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向权力集中根源的异化_民主集中制论文

民主集中制向权力集中根源的异化_民主集中制论文

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的根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集中制论文,根源论文,集中制论文,权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诞生了十多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还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追问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发生巨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认为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异化呢?其根源主要有四点:

1.认识论根源

多数国家的共产党执政后,不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建立的特殊的制度模式、措施和办法当作普遍适用的教条。同时他们还大搞个人迷信,神化领袖,对领袖盲目崇拜。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盛行,就不可能真正地实行民主集中制。

2.理论根源

(1)在民主和专政关系的理论中存在局限。

第一、扩张了专政概念的边界,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比如,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是“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对那些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实行强力镇压,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之外,这就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条件下形态改变了的民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资产阶级在哪里?列宁说:“我国现在存在着新的资产阶级。这是真的。它不仅从我们苏维埃的职员中间(从这里也能产生极少的一部分)产生出来,而且更多地从……农民和手工业者中间产生出来。”斯大林把所有反对派和与他意见不同的人划分成两种人:一种人是从苏维埃政权最初的年月起就被帝国主义间谍机构招募去充当外国的奸细和特务。一种人已经蜕化成为共产主义的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工人阶级和党的叛徒,他们企图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号,用欺骗的方法通过秘密系统组织一个资产阶级富农组织,以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毛泽东说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都有代理人。”

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列宁说:“专政的科学概念无非是不受任何限制、绝对不受任何法律或规章约束而直接凭借暴力的政权。”“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毛泽东说,对混进党内,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打倒走资派,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与专政理论的局限性还在于它否认民主的抽象性。民主是具体的,也是抽象性的,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主形式可能千差万别,但民主的共同原则即公开原则、透明原则、多数原则、保护少数原则、程序原则等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属人类共有的民主价值观。

第三、这个理论还严重地忽视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笔者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利益”命题的含义就是民主权利或者主要指的是民主权利。作为民主制度的政治上层建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民主权利不受侵犯,而不仅仅是为经济基础服务。

(2)在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中,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整体联系,用集中指导民主、代替民主,而民主只是对集中合法性的认可,这就为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关于民主集中制引用最多的论点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他很担心强调民主自由可能导致无政府主义,他说:在政治上公民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但是这个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这个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无政府状态。”

从逻辑上分析,民主与集中不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概念。从民主发生的过程来分析,民主与集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上没有不集中的民主。这就是说民主的过程也就是集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正确的。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沿用至今,笔者认为主要因为:第一、在秘密斗争条件下,民主与分散的确存在着某种联系。第二、既然民主的发生与集中不可分割,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否定民主集中制。第三、用民主集中制表述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以示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度的区别。现在的问题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这个“集中”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这个“民主”是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否发生断裂,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或者发生断裂,那就不是真正的民主集中制,而只能是集中民主制或集中制。因此,片面强调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割裂民主与集中的整体联系,中断民主与集中的完整过程,必然导致家长制或个人专制。

(3)在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中,用群众运动代替民主,用人治代替法治,这就是为什么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毛泽东倡导的大民主(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被林彪和“四人帮”用来挑动群众斗群众、群众斗干部,肆无忌惮地践踏法律,侵犯人权的根本原因;也是现今仍然存在的权大于法、权高于法的根本原因。

3.制度根源

所谓制度根源是指“议行合一”制度对民主集中制的消极影响。

“议行合一”是马克思当作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来的,他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实践证明,“议行合一”这种制度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这种特殊的斗争形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反对者曾批评这种制度是官僚体制,列宁指出有沙皇的监视,有孟什维克、崩得和残酷战争的监督,民主集中制不可能变成官僚体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产党执政后,这种“议行合一”式的民主集中制不会演变为官僚体制;恰恰相反,在这种制度下,民主集中制必然异化为权力集中体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期发表的李永忠《关于改革党委“议行合一”领导体制的思考》一文列举了“议行合一”的三大弊端:一是“议行合一”使党内的立法权、执行权集于党委一身,造成党内权力配置失衡,党内民主实难发展,党内监督实难进行。二是“议行合一”使党内民主严重削弱,使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三是“议行合一”成为党内监督的严重阻碍。李永忠的分析是透彻的,切中时弊的。笔者要强调的是,“议行合一”是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和个人专制统治的制度根源。在我国当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是滋生腐败、特别是滋生集体腐败现象的制度根源;也是产生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制度根源。

4.权力的诱惑

一位学者说,对人腐蚀最大的有两样东西,一是金钱,二是权力。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为了夺得皇位或继承皇位,皇族内部常常暴发流血冲突或战争,不少朝代为争皇位甚至弑父杀兄。在官僚政治条件下,官僚对政治权力的取得,实际上是取得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崇拜权力实际是崇拜私利。马克思说,就单个的官僚来说,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他们个人目的,变成了他们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马克思指出,在巴黎公社,权力之所以不再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官僚不再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肥缺,就在于公社实行了普选制,权力不再为个别人所垄断。马克思的论断说明,民主是权力垄断的克星,要垄断权力必须改变民主制度,这就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执政后为什么存在权力高度集中、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思想根源。

马克思说: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说上面分析揭示了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力集中制的主客观原因,那么这种分析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防止这种异化,如何防止,笔者认为当前紧要的是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民主集中制从“议行合一”的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吸引人类政治文明成果,遵循民主的共同原则,设计符合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框架。

第三、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和分权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使党员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确保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中心地位不动摇。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实行差额选举,并由间接选举逐步过渡到普选、直选。

标签:;  ;  ;  

民主集中制向权力集中根源的异化_民主集中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