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

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王莹莹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 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优劣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影响着高校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意识和文化自信。高校存在教师素养有待提高、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度低等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性教学应以保持非遗文化原真性为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主导工艺技能课程,课程建设应体系化,这样,才能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引言

各民族群众通过代代相传的行为、思想、传统形成相互有别的态度倾向、社会文化规范和行为模式,发展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单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持续关注。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也通过研究国外经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寻找合理的方式。国家政府部门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扶持,社会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从资助传承人到生产性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也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在不断研究总结中可以发现传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认知群体,认知范围狭小;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技艺的落后性和低效率,在快节奏的今天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仅靠传承人的热忱很难保持平稳有序的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因此,必须培养更多的优秀非遗人才,才能解决非遗教育传承载体单一的问题。高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设备完善,条件相对成熟,因此,目前非遗教育的主要机构是高校,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各个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现状

联合国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与表述,也可以说是语言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手工技艺、杂技竞技及关于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以及实践六大类。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以上六类均有与之相关的专业,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及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之初,祝大年、郑可、高庄、梅健鹰等一批专家学者,结合中国陶瓷文化传统和陶瓷发展的实际,把国外学来的关于陶瓷艺术教育方面的经验借鉴到教学中,对中国民间工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有利的传承。如为了继承泥塑艺人张景祐、面塑艺人汤子博的技艺,1959年招收15名泥塑、面塑专业三年制的中专生,老艺人进入课堂,为学生传授传统陶瓷技艺。[1]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年画、连环画系”,1986年改为“民间美术系”,把民间美术引进高等美术教育,这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史上一个创举。[2]当时开设有民间剪纸等课程,聘请陕西等地区的民间艺人进课堂。2002年5月,中央美院成立了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并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此宣言深刻影响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中渗入许多非物质文化元素,如剪纸进入了课堂。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因其地处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地区,始终关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1988年,将贵州苗族刺绣图案引入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苗族纹样的造型和色彩。此后,安顺蜡染图案、德江傩戏面具造型、传统编织的各种技法等作为专业课程内容,传统文化进入美术学院的教学中。自2003年,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根据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正式将民间美术纳入本科教学,并且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成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专业,每年招收一个班,约十个学生。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贵州特有的手工技艺,由教育厅批准、省民委支持,2007年美术学院开设民族民间技能班,是贵州省高校唯一特设专业方向,招生对象为贵州省内热爱民族手工艺的高考学生,2009年第一届23个学生入学。2012年,正式成立“民族民间美术系”,其课程的80%为属于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民间工艺,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传承中教育,在教育中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传承传统为基础,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高校对非遗的参与仍处在项目化阶段,学科设置与专业课程的建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中,非遗专业学科的设置与非物质遗产丰富多彩、数量庞大的类型是极不匹配的,与作为拥有世界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的遗产管理与文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极不匹配。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培训中,可以看到在本原文化与学院教学的两个知识体系对话与融合中很难做到知己知彼,我们更多运用学院的经验来应对非遗培训。

(3)科技英语利用隐喻转移语义,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把熟知事物的性质转移到另一事物。例如connecting rod(连杆),intake valve(进气门)等。 二是把熟知事物的形状转移到新事物上,如I-steel beam(工字钢梁),pincer pliers(老虎钳)等。三是将熟知事物结构转移给新事物,如body(车身),exhaust valve(排气阀)等。四是把原有领域的术语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如 hollow(洞)--凹槽、jacket(夹克)--套等。

1952年Markowitz[9]创造性地提出均值—方差模型,使用期望度量投资收益,使用方差度量投资风险,其核心思想是投资者要想获得理想的收益而又不承担太大的风险,就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分散投资。黄晓霞将模糊的思想和信息熵运用到投资组合中,提出分散化的均值—方差模糊投资组合模型[5-6]:

表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研培课程

注:以上课程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年7月8日非遗研修班课程。每一期课程模块相同,但针对不同工艺门类开设不同的课程,聘请不同的指导教师。

表 2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课程

表 3北京服装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课程

注:研修每班次招收20人,研习每班次招收8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小班教学,格外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修研习集中学习共计6周,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学习阶段,旨在增强学员们的设计基础知识,提高学员的设计理论素养,并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第二阶段为实践教学阶段,学员在导师指导下,提升设计和创作水平,设计、制作结业作品,并举办主题鲜明的静态展和毕业秀动态展演。

表 4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非遗研培课程

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果洛非物质文化研修班

表 5贵州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课程

注:2016年9月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染艺培训班课程

表 6贵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课程

注:2016年9月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蜡染培训班

三、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的科目逐渐增多,形式主要集中为非遗图片展示、动态展演,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展示其技艺,学生进博物馆及文化产地考察、采风,请研究民俗、民艺的专家学者举行讲座讲解非遗相关文化。2015年,文化部开始推进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高校是承担这项工作的主要机构,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了积极支持。这些形式在短时间内确实引起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但不能起到系统传承的作用,只能号召和鼓励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随着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增多、深度增加,各种问题也显露出来。

病虫害是所有果树生长的天敌,我们要尽量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达到防治的效果。一般来说,种植者可以采取生物、药剂和物理三种方法结合防治苹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现象,比如果园中可以悬挂杀虫灯,尽量用生物防治代替农药防治,并严格杜绝使用禁用农药。同时用相应的管理方法为草蛉和瓢虫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加强生物防治。

(一)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修养有待提高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3]2006年国家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我国非遗保护开始正式启动,此时的非遗保护主要为调查、采集图片影响资料等手段,涉及范围较窄。2013年起,文化部陆续对31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精湛技艺,这项工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基因。[3]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生产性保护正式提出,对于非遗的开发、创新进入了尝试性实施阶段。这项工作是非遗得以传承并与时代共发展的重要保障。2015年,文化部开始推进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半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开始开设研修班,暑期开设研修、研习、培训的高校开始达到了23所。之后各省均有高校开设此类的学习班,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

通过我国非遗工作的进程可以看到,十年间非遗工作有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这期间对研究及技艺的培养却是极少的。教师讲授非遗文化时,知识储备的不足尽显。非遗传承人培训时,大学教师占了主要的比例,这些教师在此之前对非遗的认知并不一定比传承人多,教师比学生了解的少,这怎么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如青海果洛的非遗传承人到上海研修,贵州的绣娘到苏州、北京研修,或许能起到开阔眼界的作用,但授课教师面对有深厚地域文化背景的非遗传承人时,他们的技艺不见得比传承人的强,他们大多强在设计思维上。但是非遗传承中最重要的是传承传统,当教师强调现代设计思维时,势必会改变传承人原有的造物思维传统。传统被改变,也许会更迎合市场,但是这无形中加速了地域文化本真性的丧失,因此,这种脱离文化土壤的研修有待商榷。

(二)高校教学体系中课程体系西化阻碍了非遗文化传播

从前面所列的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研培课程中可见,“三大构成”等西方教学体系的内容用于非遗传承人培训,如此迥异的知识体系内容嫁接在一起,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内部公职负责人要学习新的规章制度与规范,参照其他单位的规章制度,分析内部控制工作特点,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合理运用内部控制方法,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机构上,如果单位没有相关的机构,需要一点点的去设置,如果机构不完善,要尽快的采取改进措施,完善机构,这些机构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而且内部控制机构要由不同部门参与,全程参与,相互制衡。

现在高校实行的教学体系基本是借用西方的,即使是民族类院校也深受影响。西方文化教育体系与我国传统教育体系有极大的差别。手工技艺、杂技竞技、表演艺术等许多传统艺术、风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容与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美术、体育、音乐等专业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教授本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会在内容和范围上受限,也出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艺术相结合,改变其原有面貌的现象。这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传承设置了无形的阻碍,也使得非物质文化很难以本真的面貌出现在课堂中并进行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爱得蒙·木卡拉先生曾发表过以下看法:“我觉得中国的大量年轻人并不够尊重本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这是由于他们很少会接触到,而且又未能了解本民族所具有的丰富文化遗产,因而缺乏对于价值观的合理认识。”[4]在挪威,国家规定每个孩子在十五岁之前应当至少学习一项本国自身的非物质文化传统,通过这样的学习,即使他们以后从事于此不相关的工作,对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较好的了解。在日本,日本人的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专门教育,中小学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大学阶段更是有各种相关文化的社团,非遗传承人亲临指导;日本的传统节日、服饰、饮食文化等均在动漫、影视作品中大量出现,学校和社会共同对人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国外相比,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制度对于本国审美文化传统的重视显得远远不够。我国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基础教学的缺失,造成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忽视,甚至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的。这种对待文化的态度使得他们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时,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这是教育体系中必须补充的部分。

(三)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低

采用费用年值对耦合供热系统进行评估,根据现有实际工程测算,空气源热泵初投资取800 元/W,燃气锅炉初投资取111.4 元/W,管理费取5000 元/(人·月),3人共18 万元/a,设备维护费取设备初投资的1%.由于燃气锅炉的初投资只有空气源热泵的14%,且燃气锅炉在极端天气下具有稳定供热的作用,因此,燃气锅炉的设计额定制热量取4570 kW.取空气源热泵承担其设计负荷0%、10%、20%、30%、40%、50%、60%、70%、80%、90%、100%的条件下进行计算,耦合供热系统的费用年值、空气源热泵制热量占采暖季总制热量的比例如图6所示.

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风潮吹进高校,高校在教学中加入了与非物质文化相关的课程,2015年开始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研培计划”,高校作为主要的承办机构,使得非物质文化相关课程更加丰富,详见表。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08年至今坚持系统开展传承人进入设计学院课堂活动,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目前已完成19期非遗传承人进入设计学院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涉及课程有剪纸工艺、木雕工艺、扎染工艺、珐琅工艺、陶瓷工艺、银器制造等云南少数民族工艺。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性教学应以保持其原真性为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和不可挽回性,保持其原真性是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普及性的教学课程应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探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端,其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日本,热爱和珍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氛围,这得益于其《教育基本法》。教育孩子尊重和维护日本传统文化等内容列入了日本的教育大纲中,这促成了日本全体国民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局面。[5]日本在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多样的地域习俗、技艺等内容,内涵丰富,无形的文化依托于有形的形式而存在。因此,高校在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时,应将相关遗产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门技能,直接置入学校教学中,学生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大量历史、科学、艺术知识和人文精神通过总结提炼后在课堂中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完整的知识面貌。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及性教育中发生了变质,改变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失去了传承的意义,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失败。学生群体接受知识快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具有不可预知的潜力,他们是培养非遗受众和传承人的最佳群体。课程体系传播了变质的非遗,将会人为地加速非遗的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普及性教学必须以尊重其原真性为前提。

(二)非遗传承人主导非遗技艺教学

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首先表现为地域性,是特定地域社会里的文化,脱离了特定地域的基层族群或社区就会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要以保护为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保护这一中心,这是保存的直接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原形态、保护传承人,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和完整性。目前,高校教师中掌握非遗技能及文化的人才极少,大多数高校教师其实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许在非遗文化理论方面不及专家,但他们的非遗技艺是地道的,对于与技艺相关的地域习俗也是熟悉的,他们作为技艺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利于非遗传承。

在阻碍非遗传承过程的众多因素中,传承人内心意志动摇造成的影响比外部的诸多困难造成的影响都大,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真心热爱和热情是最重要的。非遗传承人主导非遗技艺教学,这利于传承人的培养,也可以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是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水源工程建设方案的选择和利用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的保证,优良的水源工程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健康运行的基础。适宜的水源工程一定要建立在实地勘测、充分论证、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以努力向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多目标并重迈进,构建本底优良的水源工程为目的。通过对和顺县所采用水源工程建设方案优缺点的分析,旨在灵活水源建设形式,补齐水量短板,形成各自的水脉,确实发挥水源工程的支撑和根基作用。

孕穗期取苏丹草根部土壤(0~30 cm)样品用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测定,每个小区随机取10个样点。速效钾含量采用醋酸铵-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测定,有效磷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氧化-葡萄糖还原法进行测定。

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长的非遗传人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互融交流,是多元文化与多样生活的交流,也是一种文化资源的转换。通过与传承人直接的接触,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必然更直观、更深刻,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激发他们从内心深处形成对非遗的喜爱,这是非遗得以顺利传承的重要保障。通过这样的方式,民族地区高校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研究,这有利于传统遗产保护与学科建设的互联互补,从而形成非遗人才与知识专业队伍跨领域、跨专业,协同发展、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关专业中开展系统课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表演艺术类、语言文学类、知识技艺类、体育竞技类与高校中的音乐舞蹈、语言文学、体育、美术等专业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选择性地在高校这些专业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系统课程,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度了解。

高校尤其是民族类院校,承担着发掘和弘扬所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培育民族地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使命,肩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民族类高校可以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专业的招生机制,将民间艺人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收到切实的效果。如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开设的“多彩贵州班”、美术学院的“民族民间技能特招班”等,深入系统地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和技能课程,有利于培养专业传承人才。

高校非物质文化系统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同时有利于进行国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研修班的教学。传统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相关专业,在培养非遗专业人才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

以研究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理论探索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是必要的。这类课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史研究;二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传承或艺术体系的研究;三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状况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古”与“今”、“表”与“里”的评判,发掘真正具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找到能够进行合理开发的价值平衡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基础。

五、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传承和保持一个民族本色的前提。创新与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创新不是任意施加干涉,不能以牺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为代价,不能破坏其中的文化基因,要保证这些文化符号体与其所意指的文化内蕴的连接性,保护中讲创新,创新中求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是正确创新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正安,王莹莹.1949至1976年间中国陶瓷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0.

[2] 乔晓光.守望“民间美术”的文脉[N].中国艺术报,2015-02-13(007).

[3] 项兆伦.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集体经济,2016(11):65-70.

[4] 朱向峰.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5] 李致伟.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13-0066-05

[基金项目] 贵州民族大学 2018 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传承创新视野下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民族民间工艺课程研究”。

[作者简介] 王莹莹(1979—),女,山东淄博人,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19-03-21

标签:;  ;  ;  ;  

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