生于马克思经济学而使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体化、应用化并取得现代形式的中介。
注释: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95~396.
②同上书,390~394,399,408~410.
③同上书,412~424.
④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6~371,382,532~540,591-592。尽管马克思证明了“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但在帝国主义理论史上还是形成了以这个问题为诱因的资本积累的争论(卢森堡,1913,1915;布哈林,1924;布鲁尼,1980;马健行,1993).
⑤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35。在前苏联的经济学术语中,部门间联系平衡表就是投入—产出平衡表。这里是根据马克思模型的内容,借用了“部门联系平衡表”来概括马克思的平衡表.
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32.
⑦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35。马克思同时未展开地讨论了扩大再生问题(第435~436页).
标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平衡表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